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4.50KB ,
资源ID:88310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310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拨.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拨.docx

1、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拨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拨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内涵:1、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的心理演进(比较心理学)2、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发展(民族心理学)3、个体心理发展: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亦称毕生发展)心理发展:发生(从无到有) 发展(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 心理发展不仅指“成熟意义上的心理机能水平的提高、协调方向的发展,还应包括成年期的心理变化和老年期心理的退行性发展)二、个体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各个部分相互影响、作用、协调2、社会性:人的心理受社会环境、生活、文化影响(维果斯基)3、活动性: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皮亚杰)4、规律性:心理

2、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三、心理发展的动因(发展心理学理论问题)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遗传性定律:父母1/2、祖父母1/4、曾祖父母1/162、环境决定论(华生)。3、二因素论:遗传与环境同等分决定儿童心理发展4、社会学习获得行为论(班都拉)。通过观察、模仿。5、社会文化发展论(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的中介而内化为人的心理。6、认知发展理论(主、客体或内、外因相互作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本质是适应与构建学说: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因素:成熟(有机体的成长);经验;社会环境(社会交往);平衡

3、化(各种因素的协调、调正等)。四、心理发展过程(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不分阶段)(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皮亚杰的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划分心理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感知运动图式,依动作适应环境2、前运算阶段(2-6.7岁):依据表象进行思维,思维特点有: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解整体和部分之和、思维不可逆性、少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获得守恒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埃里克森的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特征(心理社会发展阶段)阶段主要发展任务人格特

4、征婴儿前期0-2信任 怀疑希望婴儿后期2-4自主 羞怯意志幼儿期4-7主动 内疚目标童年期7-12勤奋 自卑能力青少年期12-18角色同一 角色混乱诚实成年早期18-25亲密 孤独爱的成年中期25-50繁衍 停滞关心成年后期50后完善 绝望智慧、贤明五、心理发展的内动力: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表现为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能力。心理发展的外动力: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六、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早期是独特发展时期;早期发展迅速、明显;早期的负面影响可持续终身。出生后早期的“印刻现象”。2岁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七、

5、发展心理学的由来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1882年儿童心理(德国 普莱尔)为早期儿童心理学的经典著作。20世纪中叶,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性心理发展。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出生3岁一、新生儿(出生1个月)的反射,从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到条件反射。新生儿睡眠觉醒周期模式。每天2-3小时觉醒。新生儿啼哭。二、婴儿动作发展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心理发展的指标,发展的手段,也是认知交往的能力。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婴儿动作发展的原则和顺序:从上到下的头尾原则,

6、由内向外的近远原则、从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大小原则。三、婴儿的学习(始于胎儿末期)1、模仿学习是天生学习能力2、出生后数天能建立条件反射四、婴儿认知发展1、婴儿认知发展是个体感知觉最迅速时期(视觉与听觉技能的发展;模式知觉与深度知觉的发展)2、婴儿认知发展注意是从不随意注意到随意注意,注意内容选择性3、婴儿认知发展记忆:12个月前主要是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12个月后记忆是表象到符号功能;词汇与基本语法,有言语交流;记忆内容主要是表象、词语记忆。五、婴儿言语发展1、婴儿言语发展从简单发音到连续音节到学话萌芽;3岁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2、3岁可掌握1000左右词汇,并基本上掌握母语语法规则; 句子

7、的发展从单词句到多词句、复合句。六、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1、气质特征按活动性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三种典型: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2、情绪的发展是生物社会现象婴儿的微笑:自发性微笑、无选择性社会微笑、有选择行社会性微笑。婴儿的哭泣:自发性的哭、应答性和主动操作性。情绪对婴儿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3、婴儿自我发展。8个月开始主体自我意识(镜像自我),2岁前后出现客体自我意识(开始把自我作客体来认知,能用“你、我、他”人称代词。)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岁-6、7岁)一、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主导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游戏对儿童人格与情绪发展的

8、作用;认知学派着重游戏与儿童认识发展。儿童游戏发展为机能游戏(婴儿期的亲子游戏、模仿游戏)到象征性的游戏(幼儿)再到规则性游戏(童年期)。游戏的社会性发展为非社会性的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平行游戏、社会性游戏(协同与合作游戏)。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情感精神寄托、发展的重要渠道、社会交往园地、自我价值的载体。二、幼儿知识发展记忆力发展:无意识记忆为主、形象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同时发展。5岁后开始有记忆策略,10岁后有稳定记忆策略。幼儿思维的发展:1、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知发展趋向: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自我中心现象(判断以自我为中心)2、逻辑思维初步形成(幼儿提

9、出问题从“是什么”到 “为什么”;概括能力具体形象为主,本质属性的概括幼儿后期出现)。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以无意想象为多,再造想象主导,创造想象开始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是言语丰富时期,词汇量增长最迅速:3岁:1000个左右,6岁:3000左右,7岁:4000左右。词汇掌握顺序:名词动词形容词。词义掌握从泛化到分化,由具体到抽象。句子的发展:理解句子的策略、语义策略、词序策略、非言语策略。口语表达能力: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语用技能的发展:手势沟通,听的语用技能,说的语用技能。四、幼儿个性的社会发展个性形成是从幼儿开始,明显的气质特点、一定的兴趣爱好、一定的能力差异、

