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74.82KB ,
资源ID:87566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566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投资机会专题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投资机会专题研究报告.docx

1、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投资机会专题研究报告2021年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投资机会专题研究报告一、报告综述碳中和受国际趋势和国内政策双向驱动作为世界上碳排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在 2019 年碳排放量 98.26 亿 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 28.8%。我国给出的碳中和时间表也非常明确:到 2030 年碳排放强度较 2005 年下降 6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说明的是, 欧盟 1979 年碳达峰,美国 2005 年达峰,各自有 71 年和 45 年的时间 从峰值走向净零排放。中国这样一个“30 达峰、60 中和”的时间表意 味着,未来四十

2、年的碳中和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将会面临比 欧、美陡峭得多的中和斜率。由于“碳中和”目标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按照之前按部就 班地推进碳减排是远远不够的,未来需要提高和统一认识,以更大的 决心与毅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去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1. 传统能耗产业多措并举,降低碳排(1)钢铁:短期产量收缩,长期结构调整。我国城镇化率仍有上 升空间,钢铁需求稳定,而供给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 将显著受限,整体行业结构将从长流程主导转向短流程主导。(2)有色:再生铝与水电铝厂竞争优势明显,新能源改革中长期 将显著提升有色品需求。(3)水泥:节能作用有限,控制产量仍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 必

3、选项。(4)煤炭:煤炭中长期需求将显著下降,转型是煤企当务之急。2.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空间加速扩张(1)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2)核电进入积极发展窗口期。(3)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景气增长。3. 环保行业长期战略意义提升:重点关注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碳监 测升级、清洁供热、垃圾焚烧等领域碳中和背景下投资机会总结站在投资角度,我们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去把握不同行业内 的碳中和主题相关机会:1. 短期来看,可以重点关注减排大户,同时也是碳排大户的行业领域, 在国家严厉督促减排节能的背景下,行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而具 备环保资本实力、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则有望从能耗行

4、业“新 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显著收益,重点看钢铁、有色、建材等领域龙 头。2. 中期来看,能源结构变革是大势所趋,发电供热、建筑、制造等领 域内大幅提升新能源占比,交通运输领域内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普 及是主要途经,可以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风电、光伏、核电等绿 色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电池及配套充电桩。同时,在 碳排放的最终环节,环保行业可以大显身手,重点可关注垃圾分类、 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3. 长期来看,碳中和的机会更多还是来自于提高能源效率节能设备研 发应用、降低排放设备改造、碳处理 、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所、 碳排放权确认等相关赛道。二、碳中和的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2060 碳中和目

5、标的实现将倒逼我国能源转型的加速,一方面在传统能耗产业行业多措并举,短中期内 切实降低碳排,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绿色、低碳技术的大规模研发、应用和推广,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 燃煤电厂的依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这将会在多个产业、行业领域掀起巨浪, 带来中、长期的行业变革,创造相应的投资机会,我们将在本章节重点论述该内容,依次从传统能耗产业、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三个方向去展开。2.1、传统能耗产业多措并举,降低碳排2.1.1 钢铁行业短期产量收缩,长期结构调整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根据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发布的2018 Global ABC Repo

6、rt 以及 IEA 数据,钢铁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高达 10.1%。从国内碳排放量分部门来看,2017 年钢铁行 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18.04%左右,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步,在吨钢耗能与碳排放量上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我国粗 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一半以上,巨大的粗钢产量造成了全行业碳排放总量较大。短期来看,钢铁行业大概率将通过产量压缩以抑制碳排放。2021 年 1 月 26 日,工信部表示钢铁压减产 量是我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工信部将逐步建立约束机制,确保 2021 年全面实现钢 铁产量同比的下降。当前钢铁产量同比依

7、然保持高增长态势,距离钢铁产量同比下降距离较远,因此我们 预期 2021 年钢铁行业将迎来更为严厉的供给压制。目前具体压缩的产量数字仍未公布,但在前期供给侧改 革经验积累下,预期今年产量压缩落地节奏更快。内蒙近期出台相关政策,表示今年起不再审批焦炭、钢铁等新增产能项目,同时要求有效容积 1200 立 方米以下炼钢用生铁高炉、公称容量 100 吨以下炼钢转炉、公称容量 100 吨以下电弧炉。原则上 2023 年底 前全部退出。唐山是我国钢铁生产第一大重镇,2020 年唐山粗钢产量 1.44 亿吨,占全国产量近 14%。今年 以来唐山限产政策频繁发布,今年以来唐山已经启动五次二级应急响应,3 月初

