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5 ,大小:350.65KB ,
资源ID:89346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9346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融合教育内部资料个人整理保证考试90分以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融合教育内部资料个人整理保证考试90分以上.docx

1、融合教育内部资料个人整理保证考试90分以上考试方法:1进入考试页面2保存考试页面3打开保存的考试页面,复制题目4在本资料中点击“编辑”,“查找”,找到答案5在考试页面答卷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

2、要 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 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 (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 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

3、重残疾。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 主要指有障碍学生 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

4、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三、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 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通过检查、测评或其他方式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鉴别诊断出来的过程。 特殊需要学生鉴定原则是公正性、科学性、全面性 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采取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工具。普校教师的任务:平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观察或发现班级学生中有异常或疑似特殊需要的学生要进行初步的筛查了解,向学校和家长反映情况,为干预、诊断和评估提供信息,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四、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 (一)障碍学生的非典型发展 非典型发展又称异常发展,是指个体在发展的阶段、速率以及身心某些方面并不按照大多数学生所遵循的

5、发展模式不断地生长和变化,而是超出了正常发应有的区间范围,呈现出一种“异常”特征。 (二)残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残疾影响学生发展的领域:身体发育、感觉运动、认知能力、语言沟通、行为交往、生活自理。(三)残疾可致代偿功能强化 代偿是指当体内出现代谢、功能性障碍或组织结构受损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组织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结构形态变化来补偿的过程。 (四)残疾引发特殊的教育需要:学习信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环境 特殊需要学生融合教育的关键:提供支持服务,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 第二章融合教育一、融合教育的概念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

6、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体制隔离造成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融合教育是相对于隔离教育来说的。教育隔离不仅表现为不同教育体制之间的隔离,同一教育体制内也存在着隔离,诸如,分快慢班,办贵族学校等。本课融合教育主要指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特殊教育即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是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显著性,旨在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促进其身心充分发展的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残疾学生的教育 特殊需要融合教育起源于对特殊教育隔离安置的反思。隔离安置模式存在着歧视、不平、标签化等弊端 二、融合教育的演进 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7、主要经历了三阶段1.正常化(Normalization)2.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与一体化(Integration)正常化二十世纪中期发端于北欧的一种文化思潮。核心 理念是帮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认为隔离的养护机 构使许多残疾者终生远离“主流生活”,因此应让他 们从被隔离的机构、学校回到社区,回归到正常的主 流社会生活中来。正常化思潮直接导致来“非机构化 运动。 回归主流是20世纪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国家掀起的融合教育改革运动。提倡把被隔离的特殊儿童安置到主流的普通学校进行教育,强调以“最少受限制的环境”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使之回归主流生活,从而拉开了特殊教育融合实践

8、的序幕。一体化是20世纪中期受正常化思潮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兴起的将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进行重组合并,从而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和并为一轨,为特殊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和主流社会的教育改革运动。3.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促进所有儿童应有的发展。全纳学校是指,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任何条件,从而建立一个没有排斥、歧视的融合学校。 融合教育的理念 :平等、接纳、参与、共享 国际发

9、达国家融合90%。三、融合教育的实施中国的随班就读教育(一)随班就读概况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需要学生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普通班中和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安置形式。随班就读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项教育政策,随班就读是特殊儿童主要教育安置方式之一 ,随班就读是促进残疾儿童平等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台湾早期期称之为“走读教育”。 2.历程 民间探索阶段:19871993徐白仑先生发起“金钥匙计划” 政府推广阶段:19942002原国家教委开展视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验 推进发展阶段:2003 教育部进行“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 3.现状特殊教育发展新格局 随班就读成为重要的教育安置方式 4.问题

10、 随班就读规模不大国际差距 随班就读质量不高随班就混 (二)随班就读的任务 1.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潜在能力的开发。 3.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时,渗透身残志坚的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就是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开展随班就读专业合作 实施随班就读教育管理 资源中心是为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全面专业资源支持的中心机构。这种专业资源包括专业物质资源和专业人力资源。 资源教室是建立在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之中为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

11、有效支持与服务的专门 场所,相当于就读学校的资源中心。 巡回指导是指资源中心通过派出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普通学校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指导、咨询与帮助的重要支持方式。第三章课程与教学1.融合教育的原则是倡导把特殊学生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普通教育学校有责任去除任何不利于特殊学生参与学校或社会活动的障碍。2.融合教育的关键词是平等、参与、进步。3.目前我国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教育环境,与普通儿童一起随班就读。4.为了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取得进步,我们必须调整普通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以满足其特殊需要。5.随班就读的课程模式是融合参与课程模式。6