10、最初的性格特点。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向社会性情绪体验。幼儿自尊随年龄增长而增长,3岁有10%,4岁60%,5岁80%,6岁90%。幼儿的认同的发展:(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幼儿的认同是父母、教师、喜欢的叔叔阿姨。幼儿从3-4岁出现反抗父母控制,要求活动自主为第一逆反期。童年的心理发展(6、7岁-12、13岁)一、童年期的学习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习是师生互动过程。学习逐渐掌握间接知识为主。“学习社会”是基本的学习任务。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活动进行的。二、童年期的认知发展1、记忆的发展长时记忆的复诵策略(有意重复)逐步增长。组织策

11、略(归类识记),高年级出现(6-8岁)。系统化策略和巧妙加工策略的出现。2、童年思维的发展: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思维类型转折从9-10岁。思维的概括能力从直观形象水平概括(低年级孩子)到形象抽象水平(中年级儿童),再到本质抽象水平。小学生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逐渐在发展。童年期的思维出现了守恒特点(抓住本质属性进行概括,不因非本质属性而影响)。6-8岁:概念与长度守恒。7-9岁:液体与物质守恒。8、9岁-10岁:面积和重量守恒。11、12岁:容积守恒和体积守恒。8岁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期。3、童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自我评价是多方面的,自我价值

12、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自我控制的延迟:满足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儿童道德行为主要在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展。儿童伙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儿童对友谊的认识发展的阶段:3-5岁:短期游戏伙伴;6-9岁:单向帮助阶段;9-12岁:双向帮助阶段;12岁以后:共享关系。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变化趋势,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同伴交往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老师的交往中年级前而上升,之后一直保持交往比

13、率的20%左右。青春发育期心理的发展(少年期:11、12岁-15、16岁)一、少年期的身体和生理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第二加速期)。身高、体重快速增长,性的发育成熟,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功能成熟。身心危机:心理生物性紊乱:心理和行为的偏差(神经症、病态人格等)。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的矛盾;心理闭锁与开放性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二、少年的认知发展记忆广度是人的顶峰(最高:11.04);识记的高峰。思维发展,认知属形式运算阶段,思维形式脱离了具体,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三、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第二个飞跃期。(婴儿

14、为第一飞跃)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关心自己的个性;有强烈的自尊心。情绪变化为积极情绪少,消极情绪多(烦恼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常有压抑、无助感)。自我中心多为把自己作为自己和社会关注中心,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少年的第二逆反心理与逆反行为。(3岁婴儿的第一逆反使儿童具有“长大感”,少年的第二逆反使少年具有“成人感”,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平等)四、少年发展的社会问题网络游戏成瘾。青春期的精神分裂症:思维紊乱、情绪失控、人格混乱。多表现有社会退缩行为,交往困难,固执,没有幽默感。自杀。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岁-35岁,

15、人生的黄金时期)一、青年期的一般特征生理与心理达到成熟水平;承担社会义务;生活空间扩大;恋爱、结婚。二、青年期的思维特点。1、形式运算思维逐步发展(皮亚杰)(初一开始掌握,初三迅速发展,高中占优势)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考)3、思维监控能力发展:明确思维的目的;选择思维材料和思维策略;评价思维结果。三、青年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1、自我概念的发展(对自我的认知)自我认知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分(自尊体验)、品行成分(自我态度)自我概念发展:抽象性日益增强;具有组织性和整合性;结构分化出不同角色2、自我认同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价值和

16、个体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自我意识。埃里克森的青年人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青年的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与“客体我”。自我意识主要是把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辩证统一起来。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自我接纳”为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自我排斥”为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经过这个心理过程,会使自我得到深化和提高,形成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感的危机(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现实的“我”与理想“我”的矛盾冲突,造成同一性扩散症候群的特征。小此术启吾归结出六个方面的同一性症候群:(P275)同一性意识过剩;回避与麻痹状态;与他人距离失调

