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31.27KB ,
资源ID:87774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774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

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2)唐朝三省六部制(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4)元朝行省制度(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6)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7)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bbbbdcd(201510月,33题第二问)考查科举制的评价4次1考2.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2)清朝军机处(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

2、展的影响(4)清朝的边疆政策bccc(201510月,31题第一问)考查内阁制的确立过程和作用(20164月,33题第一问)清朝的边疆政策4次1考4次1考考点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梳理基础知识一、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1.设置:西汉汉武帝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2.职责: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二、唐朝三省六部制(b)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政事堂共议军国大政。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分散相权。【知识拓展】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认识: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3、,加强皇权;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其形成标志着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机构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长官同平章事(宰相)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副相)宋代二府三司制四、元朝行省制度(b)1.设置:元朝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2.与中央的关系(1)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事务呈报枢密院;行省长官不得随意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2)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4、3)监察机构监督行省长官,同时采用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为明清沿用,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易错易误】元朝的地方并不是完全由行省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就归中书省(中央机构)来直接管理,西藏、青海一带是宣政院辖地。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史实(1)秦朝:三公九卿制(2)汉朝:频繁更换宰相;设中朝(内朝)(3)唐朝:三省六部制(4)宋朝:二府三司制(5)元朝:中书省和枢密院(6)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制(7)清朝: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

5、到顶峰)(1)秦朝:郡县制(2)汉朝: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汉末郡之上设州(3)唐朝:道、州、县(4)宋朝:路、州、县(5)元朝:行省制史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制度废除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六、(加试)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c)1.演变(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2)西汉:中央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监察百官;地方实行刺史制度,设刺史监察地方。(3)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宋朝的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元朝人命重案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2.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2)

6、局限: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七、(加试)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d)1.世官制:中国早期选官时,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2.察举制:汉魏时期的最主要选官制度。(1)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官。(3)评价:从考选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3.科举制:隋唐以后主要的选官制度。(1)含义: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授官的制度。(2)实施:隋唐以后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演化为八股取士。(3)实质:将

7、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并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4)评价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局限性: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儒学经义,压抑了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史论要点 图表记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选官基础群体日益扩大;选拔标准日趋公平;选官途径日益多样化。 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史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读史用史 史料一“共议国政”指三省长官都行使宰相

8、职权,结合图示说明该制度有怎样的特点及作用?提示:特点: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作用:皇权得以加强。史料二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识图解史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示中古代主要地方行政制度各有何特点?提示:分封制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服从周天子;诸侯具有一定独立性,可世袭。郡县制下郡守、县令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中央;只有管理权。行省制下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要点二(加试)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及认识史料一钱穆国史新论载:“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读史用史 (1)史料一反映了科举制的什么特点?提示:科

9、举考试不论贫富贵贱,均可参加。(2)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科举制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观点?提示: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权力基本在地方,而科举制公开考试,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史料二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读史用史 阅读史料二,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提示: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精练选考题组【例1】 史料考查中国古代各阶段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特点(2017嘉兴3月测试)有学

10、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朝代政制时写道:宰相机构简化为一省制,虽与最高军事、监察机构三足鼎立,实际上仍居主导地位;地方大行政区形成,出现了比路更大的行政机构,政令贯彻迅速,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这一朝代是()A.唐 B.宋 C.元 D.明解析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故A项错误;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故B项错误;元代中央实行一省制,地方设行中书省,政令贯通,故C项正确;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皇帝直接管理六部,故D项错误。答案C练1 史料考查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2017台州高三期末质检)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

11、点的有()秦朝的郡县制汉代中外朝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朝的行省制A. B.C. D.解析史料体现封建社会皇帝惯用的分化事权的手段,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项。答案D练2 情景考查宋代分割相权的措施(2017宁波3月模拟)北宋乾德二年,宋太祖“欲为赵普(时任宰相)置副而难其名称”,翰林学士承旨(官名)陶毅的建议最后被采纳。下列选项中他推荐的“名称”最有可能是()A.刺史 B.三司使C.枢密使 D.参知政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为分割宰相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由材料“为赵普置副”可知D符合史实。答案D【例2】 (加试)对比考查选官制度的易错点(2017金华十校期末调研)考试是汉代察举制

