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9.19KB ,
资源ID:88523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523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冲刺密卷1.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冲刺密卷1.docx

1、高考语文冲刺密卷12012高考语文冲刺密卷(1)时量 150分钟 满分 15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针砭(bin) 果脯( f ) 骀荡(di) 流水淙淙(cng)B、攻讦(ji ) 连累 ( li ) 翘首(qio) 暴戾恣睢(su)C、趿拉( j ) 打颤(zhn) 舳舻(zh) 切中肯綮(qng)D、挣揣(chui) 内讧( gng ) 铜臭 (xi ) 开花结果(j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想象中,梅花应该寂寂地生长在冷冷的山阴里,孤独地仰望着蓝天,并且试着用枝子去摩娑过往的白云B、有一

2、种鸟声,平时总听得到,细长而无尾音,却自有一种直抒胸臆的简捷的悲怆,像一个不善言辞者的低喟。C、满山坡都是繁茂的乍酱草,它常常是以一种倾消的姿态推出那些小小的紫晶酒盅,但从来不粗制滥造。D、在回来的车上安份地凭窗俯看极深极深的山涧,心里盘算着要到何方借一只长瓢, 舀起一瓢清清冽冽的泉水。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这两句诗镌刻在园坂村蔡老的墓碑上,成为朴素的箴言,被瞻仰的人们传颂着。B、一定有一棵沁出馨香的桂树!在这里,桂树是一种在白天都不容易看到的树,况且还是在黑如松烟的夜里? C、暑假,我们文学社成员相约去向往已久的泰山,目观壮丽山色,

3、耳闻风声鹤唳,心怀思古幽情,洗去了身心的疲惫。D、张晓风的散文作品清新隽永,阅读时不宜一目十行,粗略浏览,而应品茗倚窗,含英咀华,慢慢玩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三聚氰胺”风波未定,“瘦肉精”阴云又四处弥漫;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严惩不法商贩,而是建立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B、建筑界许多专家认为,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建造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水立方”是一座设计新颖、结构独特的标志性建筑。C、这场80年最大的经济危机,使我国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受到重创,这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以出口拉动为主转变成以内需拉动为主。D、环保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环保关系到整个地球

4、的生态平衡,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科学家的头脑是最具理性的头脑, 。十七世纪,科学家开普勒根据毕达哥拉斯“宇宙和谐”的思想去总结第谷留下的观察资料,才创造了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十九世纪,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推导出一组不对称方程时感到不符合美的规律,就按照对称美的理想去修改方程,最终才获得了这组著名的形式上“秩序、匀称和明确”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 , ; 。 所以,从古至今科学家都以美的规律建构世界。所以他们总是按照美的理想去构造科学的世界他们相信自然世界本身应该是合乎美的规律的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海森伯就曾说道:“美对于发现真的重要意义在一切时

5、代都得到承认和重视” 这说明,科学家头脑里存在着美的理想或信仰 A、 B、 C、 D、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2008年,沃维克教授宣布,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生物电脑控制的机器人:一只具有鼠脑的机器人。不过,目前这个鼠脑机器人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它是科学家探索高级生化机器人的一个重要进展。 什么是生化机器人?就是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机器人,它们具有机器人和生物体的各种优势。生化机器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了人脑和机器人身体的“人脑机器人”。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具有人脑特质的机器人恐怕要在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要让人

6、类拥有机器肢体,首先得让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和植入身体的电子设备“正常对话”。 美国科学家曾经成功在一位半身不遂的男性患者大脑中植入一块电脑芯片,患者可以把自己的神经信号传递给电脑芯片,再由电脑芯片发射信号来支配机械假肢或身体附近的电器。目前,植入电脑芯片的残疾患者已经可以自主操作电脑,能发送电子邮件,甚至还可以玩电脑游戏。 研究人员希望,残疾患者在芯片的帮助下可以直接用大脑控制假肢。虽然现在就已经出现了可以部分控制的假肢,不过尚不能对假肢实现较长时间的稳定控制。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和所有的生物组织一样,对机械电子设备具有排异反应。 科学家希望能控制神经细胞和电脑芯片的信息交流过程。他们目前的研究

