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讲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讲义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这一“世纪性难题”。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邓小平就没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反映社会制度的范畴,而只是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1979年,他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
2、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不搞市场经济,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这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虽然它同时还强调,就总体
3、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这种突破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呼之欲出。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总结实践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于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
4、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既具有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
5、特征。其具体表现是:(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即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6、,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2)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外,还具有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市场化、微观决策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完善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正因为市场经济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
7、的做法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1、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行使共同所有
8、权或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
9、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
10、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在分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
11、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劳动成果经过作必要扣除以后,社会以劳动作为尺度,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因为公有制意味着人们共同占有生
12、产资料,既然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生产资料的占有就不再成其为分配的根据。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
13、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主要表现为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投入的要素(技术、信息、管理等)分配等等,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在私有制社会之所以实行按生产资料的私有权进行分配,原因在于生产资料为奴隶主、封建地主、资产阶级所占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
14、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这就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所以,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分配政策。在邓小平看来,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
15、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实现后者这个目标的途径。(1)实行先富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体现并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一,按劳分配原则,就是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它以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为前提,鼓励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多做贡献,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由于人和人之间在能力和贡献上有大有小,自然就产生了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这样,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不可避免。第二,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存在着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别,经济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
16、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也不平衡,经济效益也会有高有低,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总体个人分配收入也会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职工的按劳分配状况与他所在的企业产品能不能在市场上实现价值有关。由于企业拥有较大的分配收入自主权,个人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不仅不同地区等量劳动收入所获得的收入有较大差别,即便是在同一地区的经济效益不同的企业职工的等量劳动收入也会不同。第四,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也要求在按劳分配为主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分配形式、分配标准都不可能简单划一,在收入分配上也会存在差异。允许经济效益好、对社会贡献大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在收入上多一些和先富起
17、来,这是对平均主义的根本否定,有利于调动比较先进地区、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先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绝不是一个静态的自然实现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收入上的不均到相对均衡再到完全均衡即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它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需要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前,受平均主义政策的影响,我国居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人民群众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确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
18、来的政策,既能调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又通过这部分人、这部分地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向他们学习,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是合理的,我们的政策就是要让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3)全面看待当前我国出现的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我国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分配领域存在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
19、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既不能夸大,更不能掉以轻心。第一,贫富差距的出现,是市场化改革与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在一个市场体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社会保障体制)健全的国家,贫富差距程度可以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由于我国市场体制不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使得本应合理的贫富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社会分配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重要原因。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邓小平晚年十分关注这个问题。1
20、993年在一次谈话中深刻指出,12亿人口怎样富裕起来,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四)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人们根据对一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1、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缺乏始终一贯的科学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四个现代化的进程问题。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根据邓小平的思想,1987年1
22、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2、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3、战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对邓小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实现了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助于缩小我国的东西部差距,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4、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老工业基地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
24、产业基地、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就是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5、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
25、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就是要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6、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
26、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至今已走过30多年光辉历程。30多年的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
27、社制度,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其他方面改革的试验也开始起步。开展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
28、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从理论上确认了市场机制作用的中枢地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着眼于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进行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围绕搞活企业,加快建立以统一开放、运转有序
29、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和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宏观间接管理体制为目的的相关改革。对外开放也迈出了重要步伐。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在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中国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年)。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制度创新的力度显著加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中央和地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建立现
30、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被改造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许多全国性的行业总公司被改组为控股公司,发展了一批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众多的小型国有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了改革。积极推进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推动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形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适应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探索在一些地方积极展开,取得良好效果。其他方面的改革继续向前推进。经过全
31、国人民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现在)。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这一阶段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按照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改革。(1)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2)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国务院新设立和组建了一批经济调节和监管机构,提升了一些监管部门的行政级别,完善了
32、国有资产等部门的管理体制;(3)围绕完善省以下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加大了县乡机构改革以及扩大县(市)管理权限的力度;(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国务院部门分三批取消和调整了近1800项审批项目;(5)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颁布实施了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与此同时,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得到确立,呈现出新的面貌。突出表现在:1、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得到显著改善,国有资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优势和控制地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减少40%,但营业总收入、净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加。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与此同时,重点发展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对于促进竞争、发展经济、方便生活、安置就业等,都起到了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