12、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下列评析,较为合理的是()两种制度都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察举制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两种制度都采用自上而下方式选拔人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体现一定的公平性A. B.C. D.解析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往往易固化认识为察举制只是推荐“举孝廉”,科举制才有考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和科举制都能选拔下层人士为官,故正确;察举制相对于世官制是一大进步,故正确;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官员的制度,故错误;两种选官制度都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体现一定的

13、公平性,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练3 (加试)考查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辨析(2017衢州质检)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解析根据“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可知该制度为寒门提供了可能,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不能反映这种要求,故A项错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则是为寒门上升提供了可能,故B项正确;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使下层社会丧失了上升的机会,故C项错

14、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则反映了察举制无法选拔真实人才的现状,故D项错误。答案B考点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梳理基础知识一、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b)1.背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政务繁多。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3.职权: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始终没有法定地位,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4.影响:加强了皇权,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二、清朝军机处(c)1.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设立,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2.职能: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3.

15、特点(1)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3)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4)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明显。4.影响: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三、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2.消极影响(1)经济: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16、的发展。(2)政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四、(加试)清朝的边疆政策(c)1.目的: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3.措施(1)中央设有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2)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元代实行土司制度,明代开始实行流官统治,清代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4.作用: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清朝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有利于统一的

17、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推动了我国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发展。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史料一(2015浙江10月选考T31)(节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了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制度的训令,结合所学知识,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提示:制度:内阁制度;作用:强化君主专制。史料二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

18、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史用史 史料二体现了军机处的设置使中国政治决策极具保守和封闭性,这种“超越”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提示:极大地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思想上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压制了民主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要点二(加试)清朝的边疆政策史料一(2017温州十校高三联考,改编)(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六十四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

19、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提示:问题:西南各省土司残害百姓,内斗不止,影响边疆稳定。政策:改土归流。史料二清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大规模改土归流,范围之大、影响之深远,可谓空前,它废除了土司统治,变由中央直接派流官管理,对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读史用史 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提示: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联系,稳定了西南边疆。精练选考题组【例1】 创设新情景考查明清政治特征(2015浙江1月会考)某一时期,朝廷收到某地发生洪灾的消息,皇帝命令工部尽快抢修溃

20、决的堤防,并责成户部尽快调拨粮食运往灾区。根据皇帝之命写成的诏书,经皇帝确认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一时期可能是()A.汉代 B.唐代C.宋代 D.清代解析材料体现此时皇帝直接控制六部,表明此时应是明清时期。故选D项。答案D练1 创设情景考查内阁制的特征与性质(2015浙江9月选考调研)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有一个辅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该机构是()A.元朝中书省 B.明朝司礼监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解析本题考查明内阁制的特点与性质,结合所学可知C符合题意。答案C练2 综合考查古代中央机构的调整特征(2017镇海中学等九

21、校高二联考)为了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权,古代中央机构不断进行调整,下列中枢机构的设置与分散相权无关的是()A.中朝 B.三省六部C.军机处 D.参知政事解析古代中央机构调整围绕加强皇权进行,或分化事权或另设新的亲信中枢机构。军机处设置时丞相制度已经废除,且属于另设新的中枢机构类别,故选C项。答案C【例2】 (加试)综合考查古代边疆管理(2017杭州七县高二期末)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下列属于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有()尊孔开科,延揽汉人中央设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宣政院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北边界A. B.C. 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清朝处理民

22、族关系的措施及康熙帝的历史功绩(选修四),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的,清朝中央设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是理藩院;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签订的,不属于民族关系,故错误,排除。答案C练3 (加试)综合考查清朝的边疆管理(加试题)(2017绍兴3月模拟)据粗略统计,从努尔哈赤天命初年到乾隆末年,满清王朝下嫁蒙古外藩的公主(包括和硕公主)和郡主就有43人。蒙古王公上自亲王、郡王,下至台吉、塔布囊,各个阶层中都有很多人与满洲宗室通婚。这说明()A.清政府充分尊重蒙古社会习俗B.蒙古势力已经威胁北部边疆安全C.清王朝重视笼络蒙古上层贵族D.清朝在蒙古地区的统治力量薄弱解析本题考查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满清王朝与蒙古贵族的