8、唐山集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 治理“攻坚月”,对 100 家重点涉气企业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减排管控,重修核定排放量,要求总体减排 量不低于 45%,本轮执行力度及强度高于以往,供给收缩预期再度升温,市场普遍预计未来唐山产能年内 将出现显著压缩。目前钢铁产量压缩初露端倪:在需求端相对稳定的背景下,3 月中旬,20 个城市 5 大品种钢材社会库 存 1728 万吨,环比减少 49 万吨,下降 2.8%,今年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比年初增加 998 万吨,上升 136.7%;比去年同期减少 272 万吨,下降 13.6%。中长期来看钢铁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碳减排的主要路径。当前碳减排科技还不发达、

9、产业还 不完善。氢能等清洁能源炼铁在开发、运输、存储等方面均待发展。碳捕捉、碳利用、碳封存在技术突破、 成本控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短期内难以普及,但长期来看,钢铁行业进行绿色转型才是碳减排的长久之 计。长期来看,我们预计钢铁行业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产能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钢 铁行业从高速增长转移到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来。钢铁行业转型过程中,龙头企业无论是从规模经济角度、 节能环保技术储备、还是从资金力量来看都会有较大优势。短期来看,供给在减排压力下收缩,需求在经济复苏下抬升,钢铁价格预期走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数据显示,2019 钢铁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地产、基建)及机械两大行

10、业,高度依赖于制造业景气度。1-2 月地产、汽车、机械设备销售数据不俗,已经恢复甚至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投资端表现超市场预期。同时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均处于显著复苏态势,我国 PMI 为 50.6,已经连续十二个月处于复苏区 间。目前 IMF、OECD、世界银行等组织都对 2021 年全球经济给予较好预期。经济复苏预期下,下游需求 将得到有效支撑。长期来看,我国城镇化率仍有继续上行空间,钢铁需求相对稳定,在长期需求稳定而供给收缩的背景 下钢铁行业投资逻辑有望彻底从过去的纯周期向价值靠拢改变。受钢铁供给压缩的影响,预期上游铁矿石进需求将缩小,价格将受到压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正式

11、写入两会文件中,钢铁行业产量收缩趋势明朗,上游铁矿石的需求量预期将会收缩。2020 年国内铁矿石进 口量高达 51 亿吨。随着铁矿石需求端的减弱,铁矿石价格承压,钢厂盈利有望显著回暖。钢铁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迎来投资机遇。2021 年 4 月 2 日,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正在 编制,已形成修改完善稿,初步确定行业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钢铁行业碳达峰目标初步定为:2025 年前, 实现碳排放达峰;到 2030 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 30%,预计实现碳减排量 4.2 亿吨,如果技术未出现显 著进步的情况下预计 2030 年钢铁产量较目前会有 20%+以上的降幅,而在需求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2

12、030 年 会出现 20%左右的供需缺口,钢铁行业周期性会出现明显下降。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减排的 4 个节点为:2025 年碳排放达峰;2030 年,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2035年,有较大幅度下降;2060 年前中国钢铁行业将深度脱碳。该方案还提出氢冶炼技术的重要性。据了解, 以氢代替碳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技术,可以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少 85%。2020 年 12 月 31 日 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具体目标力争到 2025 年,钢铁 工业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 持续的发展格

13、局。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达到 80%以上,重点区域内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众多 政策倾向下,钢铁作为碳中和的重点关注行业将迎来更多投资机会。在经历了过去一年高成本、低需求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整体表现疲软,整体估值也是跌至供给侧改革 后的新低。从近期的政策与钢厂盈利能力回升来看,钢铁板块目前并未充分反应“碳中和”与限产深化的 逻辑,相较 2017 年钢铁供给侧改革元年来看估值具备较大的上行空间。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钢铁总需求仍相对稳定,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预期进一步加强后,头部节能钢厂未来 10 年投资逻辑有望从 周期转向成长,从博弈回归价值,钢铁行业开始具备长期投资价值。2.1.

