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68.34KB ,
资源ID:88818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818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民族中学可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民族中学可研报告.docx

1、民族中学可研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概况(1)项目名称: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建设工程(2)主管单位: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3)承办单位:镇宁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4)建设地点:镇宁自治县城关镇(5)学校性质:国有公办高级中学(6)建设规模:教学楼及辅助用房11906平方米1785.9万元,学生宿舍8629平米1035.48万元,学生食堂1782平方米267.6万元,锅炉房150平米22.5万元。(7)项目总投资:3111.18万元(8)项目负责人:李东平 1.1.2项目背景 镇宁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世界著名黄果树大瀑布第一县,地处“黔之腹,滇之喉“要塞,是观世界名瀑,探少数民族文

2、化,集观光、休闲、避暑旅游的最佳宝地。 贵州省镇宁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地处贵州中丘原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 35-106050,北纬252519-261032。县域东与安顺市西秀区、紫云自治县,南濒贞丰县、望谟县,西邻关岭自治县,北连六枝特区、普定县。全县总面积1709.42平方千米,南北最长8 3公里,东西最宽为34公里。县政府所在地城关镇距省会贵阳市122公里,距安顺市2 7公里。 全县辖3镇12乡365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1767个村民组。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数为35.33万人。GDP153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5元,县境内居住着苗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3、总数占总人口数的58.16%,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38%。 全县现有中小学(含教学点)、幼儿园1 5 2所,现有在校学生66383人。其中初级中学17所,初中阶段在校生15126人。2009年初三毕业生5241人,仅有1626人升入高中阶段学校,2010年初三毕业生4870人,仅有2200人升入高中阶段学校,2011年初三毕业生4362人,仅有2281人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未来三年将有13000人的初中毕业生,县内高中和中职校只能满足4500人就读,大量青少年将面临无学可上的境地,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带来较大的影响。1.1.3编制依据1.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4、1986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2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6年)(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1997年)(11)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12)镇宁自治县教育局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1.3.2规范、规程及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2)中小学设计规范(GB8771-88)(3)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11-2001)(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9)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1)贵州省建筑安装定额、市政定额、园林绿化定额(2004版)1.1.3.3有关规划、文件(1)镇宁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6、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镇宁自治县教育发展规划(3) 其他相关规划及文件1.1.4编制的内容及范围(1)根据镇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设计方案和建设内容等基础上,提出项目可行性意见及建议。(2)分析项目选址及周边情况、地形地貌及建设条件,提出项目可实施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安排办公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等功能,同时依据地形及平面布局合理做出竖向设计,争取在满足项目特殊要求(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做到土石方量平衡。并根据各项目的要求及建设方案进行投资概算。(3)对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建设工期等进行分析、提出方案措施。(4)根

7、据项目性质,对项目的资金筹措方案社会效益进行评价。(5)综合以上,提出项目初步设计。1.1.5项目提出的理由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以“德育为首、智育为本,综合教育为道”,坚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技能”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人道、博爱、奉献”的校风,“实干、严谨、求真”的教风,“友爱、勤学、拼搏”的学风,办好民族中学,发展教育事业,为全县高中年龄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1.2项目建设条件1.2.1项目拟建地址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校园用地,用地面积为68亩。项目选址于镇宁县城关镇下北街

8、。东抵陈家房屋,西抵公路,南抵蝴蝶巷,北抵红星大道。1.2.2建设目标(1)设计要求 民族中学应布局合理,确保县域内适龄青少年学生具有入学的机会;校舍、设施符合国家、省、市及地方规定的基本要求;专用教学设备必须满足民族中学教学需要。(2)建设目标建设一个独立的、功能完善、综合性的民族中学,立足未来镇宁县的教育事业,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性、功能性的现代风格,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1.2.3主要建设条件(1)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在镇宁自治县城关镇,依据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年)及城市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用地的南部与植被较好的山体相望;西边与青黄高速为邻

