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土司遗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土司遗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背景材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 2015年6月 28日至 7月 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 2015年 7月4日当地时间),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9 届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我国第 34 项世界文化遗产。位。“土司”是1320世纪中国国家职官体系中,由中国中央政权委任西南多族群聚居地区族群首领世袭管理其辖 中国西南地区的长期、有效管理,保持了族群文化多样性传 承,推动了各族群对统一国家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了中国长 久的和平和统一。本次申报的土司遗址包括三处: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
2、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的最 高职级机构宣慰司的治所遗址,永顺宣慰司土司为彭氏 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 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较低的职级属民以土家族为主。海龙屯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 是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的遗址,与播州 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 行政中心,其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期,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土司遗址反映了 13 20世纪初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 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
3、行政和生 活中心, 其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 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 贵州遵义海龙屯是相对集中于湘鄂黔交界山区的代表性土 司遗址,在选址特征、整体布局、功能类型、建筑形式、材 料和工艺等方面既展现出当地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在此 基础上表现出尤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 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是该历史时期土司 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证。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 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 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这一管理智慧促进 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 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湖南永顺
4、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 贵州播州海龙屯朝天关此次申报成功, 表明土司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我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的艰苦努力, 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各成员国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 国际权威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理论分析】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rH步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 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土司遗址成功申遗有利于进一步推 动各民族对统一国家的理解和认同,能促进我国长久的和平 和统一。2.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
5、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中国土司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 遗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展现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历史成就,有利于对土司遗址遗产的保 护和传承,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 的演进。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 治”的管理智慧。 这一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 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 具有突出的意义。4.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繁荣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
6、要动力。文化的多样性主要通过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来体现。土司遗址系列遗产,充分展现 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5.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从纵向上看要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从横向上看要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是我国坚持文化创 新的体现。、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把革命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结合起来。对土司遗址文化遗产的管理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保护要尊重客观规律, 开发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土司遗址遗产申
7、遗成功后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能只强调保护而忽视开发,也不能过度开发而忽视保护。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土司遗址 遗产的申报、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 价值观。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 结合的道路。在土司遗址遗产的保护、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 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通过促进就业让遗产地民众直接受益。高考演练】国教科文组织第 39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8、上,中国申报的2015 年 7 月 4 日(当地时间) ,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此回 答12题。1. 我国积极申报并保护、利用土司遗址遗产是因为() 土司遗址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土司遗址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 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土司遗址遗产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土司遗址遗产具有B.C.D.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我国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表明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佐证了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为传统文 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A.B.C.D.国务院关于加强文
9、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 2006 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个“文化遗产日” ,其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据此回期六为我国的 “文化遗产日”。 2015年6月 13日是我国第答34题。3.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 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 趋同A.B.C.D.4.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物化载体,凝结了民族智慧,体现了民族精神。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说明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
10、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A.B.C.D.5.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这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传统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C.D.6.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能够通过中国土司等世界文化遗产来体现。 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是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消除文化差异的前
11、提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A.B.C.D.7.文化遗产是先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 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9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 2015 年 7 月 4 日(当地时间)将中国的土司遗址成功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期,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土司遗址反映了 13 20世纪初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 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 活中心。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 国
12、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 而治”的管理智慧。这一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 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 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土司遗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材料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进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 2006 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个星期六为我国的 “文化遗产日”。2015年6月 13日是中 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下发了文 化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 2015 年文化遗产 日活动的通知 ,确定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保护成果文化遗产”、“为文化遗
13、产点赞为美丽中国添彩” 、“文化遗产全民共享”,以及 5 个宣传口号: “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千秋传承保护弘扬万代受益” 、“珍惜定格的历史爱护不朽的 文明”及“心与梦的石刻你和我的大足”2)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分析我国重视土司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3)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如何更好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材料三有关专家表示,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恰恰是土司遗址保护的新的起点。申遗成功后,我们面临的是如何对 土司遗址保护性地开发与利用,以发挥它的文化价值、社会 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当地老 百姓带来更多经济收入和文化享受。4)结合材料三,运用价值
14、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申遗成功后应如何开展土司遗址遗产的保护工作。材料四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中国国内包括世界遗产在内的不少遗迹都存在过 度开发问题。一些地方为收取门票不限制游客数量,打着文 物保护的幌子,实际算的是经济账。过度开发利用只会加快 文化遗产的消失。如果适当收取门票是为了限制人数或用于 遗产保护可以理解,遗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应回馈遗产保护, 或通过促进就业让遗产地民众直接受益。 ”5)结合材料四,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土司遗址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参考答案 1.C2.A3.B4.B5.C6.C 7. (1)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5、。有利于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历 史成就。有利于土司遗址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弘扬 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扩大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土司遗址等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重 视土司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实现世界文化繁荣。民族文化是 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 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是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重视土司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 我国文化创新
16、。(3)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更好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遗产千秋传承保护弘 扬万代受益”体现了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 合时代精神, 发展和创新中华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更好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成果,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今年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体现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 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 合的道路,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4)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申遗成功后开展土司遗址
17、保护工作, 要尊重土司遗址的风貌,进行保护性开发,处理好土司遗址 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申遗成功后 开展土司遗址遗产保护工作,要充分发挥它的经济价值,逐 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文化 享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5)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土司遗址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土司遗址 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土司遗址开发得好,有利于土司遗址遗产的保 护。矛盾双方是对立的。过度的开发会造成遗产的破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