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建筑与禅宗美学关系阐述园林建筑与禅宗美学关系阐述0引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总是围绕着道德起源和人性修为而展开的。“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禅宗是儒道释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文化史、艺术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时至今日,禅学已经发展成为和儒道并存的成熟的中国文化体系。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它们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1园林建筑与禅宗美学之间的关系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大哲学家庄子,就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之间的关系,做过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认为传统文化不过是从古人嘴里抠出来的口水,虽然这个提法不是很
2、贴切,但也基本说清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因此,艺术家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来进行纯粹的创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禅宗美学已经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禅在作为宗教经验的同时,又仍然保持了一种对生活、生命、生机,总之感性世界的肯定兴趣”,“它在客观上仍包含有对感性世界的肯定和自然生命的欢欣,而这也是审美感觉不同于宗教体验之所在。”禅宗美学对于美的超脱认识,让人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俯视生活和美的含义。禅宗思想中蕴含对人类本性的关怀,其中的处世方式、人生追求、审美情趣、精神需求等,通过影响士大夫们的心理观念、人生情趣、已经渗透到诗画、园林等艺术领
3、域,引起审美意识和园林建筑形制的变化。它们对中国园林建筑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到园林建筑的风格和意境的创造中。2禅宗美学对园林细部营造的影响园林造景中渗入禅学的顿悟与灵感中国特色园林景观的艺术思想其实就是一种蕴含了华夏千年经典学说的理论,即以儒,墨,道,法,哲为骨架,进而融合经典佛教教义而形成的一种似有若无的,若即若离的“禅境”建筑艺术文化理念。禅境是直指心性本体的,是让人不是向“外”寻觅,而要向“内”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性虑空自在,无所束缚,处境不染,便可处处得法、时时在道。禅境实质上就是心境。禅家所重的自性,其精神核心是自然无碍、不被任何外在事物或人为的
4、意念所束缚,往往是以自然事物或平常生活事行作比喻的,体现出禅理的自然精神。受到其影响,士大夫们以“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为美,以求在园林中实现那种“空性无羁鞍”的精神境界。白居易的“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道破了这种禅意的人生情趣与文人园林兴起的精神联系。离官回乡筑园,将园林置于交通便利及闹市附近,易于了解社会动态,也便于再度复出。唐代诗人王维深深濡染于禅的意境,在他看来自然的精神已不只是对具象的事物直接描绘,而是表现为一种生命状态、一种心灵境界。他设计的辆川山庄,有山、岭、岗、坞、湖、溪、泉、滩、以及茂密的植被,以天然风景取胜。人与物一起融人了一种自然本真的状态。如鹿柴一首“:空山不
5、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清苔上。”这种平淡悠然的心境追求和林泉之趣,已深深地沉淀于中国士大夫的生活中。禅的心境不仅是以创造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景观为基本要求,更是以追求超脱物象之外并汇集作者情感的景致为终极目的。其实,它所追求的是园林建筑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融入“平常心即道”的自然适意美学观念马祖道一提出:“平常心即道”。就是告诫我们眼前之境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它追求的是一种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自然随意的自然境界。禅宗美学对中国古代建筑和古典园林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其顺气自然、不矫揉造作。园林造景应适应材料的特性,符合自然
6、的发展规律。这正是中国古代哲学“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典型体现。早期的文人宅园大多建于山川田野之中,它们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惬意的生活的需求。后来人们发现只要在城郊山水之地,甚至城中僻地修建园林,便可成为人工山水中的“隐士”。“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精神生活模式。明正德初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辞官回乡,精心营造园林并提名为“拙政园”,意为拙者为政的句意,用以嘲讽“朝政”。园林规划中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来组织空间。曲水蜿蜒,光影变幻,层次感丰富。通过时间变化、空间变化、景色变化来产生情意。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约,镜中之相,言有尽
7、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之于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掇石叠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内容。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它们的设置不再是自然的摹拟,而是自然的写意,受蓬莱、方丈、流州三神山传说的影响,苑囿中开池筑山,形成了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开启了中国园林以山水为造景主体的风格。在庭园之内,略置一二奇石,或叠构一座假山,在园林的空间组织中融入山野林趣,这是怎样的一种潇洒脱俗的襟怀和精神创造。我们从白居易北窗竹石诗中可以领略这样的意境,“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今天,我们已无从目睹唐文人列置的奇石究竟何状,但从文献记载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既不乏悠
8、情远逸,又兼备生活的热情,这是一种精神创造。使人“不下堂筵”,便能享受到“林泉之乐”,禅与自然美学一样,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和谐。拙政园便是在装饰风格中融入了自然题材的经典案例。作为悟道的媒介,拙政园摒弃了传统的装饰风格,把设计题材指向自然界,大量使用自然材料,并喜采用蜿蜒曲折的形态,设计完全走向自然风格,使人从有型的物质而直悟到无限的生命境界,强化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精神内涵。“空寂”美学观中结合光影和声音的变化佛教禅宗在南北朝的时候,传到惠能祖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惠能祖师悟道的法语,代表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