12、. 学习内容的多样来源。不是课程“通用设计”的特征。7.有关融合教育的重要会议有全民教育大会,发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提出教育要满足每一个人发展需要的目标;还有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发表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全纳教育理念;还有第48届世界教育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全纳教育:未来之路”。8.目前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学习特殊课程,主要通过由普通学校里的资源老师进行教学的方式进行。9.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开设特殊课程,首先要评估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10. “个别教育支持计划”能使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获得帮助,不仅适用于残疾儿童,也适用于普通学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1.随班就读的

13、特殊儿童,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需要任课老师在班级教学中关注差异,并且在资源教室进行适当的补救教学。12.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需要进行课程调整。这些调整包括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能采用看、听、触等多种形式了解教学内容;调整学习内容的数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学习内容的数量;需要调整作业、测验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延长作业、测验的时间。但是不能随意调整学习的科目,如听障学生上英语课有困难,就取消听障学生的英语课。13.在安排班级中随班就读的听障学生的座位时应注意让这位学生坐到前排正面对着讲台的座位,便于听障学生可以正面看到老师说话时的口型。尽量不要让听障学生

14、坐在靠近墙壁的座位,以免学生所佩戴的助听器和墙面产生“啸音”,影响听力。尽量安排班上学习最好的学生与之同桌,便于随时提供帮助。14.教师在为班级中随班就读的智障学生进行课程调整时,应注意不要随意降低学习目标,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调整。15.位教师在为班级中随班就读的视障学生进行课程调整时,应根据视障学生的需要,不能因为学生有视觉障碍,就教学生学习盲文,不让他们学习汉字。随班就读的视障学生多为低视力学生,借助放大镜、助视器等,一样可以学习汉字。16.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安排参与、抽离、辅导。17.随班就读课程是由具有支持的普通课程

15、和为特殊学生个别设计的特殊课程构成的。 18.我们提倡的随班就读课程的模式是包括特殊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参与的融合参与课程。19.随班就读学生在学习普通课程时,需要调整10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学习。20.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普通课程的学习,需要注意通过设计和调整,在普通班级中,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21.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学习,有效的经验有改变随班就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绕开或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降低学习普通课程的难度。22.为促进随班就读的听障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值得推荐的做法是老师在讲课时,更多地使用文字、图片等直观的方式。23.为促进随班就读的视障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值得推荐的

16、做法是老师在讲课时,允许这位学生进行录音,让学生回家慢慢听。24.为促进随班就读的智障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值得推荐的做法是老师在讲课时,更多地使用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25.“虽然我没有学过特殊教育,但是我认为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还是有共性的,通过一些课程和教学的调整,我也可以教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这种说法符合融合教育的理念。26.所谓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支持,“个别”是指学生的特殊的教育需要,“支持”是指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所能得到的帮助。27.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制定个别教育方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包括了解了解学生能力的现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学生的障碍状况对

17、其在普通班上课及生活的影响28.个别教育方案能够说明每个障碍学生需要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资源,是各级特殊教育主管人员用于确定障碍学生是否得到家长同意且适当的特殊教育的监督文件,是用于确定特殊学生的教育目标是否达成的评鉴工具。29.作为普通教育的老师,在参与随班就读学生个别教育方案制定时,应提供特殊学生在普通班内的学习行为表现;参与拟定长期和短期教育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在普通教育环境的能力和限制。30.制定随班就读学生个别教育方案,必须有家长的参与,这是因为家长能提供有关特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资料;能提供特殊学生曾经接受或目前正在接受的其他服务的资料;能为拟定特殊学生的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育目标提

18、供意见。二、多项选择题(10题)1.随班就读的视障儿童可能需要学习的特殊课程有盲文、定向行走、生活技能和沟通训练等课程。2.随班就读的听障学生可能需要学习的特殊课程有手语、语言训练、沟通训练和行为改变等课程。3.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学生可能需要学习的特殊课程有语言训练和行为改变等课程。4.在班级中如果有视障学生随班就读,应考虑为给全盲学生提供盲文课本,给低视力学生提供大字课本;为视障学生开设盲文课程,给低视力学生提供视功能训练。同时还要定期为他们检查视力,也要训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5.参与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制定个别教育方案的人员,应包括普通学校的校长、资源教师、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和随班就读

