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教版春地理会考提纲 2014年湘教版会考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 1、形状:两极稍偏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有关证据:“站得高,看得远”;“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月食”;“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旅行。二、地球仪: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的构造包括 地轴,南极和北极。地轴是假想的轴,不存在。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
2、、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位置(目的)。 4、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纬度的变化规律: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6、经度的划分:由本初子午线(0)向东(E)向西(w)各分180。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7、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0纬线) ,也是最长的纬线圈。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
3、线圈。形状指示方向最大度数区别长度概念纬线圆 东西90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半圆南北180经度所有经线一样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度垂直相交的半圆。8、经线纬线比较(横纬竖经)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地轴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更替时差2、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不停的运动。特征:地轴倾斜,空间指向不变。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太阳自西向东一年(365)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3、地球公转示意图 A节气:春分,3月21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4、春分日前后的3、4、5月 北半球的春季。 B节气: 夏至,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C 节气:秋分,9月23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D节气:冬至,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23.5S),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4、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 南北极圈以内(北极圈以北,南极圈 以南);5、太阳直射的范围 :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北到北回归线,最南到南回归线) 6、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
5、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赤道上有两次太阳直射)7、五代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五带:热带有阳光直射; 北温带、南温带四季分明; 南寒带、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第三节 地图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一、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1、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 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1) 数字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2) 线段式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3) 文字式比例尺:3、 应用: 1)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范围越
6、大,内容越简略 ;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2)计算:先同一单位,后套用公式,再求出未知项。 二、 方向:1、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指向标定向法:以指向标为准,通常指向标指向北。3、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向南北方,纬线指向东西方。三、 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四、地图的选择去公园浏览导游图;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交通图;确定某一国家的位置世界政区图; 确定中国的某一省的位置中国政区图;确定某一市的位置所在省的政区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 海拔与相对高度:(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又
7、叫绝对高度。(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非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单位都采用米)。(3)世界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 (中尼边境线上),海拔最低点是:死海;中国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最低点是:吐鲁番盆地。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样的线叫等高线。(2)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之差。(3)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三、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共5种。(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判读方法如下:(五种基本地形的区别可以从海拔和相对高度等进行区别)
8、名称海拔形态山地D500米以上高度和起伏变化很大高原E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顶部)起伏和缓丘陵B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平原A200米以下起伏很小,宽广平坦盆地C无要求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区(2)六种地形部位(山顶或山峰、陡崖或断崖、山脊、山 谷、鞍部、盆地或洼地)山顶A和B:等高线闭合,内大外小盆地F:等高线闭合,内小外大(洼地)山脊E:等高线(凸低为脊-分水岭)山谷D:等高线(凸高为谷-易发育河流)鞍部C:两山顶的连接部位陡崖G:等高线重叠的部位四、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1)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图。(2)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
9、基础上用颜色和色调表示地形地势,绿色表示低平原,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其优点是醒目,有立体感。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1、海洋占71,陆地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水半球中海洋分布最集中,面积占90。陆半球中陆地分布最集中,面积占48。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3、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二、七大洲1、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海洋:广大连在一起的水面的总和。大陆:地球上面积广大的陆地。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半岛:陆地伸进
10、海洋的突出部分。 2、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为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简记为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大洲的分界线:(结合图记忆)亚洲和欧洲之间: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之间: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之间: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巴拿马运河。4、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5、赤道横穿 南美洲 非洲 的大陆,亚洲、大洋洲的岛屿部分。6、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 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7、 四大洋按顺序排列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8、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的
11、大洋 北冰洋9、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10、呈S形的大洋:大西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一、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如填海造陆等。2、海陆变迁的例证:沧海造田、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荷兰“低地国”等。二、大陆漂移说 1、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得到启示。 2、主要依据: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吻合性。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古生物演化相似性)。 3、主要观点:2亿年前,大陆曾连在一起,周围是海洋。
12、6500万年前,大陆解体,漂移分离。 现在,几个大陆板块逐渐漂移形成今日的七大洲。一、 板块运动说1、 主要观点: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 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活跃。 2、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 (2)板块之间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表示板块碰撞挤压,通常形成高山;“ ”表示板块张裂拉伸,通常形成裂谷和海洋;(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不稳定,多火山地震。3、.世界上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13、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5、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6、太平洋、地中海在缩小;大西洋、红海在扩大;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升高;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一、 天气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阴晴、风雨、冷热等天气状况。 特点:多变的,不稳定的。(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不同;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天气也不同。)2、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稳定。3、 描述天气的词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阴转多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夜来风雨声,
