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2MB ,
资源ID:88621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621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黄河中下游地区学生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黄河中下游地区学生版.docx

1、黄河中下游地区学生版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地理要素基本特征1位置特征作业:请在上图中填入主要的山脉、地形、河流及省会名称、位置,并描红经纬线(1)纬度位置:暖温带(2)海陆位置:东临渤海、黄海,西接西北内陆地区。2地形特征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黄土分布区。3气候特征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干燥多风。秋季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降水量400800mm,七、八两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量从东南及南部向西北递减。4河流特征流量不稳定,季节变化大,夏汛,含沙量高,

2、冬季会结冰,有凌汛现象。5农业特征 旱作为主的农业区;雨热同期,光照充足,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和花生,盛产苹果、梨、柿、枣等,我国最大的商品棉麦产区;水资源短缺,旱涝、盐碱、风沙、水土流失危害严重。6其它陕西苹果 概况:陕西是国家确定的苹果优势产业区,同时也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2011年陕西保有苹果面积935 万亩,年产量1 203 万吨。占到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优果率在75%以上。生产条件:地处西北内陆,海拔较高、光照充足、降雨适中、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自然条件优越。优势和劣势:规模优势,生产成本优势(劳动密集型

3、产业),政策优势,科技优势;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品种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较低。对策:稳定生产规模,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加强基地内外部的科学管理和科学种植;建立本土品牌,增强出口贸易的品牌意识及竞争力;积极发展苹果附加产品;创建果品国际营销便捷渠道和科学模式。二、区域内主要地形区、流域1地形区(1)黄土高原 地形:海拔10002000米,世界上最大黄土覆盖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50mm。河流:黄河;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水能丰富,航运条件差。农业:旱作,种植业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杂粮和薯类;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差,生态环境恶劣;宜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等措施。(2)华北平原 地形: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典型的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平缓倾斜。气候:淮河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北则属于暖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年降水量为500900毫米,季节、年际间差异大,春旱夏涝;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河流:黄河、淮河、海河为平原最主要河流。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汛期短,含沙量大,水患灾害频繁;水资源贫乏。农业:旱作;雨热同期,光照充足,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

5、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和花生,重要的的商品棉麦产区;水资源短缺,旱涝、盐碱、风沙危害严重。(3)太行山 中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之一,也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势东陡西缓;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冬长夏短;自然植被垂直差异显著,煤炭资源丰富。2流域(1)汾河 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大;支流多;汾河谷地,断层地堑,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海拔在400500米之间。汾河谷地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2)渭河 流量大,年际变化相对较小,季节变化明显,夏汛

6、;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支流众多;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断层陷落区,后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冲积而成;平均海拔约500米,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集中夏季;灌溉发达,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三、区域探究黄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范围内河口

7、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范例之一。自然保护区内分布各种野生动物达1524种,其中,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江豚、宽喙海豚、斑海豹、小须鲸、伪虎鲸5种;淡水鱼类10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达氏鲟、白鲟、松江鲈3种;鸟类26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灰鹤、大天鹅、鸳鸯等33种。世界上存量极少的稀有鸟类黑嘴鸥,在自然保护区内有较多分布,并做巢、产卵、繁衍生息于此。作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殖地,黄河口正成为“珍禽的乐园”、“鸟类的国际机场”。自然保护区内植物393

8、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泛,天然苇荡32772公顷,天然草场18143公顷,天然实生树林675公顷,天然柽柳灌木林8126公顷,人工剌槐林5603公顷。自然保护区内建有了望塔,可以登塔远眺浩荡芦苇、莽莽林海、“黄龙”入海、河口日出、长河落日等景观,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美的意境。 图1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学习探究(1)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2)说明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效益。(3)现在有人提出要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请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述大规模开发芦苇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导学分析(1)三角洲面积

9、增大 黄河含沙量大,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缓慢(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河流泥沙大量沉积,潮流作用弱,搬运能力差。(2)调节气候(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小),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3)原理: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某一个要素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不利影响:芦苇被大规模地开发加工利用,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气候恶化,最终造成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差。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干流上中游,包兰铁路、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

10、利,是西北旅游的一颗新星。景区以良好生态,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自然环境:景区地处河套平原与乌兰布和沙漠的结合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漠的边缘。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景区内分布有大量的黄河湿地和黄河流域难得的天然河滨沙滩。黄河上游左岸是神秘壮美的乌兰布和沙漠,右岸为神奇苍茫的鄂尔多斯高原。景区内除水域外,林草覆盖率达80%,各种乔、灌木有几十个品种,野生动物100多个品种,湿地面积2万多亩,可耕地7万多亩,生态资源特别丰富。此外,还有黄河特有的流凌景观和黄河冰凌壮景。人文环境: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干流上游主要工程之一,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引水龙

