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64KB ,
资源ID:89307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9307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docx

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赵卫英内容提要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能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丰富教学模式,而且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前提。更重要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创新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新理念支配下,笔者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多元开发的研究”课题,旨在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校内外多渠道地开发利用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实现音乐教学本土化、生活化,弥补了课本教材的局限性,既弘扬了地方特色文化,又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正文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

2、,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它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因地、因时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超越唯教材是举的狭隘的教学内容去开发课程资源,可以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也可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对于音乐教学而言,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

3、引起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但是,如果没有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什么外来的动力都不会起作用。因此,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和开发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丰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且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音乐欣赏课的课程功能和创新音乐欣赏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它必将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增强他们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近几年来,我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设计及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中,努力挖掘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教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教材资源实际上就是文本资源,它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教材、音像

4、及相关文字资料。新课程下的“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应该是可以在教学中由师生双向活动生发出来并可以随时补充、完善的学习材料。1、领会课改理念,挖深挖透教材教材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依据新课标编写的音乐新教材,充分考虑到了音乐课程的审美特点,最大限度地突现音乐教育的人文性、知识性、时代性及地域的广泛性,它拓宽了音乐学习的途径,拓展了音乐学习的时空。小学音乐新教材中,除了“听、唱”两个板块之外,“单元主题诗”是对课内音乐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引导,它凸显了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及学科的联系和渗

5、透。而“活动与创造”则是将课内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阅读这样的教材,让我们感到:课本再也不是金科玉律了,而是点燃生活体验的火苗。人间万象、大干世界、人生感悟可以尽收音乐课程的视野。而对于开发课程资源的主导者教师来说,必须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活用教材资源,挖掘和利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夜色美中的四首音乐作品都是与夜色有关的,在教学阿细跳月一课时,笔者将教室设计成美丽的夜景,用单元主题诗将这四首乐曲进行巧妙链接。在抒情优美的钢琴曲夜的伴奏下,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结队走进教室,他们有的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凝望夜空”;有的扮演调皮可爱的小星星,在嬉戏玩耍;学生们随着音

6、乐,营造着浪漫、温馨的夜景图。随后,学生伴着教师一曲古筝弹奏彩云追月,声情并茂的朗诵本单元的主题诗。夜晚的宁静与安逸,在乐声、朗诵声中,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这样的意境中,情感得到了体验。随后,教师再请学生欣赏情绪热烈欢快的彝族阿细跳月,同样是描绘夜景,但情绪却是完全不同了。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设计,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好的理解。 只要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挖深挖透教材,具有开挖课程资源的头脑,我们就不难发现,教材就是一座课程资源富矿。如第十册第三单元的音乐小品叫卖小调,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从父母、长辈等人及图书馆资料中,搜集民间儿童游戏在班中表演”,第六册第一单元的布谷声声等,既是课堂中音乐欣

7、赏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更是音乐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其根本指向都是为了推助师生开发利用音乐课内外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课内外音乐资源的课程教育功能。2、转变教材观念,活用学习素材新的学科纲领指出:音乐教材内容既要与音乐文化发展的时代同步,又要与我国的民俗文化相结合。同时,纲领也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突破要点小学音乐教育是“加强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为前提”的审美基础教育。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教师,应善于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教材资源,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学,在探究中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

8、具多元性和多层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习惯、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培养。花儿与少年是王洛宾先生根据青海民歌四季调改编的,笔者将其作为自选教材在课内进行教学。这首变拍子的音乐作品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气息,深受学生喜爱。在引导学生欣赏这首作品时,笔者通过指导学生聆听、理解作品,并拓展欣赏多首青海民歌,进一步感受青海地区民歌风格。激发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歌特点的兴趣后,要求学生课后收集我国不同地区民歌,在课内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即兴表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凸现。他们有的拉起手风琴、打起手鼓跳起了热情欢快的新疆舞,有的运用对歌的演唱形式表演河北民歌小放牛,更有的在佤族民歌阿瓦人

9、民唱新歌的音乐伴奏下跳起了竹竿舞在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以了激发,思维空间得以了拓展。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寻找合作伙伴。他们爱好相同,特长相似、信息来源相近、讨论目的明确。根据音乐的内容和情趣,通过个体思考、集体讨论,不断挑战,凝聚集体智慧,重组素材、再现音乐。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需求适当点拨、引导,使师生在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创作质量不断提升。效果更佳、自信更足、参与更广、情绪更高。在实践中我发现,课内教学资源特别是教科书的开发利用,可以成为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依据,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以成为课内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和补充,甚至实现由课内

