1、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首件施工方案批准: 审核: 编制: 目 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工程概况 14.工期安排 15.主要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备 25.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25.2劳动力组织 26.施工准备 36.1作业准备 36.2技术要求 37.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及方法 37.1施工工艺 47.2测量放样 47.3基坑开挖 47.4基底处理 47.5基础混凝土浇筑 57.6墙身混凝土浇筑 57.7施工缝、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87.8片石混凝土养护 97.9混凝土拆模 107.10混凝土缺陷处理 107.11台背回填 118.首件工程施工及审批程序 119.质量
2、保证措施 1210. 安全保证措施 1311.文明施工措施 1311.1现场施工管理规范化 1311.2材料堆放符合要求 1411.3施工现场标识牌符合文明施工实施标准 141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4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已批复)、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二册第三分册)。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xx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4、本单位多年高速公路施工经验与施工工法。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
3、施工过程中。2、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分部承诺的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该项目标的实现。 3、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各工序顺序,做到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进行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符合国家、交通部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5、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境和水土保持,争创“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工地”。3.工程概况本道路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24.5m。在线路xxxx段
4、左侧设置路肩挡土墙,类型为衡重式挡墙,墙高为69m米,为C20片石混凝土,共长60米。主要工程量包括基础开挖土方705.8m3、开挖石方651.5m3,C20片石混凝土1161.8m3,反滤层941m3。4.工期安排xxxxxxx段左侧路堤衡重式挡土墙,计划工期为xxxxx年11月15日,预计工期35天。5.主要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备5.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或产地额定功率、容量或吨位单位数量进场时间1挖掘机PC2001.2m台12013年1月2装载机ZL-501台12013年1月3东风自卸车东风15T台32013年1月4混凝土运输车8m台52013年7月5振
5、捣棒泉州ZN50根52013年7月6汽车吊徐工20T台12013年8月7抽水泵台22013年7月8全站仪徕卡套12013年1月9全钻仪拓普康套12013年1月10发电机50KW台12013年7月5.2劳动力组织1、主要管理人员详见下表参加挡土墙首件工程的管理人员职务姓名职责项目经理xxx工程负责人副经理xxxx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工作总工xx负责技术指导安全总监xxx负责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xxx负责施工技术交底试验室负责人xxx负责现场所有试验质检负责人xxx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测量负责人xxx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现场施工员xxxx负责现场监督控制2、主要劳动力投入详见下表序号工 种人数工作内容1机
6、械司机11运输车、挖掘机械等操作2电工1施工用电3模板工10模板制作、安装、施工过程模板检查4混凝土工5混凝土振捣5杂工10附属工程施工合计376.施工准备6.1作业准备1、施工作业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现场工程进度情况合理配备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人员。2、根据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需要,现场配备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机具。3、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4、挡墙片石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及抗压强度不低于MU40的片石,配制C20片石混凝土,片石用量不大于20%。5、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
7、除地表水。6、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及备料。6.2技术要求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岗前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2、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及方法7.1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立模加固安装泄水孔做反滤层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片石拆除模板养护台背回填。7.2测量放样挡土墙施工前首先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将地表水引至远离基坑。并将红线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及基坑周边的虚方全部清除,同时测量放线
8、,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7.3基坑开挖当基础位于横向斜坡地面上时,基地埋置深度S及墙址前地面横坡较大时襟边宽度应满足下表要求:土层类别最小埋入深度S(m)襟边宽度L(m)较完整的硬质岩石0.250.250.50一般硬质岩石0.600.601.50软质岩石1.001.002.00土质1.001.502.50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开挖前首先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不得全段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及时分段浇筑,以防基坑坍塌,分段长度为非岩石地基1015m,岩石地基不大于25m。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
9、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0c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确保基底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基槽边坡坡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确定,一般定在1:0.31:0.5范围内。当岩层及开挖深度较小时,可适当放小开挖坡度;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基坑边坡增要设平台,既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便于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后,应采取排水措施,避免积水。7.4基底处理基坑开挖完成后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并以透水性和稳定性
10、良好的材料夯填至设计标高,然后进行基地承载力检验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挡墙片石混凝土的浇筑,地基承载力要求(软质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500KPa,硬质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800KPa)。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应及时通知总包部、设计院及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7.5基础混凝土浇筑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筑,但是在挡土墙高度方向可分层多次进行浇注,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模板采用钢模板,为减少拼装,应使用大模板,面积不小于60cmx150cm。支模板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要求进行,模板四周采用钢管进行加固牢固,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涨