17、;时间前景扩散;勤奋感扩散;否定同一性选择。3、青年期的人生观和价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初中生有42%,高中学生有56%,大学生的74%的人开始考虑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期间的青年人具有比较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社会与文化、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与制约。4、道德认知发展的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结构发展的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以行为结果为标准,包括惩罚与服从;功利取向二阶段。习俗水平。以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有“好孩子”与“好公民”取向二阶段。后习俗水平。以内化了道德为标准。有社会契约与社会普遍取向二阶段。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18、变化(35-60岁间)一、中年的更年期(生理和心理的明显改变时期,又称第二个青春期,50岁左右)二、对中年人心理发展的认识强调中年的转折时期,经过改变,建立新的系统(价值观、信念等)中年人的压力大、任务责任重的特殊时期多种社会角色,会使中年人体会积极、乐观的充满了多种人生挑战,有的人要产生中年危机现象三、中年期的认知发展思维的发展的更加成熟,表现为思维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以及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卡特尔的特殊智力学说,液体智力(加工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人开始下降,晶体智力(文化知识能力)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中老年仍呈一定上升的趋势。四、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9、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卢文格自我发展的理论:1、自我概念:人格的核心;自我具有整合能力,对道德、价值、价值思想进行整合;制约个体思想道德等组织方式的改变;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成年人自我发展的水平:遵奉者水平(按规则办事)少数人;公平水平(将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体自己的规则,形成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主水平(表现为对社会中的矛盾、冲突的理解、容忍性);整合水平(表现为正视矛盾、冲突和解决矛盾与修正目的等)。3、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的水平。(二)中年人的人格特征1、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人格特质稳定不变2、人格的成熟性:内省日趋

20、明显(人格由年轻人的外倾变得逐渐内倾);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对挫折多采取幽默、升华、利他主义等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少用否定、歪曲、退行等消极防御机制);为人处事日趋圆通(处理问题更加灵活)。3、性别角色日趋整合(男性增加了女性柔性,女性增加了男人的果敢等特质的“男女同化”这一“完美人格”。)(三)适应环境的控制论适应环境的控制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模式。控制论认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初级控制: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创造性适应环境,是人的根本愿望,通过改变环境来发展自我的创造潜能。次级控制:通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认识)成年人初级

21、控制水平是稳定的,次级控制水平的策略丰富而宽广(积极的再评价、保护性归因、激励的调整等);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个体会运用更多种更有效的次级控制策略来适应环境。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或65及以后)老化:个体成熟后的生命所表现的形态学、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衰老:指老化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体能失调、记忆衰退、心智钝化。一、老化的原因1、遗传系统。精神机能的老化,行为变化由遗传决定,衰化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双亲寿命与子女寿命有很高的相关度。2、行为老化学说。老年行为的退行性是由于精神退化机能引起的。如,反应时延长理解力、记忆力减弱等。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老化学说有:“疏离

22、学说”(脱离社会活动)“适应学会所”(人际交往的减少,造成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二、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点1、老年丧失期观点。老年人的心理只有衰退,没有发展。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等人生重要内容是老年人丧失的基础。2、毕生发展观。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是在人生中任何时期都在变化。不同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方向、形式和数率各有不同,如感知觉出现最早、成熟最先,也就最早开始衰退;抽象逻辑思维,较晚发展,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强。从心理发展过程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与衰退的对立统一,发展是由获得和丧失的相互作用构成的。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不同

23、子系统对不同时期的影响不同:成熟因素对儿童期影响最大;社会文化因素对成熟期影响最大;智力、个性、命运、非规范事件对老年期的影响最大。三、老年期的认知变化1、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视觉敏锐度下降,视野缩小,双眼聚焦能力减弱,暗适应时间长。听觉有65%的老年人听力减退。味觉、嗅觉、触觉迟钝。2、40-50岁出现记忆力减退,70是记忆衰退的关键期。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特点:机械记忆明显衰退;意义记忆衰退的较慢,再认比再现衰退的慢;回忆“姓氏”最难(50岁开始减退趋势,60岁日益明显,80岁的成绩仅仅是20岁组的30%)老年人的记忆障碍主要为信息提取困难,信息的编码储存过程障碍。老年人较少主动地运用

24、记忆策略和方法。如意义联系法、分类化、联系实际法、想象法等。老年人文化因素对记忆有影响作用。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加工速度理论”加工速度慢是记忆减退的主要原因(反应速度、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等)。“工作记忆理论”。老年人缺乏信息加工资源,缺少“自我启动加工”能力。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利用多种感觉通道;良好的生活秩序;放慢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有意识改善记忆的训练;增强记忆的信心。3、老年的智力减退智力水平的衰退。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人的智力60岁钱稳定不变;70岁以后言语智力明显变化,老年人智力衰退不是各种因素以同一速度衰减。四、老年期的人格特征1、人格的稳定性的倾向。2、人格的

25、变化特征: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易回忆往事。3、造成老年人人格变化的因素:生物学的衰老。心理上的老化。主要指是否意识到自己已老化、苍老;心理上衰老还表现为疑病和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岛恐惧与老年人抑郁症有很高的相关度。疑病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死亡恐惧的一种防御反应。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衰老与社会关系减弱有关:一是社会疏远老人,二是老人退出社会。五、老年生活的适应(自我调整适应环境或情景)1、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坦诚面对,做好新人生阶段的准备)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3、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利用知识、经验、经历等优势,积极生活每一天)维护老者的尊严。4、家庭和谐、夫妻恩爱是老年人生活要素。5、深化朋友间的友谊。6、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老年人生活适应模式的类型:成熟型、安乐型、防御型、愤怒型、自怨自艾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