7、目标是,把2个或者2个以上的神经细胞用生物学的方法连接起来,这样一来,2个细胞就可以相互交流信息。假如科学家们能够让细胞之间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流,这将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研究人员的远大目标是将多个细胞联结在一起,做成一个类似电脑上的转换电路,这样就可以将微电子设备和人体结合起来,制造出具备人类大脑的机器人。 除了研究人脑机器人外,一些研究人员还热衷于研究一种机器大脑、人类身体的“肉身机器人”。目前,不少机器人实验室已经能够在外形上让机器人和人类一致。不过,这些机器人只是包裹了一层仿真的人造皮肤,皮肤下面还完全是电子设备,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相对完善的肉身机器人。 日本研究人员则希望利用基因技术和

8、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打造出真正的肉身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全身上下都和真人一样,皮肤具有人类的触感和温度,体腔内完全是人类的内脏。除了头部的一块电脑芯片外,肉身机器人其他的地方都是利用基因技术制造的人造骨骼、肌肉、皮肤等器官。其全身上下都布满了神经系统,它们的行动是由头部的芯片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的。除了上述特点外,肉身机器人还将具有人类的思维能力,能够与人类通过对话交流思想、接受并理解人们的命令。 目前,具有生物活性的人造皮肤、人造肝、人造肾、人造胰、人造骨等人体器官都已经研制成功,并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这些人造器官是制造肉身机器人的重要基础。尽管如此,制造肉身机器人还要面对其他一些障碍。目前遇

9、到的最大难题是怎样把这些人造器官整合起来,怎样让这些器官和电脑芯片正常地进行信息交换。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2期)6对“生化机器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生化机器人就是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机器人,他们结合了机器人和生物体的各种优势。B、生化机器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人,一类是具有机器人大脑和人类肉身的机器人C、只要让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和植入身体的电子设备“正常对话”,就能制造出具有人脑特质的生化机器人。D、真正意义上相对完善的肉身机器人除了头部有一块电脑芯片外,其他地方都是利用基因技术制造的人造骨骼、肌肉、皮肤等器官。 7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

10、、美国科学家曾经成功在一位半身不遂的男性患者大脑中植入一块电脑芯片,目前这位患者可以直接用大脑控制假肢,自主操作电脑。B、因为人类大脑对机械电子设备具有排异反应,所以现在即使借助电脑芯片也不能对假肢实现较长时间的稳定控制。C、要将微电子设备和人体结合起来制造出生化机器人,需要将多个细胞联结在一起,做成一个类似电脑上的转换电路。D、把各个人造器官整合起来,并让它们和电脑芯片正常地进行信息交换是目前制造肉身机器人最大的难题。8根据全文意思,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人类的大脑和所有的生物组织一样,对机械电子设备具有排异反应,所以,就算在遥远的将来具有人脑特质的机器人也无法制造出来。B、如果

11、机器人全身上下都和真人一样,还将具有人类的思维能力,那么,到了生化机器人时代,人和机器人的界限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模糊。C、将微电子设备和人体结合起来,能制造出具备人类大脑的机器人,由此可知,人类实现永生不死的梦想就能变成现实。D、具有生物活性的人造器官已经研制成功并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由此可知,人脑机器人和肉身机器人的制造条件已全部成熟。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慕 贤 颜之推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

12、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 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梁孝元前在荆州,

13、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 “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编以实答。子云叹曰:“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于是闻者稍复刮目。稍仕至尚书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 侯景初入建业,台门虽闭,公私草扰,各不自全。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余日抗拒凶逆。于时,城内四万许人,王公朝士,不下一

