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615.36KB ,
资源ID:87603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603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1、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乙醇汽油”、“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可提高空气质量B. 液氯、明矾净水原理相同C. 硅胶和铁粉均可用于食品的防腐D. 陶瓷、水泥和光导纤维均属于硅酸盐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A. 使用“乙醇汽油”能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燃煤固硫”可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降低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故A正确;B.液氯是杀菌消毒,明矾净水是去除水的杂质,原理不一样,故B错误;C.硅胶用于食品的干燥剂,铁粉用于防氧化

2、,故C错误;D.光导纤维是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故D错误;答案选A。2.陶弘景对硝酸钾有如下记载:“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硫酸钠)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滞,如朴硝,云是真消石(硝酸钾)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朴硝和消石加强热都不分解B. 朴硝和消石都属于强电解质C. 朴硝和消石都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 “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答案】A【解析】【详解】A硫酸钠不易分解,硝酸钾强热分解生成亚硝酸钾和氧气,故A错误;B朴硝和消石都属于强酸强碱盐,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C含氧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硫

3、酸根离子内有共价键,故C正确;D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故D正确,故答案选A。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 标准状况下,11.2 LCH3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C. 1molFe粉与1mol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 某温度下10 L 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NA,该温度下纯水的pH= 6【答案】D【解析】【详解】A. 0.1 molCl2溶于水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1NA,故A错误;B.CH3OH

4、在标准状态下为非气态,标准状况下11.2LCH3OH的物质是量并不是0.5mol,故B错误;C.铁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3Fe+4H2O(g)=Fe3O4+4H2,铁过量水蒸气不足,所以1mol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错误;D.10 L 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NA,说明该溶液中c(OH-)=0.1mol/L,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2,在该温度下的纯水中c(H+)=c(OH-)=10-6mol/L,pH=6,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通入的氯气不可能完全与水发生反应,故一定的氯气与水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无法确定。4.能正确表达下列反

5、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 = CaCO3+H2O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 = H2S+ Fe2+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32= Al2(CO3)3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 NO3-+ NO2-+ H2O【答案】D【解析】【详解】A.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时,铵根离子也应参与反应,方程式为NH4+ +HCO3- +Ca2+ +2OH-NH3 +CaCO3+2H2O;故A错误;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离子方程式为2FeS+6H2SO4(浓)2Fe

6、3+3SO42-+3SO2+2S+6H2O,故B错误;C.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故C错误;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发生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 NO3-+ NO2-+ H2O,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有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等。5.以下有关实验原理及结论正

7、确的是A. 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B. 金属X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但金属Y不能,则Y的金属性一定比X弱C. 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则Y的氧化性一定比X强D. 取适量X盐溶液于一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则X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答案】D【解析】【详解】A. 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不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无法证明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故A错误;B.是否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不能证明元素金属性的强弱,故B错误;C.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说明Y的氧化

8、性比X弱,故C错误;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则X盐为铵盐,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对应的碱的碱性也越强,而不能通过金属与强碱反应能否产生H2来比较。6.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答案】C【解析】A湿润的pH值试纸可以稀释碱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测定的溶液碱性减弱,测定值偏小,故A正确;B定容

9、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c=可知,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B错误;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体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会导致所测溶液体积偏小,故C正确;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热量损失过大,所测温度值偏小,故D错误;故选BD。视频7.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项操作现象A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B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C加入K3Fe(CN)6 溶液有蓝色沉淀D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色A. A B. B C. C D. D【答案

10、】C【解析】【详解】A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亚铁离子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二价铁离子,说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加入酸性KMn

11、O4溶液,紫色退去,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高锰酸钾,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使其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要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就是要证明反应后生成了亚铁离子或硫酸根离子,在检验硫酸根离子时要注意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在检验亚铁离子时要注意铁离子的干扰。8.准确测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对从分子水平去认识物质世界,推动近代有机化学的发展十分重要。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例,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有机化合物A的谱图如下,根据谱图可推

12、测其结构简式为.核磁共振氢谱图 红外吸收光谱图 质谱图A. CH3OCH3 B. CH3CH2CHO C. HCOOH D. CH3CH2OH【答案】D【解析】【详解】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符合该条件的有B、D两个选项,由质谱图可得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故答案选D。9.某温度下,将1.1mol I2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得到 KI、KIO、KIO3的混合液。经测定IO与I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I2在该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B. I2的还原性大于KI的还原性,小于KIO和KIO3的还原性C. 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

