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6950663002FirstDraft毕业论文课堂提问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系 别:数学系 专 业:数学教育 班 级: 学 号: 201103894607 学生姓名: 罗涛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提交日期: 【摘要】教师的课堂提问和学生的课堂提问,二者缺一不可。和谐的课堂提问具有引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内化,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怎样进行教学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及教研工作者热衷研讨课题,本文愿提出一些想法和做法,以资和数教同仁一起讨论。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手段。【关键字】课堂提问 思维能力 鼓励 启发 引导目录摘要(1)正文引言(4)一
2、、巧设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4)1、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启发性问题(5)2、暗示分析的切入点,设计指导性问题(5)3.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思考性问题(5)4.重视知识的引伸点,设计发展问题(5)二、 教师课堂技巧提问(5)1.选择好提问的问题(6) 2把握好提问的时机(6)3.掌握好提问的方法(6)4.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量”(7)三、课堂提问要深思(7)1、“启发”、“诱导”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7)2、对问题答案的确定,不该成为对思维的限制(8)3、运用难易适当的问题,启动学生思维(8)4、运用多角度和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9)四、激发学生课堂提问,发展学生思维(9)1.营造民主气氛,让
3、学生敢问(9)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问(10)总结(10)参考文献(12)课堂提问与思维能力引言数学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学生获得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课堂学习。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上课不喜欢发言不积极回答问题,师生没有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现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态度的形成。而这与我们数学教学的真谛恰恰是相违背的。数学教学从本质上来看,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4、而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单方面的转移,显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好的教师也会失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纵观史,科学发展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问题的过程。同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有了问题的提出,才有思维的开始,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现代教学中提出了“问题教学”理念,即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要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巧妙提问?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争先恐
5、后的表现自己,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课堂提问的确是一门艺术,如何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以“问”助“教”,启迪学生的思维,把他们引入文学的殿堂,“问”出一个崭新的天地来,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对此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一、巧设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1、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启发性问题数学知识是一个十分严密的逻辑系统。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学生的知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参与新的认知活动,从而运用知识迁移,主动地获取新
6、知识。2.暗示分析的切入点,设计指导性问题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活跃的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大而空”让学生感到“斗大的馒头不知从何下口”,而应在学生思维的障碍处设计指导性问题,暗示分析的切入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进行。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平移法添加辅助线解梯形问题时,往往先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这样层层分解,减缓学生思维的坡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方向、有目的地去研究问题,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识。3.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思考性问题 教师的提问也不能一味地“细而浅”,否则学生会失
7、去探索求知的动力,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适当设计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智力活动“内驱力”。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四边形中的探索性问题时,可提出条件探索型和结论探索型并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思维的潜力,发展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深化理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4.重视知识的引伸点,设计发展问题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是新知识与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而学生对与新知识联系最密切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新知识的引伸点,
8、力争讲透,同时,还可设计发散性问题,为后面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二、 教师课堂技巧提问1.选择好提问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员思维共鸣,激发学员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员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其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员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再次,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员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
9、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员寻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基本知识广泛、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联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教学提问课堂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要求教师既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员,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结果。2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员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员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
10、员的求知心理的效果。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员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员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员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员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3.掌握好提问的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员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的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
11、的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员思维,调动全体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几个“一连串”的问题。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员思考,引导学员得出正确的答案。再次,可以只提问题没有引导,也可以提出问题后提供一些思路。对于简单一些的问题,可以完全让学员自己去寻找答案;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思路,让学员从中受到启发。最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员提不同的问题。对年轻的工作经验少的学员,多提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动力。对年龄大、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可以多提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热点和