14、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其相去如此。齐文宣帝即位数年,便沉湎纵恣,略无纲纪。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终天保之朝。遵彦后为孝昭所戮,刑政于是衰矣。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关中至今誉之。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哉!国之存亡,系其生死。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改)注:髆(b),肩、肩膀。太子左卫率,官名。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经略,一宿皆办 部分:部署,约束B、便沉湎纵恣,略无纲纪 略:丝毫C、吾雅爱其手迹 雅:平日,平素D、那得都无声问 问:询问,问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

15、法相同的一项是( )A、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 燕王欲结于君C、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 窃为大王不取也D、国之存亡,系其生死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引用古人“千载一圣”“五百年一贤”等语,意在说明圣贤的稀少和难得,暗含慕贤之意。B、文章第三段写丁觇因擅长写文章和书法,官职由书记立即擢升至尚书仪曹郎,却不被当世人充分重视,对此作者深感惋惜。C、文章第四、五段举了羊侃、杨遵彦和斛律明月等例,说明贤能之士关乎国家命运,从而论述慕贤的重要性。D、文章运用了丰富而典型的事例来说理,增强

16、了说服力,同时也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2)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3)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13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4分)(1)文章第一段提到“君子必慎交游焉”,试概括“慎交游”的原因。(2分)答:(2)文章第二段举孔子和宫子奇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答:四、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3分)。14阅读下面两首唐人边塞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

17、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曲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1) 这两首同为边塞诗,但感情基调不同,王诗 ,许诗 。(2分)(2)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战争”,试结合诗歌分析其情感态度的异同。(5分) 15古诗文默写。(6分)(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2分)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2)古文默写(任选一题默写)(4分)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问之,则曰:“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7分)秋天李广田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地过

18、去了,虽然在那早春时节,有如初恋者的心情一样,也曾经有过所谓“狂飙突起”,但过此以往,船便永浮在了缓流上。夏天是最平常的季候,人看了那绿得黝黑的树林,甚至那红得像再嫁娘的嘴唇似的花朵,不是就要感到了生命之饱满吗?这样饱满无异于“完结”,人不会对它默默地凝视也不会对它有所沉思了。那好像要烤焦了的大地的日光,有如要把人们赶进墙缝里去一般,是比冬天还更使人讨厌。 而现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较起来,春天是走向“生”的路,那个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自己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我自

19、恨不能和它鱼水和谐,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我爱它,然而我也恨它,即至到夏天成熟了,这才又对它思念起来,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 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

20、是的,就是现在,我觉得现在正合了我的歌子的节奏。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它们将更使人凝视,更使人沉思,更使人怀想及希冀一些关于生活的事吧。这样,人曾感到了真实的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世界是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梦境,所有的幻想,都是无用的了,无用的事物都一幕幕地掣了过去,我们要向着人生静默,祈祷,来打算一些真实的事物了。 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

21、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深切地感到了这样苦难与快乐者,是真的意味到了“实在的生存”者。 话,说得有些远了,好在我这篇文章是没有目的的,现在再设法拉它回来,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

22、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

23、落在了后边的。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已照一照镜子了。 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

24、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写于一九三0年,有删改)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1)文章第6段划线处“道上的灯塔”指什么?(1分)答: (2)文章第3段和第8段都提到了“沉着”,试从字义和情感两个方面加以分析。(3分)答: 17根据上下文的文意,为文章第4段的划线处补上一个句子,并说明理由。(4分)答:补写的句子: 理由: 18文章以“秋天”为题,为什么要写夏天和春天?(4分)答: 19结合全文,分条概括作者对秋的感悟。(5分)答: 六、文章赏析(14分)20请从下列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25、)(1)简析秋天一文的说理艺术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秋天一文进行赏析。 七、写作。(60分)21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慢慢读懂你”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800字。答案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解析】A。B项翘读作qio;C 项趿读作t;D,讧读作hng。2【解析】B。A,摩娑摩挲,C,倾消倾销,D,安份安分。3【解析】D,含英咀华:口中含着花儿,慢慢咀嚼。比喻细细琢磨、体味诗文的精华。符合语境。A项“传颂”应改为“传诵”,“ 传颂”意思是辗转传布颂扬,一般与英雄事迹等搭配。“传诵”意思是辗转传布诵读;辗转传布称道,一般与诗文语言等搭配。B 项“况且”应该