11、模、跑模现象。模板立好后对结构尺寸、中心位置、标高、拼接质量、平整度进行检查,保证其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模板的面板要进行打磨并涂抹脱模剂,模板接缝处采用海绵胶条粘贴,防止混凝土漏浆。模板工序完成经“三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挡土墙基础采用C20片石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准确计算混凝土、片石的具体数量(片石掺量按规范要求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片石应采用厚度为1530cm的片石,且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石块,石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40MPa及混凝土的强度。片石混凝土施工时,用装载机装运到混凝土浇筑地点,或直接用车辆运送到浇筑地点,然后人工搬运
12、至混凝土当中。严禁装载机直接倾倒片石,以防片石砸坏模板。 在施工基础混凝土时,按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力下到基础内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和抛填片石。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不大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且不能形成明显的施工冷缝。 浇筑片石混凝土时,先在基础顶面浇筑30cm的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密实后按梅花状形式均匀栽种片石,净距应不小于15cm。栽种片石时,片石大面朝下,小面朝上(即: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式栽种。石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分布均匀,距模板内面的净距不小于15cm。片石栽种完成后,进行
13、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振捣好后,进行第二层片石的栽种,以此类推,当气温低于0时,不得埋放片石。现浇混凝土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混凝土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采取下列保证措施:a、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b、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c、在串筒出料筒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混凝土浇灌完且表面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
14、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7.6墙身施工7.6.1放挡墙浇筑边线基础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图及现场高程放出挡墙浇筑边线。7.6.2模板安装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并尽量采用大模板,以确保外观质量。模板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荷载,保证不发生变形。模板安装先进行打磨除锈,表面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用海绵胶条密封。在模板四周搭设双排脚手架,采用48钢管作横带、立带,横、立带间距定为60cm,模板外侧用可调顶撑支在基槽边坡上,支撑间距90cm,为了保证模板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变形,采用16拉杆内外对拉,拉杆外套塑料管,模板拆出后拔出重复利用。模板分片拼装,按沉
15、降缝位置分段拼装,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为保证模内宽度,在模板内设置与墙身厚度一致的木撑作内撑,上部、中部、底部各设一排穿墙螺栓,模板上口加对撑顶牢。7.6.3浇筑混凝土在施工墙身混凝土时,按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力下到墙身内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和抛填片石。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不大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且不能形成明显的施工冷缝。 浇筑片石混凝土时,先在基础顶面浇筑30cm的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密实后按梅花状形式均匀栽种片石,石块净距不小于15cm。栽种片石时
16、,片石大面朝下,小面朝上(即: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式栽种。石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分布均匀,距模板内面的净距不小于15cm。片石栽种完成后,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振捣好后,进行第二层片石的栽种,以此类推,当气温低于0时,不得埋放片石。现浇混凝土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混凝土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施工缝)。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
17、求: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确定。c、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的温差不得大于15。d、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e、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f、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
18、下落,在串筒出料筒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施工缝)。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确定。c)、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的温差不得大于15。d)、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
19、,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e)、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f)、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在串筒出料筒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7.6.4混凝土振捣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2、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3、采用机械振
20、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b)、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c)、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d)、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e)、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f)、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抹面
21、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7.6.5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1、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40。2、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3、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4、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15cm。5、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层。6、片石采用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注意片石不能碰伤模板及PVC管。7、片石体积不得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0%。7.7施工缝、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注之前确定,宜
