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生精品复习学案单元复习四含第四五章必修1单元复习(四) 【单元知识网络】【单元质量评估】(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该图中,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1)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Z&xx&k.ComA该河所在区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B若在河心洲下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答案】(2)B (2)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和读图分析能力。(1)
2、根据右图可以知道,该河洲三月份和七八月份面积最小,说明这段时间流量最大,侵蚀强烈,在我国几个地区中,能出现春汛和夏讯的只有东北,所以选D。(2)结合上题结论,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为黄土高原,故排除A。河流下游修建水坝,则江心洲会被淹没,B说法错误。若河流自西向东流,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水流都向Q河道冲刷,则P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故C正确;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水流较慢,泥沙容易沉积的地方,D说法同样不选。(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
3、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问题。(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BCD【答案】(1)B (2)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质循环。(1)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丘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2)雅丹地貌形成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图中是岩浆,是侵入岩,是喷出岩,是沉积物,是沉积岩,是变质岩。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
4、三第一次月考)3.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问题。(1)图示的外力是 A流水B海浪C冰川D风力(2)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答案】(1)D (2)D【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1)据图可知,这种外力侵蚀作用以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较为典型,故这种外力是指风力。(2)新疆的地形以“三山夹两盆”著称,其中新疆中部的天山可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南、北疆的自然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它们的侵蚀强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4.据图回答问题。(1
5、)甲山的形成原因 A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2)三处岩石由新到老排序: 来源:学科网ZXXKABCD【答案】(1)C (2)C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1)图示甲位于河流上游,为流水侵蚀地貌。(2)图示为沉积岩,则越往下岩层越老,而为岩浆岩,图示岩浆岩破坏了沉积岩层,说明形成最晚。(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5.该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B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D从至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
6、故分别是 A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C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答案】(1)D (2)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地质构造的应用及读图分析能力。(1)图示附近为断层,不利于修建水库,A错误;图示为冲积扇地貌,是由流水沉积而形成的地貌,B错误;该地区的山麓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故应位于温带,而67月的梅雨发生于江淮地区,属于亚热带,C错误。故选D项。(2)读图可知a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此处采煤容易发生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此处采煤容易发生透水事故。(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6.该图中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
7、线,,读图完成问题。(1)火山喷发时,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该岛屿多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答案】(1)D (2)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环境和板块运动。(1)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岛屿位于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使火山灰向东扩散。(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7.该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至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问题。(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
8、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2)图中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 D板岩【答案】(1)A (2)B【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作用。(1)从图中看是沉积岩受挤压形成褶皱,即压力过大而出现断层,而后在断层处较破碎而易发生岩脉侵入;(2)附近原来的岩石为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可能形成大理岩。(2013届浙江杭州西湖高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8.该图为纬度20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完成问题。(1)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
9、压影响大来源:学,科,网C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D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2)城市T 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720mm,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B西北季风受海洋增温增湿后遇地形阻挡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答案】(1)B (2)B【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示断层和岩浆岩的分布位于该岛屿的东部,则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使附近的岩石成分、性质的发生变化,而形成变质岩。(2)纬度2035大陆东部,并结合图示的地形分布判断该岛屿为台湾岛,故冬季盛
10、行西北季风,但由于西北风经过西部海洋的增温增湿,故在中央山脉的西侧形成迎风坡,多地形雨。(2013届浙江杭州西湖高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9.该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BC D(2)如果是石灰岩,则为 A花岗岩 B砂岩C大理岩 D板岩来源:学|科|网(3)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答案】(1)C (2)C (3)B【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1)通过地层剖面图考查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从图中可知该区域发生过岩浆活动,岩浆上升时穿透破坏了岩层,由此可知此处最先形成了各层,其
