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189.62KB ,
资源ID:88963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963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分数: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2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_、m_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gu_宝。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当代年轻人要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1)加点字“与”在文中的正确

2、读音是(B)(1分)Ay By(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m_弥_足珍贵 gu_瑰_宝(3)填入文中处恰当的一项是(B)(1分)A采 B彩命题考向:考查汉字字形的书写、辨析和具体语境中字音的辨析能力。解题思路:(1)小题是多音字辨析,注意结合其在具体词语中的含义辨析。“与”是一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同“欤”时读y;解释为“给,交往,赞许、赞助,跟、向,和”等时读y;解释为“参与”时读y。(2)小题“弥足珍贵”“瑰宝”为汉语固定词语,平时注意对词语的积累,正确书写即可。(3)小题应选B项“彩”,“丰富多彩”指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彩”在这里是“花样”的意思。2下面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从

3、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D)(2分)对联文章传本色,赋他些皓月思幽,乱石穿空,引领稼轩开一派;宦海秉初心,误我在乌台蒙垢,九州辗转,笑求愚子到公卿。备选答案:A.李清照B王安石C辛弃疾D苏轼E朱熹F陈亮命题考向: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解题思路: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作答即可。阅读解答时需要认真审题,抓住“乱石穿空”“引领稼轩”“乌台蒙垢”等关键信息。3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谁家新燕啄春泥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求之不得,_寤寐思服_。 (关雎)(3)_人不知而不愠_,不亦君子乎? (论语)(4)_云横秦岭家何在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

4、)_露从今夜白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6)_长风破浪会有时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7)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云归而岩穴暝_”。(8)请根据示例和自己的积累默写一组借酒抒怀的古诗句。示例: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示例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_示例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示例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命题考向: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解题思路:记忆型默写根据诗句出处及前后句提示进行正确书写即可。理解型默写要根据提示的信息从中选择正确的句子作答。第(7)(8)小题注意题目

5、中的关键信息,如“醉翁亭记”“山间朝暮之景”“借酒抒怀”等。4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4分)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寻”的义项,诗句中“寻”的意思为_寻找_。(2分)(2)诗句中加点的“为”与下列句中“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2分)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B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C欲为圣明除弊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D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命题考向: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解题思路:(1)小题,可根据对诗句大意的理解来推测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驱烟寻涧户”的意思是:驱散烟云

6、寻找到涧底的人家。因此,诗句中加点的“寻”是“寻找”的意思。(2)小题,“为君起松声”中加点的“为”有“替,为了”的意思。A项中加点的“为”表被动;B项中加点的“为”是“当作”的意思;C项中加点的“为”有“替,为了”的意思;D项中加点的“为”是“向”的意思。三、阅读(57分)(一)(8分)选段一有一天,我发现它们又出去抢劫了,它们排着队,沿着池塘砌砖的内侧行进。池塘里的两栖动物前一天已被我换成了金鱼。呼啸的北风从侧面横扫队伍,把整排整排的蚂蚁都刮到了水里。金鱼们蜂拥而至,张开大口,吞噬着落水者。雄关漫道,天堑还没越过,队伍就惨遭涂炭。我以为它们回来时一定会改走另一条路,绕过这致命的危险。可根本

7、没有。衔着蚁蛹的队伍依然沿原来的险途返回,于是金鱼们吃到了从天上掉下的双份馅饼:不仅是红蚂蚁,还有它们的猎物。红蚂蚁宁愿再一次被屠杀,也不愿换一条路线。(节选自昆虫记)选段二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着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

8、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5有人说“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你是否赞同?请结合选段一说说你的看法与理由。(4分)答案:我赞同。示例: 法布尔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书中,他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读昆虫记,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如读选段一,我们就知道了红蚂蚁的一种特性:不管回家的路

9、多么艰险,它们都原路返回。昆虫记的语言诙谐,行文活泼,如选段一中“抢劫”“雄关漫道”“双份馅饼”“猎物”等词,读起来情趣盎然。所以我赞同“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命题考向: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题思路: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书中,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法布尔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他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

10、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此题需要同学们在熟悉其内容的基础上来解答。观点类题目作答时注意给出明确的立场,然后结合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给出合理充分的理由即可。本题中,应先给出自己的立场,赞同,然后结合选文具体描述科学性和文学性各表现在哪些地方。6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阅读选段二,揣测出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4分)答案:选段二描写了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夺桥作战的场面,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赞叹。他看到红军战士面对生命危险“一个个站出来”,在“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

11、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的情况下,其他的战士仍勇往直前,有人不禁感叹“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他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命题考向:考查对名著有关内容、情节的掌握和理解。解题思路:根据“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这些描述可知,这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夺桥成功之后中央红军在四川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北岸向上。从选段二中的“一个个站出来”“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他们是人,