14、花落知多少;山雨欲来风满楼; 描述气候的词语:终年高温多雨;四季如春;清明时节雨纷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秋高气爽;春暖花开;4、天气预报作用:预知近期天气,充分利用有利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5、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6、熟悉天气预报图和常用的天气符合。 7、 风的强弱用风力表示,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二、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物指数来表示。2、 空气质量级别:分为五级;级别越(低)高,空气质量越(高)低。3、 污染指数:污染指数越小(大
15、),空气质量越高(低)4、 空气质量状况分: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5、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反之则有害。例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指数大,说明空气中有很多灰尘,这些颗粒物上面附着有很多其他污染物,人吸入后可以直接到达呼吸道和肺部,并沉积下来,引起多种疾病。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单位摄氏度,用表示。测定仪器是温度计。 一般一天选取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间进行测量。日气温:通常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下午2点)。 年气温:北半球最高值陆地7月,海洋8月;最低值陆地1月,海洋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16、。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3、等温线特点: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4、气温的影响因素及气温的分布规律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第三节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
17、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根据单位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把降水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3、 降水的测量仪地:雨量器,单位毫米4、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纬度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回归线分两边,陆西岸降水亏陆东岸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部,距海远,气候干(海陆位置)。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气候类型特点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南北纬10-20度,大陆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南北纬20-30度,大陆西岸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分雨旱两季南北纬15-25度,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
18、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和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极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少分苔原带和冰原带。苔原带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冰原带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影响气候的其它因素: 天津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因素; 夏季,青岛大连成为避暑胜地海陆因素; 赤道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纬度因素;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镇冬季严寒漫长纬度因素; 青
19、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因素; 一山有四季;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地势因素;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一、 世界人口的增长1、 人口总数:2011年10月31日达70亿2、 增长特点: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大大加快,二战后迅速增长。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5、人口的分布状况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中低纬度临海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1、 人
20、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2、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1 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2 稀疏区:干旱的沙漠、湿热的雨林、高纬度地区或高原、山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三、 人口问题1、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 产生问题: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2 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使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 人口迁移(乡村城市)1 原因: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等。2 影响:有利影响: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不利影响:引发城市交通问题、环境问题
21、、就业问题等。四、 不同的人种1、 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2、 人种:白色人种:肤色、眼色、发色浅,头发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色人种:肤色淡黄,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黑色人种: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主要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3、 所有人种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 世界的语言及分布1、 联合国工作使用的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语联合国。)2、 英语:使用范围最广,原因:英国历史上殖民扩张,主
22、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3、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等。4、 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一些国家等。5、 俄语: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东部等。6、 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7、阿拉伯语:主要分布不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二、 世界三大宗教及分布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2、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3、 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教在我国又被成为回教,以我国西北地区相对集中。4、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5、.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及宗教建筑分布地区宗教建筑基督教欧洲、美洲、大洋洲教堂伊斯兰教西亚
23、、北非清真寺佛教东亚、东南亚寺庙、佛塔第3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一般来说是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乡村和城市:劳动生产方式不同,景观不同。1)乡村聚落: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居住的人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2)城市聚落:商店、学校、工厂、医院等,居住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3、聚落的形成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聚落多数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1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民居与自然环境:热带湿热雨林高架屋-通风散热,西亚热带沙漠厚墙小窗-防晒又凉快黄土高原窑洞-冬暖夏凉内蒙古蒙古包-便于拆装
24、,适合游牧生活因纽特人冰屋-防风保暖4、传统聚落应得到保护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1、世界上一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2、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俄、加、中、美、巴、澳、)3、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两印两巴孟加拉,中美日俄尼日利亚)期中亚洲国家有六个,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4、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大多位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欧北大)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大多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 发展中国家多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亚非拉)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5、南北对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6、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 7、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