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英语听说读写形成性评价建模课题实验过程探讨高中英语听说读写形成性评价建模课题实验过程探讨 江门一中 余顺安【摘要】高中英语听说读写的形成性评价是英语教学新课标的两个评价之一,它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形成能力,鉴于目前还缺乏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我们为此作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关键词:评价建模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一、课题的提出1.1 背景目前,根据新课标对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评价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终结性评价,这一评价体系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二是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主要是依据学生在平时学习的阶段过程中的学习成长行为、表现等作出评价。因为目前在形成性评价中还没有建立英语学
2、科的具体的标准,或者说,还缺乏一个具体的操作规程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及参与情况加以有效地监控。在实践中,第一种评价好操作,我们只根据学生的多次考试和测验成绩的比例相加即可,而第二种评价,老师们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他们的平时印象而打分,这种做法有悖于新课标的目标。然而,新课标提出的这两种评价模式,它是规范着教学的过程和目标,而第二种评价恰恰是新课标区别于旧课标的核心内容,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却在强化,甚至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英语语言知识的灌输上了,把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把握和鼓励学生在听说读写
3、中全面发展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多年来,我校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遵循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比较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可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使用,虽然,我们努力在实现着新课标的目标,但由于旧的习惯使然和我们在教学中确实发现学时的不足和高考的压力,于是,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依然是拿着新教材用的旧方法,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关注有所减少,甚至被忽略了。究其原因,不是我们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语言能力,而是我们还缺乏一个细化的、有可操作性形成性评价标准。有鉴于此,一个研究如何评价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想法在我校教导处、英语科组中被提出。正赶上省教研室也有想法,要建立一种学习的形
4、成性评价模式,二者不谋而合,关于高中英语评价建模的课题就应运而生了。 1.1.2 意义首先,这一评价模式的建立必将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因为它能解决教学中不好把握或完全被忽略的问题,评价结果的反馈作用,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要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这一模式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激励作用,同样也会给教师带来促进作用,因为它能正确反映教学质量,以便教师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再次,形成性评价模式的将会推动高考实行“学业水平测试”的进程,并为新一轮“示范性高中评估”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标准。二、
5、课题的理论依据2.1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其着眼点放在过程评价上;2.2 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顾名思义,它是事后进行的评价,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2.3 建模: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在一定抽象、简化、假设的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建构新的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
6、式一经证实,即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基本构成要素: 该模式的教学理论依据; 该模式所针对的教学目标; 实施该模式的条件,如对师生的要求、方式、方法、手段、设备、材料等; 该模式的操作程序; 对该模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是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应用,其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设计的活动,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参与度和合作程度等不易量化的品质进行评价,作为具有局限性的终结性评价的重要补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收获。我们以高一和高二年级共十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
7、以NSEFC第三模块为第一阶段的实验内容,经过修改后,以第四、五、六模块为第二阶段的正式试行内容。实验在2007-2008第(二)学期和2008-2009第(一)学期进行,然后预计在2009年1月进行结题。四、课题研究的方法4.1 文献资料法:课题组的成员尽可能阅读相关论著,理论材料,筛选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信息,找到新的生长点,界定课题,论证课题,研究课题;4.2 研究法: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不断调整研究的策略;4.3 总结法:鼓励参与教师针对研究中的成功体验及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五、课题研究的步骤5.1 实施要求:确定多样性的评价机制5.1.1 评价目标
8、多元化:高中英语学习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相对于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它不再以甄别和选拔,而以促进、提高和发展为目标,这种评价模式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过程表现为对象,因此其量化难度和操作性决定了实施前需要细致斟酌和设计;5.1.2 评价手段多样化:考试成绩可以量化,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参与度和合作程度,还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是不易量化的品质,因此单一的、一次性的测试方式已经难以反映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形成性评价在手段上要求我们采取多次评价、双向和多项评
