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43.72KB ,
资源ID:88840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840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作用.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作用.docx

1、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作用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宗锦耀;副组长:刘恒新 杨林成员:姚春生 郑有贵 宋建武 焦红坡 王家忠 李伟 一、研究背景与思路2008年中央1号文件,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列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农业的发展不仅对劳动替代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而且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使机械作业更为经济,因而农业机械化被农民普遍接受和欢迎,农民将农业机械化视为增产、增效和增收之举,成为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内在动力,这正是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2、出乎人们预料的根本原因。然而,在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和解释上还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一般都只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是劳动替代技术,或者简单地理解为劳动过程的机械化,而缺乏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作用的认识,至少是认识不充分,这就导致农业机械化战略地位的偏差,相应地导致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政策与农业发展对机械化的需求不对称,尚有较大差距。基于这些背景,有必要对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实施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扶持政策提供实证和理论依据。 为了对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

3、的作用进行科学把握,本课题基于三个方面的视角进行研究:第一,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考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影响,从整个经济社会层面把握农业机械化的战略地位。第二,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纳入较长发展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探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和可行性,探讨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作用日益凸显在历史罗辑上的必然性。第三,基于本课题跨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本课题以实证分析为主,通过个案调研,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机理。为此,课题组于20

4、08年6月30日至7月4日先后赴山东省兖州市、安徽省作试调研,2008年8月57日、8月1213日、11月13日先后赴湖南省长沙县、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和黔南州贵定县、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就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作用进行实地调研。课题组还运用了2007年9月赴内蒙古自治区的个案调研资料。在对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实证分析结论的政策含义,探讨农业机械化的战略地位。二、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作用实证分析 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出乎人们预料。到2007年

5、,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7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分别是1978年的6.3倍和2.2倍。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既有强化政策推动的外因,更有农民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日益增强的内在动因。这部分将对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改革30年实践的考察及实地个案调研,课题组发现,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十方面:(一)在作为先进适用技术载体上的作用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物、化学、信息技术的物化载体,因而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实用技术的载体。在农作物生产技术上,

6、耕地深松、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秸秆还田、植保、保护性耕作、水稻高产栽培、高效收获技术、设施农业、加工、贮藏等先进实用技术,需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施和大面积推广。例如,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依靠小麦免耕条播机可一次性完成灭茬、施肥、精少量播种和覆盖,保证农时,具有省种、省工、高产、节本的效果。再如,水稻机插秧技术是对传统的手工育苗移栽方式的一项重大技术变革,可以实现宽行、浅栽、定穴、定苗栽插,群体质量易于调控;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是一项与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生产相适应的节水、增产、增效的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平整精度,提高工效20%40%,提高农作物单产10%30%,降低农作物生产

7、成本6.3%15.4%,亩节水30%以上,节电达42%。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更是需要依靠机械化作业。换言之,很多农艺技术,离开了农业机械,难以实施,甚至根本就无法实施。个案:宝清县使用大型农机具实现多项技术一次性作业完成宝清县是大豆主产区,每年的大豆种植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大多采用“垄三”栽培技术,即通过使用具有精量播种、分层深施化肥和深松三种功能的大型播种机,实现精量播种、分层深施化肥和深松一次完成作业。大豆采用“垄三”栽培技术可增产20%以上。三道林子农机合作社利用大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具有精量播种、分层深施化肥和深松三种功能)与小四轮带的小型播种机在

8、同一块试验田进行作业对比,大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每小时作业5070亩,是小机械作业效率的四倍以上,而且这种气吸式播种机做到了深松、开沟、播种、施肥、覆土、起垄、镇压一次性作业完成,播种质量和效果都明显好于小机械作业。用小播种机种植大豆亩产281斤,而用大型气吸式播种机种植的大豆亩产356斤,二者产量相差75斤,大播种机比小播种机增产27%。三道林子合作社曾经在同一块地上,分别用具有“垄三”栽培技术功能的大型精播机和普通小型精播机播种同一品种的大豆,在施肥相同的条件下,用大型“垄三”精播机种植的大豆亩产352斤,而用普通小型精播机种植的大豆亩产283斤,大型精播机比小型精播机增产69斤,增幅为24