12、是疯子,还是神”等论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赞叹。(二)圆盘 (15分)阿根廷博尔赫斯我是樵夫。姓甚名谁无关紧要。我住的一间木屋挨着树林,我在那里出生,要不了多久也将在那里死去。据说树林一直延伸到环抱陆地的海洋,树林里也有我家那样的木屋。我不能肯定;因为我从来没见过。树林的那一边是什么模样,我也没有见过。小时候,哥哥让我发誓,我们两人要把树林统统砍光,一棵不剩。我哥哥已经去世,如今我寻找的是别的东西,我将继续寻找。西面有一条小河,我空手就能在河里抓到鱼。树林里有狼,可是狼吓不倒我,我的斧子从来没有让我失望。我不记自己的年岁。反正很大了。现在我眼睛看不见了。我不再进

13、村子,进去了就摸不回来。村子里的人都说我吝啬,树林里的一个樵夫能攒多少钱呢?我用一块石头顶住我家的门,免得雪花飘进来。一天下午,我听到沉重的脚步声,然后是敲门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一个高大的老人,裹着一条褴褛的毯子。他脸上有一条长长的刀疤。岁月给他增添的仿佛不是虚弱而是威严,但我注意到,他如果不拄拐杖行走十分困难。我们交谈了几句,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他最后说:“我无家可归,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过夜。我已经走遍了撒克逊国度。”那些话符合他的年龄。我父亲也说撒克逊国度;如今人们说英格兰。我家里有面包和鱼。我们吃饭时没有说话。外面下雨了。我用几张皮子替他在泥地上准备了一个铺,我哥哥就在那里死的

14、。天黑后我们各自睡觉。天亮时,我们出门。雨停了,地上有一层新雪。他没有拿住拐杖,掉到地上,吩咐我替他拾起来。“凭什么要我听你的?”我说。“凭我是个国王。”他说。我以为他神经有病。但仍把拐杖拾起来递给他。他再说话时口气大变。“我是塞克金人的国王。我曾经率领他们艰苦作战,多次赢得胜利,但最终失去了我的王国。我叫伊斯恩,是奥丁的后代。”“我不信奥丁神,”我对他说,“我信基督。”他似乎没有听到,接着往下说:“我虽然流亡,但仍旧是国王,因为我有圆盘。你想看看吗?”他摊开瘦骨嶙峋的手。掌心是空的,什么都没有。那时我才注意到他先前一直紧攥的拳头。他死死盯着我说:“你可以摸摸。”我迟疑地把指尖伸向他的掌心。觉

15、得碰到了一样冷的东西,看到了闪光。他猛然握紧拳头。我没有吭声。他像对小孩讲话似的耐心说:“这是奥丁的圆盘。只有一个面。全世界找不出另一个只有一个面的东西了。只要我把它捏在掌心,我就一直是国王。”“是金子做的吗?”我问他。“不知道。是奥丁的圆盘,只有一个面。”那时我起了贪念,想占有圆盘。假如归我所有,我可以把它换一根金条,成为国王。我对那个我至今还厌恶的流浪汉说:“我木屋里藏着一箱钱币。全是金的,像这把斧子一样闪亮。你给我奥丁的圆盘,我就把那箱金币给你。”他顽固地说:“我不干。”“那你就上路吧。”他转过身去,我用斧子杀了他。我回到小屋,寻找圆盘。没有找到。好几年来,我仍在寻找。(选自博尔赫斯小说

16、集,有删改)7文中的老人为何不愿失去圆盘,樵夫又为何想拥有圆盘?请根据原文回答。(3分)答案:老人认为只要自己拥有圆盘,即使流浪,也一直是国王。樵夫认为拥有了圆盘,可以换一根金条,成为国王。命题考向: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解题思路:按照行文思路,细读原文内容,找出原文中老人不愿失去圆盘、樵夫想拥有圆盘的语句,如“我虽然流亡,但仍旧是国王,因为我有圆盘。你想看看吗”“那时我起了贪念,想占有圆盘。假如归我所有,我可以把它换一根金条,成为国王”,据此提炼作答即可。8这篇小说的许多情节自相矛盾或不合情理,充满虚幻色彩,请从文中找出一处简要分析。(3分)答案:示例一:文中写到“他摊开瘦骨嶙峋的手。掌心是