9、价、等级定性评价、描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5.1.3 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目标和手段的多样性,决定了参与评价的主体不再是单向的教师评价,而应该让学生、小组、甚至家长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2 实施方案形成性评价的量化和操作性难度要求我们在教学前必须认真细致地设计教学活动。在这点上,我们以广东省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模块评价的标准作为指导性纲领,在这基础上细化和具体化,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初步设想模式。具体活动设计的要求如下:1. 按各年级不同模块分组,先在高一组实验(高二、高三加入其中),试行后在各年级
10、全面展开2. 小组以模块的某一单元为例,作为“评价单元”,把单元划分为不同部分设计活动,包括warming-up, pre-reading and reading, listening , writing,每部分由名老师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一位老师课堂展示,参加的各年级英语教师共19人,高一共十个班约600 3.名学生参加。3. 每部分的活动设计要求: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以“常态课堂”为对象设计活动,体现“学生为主体”,便于把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态度与参与度“量规化”活动形式:形式不限,要求体现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合作性学习”的原则,针对评价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具有开放性
11、、选择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分步骤,可采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等, 也可采用“过程性测试”(省教研员黄自成老师在指导会议上提到,测试可分为“预习性测试、过程性测试和达标性测试”);活动评价:方式多样,根据活动形式采取不同评价方式,可用区别于终结性评价的表格或小测,但要求做到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并侧重于非教师评价;做好活动记录和原始材料收集,课题组成员在本学期内各完成一篇论文;活动课展示(月)。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6.1 各小组第一阶段的评价修改(2008年4月-5月)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我们把原来“评价单元”的四个部分进行了重新划分,大致可分为war
12、ming-up, pre-reading and reading, speaking, listening,writing五大部分。因考虑到Using language中的文章也属于阅读课型,教师只需要对Pre-reading & reading的教学目的和评价量表稍作修改即可使用,我们最后决定在实验的过程中把其省去。在第一阶段的评价设计中,我们以人教版第三模块的第五单元Canada为评价单元,按照不同小组的不同课型设计课堂教学和评价量表,通过公开课向全体教师展示,并且进行录像和课后小组讨论研究,再进行修改。6.2 各小组第二阶段的评价设计(2008年6月-2009年1月)经过一个月的课例展示
13、和量表修改,我们从6月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试行阶段,试行的内容包括第四、五、六3个模块。经过修改后,所有量表都是从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几方面进行设计的,并侧重于非教师评价,最后计算出 4.平均分值。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我们要求学生在填写量表之前先如实填写一些关于其课堂表现的信息,例如:所在小组的排名和得分(课堂活动基本都以小组活动为主),个人在小组内的发言次数、回答问题次数和回答正确次数等。根据修改后的课堂和评价设计,我们要求参加实验的任教老师在每个“评价单元”中的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合作学习的原则,以便于作出多元评价。评价表在每一节课前发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
14、完成上交。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因课型而异,然后再根据每一单元的主体稍作修改),其中分别体现了现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要求,力求以学生在学习和课堂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积极性、参与度等)为评价的参考对象,改变以往在活动后以考试测验等终结性评价为主导的现状,并且把各种能力更为细化地体现其中。评价中五个方面的总分为100分,每一项20分,以整分计算,其中20-16分为优秀,15-11分为良好,10-6分为合格,5-0分为不合格。经过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后,取其平均分,最后得出平均分的总和。由于教师评价只占所有评价总和的25%,因此这种课堂活
15、动的形成性评价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6.3 实验过程中课堂气氛、学生学习态度与效果的变化在实验的推动下,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的积极性明显有所提高。以高一(10)班一堂实验示范课为例,该课以外研社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为教学内容,课型为阅读课,课堂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分为六大任务:看图认识自然灾害(任务前)、阅读中的词义揣测、判断对错、回答问题、设计问题(任务中)、写作(任务后)。教师在课前把评价表格发到学生手中,向他们解释如何操作并要求在课后把表格上交作为他们本堂课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的方式参与这些活动。
16、经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回答问题的环节中,因为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然后交给老师的小组才能胜出,很多平时很少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都踊跃参与。经课后统计,该班学生53人,要求发言的学生100%,实际发言的学生45人(因时间问题)占总人数的84.9%,有的学生为参与活动而冲上了讲台,有的学生不等老师点名,在座位站起来就讲。经过大半个学年对3个试行模块的实验,我们发现教师和学生出现了三大变化,第一,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得到了提高。以明确评价项目为前提、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导的评价模式,有效地引导了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不同技能,同时发展了其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