13、物质的量为1.7molD.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7:5【答案】B【解析】A. 反应中只有碘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因此I2在该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A正确;B. I2的还原性小于KI的还原性,大于KIO和KI03的还原性,B错误;C. 设生成碘化钾是xmol,碘酸钾是3ymol,则次碘酸钾是2ymol,所以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可知x+3y+2y=2.2、x2y+3y5,解得x17y1.7,所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7mol,C正确;D. 根据C中分析可知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x:5y17:5,D正确,答案选

14、B。点睛:明确反应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以及配平时注意利用好电子得失守恒这一关系式。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molL-1的浓氨水:Cu2+、NH4+、NO3-、IB. c(H+)/c(OH-)=110-12的溶液:K+、AlO2-、HCO3-、Na+C. 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Mg2+、Ca2+、NO3-、BrD.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O42、Cl【答案】D【解析】【详解】A.Cu2+在10molL-1的浓氨水会形成沉淀或配合物,故A不能大量共存;B.c(H+)/c(OH-)=110

15、-12的溶液中有大量的OH-,HCO3-与OH-能反应,故B不能大量共存;C.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在强碱性条件下,Mg2+、Ca2+会转化氢氧化物的沉淀,故C不能大量共存;D. Fe3+、Mg2+、SO42、Cl四种离子不发生反应,故D能大量共存;答案选D。【点睛】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隐含的信息,如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c(H+)/c(OH-)=110-12的溶液等。11.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16、C. C D. D【答案】C【解析】A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温度稍低又可生成氯化铵,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为反应物,故A错误;B应将二氧化碳从长导管通入,否则会将液体排出,故B错误;C从溶液中分离碳酸氢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C正确;D碳酸氢钠不稳定,不能直接加热干燥,可低温烘干或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故D错误;故选C。视频12.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 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

17、大C.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可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少量氯化铁【答案】D【解析】【详解】A.该溶液也可能是碳酸氢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故A错误;B.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是由于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该气体也可能是二氧化硫、其它烯烃或炔烃等气体,故C错误;D. FeCl3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加入Mg(OH)2粉末,调节溶液的pH,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

18、正确;答案选D。13.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A将2molCl2通入到含1mol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 = 2Fe3+4Cl+I2正确;Cl2过量,可将Fe2+ 、I均氧化B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Mg2+ HCO3+ OH= MgCO3+ H2O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 + H2O + ClO = HClO+HSO3正确; 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D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 + 5H+ =

19、Al3+ + Al(OH)3+ H2O正确;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将2 mol Cl2通入到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由电子守恒可知,氯气过量,则离子反应为2Fe24I3Cl2=2Fe36Cl2I2,故A错误;BBa(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HCO2OH=BaCO32H2OCO,故B错误;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SO2H2OClO=2HClSO,故C错误;D1 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 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的离子反应为2AlO5H=

20、Al3Al(OH)3H2O,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名师点睛】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是历次考试必考知识点之一。书写离子方程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写:依据事实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解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氧化物都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符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特别注意: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如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参加反应,但不是自由移动离子,因此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浓硫酸写成分子式

21、,浓硝酸和浓盐酸可写成离子;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因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反应。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时,常设不足者为“1mol”进行分析,根据“不足者”调整过量物质的比例。判断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时,采用“不足者”必符合化学式中原子或离子个数比进行判断,比较快速方便。14.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溶液中应先生成碳酸钙溶液,与图象不符,故A不正确;B.盐酸是强电解质的溶液,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溶液,在浓度相等的情况下,盐酸的电导率较大,在滴定过程中,盐酸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电导率下降,当Na

22、OH过量时,溶液的电导率又逐渐增大;醋酸溶液中刚开始生成醋酸钠强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增大,电导率上升,故B正确;C.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O2+2OH-=CO32-+ H2O;CO32-+H2O+CO2=2HCO3-,由方程式可知:n(OH-)=2n(CO32-);2n(CO32-)=n(2HCO3-),图象与此关系不符,故C不正确;D.因盐酸较次氯酸的酸性强,NaOH应先与盐酸反应,刚开始溶液中没有生成NaClO,故D不正确;答案选B。【点睛】在解答本题过程中,需要将反应的过程与坐标图结合起来,既要考虑物质的变化,还要考虑物质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如图C

23、中OH-、 CO32-、 HCO3-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等。1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B. 用图所示装置验证镁和盐酸反应的热效应C. 用图所示装置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D. 用图所示装置检验NH4Cl分解产生的气体【答案】A【解析】【详解】A.该装置适用于块状且难溶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产生气体的类型,因纯碱易溶于水,故A不能达目的;B.若U形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则可说明镁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能达实验目的;C.HCl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气球变大,则装置可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故C能达目的;D.NH4Cl分解生成氨气