22、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1)在每道施工连接缝处,均匀埋设石笋,以增加混凝土在施工接缝处的粘结能力。(2)施工接缝光面处,进行人工凿毛,凿毛面积大于总面积的80%。(3)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4)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注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度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5)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注成或凿成台阶状。(6)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注混凝土。挡土墙的沉降缝宽2cm(施工时缝内夹2cm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
23、)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深度为15cm。按设计要求挡土墙留设泄水孔,泄水孔采用6PVC管,孔眼间距为23m,上下排交错呈梅花形设置,具体间距可根据现场泄水量进行调整,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应高出地面30cm。为了保证挡墙墙背排水顺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泄水孔2%4%的流水坡度, 在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粗颗粒材料(大粒径碎石或卵石)堆囊以利排水,衡重台处应增设一排泄水孔。在每排泄水孔底部及基坑背面铺设一层防水土工布,以防止基底受水侵蚀。挡墙墙背隔离层以上直至路槽底部应回填透水性材料(如砂卵石),最底部的隔离层以下回填石灰稳定土。地表或地下水发育段可用M7.5号浆砌片石回填。7
24、.8片石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3、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4、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7.9混凝土拆模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拆模
25、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且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3、模板的拆除顺序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4、拆模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调运模板。5、拆除临时埋设与混凝土中他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6、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7、拆模时严禁抛扔模板。8、模板拆除后
26、应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整理,并分类妥善保存。9、拆除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7.10混凝土缺陷处理1、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由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在以后施工过程中避免再次发生,并对表面缺陷进行处理。2、当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7.11台背回填待挡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方可进行台背
27、回填。台背回填采用碎石土,碎石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快和其他有害物质,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碎石含量不小于70%。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透水性材料,宜优选砂(卵)砾石料。墙背填土必须和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墙后回填要均匀,摊铺要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逐层填筑,逐层碾压夯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松铺厚度为20cm。为了便于控制每层松铺厚度,在台背打上20厘米的线。压实时应避免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临近墙背1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操作;在靠近挡墙墙内侧处应使用不大于1吨的小型振动夯实机械夯实填土,不应采用重型设备辗压,以免辗压时重型设备的重量使
28、墙背压力暂时性或永久性增加,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当墙后底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挖台阶,每100cm高挖一级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设置4%的向内坡度,开挖完成后要清理干净。8.首件工程施工及审批程序 1、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经总监办批准之后,应立即据此编制本分部首件工程实施计划,确定首件工程项目及数量,做好工程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在各项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必须编制首件工程施工方案并提出开工申请报驻地办进行初审,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提出初审意见报总监办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3、按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应随时取样,检测试验。4、首件工程实施结束后,按规定进行自检,
29、然后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首件工程的现场验收工作由总监办主持,经质量检查小组验收认可后开始其它同类工程的施工。 5、首件工程验收合格后, 并获得总监办批准的首件工程可作为永久的正式工程投入使用。 6、首件工程如果经验收不合格,与总监办和驻地监理办共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制定新的施工方案重新进行首件工程施工,直至获得成功为止。 7、对验收合格的各分项工程的首件工程,在施工期内应一直挂牌明示,以备本分部内其他类似工程施工时参照执行。 8、不符合要求的首件工程应予以清除,且10天内必须清除完毕,不得混入整体工程中。9.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要求和标准混凝土挡土墙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30、检查方法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D检查2平面位置(mm)30经纬仪:每20m检查3处3顶面高程(mm)20水准仪:每20m测5点4竖直度或坡度0.320m拉线、坡度尺:每200m测2处5断面尺寸(mm)不小与设计尺量:每20m检查2个断面,抽查2个6底面高程(mm)30水准仪:每20m检查1点7表面平整度(mm)52m直尺:每20M检查2处,每处检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2、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每道工序必须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度,每一道工序,技术人员必须向施工员及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且要有技术交底记录。4、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数据准确,及时整理技术资料。严格原材料及各种材料的事前控制,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5、坚持“三检制”的质检制度,质检员参加技术交底,制定质量具体保证措施,督促施工班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后进行小组自检,然后质检部复检,合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