11、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因而最晚形成的应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岩层。(2)石灰岩受热(与岩浆接触)会发生变质,生成大理岩。(3)处岩石是岩浆喷发到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喷出岩,因岩浆喷出时,大量挥发性物质从中溢出,因而有许多气孔构造;C选项由方解石组成的岩石是大理岩,按成因分类属于变质岩;而选项A和D都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黑龙江哈三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10.如图所示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最终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回答问题。(1)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沉积(2)图中首选植树的地点为 ABCD【答案】(1)D (2)C
12、【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1)图示鱼鳞坑通过拦蓄地表径流,减缓径流速度而使泥沙沉积。(2)植树造林应结合鱼鳞坑,在坑内种树,起保持水土的作用。(黑龙江哈三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11.“岱崮地貌”景观图。崮,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的山,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前些年还有50多户人家在崮顶居住,村民们从2004年开始陆续搬家,读图回答问题。(1)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玄武岩(2)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岩层断裂抬升外力侵蚀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3)关
13、于该地区的叙述,说法不可信的是 A易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B上下崮交通不便C海拔500多米的崮顶上种植桃树D黄土地地貌广布【答案】(1)B (2)A (3)D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类型与地质作用。(1)根据该类岩石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反映该类岩石属于沉积岩。(2)结合上题分析,该处沉积岩广布,说明最初经历了沉积过程,但“崮”地貌的形成应属于地垒结构,说明经历了断裂和抬升过程,抬升后地势较高,则经受了长期的外力侵蚀过程。(3)由于崮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则崮的边缘地区由于地势陡峭,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构造;崮的周边地区坡度陡峭,故交通不便,崮顶地势平坦,且该地区位于山东,可种植桃树。故选D项
14、。(黑龙江哈三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12.读“某地区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示意图”和“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1)图7表示演变过程的四个阶段,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A甲丁丙乙B乙丙甲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2)图8中地貌对应图7中的 A甲阶段 B乙阶段 C丙阶段 D丁阶段【答案】(1)A (2)C【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1)判断该题的关键是确定三者的顺序,比较容易得出该地受外力侵蚀,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然后对照答案,只有A项正确。(2)图8中的属于向斜成山,属于背斜成谷,对应着图7中的丙阶段。 (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3.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塑
15、造是 A内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B外力作用使地表最终变得崎岖C从整个地质时期来看,某区域地表形态只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世界上各地的地形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从整体上来看,地表形态总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下图是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局部景观图,图示景观因其发育过程完整,时间序列可测性明显等原因在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在2004年被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完成第14题。14图示景观地貌形态和价值组合正确的是A砂岩地貌
16、美学和科学价值 B火山地貌 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C雅丹地貌 美学和科学价值 D冰川地貌 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答案】A【解析】地质公园说明地貌是岩石地貌,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貌形态和旅游资源的评价。(安徽省示范高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浙江省普陀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是我国5A级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驰誉中外。“金刚宝石”(如图)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飞来石”如天外来客。据此 回答15-16题。15. “金刚宝石”来自于A .冰川漂砾 B.花岗岩风化C.天外来客(陨石) D.火山喷发16. 普陀山的叙述,正确的
17、是 A.板块碰撞一火山喷发 B.多雨多雾一气候温凉 C.海上仙山一地广人稀 D.山青水秀一常绿林广布 【答案】15B 16D【解析】15.从材料中了解到普陀山的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中“金刚宝石”也主要是因为花岗岩受外风的风化侵蚀而成。16.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过程必然先有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后受内力作用,隆起抬升,再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而非火山喷发;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处东南沿海,人口稠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貌。(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合竞赛)17. 该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问题。(1)该山
18、峰可能位于: A阴山山脉B安第斯山脉南段C天山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2)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答案】(1)C (2)B【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1)该山分南北坡,安第斯山脉南段山地为南北走向,分东西坡,故B错;该山地的基带为荒漠,阴山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基带不是荒漠,只有新疆天山的基带为荒漠。 (2)针叶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天山北坡为偏北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南坡丰富。(2013届江西南昌十九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8.如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地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表示不
19、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问题。 (1)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C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N坡是向阳坡,S坡为迎风坡(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气温T(T冬、T夏分别表示冬、夏季气温)应是( ) AT夏18BT夏20CT冬10DT冬18【答案】(1)D (2)A【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1)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分布高度高,因此N坡为向阳坡。山体某一侧水汽充足,水汽充足的一侧由于降雪量大,则雪线高度低,因此S坡为迎风坡。故D项正确。(2)根据同一山体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可知,该山相对高度为30