11、头工程,灌溉面积达870万亩。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引水灌区,也是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工程造型别致,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学习探究(1)分析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河滨沙滩的成因。(2)推测黄河流经三盛公以上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3)简述三盛公水利枢纽的意义。(4)人们对大力开发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持有赞成和反对两种观点,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说明理由。导学分析(1)附近上风处分布有沙漠,沙源丰富;冬季风强盛,从西北带来沙尘在此沉积;河流从上游带来泥沙,到此处地势变得平坦,流速减慢,泥沙在沿岸沉积;河流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滩裸露。(2)流量变小(沿途农业灌

12、溉用水量大);含沙量变大;结冰期变长(纬度较高)。(3)农业灌溉、防凌防汛、工业用水、水力发电、交通运输、科普修学、工业观光旅游等。(4)赞成。理由:交通便利;国内市场广阔;风景区所处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地,蒙汉人民共同创造特殊的地域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资源;黄河文化、水利文化、河套文化,具有旅游价值;还有黄河特有的流凌景观和黄河冰凌壮景可供欣赏。或反对。理由:风景区开发,游客进入多了,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植被覆盖率将下降;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打扰,将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游客在景区里活动,用餐,生活等制造的废水,固废等造成一定的水源污染。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材

13、料一 图甲为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图乙为黄河水系图。材料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主要由壤土斜心墙堆石坝、泄洪排沙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图丙为黄河小浪底景观照片。丙学习探究(1)说出从兰州到郑州黄河流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说明选址小浪底建设水利枢纽对黄河防洪、减淤的重要作用。(3)试用水循环原理和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导学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河口以上河段流量减少,以下河段流量增加。兰州一河口段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重要农业区,引黄灌溉取水量大,这个区域气候干旱,降

14、水量小,支流汇入较少,河流流量减少;河口一郑州段有汾河、渭河等众多支流汇入,且流经了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了,河流流量增加。(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携带了大量泥沙,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在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小浪底水利枢纽地处黄河含沙量和水量最大的河段,且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布其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洪涝灾害危害巨大,在这里建设水利枢纽可以起到最为有效的调节洪峰和拦沙、冲沙的作用。(3)小浪底水利枢纽,拦蓄了洪水,延缓了黄河流向大海的时间,改变了海

15、陆间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和库区的水汽蒸发环节;雨季蓄洪,旱季放水,调节了下游河段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少了泥沙对下游河道的沉积,并对河口三角洲海陆变化产生的影响。渭河北部“旱腰带”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该地区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并大力推广,目前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新村缺乏等问题突出。学习探究(1)简析“旱腰带”形成的自然原因。(2)分析本区发展苹果种植优于发展粮食种

16、植的原因。(3)该地区苹果种植较大一部分流向了果汁加工产业,说明其原因。(4)针对果业发展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导学分析 (1)“旱腰带”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为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存留时间短;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位于山地夏季风背风地带,降水量小;位于阳坡,蒸发量大。(2)高原上的低山丘陵地形,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较大,更有利苹果种植;为低山丘陵地形,粮食种植开垦坡地,易产生水土流失,且灌溉面积大,蒸发损失多,需水量大;苹果种植于坡地,开垦面小,灌溉损失小,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苹果价格远高于粮食,有利促进经济发展;水果市场需求的

17、扩大的影响等。(3)苹果产量大,运输压力大;该区离东部发达地区市场较远,水果保鲜期短,不宜长途运输;本区劳动力丰富廉价,有利果汁加工产业发展;且可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4)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源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咸阳塬咸阳塬是指咸阳市西面,介于渭河与径河之间的黄土台源,海拔450480米,南北数十千米,东西一百多千米,

18、春秋时称“毕陌”,自西周起就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区域。咸阳源底部为下更新统河湖相冲积物,组成物质为灰色细沙、沙质粘土等;上部为更新统风积黄土,黄土厚80120m,内有920层古土壤层,包括了更新世黄土的完整序列。 图 咸阳塬地形图学习探究1 出咸阳塬的地形特征 说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2 出图示地区的水系特征 说出图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比较咸阳塬南、北面地形的差异。分析西安成为该地区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咸阳源底部为下更新统河湖相冲积物,组成物质为灰色细沙、沙质粘土等;上部为更新统风积黄土,黄土厚80120m,内有920层古土壤层,包括了更新世黄土的完整序列。说明咸阳塬地质时期外力作用的主要特点

19、。简析咸阳塬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特点。台源边坡的“鼓肚”径河右岸咸阳源边坡1976年以前滑坡灾害并不十分严重,边坡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因素只是为滑坡的发生创造了可能条件。历史上咸阳源是缺水地区,1976年以后位于宝鸡峡引渭灌区下游的咸阳源沿径河修建了不少提水灌溉设施,每年的灌溉水量为268.4104M3,源区每年有236.3104M3的地下水盈余,地下位以0.37m/a的速度上升,使台源边坡长期处在地下水浸泡之中,土体内的静水压力增大,地下水对土体的浮力也相应增大,大大降低了台源边坡的抗剪切强度,形成软弱面,诱使台源边坡滑坡丛生。此外,人为开挖坡脚改变了台源边坡的力学平衡。在实地考察中看到