17、空的,什么都没有”,但是,“我迟疑地把指尖伸向他的掌心。觉得碰到了一样冷的东西,看到了闪光”。这个圆盘在手中没有,却能被看到闪光,被摸到,并感觉冷,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是荒诞的。示例二:樵夫觉得自己拥有圆盘,就可以换一根金条,成为国王。但是,他在向老人提出交换条件时,又说自己可以用一箱的钱币,全是金的来换圆盘。既然自己都有了,可仍是樵夫,成不了国王,为什么还要不择手段去获取呢?这些情节显然是荒诞的。(3分,举例1分,分析2分)命题考向:考查对小说情节的理解与分析。解题思路:解答时,在细读原文的基础上,从小说情节本身出发,找出其自相矛盾或不合情理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即可。9以下是两位同学对樵夫

18、和老人典型意义的讨论。你觉得樵夫与老人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结合原文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案:示例:樵夫身份为樵夫,使用的工具为斧子,他用斧子对付狼,想用斧子砍光树林,用斧子杀死老人。这眼睛看不见的樵夫,认为圆盘可以换金条,拥有金条就能成为国王,金条与国王,并没有必然联系,他对于财富与权力有着强烈的欲望,但这只是盲目的贪念而已。可见,樵夫代表了贪婪野蛮缺乏理性的盲目的世俗之人。老人是一个流浪的无家可归的人,也许曾经是国王,但现在穷困潦倒。他反复强调并坚信自己拥有圆盘就仍然是国王,虽然他不知道圆盘是什么。在他看来,圆盘是权力身份的象征,时刻需要证明给别人看。这代表了外表强悍内心虚弱,极

19、度迷恋权力,永远活在过去,活在自己虚幻的执念中难以自拔的虚荣的一类人。(或:老人是精神世界的国王,圆盘对于老人而言,代表着历代传承的信仰,心中不可磨灭的信念,只要信念在,他就是精神世界的国王。即使物质贫乏,穷困潦倒,四处流浪,信仰让他显得高大,增加他的威严。精神是拒绝与物质进行交换的,因此老人断然拒绝了樵夫的交换。而世俗中的人即使杀了他也不会得到圆盘。老人是精神世界的国王。)(4分,能够围绕观点,阐述理由,对樵夫、老人进行分析各得2分)命题考向: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解题思路:小说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表达情感,表明观点。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总的思路是从形象与主题的关系来考虑

20、,指出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传达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也就是“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答题时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如:是一个的人。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圆盘”在两个人物心里究竟代表着什么,是“财富”,是“权力身份的象征”,还是“历代传承的信仰”?然后根据不同的理解,结合小说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表明观点、阐述理由即可。10“圆盘”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请结合原文进行简要分析。(5分)答案: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第一层:只从存在、不存在两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1分)示例一:圆盘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因为

21、它只有一个面,全世界找不出一个只有一个面的东西。示例二:圆盘象征了权力,因为老人认为自己拥有它就是国王,圆盘成了权力的象征,这在现实中是存在的。第二层:只从不存在、存在两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充分阐述。(2分)示例一:圆盘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因为它只有一个面,全世界找不出一个只有一个面的东西。老人的手中是空的,但是却可以触摸,而且感觉到冷,可以看到闪亮,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它是不存在的。示例二:圆盘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圆盘象征了权力,因为老人认为自己拥有它就是国王,圆盘成了权力的象征;同时它也象征了财富,因为樵夫认为拥有它可以换金条;还有,圆盘还可以是人心中的某种执念。这些都真实地存在于现

22、实生活之中。第三层:能从不存在、存在两个方面进行辩证阐述,理由不够充分,两者不能进行勾连,不能形成整体理解。(3分)示例:圆盘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同时它又存在。说它不存在,是它只有一个面,全世界找不出一个只有一个面的东西;老人的手中是空的,但是却可以触摸,而且感觉到冷,可以看到闪亮,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它是不存在的。但是它又是存在的,它象征了权力,因为老人认为自己拥有它就是国王,这是权力的象征。人们对于权力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第四层:能从不存在、存在两个方面进行辩证阐述,理由充分,形成整体理解。(45分)示例:圆盘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同时它又存在。说它不存在,是因为它只有一个面,全世

23、界找不出一个只有一个面的东西,所以说它不存在。同时它是存在的,它象征了权力,因为老人认为自己拥有它就是国王;它又象征了财富,因为樵夫认为拥有它可以换金条。同时它还是人心中的某种执念。这些都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圆盘的实物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樵夫、老人对它的态度,折射出来的人们的观念、欲望,又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甚至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只要人类存在。命题考向:考查对小说主旨的分析。解题思路:通过对以上几题的分析,对小说的思路和主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小说中的“圆盘”在现实中是否存在的辨析,即考查对小说主旨的认识。“圆盘”有多个特征,“只有一个面”“象征了权力”“财富的象征”“人心中的