24、、HCl,氨气可使酚酞试纸变蓝,HCl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五氧化二磷、碱石灰均可除杂,则装置可检验NH4Cl分解产生的气体,故D能达目的;答案选A。16.溶液X中含有右表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浓度均为0. 1molL(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阳离子阴离子Na+Fe3+Ca2+OH-NO3-HCO3-Fe2+Mg2+Al3+CO32-SO42-Cl-A. X溶液中一定含3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B. 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HCO3- 或CO32-C. 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 +NO3

25、-+4H+=3Fe3+NO +2H2OD. 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Mg2+【答案】A【解析】【分析】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且反应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没有变化,产生气体不可能是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根据表中的离子,可推知是Fe2+、NO3-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的一氧化氮,加入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所以原来溶液中含有Cl-,若只含有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二者的浓度为0.1mol/L,根据电荷守恒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含有阴离子SO42-,由于总共含有5种离子,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还含有一种带有两个正电荷的Mg2+,所以原溶液中含有的五种

26、离子为:Cl-、NO3-、SO42-、Fe2+、Mg2+。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原溶液中含有的五种离子为:Cl-、NO3-、SO42-、Fe2+、Mg2+,含有2种阳离子、3种阴离子,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HCO3-与CO32-,故B正确;C生成无色气体为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故C正确;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故D正确;答案选A。【点睛】在解答本题时学生易误认为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只有正确分析出气体只能是Fe2+和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才能推断出正确的结论。17.钒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无磁性

27、的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工业上利用冶炼铝生成的固体废料赤泥(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V2O5及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提取金属钒,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已知:钒有多种价态,其中5价最稳定。钒在溶液中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且存在平衡VO2H2OVO3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生产中,碱浸步骤可选用较为廉价的氨水B. 可以推测VO2Cl溶解度大于NH4VO3C. 焙烧非磁性产品所得的固体产物加酸溶解时,应加入过量盐酸使其溶解完全D. 将磁性产品加入稀硝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再加入KSCN溶液后未见红色,则磁性产品中一定不含铁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赤泥进行碱浸,氧化铝

28、溶解形成偏铝酸盐,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滤渣1经系列操作得到V2O5,可知滤渣1中含有Fe2O3、V2O5及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进行还原、磁选,磁性产品中含有Fe等,非磁性产品含有V元素,在空气中焙烧后用盐酸溶解,钒在溶液中主要以VO和VO的形式存在,再加入氯化铵转化为NH4VO3,焙烧得到V2O5。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氨水不能溶解氧化铝,故A错误;B.用盐酸溶解后的溶液中含有VO2、VO3、Cl,加入硝酸铵会生成NH4VO3沉淀,反应向生成更难溶的物质进行,可以推测VO2Cl溶解度大于NH4VO3,故B正确;C.溶液中存在平衡VO2H2OVO32H,盐酸过量平衡逆向移动,

29、会抑制NH4VO3的生成,不能加入过量的盐酸,故C错误;D.加入的硝酸不足,Fe元素被硝酸氧化可能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遇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既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沉淀转化的条件等化学原理的相关知识,也考查了氧化铝的两性、亚铁离子的检验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综合性较强,硝酸的氧化性虽然很强,但当铁过量的情况下生成的亚铁盐。18.一定条件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储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源A为负极,电极C为阳极B. 单一气体为O2C. 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约为32.1%(电流效率计算公式为=100%)D. 电子流动方向为:AD;CB【

3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知,苯中的碳得电子生成环己烷,则D作阴极,E作阳极,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该实验的目的是储氢,所以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生产目标产物,阴极上苯得电子和氢离子生成环己烷,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A为负极、B是电源的正极,则C为阳极,故A说法正确;B.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故B说法正确;C.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生成2.8 mol氧气,失去11.2 mol电子。电解过程中通过阴、阳极的电子数目相等,即阴极得到电子也为11.2 mol。阴极除生成环己烷外,还生成H2,发生的电极反应有:C6H66H6e=C6H12;2H2e=H2,由电子守恒可知,2n(H2)6n(C6H12)11.2 mol,12mol10%10 mol24%n(C6H12);解得n(H2)2 mol,n(C6H12)1.2 mol,故生成1.2 mol C6H12时转移电子1.2 mol67.2 mol,电流效率100%64.3%,故C说法不正确;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