9、;东临西二村预留用地和规划的道路;作为学校的主要车行、步行出入口方向。校园内地形地貌有一定高差,但环境十分优美,符合镇宁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 (2)气候、地质、水文条件待在初步设计阶段将作地质详勘。 拟建场地地层属II类环境、北亚热带湿润区。不存在工业废水污染的岩层或土层,大气中无酸雨及其它有害气体,场地附近无地质灾害记载。 该场地为规划建设的镇宁自治县城关镇城区,地表水进入县城排水系统排出。场区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在地表下2.50米左右,水位升降波动范围2.00-4. 00米,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补给。 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0.05,区域稳定性好。拟建场地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

10、、活断层、淹没冲蚀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因此,场地整体上稳定性较好,对于适宜于建筑布局。(3)交通、供水、供电及其它建设条件 该场地位于镇宁自治县城关镇,紧靠城区主干道,交通便捷,供电、供水、消防、通信、污水排放及垃圾处理等可利用县城市政设施。项目所需建材在县域内及周边基本能满足供应。有利于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及建设的顺利进行。(4)政策支持条件1)项目建设符合镇宁自治县“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是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两基”工作和“三项突破”工作的关键,项目建设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学校的生源和师资力量有保证;3)项目实施地的各项公共配套设施符合学校建设和运营

11、的需要。4)项目选址合理,交通便利,无地质灾害。5)项目建设技术方案切实可行,环保节能措施合理;6)项目建设用地符合习水县建设规划、土地规划,符合国家学校用地控制指标;7)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经济和投资政策,筹资方案具体可行,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生存能力和明显的社会效益,主要建设条件具备。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1)项目投入总资金3111.1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2774.62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48.32万元,基本预备费88.24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3112万元。(2)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项目建成后能较好改变镇宁自治县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布局,加强城郊结合部的布点及新

12、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同时,项目的建设能够引进高级教育人才,提高镇宁自治县高中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取得 “两基”工作和“三项突破”工作的突破,满足当地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的要求。项目建成后能满足镇宁自治县人民群众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促进镇宁自治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项目建设是必要而且可行的。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453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467平方米 其中: 教学楼及辅助用房:11906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8629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1782平方米锅炉房150平方米容积率:0.5建筑密度:20%绿地率:40%1.3 理由、结论与建议1

13、.3.1项目提出的理由(1)实施科教强国战略,优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国家在未来世界科技经济发展上处于有利地位的需要。 (3)项目建设是镇宁自治县“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重点项目, “教育强县”关键之举,也是镇宁自治县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高中段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满足镇宁自治县人民群众对高中段教育的需要。1.3.2结论 本项目建设为了提高镇宁自治县教育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项目用地落实,社会环境条件好,供电、供水等市政配套条件完备,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是保障适龄青少年人权益的重要措施之一。1.3.3建

14、议(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贵州省、镇宁自治县的教育发展规划,适应镇宁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优化整合普高教育资源,对提高高中段教育质量。 (2)本项目经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已列为镇宁自治县重点项目,项目建设资金已初步落实,场址自然环境,社会条件优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师资条件基本具备,生员充足,项目建设条件具备,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3)建议项目业主抓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设计,工程施工,资金筹措,学校撤并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国有资产管理要求,加强组织管理,争取早日开工,早日建成使用,发挥作用。(4)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精心组织

15、,工程必须进行招投标,委托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安全。(5)本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工程建设中应科学地进行分析,比较,论证,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对项目的资金要加强管理力度,在健全组织、确定目标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封闭运行,集中支付。按照“工程”项目规划表,合理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管好用好项目资金。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七篇”阐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力强国战略” 的突出战略位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全民实施素质教育, 着力完成“普

16、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本强国和学习型社会。 (2)国务院启动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各级政 府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将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现代化建设开发人力资源,积累后劲。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投资方向。(3)贵州省省委、省政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全省教育发展,全面推进“两基”工作和“三项突破”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4)贵州省义务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7、镇宁县教育必须紧跟这一发展形势,抓住机遇,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镇宁县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全县素质教育工作。2.1.1镇宁县基本情况2.1.1.1镇宁自治县教育发展简况 几年来,全县中小学结构布局按照国家关于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结合该县山高路陡沟深、人民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进行了适当的布局调整,目前,全县中小学和教学点布局已基本合理,已实现了乡乡有初中,基本能满足中小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特别是实施“两基”攻坚以来,通过各种教育工程的有效实施,全县各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公路沿线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的设备设施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但由于县财力薄弱,长期以来对