20、,台源坡脚沿径河一级阶地后缘分布着不少村庄,如西河滩村、中河滩村、东河滩村、大堡子村、金田玉村、阜下村等等。这些村庄背源面河,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建房热不断升温,迫于宅基地紧张,不少村民选择开挖坡脚增加宅基地,使原来己经陡峻的边坡更陡,形成“鼓肚”状坡形。这样不仅使源坡失去支撑,而且人为形成的临空面使台源边坡的原有力学状况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滑坡发生。学习探究说出黄土高原台塬边坡的“鼓肚”状坡形可能易发的自然灾害,说明发生的地理过程。分析黄土高原台塬边坡易发自然灾害特点。指出防御地质灾害的工程性、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泾渭分明咸阳塬介于渭河与径河之间,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横贯人口

21、、城市稠密,工农业较发达关中平原;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汇入。本地区河流水文“泾渭分明”,即泾渭两河交汇处河水浊清分明。具体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泾浊渭清”。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有“浊泾清渭何当分”一句。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第二种说法“泾清渭浊”。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泾河水清,渭河水混,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今天,当我们来到泾、渭二河汇合的地方,常常看到的是渭水浊于泾水。第三种说法“泾渭清

22、浊互有”。本地区入夏以后,由南向北推移,渭河先浊后清,泾河反之。学习探究说出图示地区的水系特点。说明泾、渭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同点。分析产生“泾清渭浊”的主要自然原因分析“泾浊渭清”的人为原因从自然地理方面,说明泾、渭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点选择 “泾渭分明”你赞成的一种说法,说明理由。京津冀一体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带动北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急迫需要。京津冀城市发展战略中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为此,保定和廊坊

23、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功能的迁入。图1图2学习探究(1)说明北京市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2)分析保定和廊坊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对其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3)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有哪些应对措施。导学分析(1)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交通拥堵;公共资配置短缺;空气及水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土地昂贵,住房紧张等。(2)第三产业结构将大幅提高,而第一及第二产业结构比重则有所下降,使三大产业比例趋于合理。(3)水资短缺 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工农业生产中做好节水方面的技术推广,如发展节水农业;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海冰资源开

24、发与利用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为渤海海域每年在冬季有7080天的结冰期,读渤海及附近区域海冰分布图。学习探究(1)说明冬季辽东湾附近海域容易封冻的主要原因。(2)自然坏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试从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分析海面封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3)有人提出开采渤海海冰资源解决环渤海地区缺水问题,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导学分析(1)纬度较高,寒潮天气寒冷,气温低;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易结冰;海湾封闭性好,海水流动性差,也易结冰。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2)气候:封冻以后冰面增大了海面的反射率,使得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引起气温下降;水文:冰面阻隔海水

25、蒸发,使得降水减少,海水结冰,海水盐度增加;生物:封冻海面阻挡氧气和太阳辐射,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质量。(3)赞成:结冰期长,海冰资源丰富,可缓解环渤海地区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短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航道畅通,船只顺利通航,减少海冰对海洋工程和设施的破坏。不赞成:开采有一定难度,资金投入较多,海冰淡化增加成本,运输困难,储存空间有限。开采后造成海水盐度增加,可能对气候、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四、导学设计(一)基础练习1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特点及相应成因分别是A海拔较高,风力沉积作用 B地势平坦流水沉积作用C地形破碎,流水侵蚀形成 D地形崎岖内力作用

26、形成( )2不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措施是A平整土地 B增加当地牲畜数量C封坡育林育草 D杂沟道打坝建库( )3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地区能源资源缺乏 B当地人们的主食为大米C可能受到沙尘暴的侵袭 D因离海洋较远,全年降水稀少( )4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宜发展A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灌溉农业C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D以瓜果、长绒棉为主的绿洲农业( )5华北地区往往出现春旱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B受强大的冬季风的控制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D暖湿的夏季风难以到达该区域( )6治理淮河的正确措施是A在上游整修梯田,植树造林,兴建水库,保持水土 B

27、在上游开挖,疏通河道,增加流速C在下游修建水库、蓄水,调节丰水期河道的水量D在中游开挖、疏通骨干河道,增加入海河道,便于分流、泻洪2综合题7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是我国多种地理事物的界线,列举山脉两侧地理事物。(2)说出A省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指出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措施。(3)分析A地区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4)指出B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分析原因。(5)比较图中工程较工程的有利条件。(二)高考真题1单项选择题(2015课标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

28、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浓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2015课标卷)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45题。( )4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5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

29、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综合题6.(2013课标I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涯丰畜、多风、植被稀筑。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派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

30、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一)基础练习【答案】1C【答案】2B【答案】3B【答案】4A【答案】5A【答案】6A【答案】7(1)(2)煤炭修建运煤铁路线,在煤矿附近建坑口电站,变运煤为输电(3)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多降暴雨(4)水资源缺乏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未到,降水少,工农业需水量大;(5)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节省投资(二)高考真题【答案】1B【答案】2A【答案】3A【答案】4D【答案】5B【答案】6(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1分)(

31、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3)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