9、%。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增产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土壤深松能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根瘤的形成。能创造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防旱抗涝的能力。深松还可以起到放寒增温,疏松土壤,促进大豆早生快发的作用。二是化肥分层深施使肥效得到提高。这种施肥方法克服了种肥同位烧种烧苗的现象,同时可以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经农技推广部门测试,化肥分层深施可提高肥效30%左右。三是实行精量播种能够合理密植。这种播种方法做到了使植株分布均匀,解决了以往大豆生产上存在的稀厚不匀、缺苗断空的问题,改善了大豆植株生育环境,使群体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较好地

10、协调了光、热、水、肥的矛盾。在畜牧业上,大规模养鸡、养猪、养奶牛等,更是离不开机械化技术的实施。在一些先进技术的使用上,离开了机械这一技术载体,同样不可能得到应用,其中大面积全株玉米收获是其中技术之一。个案:全株玉米收获机械化全株玉米收割,可以减少玉米营养的损失,实现营养成份的充分利用。这项技术的使用,离不开机械化作业。如果采用传统的农民收割、农用车拉到奶牛场青贮窖旁、雇人用小型铡草机铡碎装窖的方式与采用大型青贮收获机到地头直接收获就生产效率和营养损失相比,大型机械化生产方式每制作一亩地的青贮玉米减少成本和浪费高达340元(见表1)。表1 每亩全株玉米收获和青贮制作不同方式的比较(产量按4吨/

11、亩计,收购价800元/亩)项 目大型机械化作业传统人力和小型设备浪费、损失收割切碎压扁30 元/亩田间收割和捆扎 50元/亩窖旁砸碎80元/亩100元运输翻斗车4吨20元/吨80元两辆农用车(4人)200元120元营养损失损失5%800元/亩40元损失20%800元/亩160元120元在渔业上,在提高单位水面养殖密度的技术中,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即是增氧机的应用。例如,广东省番禺区针对水产养殖面积大,养殖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实际,加大水产养殖机械的推广力度,2007年共推广增养机、投饵机、饲料搅拌机等养殖机械2500多台套,促进了番禺区优质水产养殖的发展。2、农业机械是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载体。农业标准

12、化生产是涉及农业经营理念、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等的重大变革,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产品,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准,规范产品规格,又便于包装、储藏、批发、运销,从而大幅度提升产品的价值和效益。正因为如此,农业标准化生产成为提高农业档次、效益的有效途径,成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日益为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所选择。农业机械成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载体。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中,与人工作业相比,农业机械化作业具有一致性的特征:耕地深度的一致性;播种、插秧等行间距的均匀性;水、化肥、农药施用的均匀性;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率而使得作物生长

13、期的一致性;农业机械化收获作业,及产后的贮藏、分级、加工的一致性。这些都可以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换言之,农业机械化作业不仅是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载体,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3、农业机械综合高产优质技术雏型显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大幅增加。在这种经济格局中,农民对劳动替代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农业机械综合高产优质技术应运而生,其雏型也初步显现。一方面,农艺与农机技术日益紧密结合,且改变了机械设计适应农艺要求的单向选择,即不仅在农业机械设计要充分考虑农艺的特点,而且在农艺改进时也要充分考虑机械作业的特性。随着劳动替代技术需

14、求的进一步增强,农艺改进充分考虑机械作业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作为先进实用技术载体的农业机械,正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水平发展,不断开发并逐步形成农业机械综合高产优质技术,以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精准农业的出现,使农业机械化与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促进农业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例如,黑龙江红星农场运用“3S”(GPS、GIS、RS)技术,开展农机数字化、网络化、科学化管理,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农机化“120”服务。个案:重庆市江津区实施水稻机械育插秧暨超高产栽培技术 农机和农艺技术密切结合,实行统一“供种、育秧、插秧、配方施肥、植保、水浆管理”,形成水稻机

15、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精量栽植,有效增加基本苗数,规范群体起点,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奠定高产基础。2008年,重庆市江津区完成水稻机械育插秧暨超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6.4万多亩,比2007年增长20%。经农业部门实地测产,机插秧秧田平均亩产698公斤,最高达到每亩820公斤,比传统人工栽插稻田增产2030。 4、农业机械成为工厂化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自然生产特性和技术要素特性等方面因素,农业的工厂化生产难以得到普遍发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农业资源约束和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压力,对农业工厂化生产的需要日益增强。农业机械化的发

16、展,特别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很好结合,为农业工厂化生产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这种技术进步,使得农业工厂化生产在畜牧、水产、园艺以及果树等领域有了一些发展。例如,荷兰发展外向型高产值园艺业,全国共建1万多公顷现代化自动控制温室,每公顷温室成本相当于大田成本的5060倍,而收益则是大田收益的7080倍。我国农业工厂化生产也得到较快发展,机械化奶牛场、鸡场、设施农业、机械化种植场等快速发展。农业工厂化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时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对农业发展的约束。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实现劳动过程的机械化,或者说不仅是解决劳力不足的劳动替代技术,它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