19、学生的家长等。6.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进行调整,应注意普通课程与特殊课程相结合,个别化课程与班级课程相结合,但要保证随班就读学生能达成基本的课程标准。课程的调整还要得到家长的同意。7.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加强预习、提供学习指南、以视觉的方式提供信息和训练记忆等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8.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IEP的程序,包括评估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和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等项目。9.课程“通用设计”的特征包括课程适用于每一位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呈现;学习反馈的多样表达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参与。10.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常用的变式有变通课程、增扩课程、替代课程

20、。三、判断题(20题) 1.随班就读课程和普通课程具有共同的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2.随班就读课程不是在普通教育学校使用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而是根据特殊学生的需要,对课程进行调整。3.虽然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随班上课,但是不能使用完全一样的课程,否则难以满足学生的特殊的教育需要。4.随班就读课程也应该要求特殊学生达成基本的课程标准。5.达成基本的课程标准,是特殊需要儿童享有优质教育的重要标志。6.不是只有残疾儿童才有特殊教育的需要,因为个体差异,每个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可能产生特殊的教育需要,只是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更为显著。7.特殊儿童只能学习特殊课程,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8.随班就读学生参与

21、班级课程学习,应该为他们提供特殊的、个别的教育支持和服务。9.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获得发展和进步;学习特殊课程,满足他们特殊的教育需要。10.为了保证随班就读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在课程学习上,应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要求。11. 应该为随班就读的视障学生开设体育课程。12.大部分的听障儿童具有残余听力,通过佩戴助听器或利用听力改善技术,听障儿童也可以学习说话,可以用口语进行交流。普通学校的老师即使不会手语,也可以通过口语、书写、画图等多种方式,和听障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听障学生可以从正常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获得语言的发展。13.残

22、疾儿童的家长坚持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普通学校就读,是对残疾儿童享受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争取,应该得到支持。14.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可以绕开或补偿特殊学生的认知缺陷,降低他们学习普通课程的难度。15.IEP是个别化教育方案的缩写。16.个别化教育方案是指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获得帮助的教育方案,不仅适用于特殊儿童,也适用于具有个别差异的普通儿童。17.在教学中以视觉的方式提供信息,不仅指在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利用板书、卡片、动作等,主要是指让学生利用视觉获得信息。18.“学习的指南”是指提供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的清单。19.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了解

23、学生的能力与需求;二是拟定需提供给学生的教育与相关服务。20.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好坏,与随班就读的课程调整和教学设计紧密相关。第四章视觉障碍学生1. 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现实生活中大约有10%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2. 约占人口总数1%的盲与低视力人群,严重的视觉障碍会给他们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多的困难。3. 视力是眼睛在一定距离内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它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有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视野是指眼睛固定注视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4. 视觉障碍亦称“视觉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

24、动”。5. 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6. 一是先天性的。如家族遗传、近亲结婚、胎儿期的影等。主要表现为无眼球、小眼球、角膜浑浊、虹膜缺损、视神经缺损、黄斑缺损、白内障、青光眼、家族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目前,有调查表明,我国盲校学生视觉障碍原因中,先天因素已成为我国青少年致盲或低视力的主要原因。7. 二是后天致病和外伤造成的。如视觉器官的疾病,大致有眼球的屈光不正、眼球震颤、角膜炎、结膜炎、巩膜病变、晶体病变、玻璃体病变、青光眼、沙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等;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心因性因素、眼外伤等也可能致盲或低视力。8. 视觉障碍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类

25、。9. 盲:狭义上指视力丧失到全无光感;广义上指双眼失去辨析周围环境的能力。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把双眼中优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的定义为盲。但大部分盲人都有一定的残余视力,法定的盲人中完全看不到的不到10%。10. 低视力:指能利用残余视力接受教育及进行工作、生活等活动。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把双眼中优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大于0.05而小于0.3的定义为低视力。11. 视觉障碍对儿童的影响:视障儿童随时学习的机会受限制。运动能力受到了限制。他们的认知特点:12. 感知觉:首先,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非常灵敏;其次,视觉障碍儿童的触觉也十分灵敏,国外学者的研究证明:盲人的触觉阈

26、限平均等于1.02mm,其中最低的为0.07mm,而有视觉的人触觉阈限平均为1.97mm ,可见盲人的触觉感受性明显高于有视觉的人。第三,盲童形成空间知觉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13. 听觉注意与记忆能力较强,但这些视觉表象往往是模糊不清和不完整的。14. 在概念形成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困难,不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15. 视觉障碍儿童的口语发展与普通儿童基本上没有差异。但在用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帮助说话这一方面可能比较欠缺。16. 书面语言的发展特点:识字容易,但理解部分词义有困难。盲文是一种靠触摸觉感知的特殊形式的文字。我国采用的每方以6个凸点为基本结构的汉语盲文,是以汉