23、和亲政策意在笼络蒙古上层贵族,巩固统一。答案C练4 (加试)图示考查“改土归流”及对西藏、新疆等边疆管理(加试题)(2017温州九校高三期末联考)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右图为代表的木氏土司府是丽江古城之“大观园”。下列对我国古代土司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宋元时期曾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B.清朝通过理藩院加强对云南边疆地区土司的管理C.清代乾隆时期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D.“改土归流”后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治理政策解析理藩院是清朝设置的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起初只负责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西藏和新疆事务,故B项错误;A项应是元代;C项应是雍正时期。答案D课时

24、作业一、选择题1.(2017衢丽湖舟四地联考)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唐代)凡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得先各陈所见,谓之五花判事,而中书侍郎、中书令审定之。敕旨既下给事中,黄门侍郎复得有所驳正。”据此判断“给事中”和“黄门侍郎”所属的部门是()A.门下省 B.尚书省C.政事堂 D.军机处解析门下省的职责是审议审核,据材料“驳正”等信息可判断。答案A2.(2017杭州七县高二期末)如图是宋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图中空白处的机构应该是()A.中朝 B.尚书省C.御史台 D.三司解析材料涉及的是宋代的中枢机构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盐铁、度支、户部”组成三司。答案D3.(2017温州十校高二期末)中国古代

25、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为此,宋太祖()A.“罢相,设五府、六部等署,分理天下庶务”B.(于)“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C.“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打破士族垄断官场局面D.(令)“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解析抓住“罢相,设五府、六部等署”可知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故A项错误;抓住“镇之以行中书省”可知元朝的行省制,故B项错误;抓住“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打破士族垄断官场局面可知唐代的科举制,故C项错误;抓住“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可知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体现了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故D项正确。答案D4.(2017台

26、州高三期末质检)元朝建立了一套以传统中央集权作为蓝本的政治体制,在传统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体现了“承古萌新”的特点。元朝的中央机构体现“承古萌新”特点的有()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行省A. B.C. D.解析题干要求“中央机构”,行省是地方管理机构,排除含的选项。答案A5.(2017温州高二期中联考)论及古代某制度,某学者指出,(它)“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巨军政事务”,“达到了机构精简、迅捷高效、机密严谨、运转和谐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该制度是()A.丞相制度 B.三省六部制C.内阁 D.军机处解析由材料中“独揽一切”、“机构精简”等信息可知为D项。答案D6.(2017衢州质检)元史记载

27、,元成宗大德七年,御史台官员上奏“行省官久任,与所隶编氓联姻,害政。”对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B.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D.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解析御史台官员上奏“行省官久任,与所隶编氓联姻,害政”强调因为任职久容易与当地联合,威胁到中央集权,没有涉及地方行政区划的职位问题,故A项错误;宣政院主要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和西藏事务,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大都附近的管辖问题,故C项错误;为解决在一个地方“久任”的问题,经常“互迁”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故D项正确。答案D7.(20168月温州选考模拟)明太祖朱元璋曾对侍从说

28、:“朕自即位以来,尝以勤励自勉,旦即临朝,晡时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A.军机处的设立 B.宰相制度被废C.内阁地位不高 D.明朝政治黑暗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答案B8.(20169月金华十校联考)下图为一部史学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著作是()A.唐代政治史略稿 B.蒙元政治制度述略C.明代国家机构研究 D.雍正时期的中央官制解析材料中第二章出现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内阁”,而没有出现“军机处”,可以判断是研究明朝的著作,因此C项正确。答案C9.(2017绍兴3月模拟)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

29、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礼仪规范不断完善 B.等级制度趋于森严C.专制政治走向极端 D.丞相权力逐渐削弱解析材料实质体现的是汉到元及明清君臣关系的变化。答案C10.(2017东阳中学3月检测)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一政权机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B.“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解析D项“彻底否定”材料无从体现。答案D11.(加试题)(2017温州十校高二期末)对地方官的监察是历代王朝实施地方管理的重要制度。下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确规定“对地方官的监察”的是()汉代刺史唐代六部元代行省明代内阁A. B.C. D.解析汉代刺史制度主要是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