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1. 荀子偶效中勾画了一条匹夫登庸的道路,即:“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这条道路A. 为官僚政治实现提供途径B. 为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C. 认为治国应实行礼法并施D. 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继承【答案】A【解析】“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其唯学乎!”,意为:我想要出身贫贱却能够富贵,生性愚蠢却能够变得聪明,穷困而变得富有,可以吗? 孟子说:大概只有学习吧!可知,这条路是实现做官的途径,A正确;材料反映的
2、是实现做官的途径,不涉及君主专制,排除B;材料与礼法并施无关,排除C;正名思想即纠正当时社会政治伦理生活中名分等级混乱的现象,明贵贱,别善恶,治纲纪,与材料无关,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其唯学乎!”,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2.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葬”“节用”,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这A. 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B. 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C. 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D. 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
3、国古代科技在唐宋元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在秦汉以后中国的古代科技没有走向落后,故可排除A;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文化专制政策使得一些不受统治者重视的思想学派走向衰微,体现出统治政策影响了文化走向,故选B;在秦汉以后,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生产力的发展应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而不导致其衰落,故可排除C;D项说法不准确,儒家思想在汉初没有占统治地位,故可排除。3. 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后,日夜反省,一天夜里,他忽然顿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据此可知,王阳明A. 否定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B. 取代
4、了程朱理学的封建正统地位C. 率先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D. 抛弃了程朱“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答案】D【解析】材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表明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须外求,“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是错误的,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否定”;B项错误,程朱理学是封建正统地位;C项是指陆九渊,排除。4. 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A. 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B. 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C. 学者主张“心性空谈”D. 学者主张从根本推翻宗法专制制度【答案】A
5、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词“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道救世、经世致用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5. 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观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A.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 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C. 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D. 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答案】C【解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主要说明天文对于时令变化,“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
6、窥测”说明对于宇宙讨论很少,体现出古代科学的实用性,故C正确;儒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错误;迷信色彩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材料只涉及天文学,没有算学,故错误。6. 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真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A.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B. 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C. 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答案】B【解析】儒家倡导
7、“仁义礼智信”,崇尚孝顺和忠心,材料中“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体现出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影响,故A错误;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思想主张,故C错误;D中普遍认同说法绝对。7.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魏晋以后,汉字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书写者可以利用其特点,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审美情趣中国的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B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以民主为核心的治国方案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
8、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作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盛行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气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中蒸汽时代结束,蒸汽机被内燃机彻底取代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魏晋以后,汉字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书写者可以利用其特点,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审美情趣,故选A;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上升到批判封建制度的高度,也不具备近代民主的高度,排除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流派,排除C;D结论中的“彻底”表述不当,排除。8. 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
9、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A. 人人平等B. 人民主权C. 各守其职D. 礼制文明【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正义就是城邦的三个等级各守其序,各司其职,正义本质上就是一种秩序与和谐,故答案选C。根据“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可以排除A;人民主权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提出的,排除B;礼制文明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提倡的主要思想,排除D。9. “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
10、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A. 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B. 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C. 古希腊罗马的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D. 岁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出皇帝的决定有法律效力的原因是“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来看,是因为皇帝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使得决定有法律效力,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民授”,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意志”的法律效力,排除D项。点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0
11、. 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A. 依法治国原则B. 社会契约学说C. 三权分立理论D. 反抗暴政观念【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与人民主权相关的理论依据在于社会契约论,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指出主权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的,故答案选B。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排除A;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
12、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反抗残酷的暴政观念,排除D。11. 近现代某一文学流派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个人普遍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揭示了示物质文明的残酷和冷漠无情,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A. 悲惨世界B. 战争与和平C. 母亲D. 等待戈多【答案】D【解析】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想象力丰富,通过心理描写揭露内心世界,给人以巨大鼓舞,故A项错误;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抨击社会现实具有震撼力,故B项错误;母亲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故
13、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荒诞派开山之作,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渲染了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后苦闷迷惘的氛围,与材料“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相符,故D项正确。点睛:材料“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即可。12. 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他们”的作品A. 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B. 抒发对理想世界
14、的强烈追求C. 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D. 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答案】C【解析】由材料“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印象画派,他们的作品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所以答案选C。A是现实主义;B是浪漫主义;D是现代主义。13. 人民画报是以“大国脸谱,人民记忆”为宗旨的国家级摄影画报刊物。下图为人民画报1983年十月刊的封面人物,身着红色上衣的北大女生带着耳机正在聚精会神的进行外语听音练习。这一图片可以用来研究恢复高考后学生的学习生活服装逐渐改变灰蓝色调为主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英语学习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外语人才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
15、考查中国教育发展情况,1983年是恢复高考后的第6年,外语听音练习可以体现恢复高考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正确;通过服装红色可以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生活多样化,正确;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错误;市场经济于1992年提出,错误。故答案选A。14. 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向日本派出近代中国第一个驻日外交使团,黄遵宪为参赞随团赴日。十年后创作完成日本国志,该书刊行后更多地是受到日本人的关注,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从而名满海内。这反映了A. 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落后B. 民族危机的加深C. 国人认同君主立宪制D. 洋务运动的破产【答案】B【解析】从材料“至甲午