17、能力,第二,老师对新课标的内涵有了新的了解,提高了全面贯彻新课标的积极性,第三,老师的教学论文更加精彩了, 5.以前不少老师的论文多是没内容的论文,经过他们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他们有了足够的素才,文章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008-2009年下学期本科组的论文有一篇获省一等奖,两篇获市一等奖和多篇获二等奖和学校一等奖。最后,我们把所有任教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总体评价、论文和填写好的评价表格收集起来,以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6.4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一、由于形成性评价是一项针对性较高的评价方式,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每
18、一评价单元的评价量表进行修改,而课后还需要对表格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和存档,因此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多;二、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模式,其目的是多维而非单一的,听、说、读、写四个主要技能下面都包含着各自的附属技能,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决定了评价量表的项目内容并不能把所有的附属技能都纳入考虑之中,因此教师必须有所取舍;三、在评价设计中,由于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是评价的前提,因此对教学模式的灵活性产生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写作课型,因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四不同的老师的操作或不同的班级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要针对风格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特点的学生而对评价方式进行调整。6.5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
19、生作为参与课堂活动和评价的主体,对评价的效果起着决定作用。由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结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因此是否能确保其如实填写对评价的真实性是一大挑战。另外,虽然这种评价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由于以考试测验和高考等终结性评价在现行教育评价手段中仍然占有主导的地位,形成性评价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行或起实际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的持续效果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设想本课题经过了近一学年的不断修改、实施、观察和研究,最后在2009年1月正式结题。这次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执行课堂教学老师所设计的评价量格,展示 6. 课(2008年5月,在教育局的
20、组织下,我校前往深圳松冈中学进行了一堂展示观摩课),及关于此课题的论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操作的局限性,这次课题的研究还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因此,今后我们还必须在表格的设计、课堂活动的安排,评价的灵活性和真实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充分协调形成性评价的普遍使用性和针对性之间的关系。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一直既矛盾、又相互相成地存在。只有把形成性评价的作用用到实处,它强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才能有所体现;也只有把形成性评价提到与终结性评价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才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较大的促进作用。参考表格:课堂活动评价表(听说课)姓名:_一、评价前填写1. 小组:第_组,第_名,总分_
21、分,你的得分_分2. 个人:小组内发言_次,回答问题_次,其中正确_次二、评价内容 (总分100分)个人自评组内评价组间互评(本组栏不必填)教师评价平均分ABCD1. 学习欣赏电影歌曲,能根据歌曲填写空缺的单词 (20分)2. 能根据所听电话内容填写所缺的单词或词组( 巩固练习,对上一节听力课的复习练习 ) (20分)3. 能根据图片,结合所学阅读材料预测报道的内容提要(20分 )4. 能听懂听力材料( 报道 )的大意,判断句子的正误和提出问题 (20分)5. 能根据听力内容,分组讨论并总结说出中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的异同点 (20分)总 分 7.参考评价标准:20分:表现非常好;15分:表现不
22、错;10分:表现一般,需要别人帮助; 5分:不太理想,需要继续努力课堂活动评价表(听说课)姓名:_一、评价前填写1. 小组:第_组,第_名,总分_分,你的得分_分2. 个人:小组内发言_次,回答问题_次,其中正确_次二、评价内容 (总分100分)个人自评组内评价组间互评(本组栏不必填)教师评价平均分ABCD2. 学习欣赏电影歌曲,能根据歌曲填写空缺的单词 (20分)2. 能根据所听电话内容填写所缺的单词或词组( 巩固练习,对上一节听力课的复习练习 ) (20分)3. 能根据图片,结合所学阅读材料预测报道的内容提要(20分 )4. 能听懂听力材料( 报道 )的大意,判断句子的正误和提出问题 (2
23、0分)5. 能根据听力内容,分组讨论并总结说出中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的异同点 (20分)总 分参考评价标准:20分:表现非常好;15分:表现不错;10分:表现一般,需要别人帮助; 5分:不太理想,需要继续努力 8.课堂活动评价表(speaking)姓名:_一、评价前填写1. 小组:第_组,第_名,总得_分,其中你获得_分2. 个人:小组内发言_次,回答问题_次,其中正确_次二、评价内容(总分100分)个人自评组内评价组间互评(被评价组:_ )教师评价平均分评价组1. 语音,语调,语速,流畅性 (20分)2. 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思维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 (20分)3. 能借助手势或表情等非
24、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 (20分)4. 能根据语言环境得体地使用语言 (20分)5. 能在小组或课堂活动中表现积极 (20分)总 分评价参考标准(以整分算): 16-20分:优秀; 11-15分:良好; 6-10分:合格; 0-5分:不合格9.课堂活动评价表(写作课)小组序号:_ 姓名:_评价内容 (总分100分)个人自评组内评价组间互评(本组栏不必填)教师评价平均分ABCD1. 能用英语列举五邑的名胜 (25分)2. 能找到合适的形容词 (25分)3. 使用英语的正确性 (25分)4. 能用合适的单词、短语、句型写出短文, (25分)5. 能对文章进行批改和评价(25分)总 分参考评价标准(整分计算): 25分:完全正确; 20分:基本正确; 15分:不太正确; 10分:完全不正确参考文献: 刘本固, 2000. 转引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 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5 1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