17、先进生产工具,是先进农业技术的物化成果和实施载体,是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就很难大范围实施。换言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成为农业发展不竭的源泉。(二)在促进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上的作用 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各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也是促进专业化和规模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18、技术推广应用成本、市场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率,提高竞争力,因而农业专业化生产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第一,农业机械技术的使用,由于其在节本增效上的作用,可以提高一个组织、一个地区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的聚集和企业集群,扩大特色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而实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机械技术具有专用性特征,充分利用好这些专用性,实行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不仅可以实现农业机械的经济效能最大化,还可以通过农业专业化生产发挥比较优势战略。第三,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专业化生产

19、等方面的作用,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进而促进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个案:机械化跨区作业促进小麦集中度的提高 在总结农民小麦跨区机械收获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1996年开始,国家农业部、公安部、交通部等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及时发布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并且出台了跨区作业的车辆、机具免征过桥过路费的政策,获得了成功。联合收割机跨县、跨省作业,使作业时间从平均每年510天增加到一个多月,平均单台单季作业面积由在本地作业的400500亩增加到10001500亩;高性能联

20、合收割机的有效作业时间甚至能长达50天以上,作业面积达30004000亩。小麦机收成本也从刚开始的4050元亩下降到近两年的30元亩左右,小麦机收率由1995年的47%提高到2007年的78.8%。联合收割机的投资回收期从原来的10年以上,缩短至34年。典型调查显示,近年,一台价格20万左右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年均跨区作业距离3000公里,作业面积约3000亩,年纯利润约7万元。良好的投资回报率,促使全国各类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从1995年的7.5万台激增至2007年的63.2万台,年均增长20。2008年参加小麦跨区机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总数达到27万台。小麦跨区机械化收割,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联合

21、收割机的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购机者效益;另一方面,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农户生产的矛盾,解决了小麦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收割需求,促进了小麦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也促进了小麦向优势区域的集中。目前,小麦生产在其优势区域的集中度达到约90%。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单位产出,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因而成为各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趋势,这种趋势不会因为资源禀赋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也被认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背

22、景下,不再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或人民公社模式的劳动组合,而是人均经营耕地的扩张。这种扩张,需要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支撑。早在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就把农业机械化作为促进农业集体经济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指出:“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具体说来,要实现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机械化水平提高了(这是说广义的机械化,不限于耕种收割的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的、受到人们欢迎的机械化。”农业机械可以突破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限制。农业生产由手工劳动变为机械化生产,才能使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

23、营。同时,通过以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的载体,可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创新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换言之,离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难以有效形成的。这已经被国内外实践予以充分证实。个案:贵州省黔南州农机合作社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该州各级农机部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为契机,积极引导和扶持多种模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主要有:一是农户将承包田土的经营权向合作社入股,按固定比例分红,一般以粮食等实物形式分配;二是农户将承包土地全部转包给合作社,由合作社自主经营,合作社按每亩300元/年左右支付给农户,每季收获的作物

24、全部归合作社;三是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日常一些相对轻松的田间管理农活仍由农户承担。四是承包田仍由农户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代耕代种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比如水稻生产,合作社负责育秧、耕整田土、插秧、收割等繁重和技术环节,农户仅负责田间管理,合作社每亩收取服务费260元左右;五是合作社与优势产业相结合,不仅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还拓展农机作业之外领域的服务,这还可以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市场的稳定。截止2008年6月底,全州各级财政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123.3万元,登记注册成立农机

25、专业合作社10家,拥有成员数量173人(其中农民成员170人、占成员总数95%,非农民成员3人、占成员总数5%,常年聘用人员8人、专业技术人员12人) ;拥有各类农机具256台套,配套农具181台套,资产总额338.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14.1万元,配套设施面积1595平方米;服务农户数量4496人,作业服务面积45310亩,全年服务总收入182.4万元。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整合资源,促进土地流转和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新的产业工人,为农村社会分工和二、三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

26、生产、加工、销售联成一体,实行产业化经营,成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路径。个案:长沙县机械化发展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该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全县土地经营规模为100500亩的大户有73家,5001500亩的大户有18家,1500亩以上的大户有四家,还形成金山粮油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百里茶廊示范基地、金井镇金龙村蔬菜示范园等一批具规模、上档次的示范基地和示范园。2008年下半年起,该县开始筹划在北部11个农业乡镇创建集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于一体的生态、观光、体验、休闲的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发展一大批具