12、难点问题,他们的答案可能更完整,更准确。通过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提不同的问题,使所提的问题能达到设计提问的目的,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4.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量”我们反对“满堂灌”,但也不赞成“满堂问”,因此课堂提问要避免走入一问到底的误区,要问得适时,问得巧,问得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时一开始就感兴趣的,要想使你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设置矛盾,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对思维的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
13、,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三、课堂提问要深思1.“启发”、“诱导”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与深入。毋庸置疑,设计对“根本性的真问题”的连环提问,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高效率、高质量,但时下有的课堂提问,教师千方百计地对学生进行的“启发”、“诱导”,一旦学生的回答进入“圈套”,教师顿时喜形于色;一旦学生的答案游离于
14、“标准”之外,教师就“急吼吼”地“引诱”学生朝标准答案“靠拢”,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直至把学生极富创意的、个性化的回答修理成和“教参”如出一辙方才罢休;而当学生还是“启而不发”时,执教者必将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俨然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提问实际上还是把学生拘囿于对数学文本知识的单一解读中,作为有着丰富思维活动内涵的数学课本,它的解读应是多元的。因此,成功的提问设计应是提出能引起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的问题,而不应是只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对问题答案的确定,不该成为对思维的限制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课堂提问进行了先行设计和对问题答案的确定,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在回答教师提
15、问时,有时并不是发表对有关问题的个人的真实的看法,而是揣摩教师希望我怎样回答,怎样答到教师的“点子了”上;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时常不是自己经过思考而产生的困惑,而勉强地应对教师一厢情愿抛出的“高质量”问题。所以,从某种角度说,这样的课堂提问使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总之,恰当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思维愿望,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否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奴化学生的意识。3.运用难易适当的问题,启动学生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开始的,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启动思维。因此课堂提问应切合
16、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法,难以适当。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能启动学生思维。过难,学生还不具备回答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思维过程不会启动,学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过易,学生不用思索或略加思索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思维在低水平重复,使学生又得不到探索的乐趣。所以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会消弱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启动学生思维。因此课堂提问应难易适当,有利于启动学生思维。那么久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深钻教材,研究学情,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提问要避免过于简单,若一味的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思考价值的
17、问题。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更可怕的是养成思维上的一种惰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索然无味。但提问过于宽泛,难度过大过深也不行,一个问题问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回答不上来不说,反而增大学生的压力,抑制了他们的思维,打击学生的兴趣,致使课堂氛围也陷入尴尬的境地。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课堂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地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运用多角度和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
18、学生不满足于教材中现有的结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用新颖的思维方法分析、研究、解决新问题。如在教学中,当讲完一道例题,再把原题进行改变已知条件、设问角度、化学过程等再度进行提问,使学生对例题理解得更深刻、起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练、一题多得、发散思维、触类旁通的作用。亦可以用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如怎样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请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鉴别方案,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不论错对都给予适当的表扬。通过多角度提问和开放性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四、 激发学生课堂提问,发展学生思维1.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19、(1)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居高临下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关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很多,不少方面的知识未必不如教师。教师要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崇尚师生人格的平等,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只有师生关系轻松融洽,学生心情才能舒畅,思维才能活跃,才能做到敢想、敢说、敢问。甚至畏惧自己的回答会不会令老师满意,会不会遭来同学们的讥笑,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也才会
20、放开一切思想的顾虑,走近老师的思维中。放飞自己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但提问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满不满意,都应尽量避免言语的刺伤、态度的轻慢,应充满激情,充满赏识、充满期待。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巧妙的因势诱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2)要转变教师的角色 要让学生敢问,教师必须要彻底更新观念,在教学方式上实现角色的转变,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与表达,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勇敢地提出各种问
21、题。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问(1)在教学实验中,启发提问 实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如剪拼实验、测量实验、计算实验、模拟实验等进行观察、发现、猜想。 (2)在实践活动中,启发提问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根据当时的情境提出许多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问题。总结在以上几种提问中,教师在设计运用提问时,要考虑所提问题的难度,既要适合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让大多数学生能接受,又要满足部分学生求新求难求变的需要。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要搞好课堂提问,首先要依据教学规律,结合教材内
22、容,搞好提问设计,既要考虑形式的灵活多样,又要考虑提问后学生的思维活动层次和质量;既要训练、强化学生的记忆思维,又要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合理安排问题,避免层次问题的机械重复,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第二要选好提问方式。如何灵活地运用各种提问方式进行设问质疑,激思促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习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程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寻求规律,掌握方法。参考文献【1】. 高 辉 李从尼 课堂提问六原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4期【2】. 卫 刚 课堂提问的作用在于提供思维的动力中学数学月刊2003年第12期第4页【3】. 房之华 让课堂焕发出思维的活力中学数学月刊2001年第6期【4】. 黄忠财 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设计例谈广西教育2003年6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