10、到课外、由课外到课内的相互转化、对接与融合。课内课外资源的各自优势都得到了发挥,二者有机的结合,实现了教育功能的整合与提升,提高了音乐欣赏课的效益。3、依托课程标准,课外合理选材二期课改行动纲领指出,音乐教材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好听、易唱、易记、易动,可以拓宽内容,让教师有选择余地,并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拓展欣赏世界名曲波斯市场一课时,运用了从互联网上收集的音乐文化信息,将抽象的音乐变成有趣的故事,在舞蹈统整的动态音乐欣赏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分段解说,帮助学生走进经典世界名曲。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笔者还引导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如:弯腰摇

11、头的骆驼商;按节奏做乞讨动作的乞丐;在集市上挑选丝巾、买戒指、耳环、高跟鞋的公主;吹魔笛、让眼镜蛇跳舞的魔术师;昂首阔步的酋长等)、作音乐剧演出形象生动的信息媒体资源,使整个听赏过程呈现具体化、动态化、生活化的势态,缩小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在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学生在“探究、交流、体验、尝试、再探究、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接受新知。课中尝试改变课堂学习方法,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内容开放。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感知、表现、鉴赏、创造音乐的基本能力,实现向探究性、扩展性发展的飞跃。课内课外的有效结合,使音乐课内课程

12、资源得以增值,同时也使课外学习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二者可谓互补共效,相得益彰。二、课堂教学相关的音响、影像资料的开发 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音响、影像资料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合作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例如欣赏教学阿细跳月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在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乐曲中,了解民乐合奏这一演奏形式,初步感受彝族跳月独有的欢快、热烈情绪,乐于与

13、同伴一起分享音乐创作的喜悦”。为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民乐队演奏的场景录制下来,让学生观看,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了民乐合奏这一知识点;笔者通过从网上搜集到了彝族少年跳月的热闹的视频画面,在课中让学生欣赏,在直观、形象的影像画面中感受“跳月”独有的欢快、热烈情绪,为后面的创编合作埋下伏笔。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乡情之新疆是个好地方第二教时拓展欣赏课新疆之旅时,我通过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组反映新疆浓郁地方特色的歌曲、舞蹈、物产、景色等的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画面得以感受、体验、了解新疆,这样的情境创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在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深深的祝福学唱歌曲祝福祖国之后,我鼓

14、励学生课后再去搜集一些歌颂民族团结、欣欣向荣,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歌曲,发动学生、家长这一资源,去开发可以利用的音响、音像资源,通过在课中让学生进行交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教师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教师资源的挖掘利用可分为个体和群体两种。新课程下教师在课程资源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其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其自身就是课程实施中的宝贵资源。教师的经验、智慧、能力、机智,甚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可以成为独特的教学资源。1、展现教师个体才能在研究和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音乐和综合素养、所具备的音乐知识技能

15、及其音乐文化底蕴,都是参与开发本课程和实施教学的可贵资源。例在本学期我们教研组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一堂低年级欣赏课快速波尔卡中,为达成“让学生感受热情、欢快的情绪,创编各种节奏声势表现火车开动的音响,并能学会简单的波尔卡基本舞蹈动作,为音乐作即兴情景舞蹈表演”这样一个教学目标,这位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表演、精练的课堂教学语言,使学生始终沉浸在音乐之中。又如,在教授四年级第二学期欣赏曲由古筝独奏的山西“开花调”灯碗开花一课时,笔者通过古筝示范弹奏,为学生演示了乐曲所表现出来的粗狂的山歌风格,既帮助学生了解了古筝那行云流水的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让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

16、元欣赏管弦乐合奏牧场上的家时,为了让学生能“结合自己所认识的西洋管弦乐器,初步了解管弦乐合奏的基本知识,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体会它做表现的牧场美好的景色以及对家、对美好童年的思念之情”,教师则与班中的器乐小能手进行了合作表演,在电子琴和声衬托伴奏下,教师的单簧管演奏与学生的小提琴演奏,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优美舒展的牧场上的家的旋律,令学生们记忆深刻,永远难忘。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的音乐教材中,出现了一组以不同人声演唱的声乐作品。为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人声演唱的音色特点,笔者通过让学生聆听教师范唱,采用同一首歌曲运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让学生体会感受,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与记忆。实践证明,音乐欣赏教学

17、中,教师动情地范唱、激情地舞蹈、精湛的乐器弹奏、机智的教学艺术,都为教学的预先设计和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推动了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实践中来。(2)加强教师群体合作在满眼是“资源”的时候,教师要学会取舍,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越性、优先性与适切性;在资源相对贫困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在课程资源相对单调的时候,教师要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形成课程教育交互网,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仅靠教师一人孤军作战,他的能力与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由此,我想到教师群体在课程开发实施中的合作、交流也是资源