27、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农庄。案例:内蒙古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 内蒙古在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中,开展机械化规模生产示范,组织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订单服务、承包作业、承包经营土地,实现作物集中连片种植、统一机械化作业面积341万亩,并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2000万亩以上,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9%。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专业化和规模化上的作用,这可以提高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战略和实现增效,从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上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三)在提高单产和复种指数上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复种指数上,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1、促进单

28、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要是因为机械化作业提高了耕作质量、完成了人畜力无法完成的作业和争取了农时等。 一是提高耕作质量。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农机与农艺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种技术进步条件下,农业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相比,可以提高耕种收等多个环节的作业质量。例如,在旱地耕翻上,可实现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耕地深松;在播种上,如通过机械作业实施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技术,可以实现均量播种和密度的适度。机械化作业实现耕作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发展的要求,进而为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奠定基础。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南方的湖南省长沙县、西部的贵州省贵定县,还是东北黑龙

29、江省的宝清县,机械化播种或插秧可以提高播种或插秧质量,为增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水稻上,机械化插秧是近年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最突出的和见效最快的措施之一。机械化插秧提高了插秧质量,使用机械插秧实现了株行距配置的标准化,秧苗栽插深浅适度、一致。由于作业质量的提高,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水稻返青快,分孽强,成活率高。另一方面,作物通风透光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机械插秧行距比人工插秧高出810公分,通风透光条件好,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发病率比其他栽培方式少20%30%,且有利于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正因为如此,机械栽插秧比人工手插秧亩产提高25公斤以上

30、。也正是由于机械育插秧的增产效果明显,围绕机械育插秧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形成了采用软盘育秧、双膜育秧等一整套完整的水稻机插秧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机具也已熟化定型并形成系列化产品。个案:宝清县青原镇蔗东村水稻机械育插秧提高单产该村是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近年来,该村大力推广水稻机械育插秧,提高了作业质量。在座谈时农民反映,该村居住点与农田相距较远,远的达5公里,如果是人工作业,把秧苗运到田间,人就没有力气了,即作业质量失去了体力的支撑,更谈不上作业质量的保障。通过机械育插秧,以及多方面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的应用,该村近两年水稻单产实现了由亩均600余斤提高到1000余斤的大跨越,可见机械作业对

31、提高单产的作用不可小视。 在油菜上,机械化播种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上成效显著。2007年秋冬种以来,农业部启动了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项目,在长江流域10个油菜主产省建设了10个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提高了播种质量,机械直播能确保基本苗行距标准统一,长势良好,特别是机条播油菜,出苗快、成活率较高,土地保湿好,防渍效果好,相比传统人工撒播亩平均增产12公斤。 二是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完成人畜力完不成的作业,实现人工作业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的要求。例如,在东北,深松可以提高玉米单产。然而,人畜力做不到深松。即便是一般的小四轮拖拉机,也做不到深松。宝清县北岗村2008年购置大型机耕机,不仅可以实现深松

32、,而且还避免了小四轮耕地造成的轮子把耕地压板结的缺陷。再如,大面积秸秆还田需要机械化作业才能完成。在黑龙江,课题组调研时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农民购买秸秆还田粉碎机能力和愿望都不强,导致秸秆资源的浪费,特别是焚烧秸秆现象普遍,还导致严重的污染。个案:宝清县使用大型农机具实施深松技术实现增产使用大型农机具深松(耕层深度在22厘米以上)过的地块比没有深松的地块,可使粮食亩增产5090斤。宝清县东平农机作业合作社曾经在2006年深松过的地块上种植大豆亩产348斤;而在没经过深松连续三年都用小四轮起垄灭茬的地块上种植的大豆亩产277斤,深松比不深松增产71斤。深松耕法能使粮食增产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深松能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土壤由硬变暄,孔隙度增多,容重变小,使水肥气热状况都得到了改善,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条件。据测试,深松后的土壤容重每立方厘米降低0.20.3克,孔隙度增加10%以上。松后地块种植的玉米,其根系比不松的长一倍多。二是深松后加强了土层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中的潜在营养得以释放,因而提高了土壤肥力。三是深松过的土壤能建立良好的“土壤水库”。深松后的土层能较多地接纳雨水,从而减少了地面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