18、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学校设施仍未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2.1.1.2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基本情况贵州省镇宁民族中学的前身是三民中学(1942年2月由开明人士鲁瑞昆创办)、“省立镇宁初级中学(1950年11月1日新办)”,195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省镇宁民族中学”,是全省首批8所民族中学之一。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的新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种类型的乡土人才。步入21世纪,学校工作与时俱进,确立了“以民族特色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重点”的办学思路,明确提出了“好学、勤学、乐学、博学;成长、成才、成功、成名”的口

19、号,以“厚德、重情、唯实、创新”为校训,努力倡导“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立志、尊师、乐学、勤勉”的学风,进一步强化“科研促教、科研兴教”意识。尽管我校在生源严重不足和下滑的情况下,学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负重奋进,刻苦拼搏,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教学质量仍稳步提高。2009年高考,一本上线21人,二本106人,三本284人,专科110人上线率63.61%;2010年高考,一本上线18人,二本117人,三本362人,专科322人,上线率97.15%;2011年高考,一本12人,二本127人,三本263人,专科325,上线率96.55%。2012年一本上线25人,二本以上

20、189人 ,三本199人,专科351人,上线率97%。我校先后获得国务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和省、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教工之家”、“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在校生3123人,在编教职工187人。现有高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42人,初级教师52人,其它等级48人,工勤人员8人。学校建有微机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现代信息技术大楼,理化生实验大楼。但是,由于学校占地仅为65亩,近一半为教师宿舍,学校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因新建教学楼未通过验收,学校无任何资料,所以未包含新建教学楼面积),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近十年来,由于全县上下抓“两基”及

21、“普实”工作,政府对高中教育基本没有投入,学校仅依靠学费收入维持运转,加上收费标准为1999年所制定,每生每学期仅为360元,随着物价上涨等多方面因素,学校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极大的制约。同时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编制为230人,现缺编40多人,教师超负荷运转。进入“十二五”规划后,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突破,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一是扩大镇宁民族中学的规模,进行改扩建,已投入80余万元动工修建了大门一座,修建48个教室的教学楼一座(由于教室紧缺,新修的教学大楼,没有经过验收就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计投入700余万元。因计划拆建,现在学校无学生宿舍,无食堂。学生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男女

22、厕所蹲位不够。 本项目规划设计以60人/班计算,须要60个普通教室;理、化、生、通用技术实验室为4、3、4、1配置;阅览室、美术室、计算机室音乐教室、形体教室为1、2、2、2、1配置。(各功能室面积参见贵州省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规范指导手册和农村中小学校标准设计样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J93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我国宪法规定:“适龄青少年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受教育的权利,是国家、社会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所以说,发展突破高中阶段教育,是提高适龄青少年素质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它对促适龄青少年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

23、的参加者具有重要作用。(2) 该项目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改善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西部地区中学教育学校建设,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3) 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对中学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和身心缺陷补偿的同时,切实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4) 建设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使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

24、生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初等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劳动技能,身心健康,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劳动者,并为他们继续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打下基础。第三章 需求分析3.1需求分析 国家近年来虽然加大教育的投入,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突破高中阶段教育建设滞后于教育发展需求,适龄青少年中学覆盖范围有限,总量不足与国家发布实施的适龄青少年中学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差距较大。3.2生源分析3.2.1招生能力预测序号学校名称规模年招生数备注1镇宁县民族中学60个班,60人/班3600 (2) 民族中学建成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学习宣传工作。(3) 做到学初有报表,年末有总结,搞好对接工

25、作。(4) 提高办学水平,搞好就读残疾学生两免一补工作。(5) 在中学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适龄青少年入学就读。3.3建设规模项目建设为新建,建设规模确定在能接收3600 名学员就学为设计依据,应以满足学生的教学、生活、锻炼及娱乐的需要为确定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的依据。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用地面积:453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467平方米 其中: 教学楼及辅助用房:11906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8629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1782平方米锅炉房150平方米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4.1 选址要求及总平面布置4.1.1校址选择要求 校址的选择从所在地区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及校园内部环境,综合分析确