20、00米,则山顶与山脚下温差为18;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夏季山顶最高气温应该在0以下,山脚下最高气温应该小于18。故A选项正确。 (2013届江西南昌十九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9.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问题。(1)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图中-的变化B图中-的变化C图中-的变化D图中-的变化(2)图中处的天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D温带荒漠来源:Z#xx#k.Com【答案】(1)B (2)D【解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1)图中横坐标从西向东表示热量和降水的变化是从高寒逐渐变为湿热,而纵坐标
21、从北向南表示热量逐渐增多,所以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降水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逐渐减少)的是-的变化。(2)由上题分析可以得出表示森林带,为草原带,为荒漠带。(2013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20. 该图为沿某纬线自然环境变化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图中b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2)导致图中由c到a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土壤条件D人类生产方式【答案】(1)C (2)B【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1)依据地名和经度状况判断b处为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自然
22、带为温带草原带。故选C项。(2)从c到a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主要以水分条件的递变为基础。(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21.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问题。(1)图中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A山脉的延伸 B植被的稀疏C沿岸的寒流D河流的流向(2)图中、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来源:Z。xx。k.Com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1)C (2)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自然带的分布。(1)由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为非洲
23、大陆北部,西海岸附近因沿岸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使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弯曲;(2)处为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处为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热带雨林带。(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22.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该图,完成问题。(1)判断、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 A BCD(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土壤肥力下降产生土壤盐碱化洪涝灾害加剧渔业产量下降三角洲面积扩大 ABCD【答案】(1)C
24、 (2)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修建水库一方面可导致土壤水增多(),给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从而使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三角洲的面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23.该图表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和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华
25、北平原(2)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差异B水分差异C地势高低差异D纬度差异【答案】(1)A (2)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该山地的山麓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推测该山地位于华北平原或黄土高原。再依据海拔高度可判定山地所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2)距海远近的不同导致水分差异明显。(黑龙江哈三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24.读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问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A成土母质与土壤肥力的关联最密切B绿色植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C植物是土壤肥力的唯一来源D森林根系很深,树冠高大,直接
26、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2)土壤有机质含量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来源:学#科#网Z#X#X#K(3)此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共同性D统一性来源:学科网【答案】(1)B (2)A (3)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密切相关,但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母质;森林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较少;故选B项。(2)土壤有机质
27、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故A项正确。(3)图示反映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来源:Zxxk.Com(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5.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4回答问题。(1)图4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2)图4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答案】(1)C
28、 (2)C【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读图可知由于森林的破坏,导致地理环境的一系列变化。(2)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非选择题(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13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地质公园之一黄山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以“四绝”名扬天下。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1.4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峰耸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怪石千姿百态,由此而成了黄山
29、雄峻瑰奇的美景。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材料二:黄山旅游景观有:“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凇”之变化。(1)根据材料一说明形成黄山奇峰异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2分) (2)请从水汽凝结条件的角度,简要分析黄山云雾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时或日出前后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欣赏该旅游资源最主要的要领是什么?并简述黄山雾凇的成因。(4分)(4)在黄山旅游线路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试对这一工程的结果作出评价。(3分)【答案】(1)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或地壳抬升)(1分);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1分)(注:地质作用和表现形式各1分)(2)雨过天晴,地表水汽蒸发增多,空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日出前后由于地面辐射降低,气温低,水汽易凝结。(雨过天晴、日出前后各2分)(3)把握观赏时机。黄山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空气湿度大,冬季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