26、改为“何况”。“况且”:表后面进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表递进关系,用于陈述句。“何况”:也表递进关系,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前可加“更、又”;前一分句常用“尚且、都”呼应,多带有反问语气。也可用于陈述句,表补充说明理由,常用副词“还、又”等配合使用。C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不符语境。4【解析】C 。A 项“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建造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水立方, 水立方 是一座设计新颖、结构独特的标志性建筑”。或改“建造了”为“建造的”。D句词序不当,“因为不仅诚信”,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让“诚信”作复句的主语;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与“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应

27、调换顺序。5【解析】答案是B。句既以“以美的规律建构世界”紧扣前一句“最具理性的头脑”,又是总起句。句是根据前面所列的事例得出的观点,句“这”代指前面两个事例,句“他们”代指科学家。句与构成因果关系,句“美的理想”扣句。前面两个事例也是海森伯的话的依托,海森伯的话也起归结作用,指出在一切时代美对于发现真的重要意义。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6【解析】答案是C项。C项是讲制造人脑机器人遇到的难题,而且第二段是说“要让人类拥有机器肢体,首先得让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和植入身体的电子设备正常对话”。7【解析】答案是A项。A项问题是未然变成已然。第四段“研究人员希

28、望,残疾患者在芯片的帮助下可以直接用大脑控制假肢。”8【解析】B项的推断是合情理的。A ,根据原文,此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第2段说“具有人脑特质的机器人恐怕要在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C,能制造出“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人”不一定“就能”使“人类永生不死”。依据不足,推断显得牵强。 D,条件不充分,因此结论不可靠。相关信息在第8段,“还要面对其他一些障碍”。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 慕 贤 颜之推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

29、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译: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个圣人,也就像从早到晚那么快;五百年出一个贤士,也就像肩并肩一个紧接一个那么多。”这句话说圣贤之人非常难得,相隔那么长时间才能出现一位。因而,如果遇上罕见的圣贤之人,怎么能不亲近仰慕他呢?我生在乱世,在兵荒马乱中长大,一生流离漂泊,所见所闻很多,遇到有

30、名望的贤人,未尝不心醉神迷、向往倾慕。人在年轻的时候,思想性格尚未定型,与贤人密切交往,亲密融洽地相处,就会受到熏陶濡染,即使无心效仿,言谈举止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何况操行才能,受贤人的影响就更明显了。因此,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种满芝兰的房屋,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变得无比芬芳;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 ,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墨子悲叹白丝浸在黄色染缸就变黄,浸在黑色染缸就变黑,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君子结交朋友一定要慎重。孔子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结交朋友。”颜渊、闵子骞之类的贤人,一辈子也难得遇上一位!只要比自己优秀的人,就值得敬重他。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

31、,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 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译:世上的人大多受蒙蔽,重视耳朵听到的,轻视眼睛看到的,看重远方的人,鄙薄身边的人,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如果其中有贤能聪明的,就有人轻慢戏侮,不尊敬他,他乡异地的人,稍有名气,有些人就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盼望。核实他们的是非得失,考察他们的优劣好坏。远处的贤人或许还不如身边的贤人。所以鲁国人不认为孔子是圣人,而称孔子为东家丘;从前虞国的宫子奇,比国君略大一、二岁。国君与他过于亲昵,因而,不肯接受他的劝谏,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对这种情况,不得不留心啊!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 “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吾雅爱其手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