26、定。所在地区环境符合下列规定:(1)、选择的校址无自然灾害的影响。(2)、校址在卫生、无污染的地区,与各类污染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3)、学校在交通较为便利、公用设施较为完备的地区。 项目地址位于该县城关镇,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周边规划区主要功能为居民住宅用地,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该地址符合镇宁自治县城市发展规划,交通便利,又相对独立,符合“国家标准”对选址提出:应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在卫生、无污染的地区,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选择在交通较为便利、公用设施较为完备的地区。应具有安静、安全、卫生又有利于学生生活与学习、健康成长的校园周边环境;宜邻近

27、文教设施、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公园绿地等地段;不应与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医院的传染病房及太平间等为邻;应有便于安全通行及紧急疏散的校园外部道路,并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的要求。校园周边环境符合贵州省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建设项目规定。校园内部环境应符合贵州省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建设项目规定。4.1.2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用地构成应符合贵州省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定。4.2 项目建设外部条件4.2.1 项目选址的地理、地形,地质水文条件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所选地址通过地表调查,拟建场地范围内未见活动断裂构造痕迹,亦无滑坡、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域地质稳定,地基持力层强,可满足建筑荷载要求。地震设防烈度为

28、6度区域。经初步实地调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由素土、红粘土、基岩组成。待在初步设计阶段将作地质详勘。拟建场地地层属II类环境、北亚热带湿润区。不存在工业废水污染的岩层或土层,大气中无酸雨及其它有害气体,场地附近无地质灾害记载。该场地为规划建设的镇宁自治县城关镇城区,地表水进入县城排水系统排出。场区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在地表下2.50米左右,水位升降波动范围2.00-4. 00米,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补给。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0.05,区域稳定性好。拟建场地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活断层、淹没冲蚀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因此,场地整体上稳定性较好,对于适宜于建筑布局4.2.2、气候气象条

29、件 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热量充足,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温1 8,相对湿度83%,日照时数1239小时,无霜期259天,平均降雨量1080mm。4.2.3给排水、电力交通、供水、供电及其它建设条件 该场地位于镇宁自治县城关镇,紧靠城区主干道,交通便捷,供电、供水、消防、通信、污水排放及垃圾处理等可利用县城市政设施。项目所需建材在县域内及周边基本能满足供应。有利于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及建设的顺利进行。 给排水:生活用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选址内给水管网管径为DN150。新建建筑给水系统直接从现有给水

30、管网接入,给水管网管径均采用DN100。污水排水管接入管为DN400,能满足建成后的污水排放需要。 电力:项目建成后采用公网供电,能满足学校用电需求。4.2.4社会环境条件 本项目满足镇宁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得到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受到群众拥护。4.2.5交通条件 该项目地位于镇宁自治县城关镇,属县城区,紧接城镇主干道,交通便利,有比较区位优势。4.2.6施工条件 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材料、施工队伍在该县内均能满足该项目建设需要。 综上所述,镇宁自治县民族中学建设工程选址符合建设条件,满足项目建设要求。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5.1 校园总平

31、面布置项目选址在镇宁自治县城关镇,东抵陈家房屋,西抵公路,南抵蝴蝶巷,北抵红星大道。校园内地形地貌有一定高差,但环境十分优美,符合镇宁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1)学校总平面按校前区、教学区、运动区、学生宿舍区、绿化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关系进行合理布置,使校园功能明确,动静分区。(2)学生宿舍与食堂安排在校内西南部较独立地段上,使教学和生活有良好环境并能满足日照与自然通风,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 (4)交通组织由于该校属示范性中学,四周应有围墙保护,东面设校门,校门位置应退后交通干道15m以上,形成缓冲空间,校门外应设置车辆慢行、注意避让等指示牌。学校由校内道路连接,校园内道路应设盲道。(5)校园内人车流线合理分流,道路系统简明通畅,车行范围在一定区域内并考虑消防的要求。5.2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建设规模按在校生3600人。建设内容为教学楼两幢,综合楼一幢,体育场,学生宿舍楼两幢,食堂一幢、公共厕所及附属用房等配套设施。建设规模用地面积:45335平方米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