27、语拼音规则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汉字中形声字约占80%以上,明眼儿童很容易按其结构,将音、形、义联系在一起理解,牢固掌握汉字。盲文则不然,视觉障碍儿童在理解盲文书写的词义时,不能象明眼儿童那样得到汉字字型的启发;视觉障碍儿童阅读书面语言的速度较慢,有可能影响整体的阅读量、知识量。由于现行盲文只有5%的标调率,这使视觉障碍儿童对汉语盲文中大量存在的同音词的辨别与理解容易发生疑义,从而影响了摸读速度和表情达意。17. 在盲文的书写方面,由于盲文是正面摸读、反面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首先要在头脑里进行点字符形的换位,扎写盲文也比普通的书写费力,所以,视觉障碍儿童的书写速度要稍慢一些。18. 视觉障碍本身

28、不至于妨碍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但由于运动少,可能会造成身体运动发展延迟,影响了体格的发育,也可能因失明对儿童的躯体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低头或垂头,有些儿童具有耸肩缩颈、弓背弯腰、行姿异常等现象。19. 随时学习和自由行动的限制还影响了视觉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视觉障碍儿童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20. 视觉障碍并不明显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21. 视觉损伤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原因:一是视觉障碍儿童入学普遍较晚,错过了最佳的开发智力的关键期;二是父母和教师对视障儿童在学业成就上的期望低;三在视觉缺陷给儿童的学业增加了不少困难;四是视觉障碍儿童要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学习普通儿童不必专门学习的

29、技能与课程;五是教育教学的方法可能不适合视觉障碍的学生;六是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辅助器材等无法满足视觉障碍学生学习的需要。22. 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普通儿童一致。23. 调整教室内外的相应环境,如设置走廊扶手、地面标记,室内的柱子、墙壁的拐角都改建成圆角或涂上鲜艳的色彩。24. 教室内的实物的固定位置,不要经常变动。25. 帮助视障学生选择合适的座位。白化病、白内障中央混浊、先天性无虹膜的学生则不需要强光,他们的座位应安排在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26. 应给低视力学生提供大字课本。27. 汉字与数字相比汉字难辨认,数字容易看。28. 帮助视觉受损儿童行走时,不要紧抓他们的手臂,

30、推着他们向前走。而应让他们挽者自己的手臂,跟随自己而行。29. 点字盲文是1829年法国的布莱尔发明的一种点状触读文字,盲文由左右两排、上下三行的六点组成,根据不同的排列可以组成不同字母和音节。目前我国使用的是1952年盲人黄乃在六点制音符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北京语音为拼音标准,以普通话为基础的采用分词写法的新盲字。新盲字共有52个声母和韵母音符号,还有声调符号和韵母符号。30. 盲文的书写通常使用点字笔和点子板,在特制的厚纸上从右至左地点写。31. 点字计算机能让盲人自由地上网浏览各种信息,与明眼人进行文字交流,对汉字和盲文进行文字编辑等。32. 教师应尽量利用直观教具、彩色图片、大字印刷的简单

31、图表及字卡来进行教学。33. 加大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对比度:粉笔的颜色与黑板的颜色对比要明显(如在黑色的黑板上用红色的粉笔书写,对比就不明显)。第五章听觉障碍学生1. 听力残疾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2. 人的听觉系统包括:人耳 听神经 听觉中枢。 3. 耵聍的作用是阻止灰尘和昆虫的进入,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 4. 人耳中起到收集声波作用的部位是外耳。5. 人的听觉感受细胞毛细胞位于耳蜗。6. 外界声波传递到耳内有2种途径。7. 音高、响度、音色是人的听觉体验 8. “聋”必然会导致“哑”,这一表述是不正确的。9.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比成人更容易耳部发炎是因为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因而更易发生感染。10. 如果鼻、咽、喉受感染,其中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人中耳,引发中耳炎。11. 不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和专业人员操作就能进行的听觉障碍儿童鉴别方法是行为观察测听。12. 当突然给予声音刺激时,听力正常的婴儿会出现做出各种动作 或听到声音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13. 敲击鼓的声音是低频声音。14. 在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听力检查时发音物体应放在儿童身后,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外; 避免让儿童感受到物体发音时产生的气流振动;. 一人在前观察儿童反应,一人在后让物体发音。15. 从儿童经常答非所问;发音比较单调、吐字不清晰;经常要求别人重复所说的话;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