9、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禅宗发展到此时,强调的是一种“空寂”的美,这种美可以看做是“有”和“无”的对比,因为没有“有”,又何来“无”呢?在“空寂”美学观的影响下,园林建筑呈现虚实的结合,有无的结合。这种“有”和“无”的对比,构成中国园林特有的“空寂”美。为了创造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禅宗意境,中国园林建筑中除了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实景处理手法来组织空间,扩大空间外,重视声、影、光、香等虚景形成的效果。结构布局的方式常常采用回廊、花墙、将大园分隔成若干小的景区。理水叠石,园冶中“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房廊蜒蜿、楼阁崔巍”,就是利用不同的园林建筑的特点,
10、灵活地因地制宜,因势置景,最终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效果。不但有景,而且有“声音”“、光影”、这种景外之景,从而增加景色的层次。形成山路迂回盘旋,曲水流淌山涧,光影明暗变幻的效果,通过时间变化、空间变化、景色和光影的变化来产生情意,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如沈复浮生六记所曰“: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园林中动静交织,亦是一番趣味,如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等等。古诗词中常有这种触景生情的意境描述:“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留得残荷听雨声”等。变幻光影的本质,即是佛家所云的“空”。华严经卷61中说到“:知诸法门悉皆如幻,
11、一切众生悉皆如梦,一切如来悉皆如影,一切言语悉皆如响,一切诸法悉皆如化”禅宗佛法认为观察世间变幻万千,保持心灵的空明与自由是修行的一种要求与境界。中国的园林建筑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感情分不开,在形的美之外,还有光的变幻,声音的美,自然界中的月影、云影、树影、雨声、水声、花香、鸟鸣等等美妙信息界别引入景观之中。唤醒人们产生愉快的联想与审美感受的同时,增加了赏景情感活动的自由度,使园林的意境更加深邃、幽远。3禅宗美学与园林建筑的赏析禅宗虽然是宗教哲理,但禅学的基本思想与艺术审美观有着相近和相似之处,禅宗美学和园林欣赏根本上都具有解缚归本的性质。它使人豁达自如,从容自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
12、无非般若”。禅悟和园林欣赏根本上都具有解缚归本的性质。一旦开悟之后,我们见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真如佛性。禅宗所体证的触目菩提的现量境界,是容不得比量,容不得分别的,就像看山一样,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许多东西都需要用时间去见证,去看清。尤其,是自己的内心。对于只会看热闹的人来说,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理。因为了解得太肤浅,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慢慢地,当欣赏者怀有探索、思考的自觉目的游赏园林时,他已经开始逐渐恢复了理智,找回自己。这时他不仅会由竹兰想到君子、由山石想到节操等等,于是开始感慨:山不再是单
13、纯的山,水不再是单纯的水。真正进入悟境的人,他欣赏园林时不再是原本肤浅的分析、思索而是深深地把自己融化在山泉之间,产生了不同的感知细节,由一山一水、一花一木的欣赏直觉体悟到一种无限的生命之道和精神境界。于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不同的是,此时已经是更高层次的复归本然,这样的园林欣赏获得的是情景交融、很洒脱,很自在,毫不粘著。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再从精神回归自然的过程。禅的精神实质就是要人不向“外”寻觅,而要向“内”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性虑空自在,无所束缚,处境不染,便可处处得法、时时在道。中国传统园林不仅追求外在形式的自然之美,更刻意追求内在韵味的优雅之美。这种由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
14、的和谐统一所构成的禅境,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植物、地貌、水体等要素的统筹与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以有限面积创造出无限空间,以有形景物创无形意境,园林建筑中体现的禅宗美学所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空间、环境及方式的向往。我们应多从园林建筑所包含的深刻的哲学思想中,从传统园林设计的理念与手法上,从传统园林景观要素关系的处理上汲取养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存在着旺盛的生命力及普遍意义的价值,它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追求有常法与无定式之间的和谐,追求外在景物表象与内在文化内涵之间的和谐。尽管很多是宗教体验而非纯粹的审美感知,但这些融合是禅向艺术渗透的客观表现,也是禅
15、文化与中国园林艺术发生联系的契机所在。历史是一个连续而渐进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也是经历一代代人积淀而形成的。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使命与任务。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善待而非苛求,应该努力汲取其有价值的内涵,否定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与文化,就等于割断了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命脉。禅宗美学,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自在随性、返璞归真的生活之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我们应该侧重于对其内在精神的理解,而不是形式上的生搬硬套,既要尊重传统文化的的独特性,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有选择性的保留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创造性地把园林美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做到自然和谐,而非割裂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怀着平常心,感受到清净的本我,得到实实在在的禅悟感受,依托在传统人文思想基础上的园林建筑美学的传承和发展才能走的更远。园林建筑与禅宗美学关系阐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