16、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导致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故B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真正”;材料中没有体现出CD项。15.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A. 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 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C. 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D. 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材料“物
17、竞天择优胜劣败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说明了20世纪初变革的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故C项正确;A项错误,严复属于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B项包含在C项之中;D项不符合“20世纪初”这个时间界限。16. 19世纪末有一位维新息想家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罗,冲央全球群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A. 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B. 用孔教名义宣扬维新变法C. 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D. 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仁学自叙是谭嗣同的著作,坚信“世道必进,后胜
18、于今”的是严复,故A项错误;据材料“冲决伦常之网罗”说明谭嗣同是反对孔教的,故B项错误;据材料“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罗,冲决全球群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可以得出谭嗣同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故C项正确;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17. 一位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
19、运动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 混淆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 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如小说、白话文、诸子学说和佛教思想等文化进行了一定的继承,对儒家文化也没有完全否定,这说明了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主张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D正确。A项“反对”错误。B项中的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并且材料中并没有直接涉及到文言文,排除。18.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2013年发表声明说,它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宇宙中有一颗中子星及其伴星的观测,发现双星相互绕转会发出引力
20、波,导致能量损耗,使双星之间距离缩小,轨道周期缩短,双星轨道周期变化值为每年8微秒。这一发现可以验证的理论是A. 万有引力定律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C. 狭义相对论D. 广义相对论【答案】D.19. 1924年1月,孙中山在阐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其阐述A. 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B. 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C. 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D.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答案】A【解析】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过大而提出的措施,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对,材
21、料不能反映,排除;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的理论,排除D项。20. 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两则评论都旨在强调A. 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B. 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C. 历史趋势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D. 社会矛盾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是受社会根源、传统思想
22、、个人经历的影响;而“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故D项正确。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是孙中山思想产生的原因之一,故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产生影响,但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趋势,对孙中山思想的产生影响,但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21. 黄帝魂中记录的某人的言论写道:“中国之陷于异族,则衣服必稍变矣。然元之窃据,不过数十年之久,即为我汉人所扑灭,未有若满清之盘踞二百五十余年,而以半边和尚贻(遗留)羞我汉人,如今日之甚者也。诸君诸君,发辨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可见该文提出的断发易服有助于A. 推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B.
23、向西方学习与欧美同俗C. 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D. 进行反清革命思想宣传【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国之陷于异族然元之窃据即为我汉人所扑灭,未有若满清之盘踞二百五十余年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断发易服与反清革命的紧密联系,故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并不要求“扑灭异族”,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向西方学习与欧美同俗”的主张,故B项错误;“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显然没有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特征,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故选D。22.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
24、应出自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论联合政府C. 论持久战D. 新民主主义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1925年,对中国革命中各阶级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重在总结中共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经验,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系统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深刻分析了通过广泛动员人力、物力进行持久战的方法,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重在揭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规律,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23. 毛泽东曾说:“
25、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也是错误的。因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的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泽东意在强调A.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B.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主力军C. 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作用要结合D. 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C【解析】要注意完整理解材料内容,“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强调农民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因此,他意在强调两者要结合起来,C项符合题意,A、B不能全面反映
26、材料,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4.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A.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B.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C.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D.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答案】D【解析】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此时传统道德还占据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时
27、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故D项正确。25. 1969年以后几年里,我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开设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中学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农业基础、工业基础、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不足60%。这种做法A. 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B. 锻炼了学生能力,值得继承C. 是对文革时期文化专制的抵制D. 造成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下降【答案】D【解析】据材料“1969年以后几年里开设政治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不足6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
28、法不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A项错误;这种做法虽然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故B项错误;当时仍然处于文革时期,故C项错误;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使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下降,故D项正确。故选D。第II卷(材料题,共52分)二、材料阅读(25题18分,26题12分,27题22分,计52分)26. 人文主义思想在人类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9、?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材料二晚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化、道德伦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而渐渐为士人们攻讦和唾弃。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从而在晚明泛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解放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摘编自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等材料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
30、、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智者学派与中国早期儒者在关于“人”的认识上的差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潮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形成的原因。【答案】(1)差异: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早期儒者强调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早期儒者强调社会等级秩序;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平等,突出个人在社会中的
31、地位、权利、责任,否认绝对权威。义利观不同。早期儒者重义轻利,注重道德修养;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2)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程朱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明确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方案,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3)原因:列强对华侵略,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思想不断传入,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十月革命的影响。【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归纳为在人的属性上,智者学派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结合所学儒学强调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上,智者学派强调平等,根据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归纳为儒家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在义利观上,结合所学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