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6.99KB ,
资源ID:88312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312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

1、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2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3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C

2、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4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A主张人格独立 B反对圣人之学 C追求思想自由 D否定师道尊严5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A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6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促使欧洲()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进程C推动

3、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7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8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9电视剧走向共和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它保存了大部分史实的同时,以自己的角度探求了不少问题,剧中李鸿章有一句

4、台词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下列选项最符合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代人所行之事()A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D“育人于学校,论政于议院”10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11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

5、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表明严复()A重拾“中体西用”思想 B质疑中国之“国性民质”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D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12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李鸿章13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14美国展望杂志曾推

6、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15中国近代思想是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16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重要讲话,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71

7、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18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此口号()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的实于精神C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D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19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8、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B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C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D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20“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同旧社会比较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和过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B有利于“双百方针”政策的实行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D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1956年,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

9、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A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B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C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D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进行救国救民的探索,毛泽东领导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首创于()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遵义会议的召开23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就中国近况谈道:“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

10、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A希望推翻清政府,建立太平盛世B带有盲目的排外倾向C使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D基本上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4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里所说的“政治革命”主要是指”()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251911年6月,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

11、自完其说抑更甚。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材料反映了()A清政府倒行逆施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B梁启超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宪政转型C梁启超主张由改良转向革命D民主共和国思想广泛推动革命进入高潮二材料题(共3小题)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清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一一摘自孙中山全集民国肇建,边疆地区民族分裂

12、形势严重,孙中山有见及此,改变建立单纯的汉族国家的主张,提出“五族共和”,指出“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定义是曰民族之统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一引文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内涌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阐述民族主义不同内涵的背景。(8分)27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徐光启出生那年,上海县遭受倭寇侵扰,松江府又发生灾荒。徐

13、家的生活日益窘困,祖母、母亲为了生活而从事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徐光启从小就对治产兴家、抗击倭寇有着直接的印象。1581年,徐光启二十岁时,考中了秀才。但此后两次京试进士,均落第。1596年,徐光启开始教私馆。在韶州时,遇见了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第一次听到有关西洋的自然科学学说。后来在南京又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加入了天主教。1604年,43岁的徐光启中进士,艰辛的科举之路使他反思:“若今之时文,真是无用”。他还曾设想废弃八股文,叫学生去学一些“有用之学”。他赴北京任职后,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并先后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14、。1633年徐光启主持编写崇祯历书,其中采用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创立的宇宙体系,引进了经、纬度及其有关的测定、计算方法等。另外徐光启还编写了农政全书农政全书转录了很多古代和当时的农业文献,同时也收录了徐光启自己撰写的农业方面的专门论述,这部分论述都是徐光启经过试验和观察之后取得材料写成的,科学性较强。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徐光启接受并传播西学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光启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6分)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15、”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请问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魏源

16、和张之洞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们这一观点?(6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8分)1【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可以看出董仲舒的民本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故选A2、【解答】B选项是荀子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对法家思想也有所吸收故选B3、【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在没有天地之前,就已经有了天理,这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理是万物的本源,结合选项:A、政治需要,材料中未涉及

17、,故错误;B、天人关系,材料指的是万物本源,故排除;D、人的本性,材料中指的是万物的本源,故错误;故选C4、【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可知王阳明并不是反对圣人之学,否定世道尊严,也未能体现追求思想自由,主要体现了他主张人格的独立故选A5【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可知,反映的是要学以致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A6【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火药的应用使得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这与题干中“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不符B结合所学知识,印刷术的应用使得欧洲加速了文化进程,这与题干中“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不符

18、C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可知,这项技术是指南针的应用,而指南针的应用推行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D结合所学知识,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应用均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这与题干中“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不符故选C7【解答】A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材料强调写意传神,得意忘形B诗画合一是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材料中并没有讲到画中有诗C材料中说到将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与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相结合,体现了情景合一的艺术特征D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不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故选C8【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称谓不再使用“夷”,说明中国外交观念发

19、生变化,清朝政府开始接受国际惯例,故C项正确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中的摒弃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洋务运动发生在1860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9【解答】依据题干“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代人所行之事”,结合所学可知,是指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B项正确A项是魏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是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的主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10【解答】注意题干限定信息“突破了张之洞主张”,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张之洞主张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主张用西方先进技

20、术维护封建统治,A项反映的是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突破了张之洞主张,应排除“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是维新派的主张,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突破了张之洞主张,故B项正确B项是张之洞主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主张用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没有突破了张之洞主张,应排除故选B11【解答】A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严复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思想家,排除A项;B材料强调了划分国家民族的层次要以“国性民质为之先”,“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B项错误;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D材料强调“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中国岂可厚诬”,可知严复

21、在批评“西潮澎湃”故选D12【解答】“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而魏源海国图志的主旨是“师夷长技”,所以如何造西洋炮、造西洋船等等近代军事科技资料,但凡能搜集到手的,无不汇聚书中,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曾有之书,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故选B13【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理解到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但反对不顾中国国情,一切照搬西方政治态度和文化的思潮,而是中西并举,其意在于借助传统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4【解答】依据题干“胡适”、“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结合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22、AC两项是陈独秀,应排除D项是鲁迅,应排除故选B15【解答】注意限定信息“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分别对应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这其中既有地主阶级,也有资产阶级,还有无产阶级,因此ACD不是共同点,应排除这一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故B项正确故选B16【解答】A项是邓小平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B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C项是中共十三大上阐述的;D项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故选D17【解答】依据题干“1985年”

23、可知,处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依据题干“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结合所学可知,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在全国开展,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C18【解答】依据题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可知,体现了体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创新的实于精神,故B项正确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才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19【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

24、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邓小平理论,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20【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毛泽东认为同旧社会比较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和过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因此,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由此可知,采取这种态度可以帮助科学和艺术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即有利于“双百方针”政策的实行

25、,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21【解答】依据题干“1956年”、“论十大关系”、“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可知,反映了中共开始破除苏联迷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D项正确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是在196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故选D22【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将革命中心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C正确北伐战争是大革命的中心事件故排除A南昌起义是中共创建军队的

26、开始,起义后军队并没有立即转向农村故排除BD明显不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23【解答】依据题干“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可知,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武昌起义时期为了换取帝国主义对革命派的支持,而做出的妥协,这场起义使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故C项正确A项是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应排除B项是义和团运动,不符合“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应排除D项是北伐战争,不符合“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

27、很好保护”,应排除故选C24【解答】结合材料“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显然是要改变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正确答案为创立民国联俄联共是新三民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是民族革命平均地权是社会革命故选B25【解答】依据题干“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可以看出清政府倒行逆施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二材料题(共3小题)26【解答】(1)变化:辛亥革命前,推翻满清王朝统治,建立汉民族国家(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辛亥革命期问,在五族共和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各族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辛亥革

28、命后,明确提出反帝,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追求国内各民族的平等(2)背景: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丰义内涵,受大汉族丰义传统的影响;反清政府统治的现实需要;发动民众参与革命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调整民族丰义的内涵,迫于民族分裂形势严重;对争取和捍卫民丰共和斗争失败的反思;受共产国际、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的影响27(1)因素:徐光启个人的生活环境;科举经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2)贡献: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采用西方科学方法和知识,发展传统天文、历法;编著总结性的科学著作28(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不同之处: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2)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进步: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