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1.97KB ,
资源ID:88878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878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docx

1、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 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二) 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二、 难点、重点分析实词析疑:鼓: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击鼓;例:一鼓作气。弹秦。例:令赵王鼓瑟。 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是:是。例:问今是何世。正确。例:辨清是非。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 是也。得: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收获。例:此 余之所得也。遗: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鸣:鸟叫。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函胡:见注释。清越:见注释。徐:慢慢的。与”疾”相反。适:往。

2、固: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坚决。例:相如固止之。本来。例:余固笑而 不信也。莫: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通暮( mu)例:莫夜月明。磔磔:见注释。罅:见注释。当对、向。例:当窗理云鬓。阻挡。例:豺狼当道。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操者。在。例:有大石当中流。向: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斤:重量单位。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 ?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 ”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

3、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 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 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 2段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 ?(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 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蠡(I I) 枹(f u)

4、 铿(k mg) 磔磔(zh 童h e) 噌吰(ch mg h dng) 罅(xi a) 竅坎(ku k 莫(mU) 镗鞳(t mg t a) 识(zh i) 无射(wuy i)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 ,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 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 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 ,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 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

5、的,目 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1主旨的分析。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 “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 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 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 警策”。)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 ,有什么深刻含义 ?(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 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 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

6、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 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学生概括第 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 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 ?(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 “人常疑之”, 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 ?(“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 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 “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 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 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指出:这是为下文

7、 写“察”作铺垫的。学生概括第 2 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 ?(对李说“笑而不信” ;对郦说“古 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 ?(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3板书:对旧说质疑实地考察中所见结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四)诵读第 1 段。1学生齐读一遍。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1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8、一一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 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 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2 “郦元以为声如洪钟”一一这是转述郦元的话, “水中相搏” 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 出第二层。3 “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 “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 “人常疑”, 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 “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 “疑”之所由生也, 亦“不耳闻目见”过之。“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一一叙事何等简洁。由此 句至段未为第三层。已不可见(文苑英华

9、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6 “自以为得之矣”一一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7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一一“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8 “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五)诵读第 2 段。1学生齐读这一段。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1 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一一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 14字,何等简洁。2 “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 “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 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3 “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一

10、一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 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 )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4 “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 “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5 “舟人大恐。 ”舟人既“恐” ,作者焉得不“恐” ?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 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6 “徐而察之而为此也”一一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 下句亦然。1 “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一一又一“水石相搏”之状。

11、问学生: “噌吰”与“竅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 一吞一吐,节奏鲜明。)“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一一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一一迈是他的宏论 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 “古之人”,指郦元。3 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 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 话可略而不书):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一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第二层(“余方心动欲

12、还”至段末)发现声源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一大石中的“竅坎镗鞳”之声一语迈作结。4.检查背诵。(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 ) 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 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

13、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七)诵读第3段。1. 学生练习诵读24遍。2 .教师提冋。1 “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2 “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 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

14、”字。)3 “至莫夜月明此鹳鹤)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 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 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4 “而陋者得其实”一一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 “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5 “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一一卒章显志。3 教师领诵。4.检查背诵。(八)比较、辨析。1 .将本文跟(游褒

15、禅山记)作比较。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课文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内容记游。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 记游 议论。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2 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改写如下: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之,涵滔

16、澎湃,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 水相吞吐,发为竅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 郦元注水 经,但云“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言之不详。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 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子的序 号。便于学生连缀成文。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1 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 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 本文文体应定为考察记

17、。2 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 主观臆断”的议论。3 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 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石钟山记【目的要求】1. 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2. 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 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课文解析】注音释义1.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 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 。而“噌吰”课本中的

18、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 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2. 钟磬:(磬,qi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3. 臆断:(臆,y i)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4. 夜泊绝壁下:(泊,b6,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o)5. 穴罅:wu訶0(罅,裂隙)6. 有大石当中流:(当,de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7. 殆与余同:(殆 d0i ,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 汝识之乎:(识zh i,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9.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 c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内

19、容主旨】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 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 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 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 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一一察一一结论”三个步骤展

20、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 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 者所见的两处声源一一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一一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 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 ,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 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 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

21、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重点语段研读】第二段: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 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 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 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贝汕下皆石穴罅,不 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 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竅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竅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

22、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非常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 择石而叩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接受,而用一个“固” 字表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 (固本意为“本来”,这里引申为“自然”,“当然”。)接着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 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 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 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一一“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 郦元之简”作伏

23、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竅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 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同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 ;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竅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 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 。最后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 欺也”。显然,这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 定李说。【解题指导】一、见【内容主旨】二、首先从文章的内容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 事说理。游褒禅山记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 石钟山记用事实破 疑问,提出

24、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所不同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 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 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 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后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同。 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 ;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三、 鼓:鼓动,动词。击打,动词。弹奏,动词。正确,形容词。是:这,代词。这样,代词。是,判断动词。正确,形容词。得:得到,动词。能够,动词。收获,名词。交好,形容词。遗:遗留,动词。送给,读 w百,动词。丢弃,动词。遗失,动词

25、。四、 1.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 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况) 。3. 当时(一般)人不同意。 4. 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补充,常见的其他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 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 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 )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右语前置。五、 1.承接,可以不译。 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 。3. 转折,可是。 4.因果,因而。 5. 前“而”表并列,不译,后

26、“而”表转折,却。6. 并列,可译为并且。7.并列,不译。 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 ;中间“而”表并列,不译。 9. 因果,因而。 10. 假设,如果。【资料窗】一、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着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 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 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 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共为豪放派词人。二、

27、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词类活用: 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 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 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 用目,耳,用耳。2 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3 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 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1 且焉置土石?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三、文学常识:纪年法

28、: (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 六十年一轮。 (二)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 都要改元, 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 (三)王公年 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 元、二、三等序数记。 (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 ,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 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 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

29、、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 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四、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 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 (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 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 (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 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三)山形如钟。 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 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 之,其

30、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 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 “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 ”“小憩千年 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 ”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 名。石钟山记教学目的1. 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2. 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3.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教学难点: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第一课时1. 教学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

31、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 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 ,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 解。2. 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 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 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 苏轼是全才作家, 散文和诗词都 “雄视百代”; 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着有东坡全集 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 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