24、某种执念”,这些正是区分圆盘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的标准,在解答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小说内容深入分析,对两方面进行辩证阐述,给出充分的理由,并形成整体理解。(三)关于“嫦娥四号”的主题阅读(10分)【相关资料】因为嫦娥与月亮的美丽传说,探月程也被称为“嫦娥工程”。中国探月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都凝结了上百家单位和几万名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月工程自2004年启动以来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

25、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嫦娥四号任务实际上是“两器一星”,包括了着陆器、巡视器和“鹊桥”中继星,其中先期发射的中继星就是为了实现对地、对月的中继通信,而巡视器更多地被人们称为“月球车”。【新闻报道】本报北京1月3日电(记者冯华)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结果于今天揭晓,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二号”。据介绍,为使承担月球背面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名称充分体现广大群众的意愿,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组织了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在提交名称的22天里,共收到广大民众提交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的名称42 945个,在合并整理重复的提名

26、后,最后确认有效名称为14 847个。为提高征名的质量,主办单位成立了由航天科技方面专家、高校语言文化名人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由评委筛选后推荐了153个名称进行入围初审,再经过初审评审选出“逐梦、光明、玉兔二号、探素、征途、精灵、无畏、望舒、行者、金兔”10个入围名称,由广大群众对入围名称进行网络投票。在网络投票的基础上,评委进行了终审评审。评委投票与公众投票结果加权计算排序,“玉兔二号”最终以最高分入选。【文章选读】日夜交替,汇聚梦想不息的动力 在距离地球40万公里之遥,人类视线遥不可及的月球背面,一个小小的探测器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又震撼无比的地外天体登陆,成就了人类又一个梦想的“落地”。1

27、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这是嫦娥四号落月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一步,为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面的巡视勘察开了一个好头。随后,着陆器与巡视器顺利分离,“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人类探测器的第一道印迹。接下来的考验,仍然会像月球上昼夜几百摄氏度的温差和漫长的月夜那样严酷,但稳稳站到了月球古老的撞击坑中,已经给了地球上为嫦娥四号保驾护航的人们足够的信心。“家里来人了”,让月球另一侧的月球车“玉兔”少了孤单,多了温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探索,是嫦娥四号的无形牵引。尽管人类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便登上月球,但对月球的了解仍然浅显,抵达月球背面实地探究的科学价值依然极其

28、突出和独特,是全世界科学家长久以来的向往。不像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受到各种无线电干扰,月球背面“风清月朗”,拥有绝佳的天文观测和宇宙信号接收环境,能为未来对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的探索打下基础。嫦娥四号的着陆区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获取月球乃至地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识。在浩瀚的宇宙中,嫦娥四号降落在行星邻近的卫星,或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人类航天史上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一小步,也是中国航天人追梦的标注。四五十年间,从第一颗卫星上天到拥有了30多颗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驻留3

29、0天,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月球,时间的标尺丈量出一个又一个梦想,仿佛瞬息即达,但这向上的每一步,汇聚了多少人日夜不息的脚步,蕴含了多少个日夜交替的酸甜苦辣,这大概就是让梦想升腾起来的强大动力。(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有删改)11请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2分)答案:嫦娥四号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二号”命题考向: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解题思路:本则新闻的导语是“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结果于今天揭晓,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二号”。提炼该句,对象是: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事件是: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结果揭晓,月球车命名为“玉

30、兔二号”。因此标题可为:嫦娥四号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二号”。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3分)A嫦娥四号任务包括了着陆器、巡视器和“鹊桥”中继星。B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名称充分体现广大群众的意愿。C嫦娥四号的着陆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D嫦娥四号降落在行星邻近的卫星是中国航天人追梦的标注。命题考向: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解题思路:分析各选项并将各选项中涉及的内容回归到文中找到相应的位置进行对比。“嫦娥四号的着陆区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而不是“嫦娥四号的着陆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所以C选项错误。13【文章选

31、读】中,选文皆具新闻和科技小品的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5分)答案:选文中的事件发生在1月3日,1月4日便发布了此篇文章,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文章向读者介绍了嫦娥四号落月状况以及此举的意义,体现了科技小品的知识性。文章语言精确严谨又不乏生动,体现了新闻和科技小品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命题考向:考查新闻和科技小品的特点。解题思路:新闻的特点有:公开性、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科技小品的特点有:科学性、生动性、通俗性等。据此从文章中找出符合其文体特点的理由表述出来即可,如:文章发表于事件发生的次日,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四)镜听(19分)蒲松龄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又因子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次妇,至不齿礼。冷暖相形,颇存芥蒂。次妇每谓二郑:“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遂摈弗与同宿。于是二郑感愤,勤心锐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于兄。次妇望夫甚切,是岁大比,窃于除夜以镜听卜。有二人初起,相推为戏,云:“汝也凉凉去!”妇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