18、开发的一个重要的、有利因素。笔者发现,由多位教师合作开发、设计并共同参与实践,能更好的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因为群体中的个体所具有的优势往往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如何对所教音乐知识与素材进行整合、运用?如何对教学流程与方案进行设计?课堂教学的调度、引导怎样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意和组织怎么实施?另外,课程理念的提升、归纳,总体方案的设计、建构和方案实践中的参与、指导以及协助课后反思的经验、理论总结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集体资源的投入和智慧的展现,它对课程的顺利实施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另外,跨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媒体制作时,信息技术老师的鼎力支持;场景布置、美化工作,少不了美术教师的出谋

19、划策;单元主题诗立意的提升、欣赏作品时文字资料的准备、谋划,需要语文教师的指点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代言人”“知识的传声筒”“课程计划”的执行者与“教学内容”完成者,教师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具有“生命的经典著作”的课程价值。在课程建设中,教师不是作为被动的“雇用者”而存在,而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创新的主体,是最具生命性和创造性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想方设法地发掘自己身边的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和搞活自己的教学活动。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仅需要经费的支持,需要设备的支撑,它更需要无数善于发现的慧眼、善于发现的心灵。善于把“原生态”的、散见的音乐课程资源化为音乐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善于把零散的课程资源(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善于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善于对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音乐教育的新生长点。四、学生资源的调动和组织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都是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则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资源的开发在新课程下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在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中

21、,他们会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会产生认知冲突;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会主动建构知识,丰富体验,发展自己;他们的原有知识、生活经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都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都将成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对于学生资源的开发,我们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1、激励主体参与在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亲自参与为特征的社会和

22、自然课程资源面前,学生将从被动地学走向主动探索,从而真正达到学会学习、成为有一定独立学习能力的人的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重在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将面临着如何获取信息、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归纳出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东西等问题。在教学三年级欣赏课阿细跳月时,笔者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力为目标,突出“课内教学+课外信息”意识,从重知识技能向重创新实践转变,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了解彝族人文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引导学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课堂上,学生纷纷拿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信

23、息,和同伴进行交流,与同学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与收获。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在教学三年级第五单元“爱劳动”森林中的铁匠一课中,学生能唱会跳的与“爱劳动”有关的歌乐曲,是他们继续学习相关音乐及其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爱劳动”这一主题,依据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内在资源,请学生即兴创作音乐小品快乐的炊事员,体验劳动的快乐。学生们运用以往的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音乐学习方式方法等,大胆设计、积极参与。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节奏、道具模拟厨房里发出的各种声音,学生的想象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如:用手切板凳的“切菜”声、搓揉塑料袋

24、模拟“下油锅”声、筷子与碗发出的“打蛋”声、吸管吹水杯里的水发出的“粥开了”的声音。)富有童趣的教学设计,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很好地达到了教与学的目标。学生的生活经验,应该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从这堂课中,我们不难看出,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场所,应该是生活。2、注重动态生成学生在教学中的交往与合作是其主体资源成为可用的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其在音乐欣赏、创作、表演、交流和音乐文化的熏陶中产生的思维、行为碰撞会同师生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助,生发出新的学习内容,形成新的教育资源。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自拍的舞蹈教学录

25、像,学会了蒙古舞基本动作,在创编“小牧民生活”的舞蹈表演中,自己组合动作,编排情景,设计服装道具等,都是新资源被不断生成的表现,而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引导和组织,就会产生不可预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即兴、即时生成的课程资源也称作“动态资源”,它是师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中互动产生的生成性资源。在对具体教学情境做出即时判断和处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得以彰显。五、信息媒体资源的有效运用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音像、网络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合理有

26、效的运用信息媒体资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实践中,信息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多,而根据自己课堂实践、教学目标的需要,自导自演自拍自制的录像媒体、借助学习小帮手“复读机”、复制音像资料、自己录制音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看的。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夜色美这一单元时,由于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同一时空内出现了“3个老师”教学生,(另两位老师为教师事先录制的声像资料,将复读机、录像机作为学习媒介),原先近20分钟的教学,因为出现了三位“教师”,(即:一位教师,另两位分别为复读机、录像机),现在在67分钟内就完成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确保并归还了学生自主选择的

27、时空。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是指学生所处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相当数量的课程资源,同时也指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这些资源。学生最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信息媒体资源,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它既是教育资源开发的手段,也是其补充、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音乐欣赏课中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很好的弥补了教材的局限性,把教学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吸收了各类信息资源,拓展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音乐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能力、需要出发,更注重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变“狭隘、封闭式”为“开阔、开放式”的教学,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参考文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师大出版。2音乐教育展望,钟启泉、戴定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吴斌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张汉昌、赵菡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5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人民教育出版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