14、2 新能源改革中长期将显著提升有色品需求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费以火电为主,碳中和背景下,火电铝厂“弱化”成趋势,水电铝厂或将 得到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有色金属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6.5 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6.5%。其中电解铝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4.2 亿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电力排碳量占 63%, 是主要的排碳流程。2019 年电解铝运行产能的能源结构分布:自备火电 65%、网电火电 21%、水电 10%、 风电 2%、核电 1%、太阳能 1%,由此可见电解铝生产目前以火电为主利用火电生产总计占到了 86%。而 1 吨火电铝、水电铝的电解环节电力消耗

15、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 11.2 吨、0 吨。由此可以预测在碳中 和背景下,顿铝碳排放远小于火电生产的水电生产方式未来将得到更大发展,而目前所采用的火电生产方 式将会弱化。再生铝或许成碳中和背景下的最大赢家:利用再生铝生产,吨碳排放仅 0.21 吨二氧化碳,大幅低于原 铝,再生铝降耗优势明显。碳中和背景下,利用再生铝生产对于行业碳减排具有重大意义,预计再生铝行 业将进一步发展。我国再生铝行业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广阔。2019 年国内再生铝产量达到 715 万吨,相当于原铝和再生铝总产量的 19.29%,近年来国内废铝回收量占比逐渐提高,铝回收量呈现快速增 长态势,但与国

16、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再生铝研究起步较早,自 2002 年起,美国再生铝产量已经 超过原铝,并持续增长,占供应总量比例已接近 40%,2017 年美国再生铝产量约占总产量的 81%。日本再 生铝产量占总产量比例高达 100%。小水电关停,大水电难新增,水电生产电解铝短期难有新增产能,现有水电生产电解铝存在优势。电 解铝行业用电量巨大,无法做到自身碳中和,但可以通过新能源减少排放。目前来看光伏技术无法满足电 解铝行业用电需求,水电特性则可以满足电解铝企业需求。而当前中国水电生产电解铝占比仅为 10%,明 显低于全球平均的 25%。十三五水电发展方案中,明确建立中小水电破坏生态环境惩罚退出机

17、制。据不完 全统计 2022 年前将关闭小水电站超 7000 座。大型水电站由于需要移民安置、协调各个部门的配合,建设 周期普遍较长,短期难兑现。因此,水电生产电解铝短期难有新增产能,而目前拥有水电生产能力的铝厂 或具有天然的优势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长期来看,有色品需求有望受新能源政策刺激放量。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平均用铜量超过传统发电系统的 8-12 倍,其中风力发电机组每兆瓦用铜量约为 6 吨,太阳能光伏发电每兆瓦使用约 4 吨铜。同时,新 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及充电桩建设也对锂、镍等金属依赖性极大。因此如果政府启动大规模基建项目,考 虑到其资金将主要流向绿色能源发展,包括铜、锂、镍等有色金属

18、中期需求将大幅增长。从历史估值比较的角度来看,当前估值并未充分反映有色的周期价值。当前估值较 2017 年供给侧改革 时 3.5-3.7 倍 PB 相比仍有 10%以上空间,2017 年铝价在 2100 美元水平,铜价在 6900 美元左右水平。与 2009 年大基建周期 5.5 倍 PB 相比更是有 70%以上空间,2009 年铝价达 2500 美元水平,铜价在 10100 美元水平。当前铝价来到 2200 美元,铜处于 9100 美元,有色板块估值并未充分反映有色品钟价格涨幅。2.1.3 节能作用有限,控制产量仍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选项水泥行业预期将通过控制产量以实现碳中和。不同于其他

19、行业,目前水泥行业 60%的碳排放是由石灰 石分解产生,35%是煤炭,剩下是电力等,通过节能带来的碳下降效果远远不够。行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核心 还是对石灰石的用量。但是水泥的特质,石灰石用量下降,产量就会下降,因此预期水泥产量会受到压缩。2.1.4 煤炭:煤炭中长期需求将显著下降,转型是煤企当务之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短期来看,新能源的发展是需要逐步推进的,而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具有不受 季节、气候影响,经济、可靠、稳定的优点。因此我们认为,在碳达峰之前煤炭行业在能源领域仍具有明 显优势。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向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并且新能源短期内无法解决相关问题,也为煤炭发展 提供了客观条件。但在碳中

20、和背景下,煤炭需求整体逐年递减趋势已经得到确认,虽然这一趋势会导致整个行业集中度 显著提升,但是煤企如不转型升级或碳捕捉技术未得到显著发展将会逐渐失去竞争力,在全社会脱碳生产 的情况下彻底消失。碳中和背景下长期来看煤炭行业具有转型新机遇,龙头企业优势明显积极参与转型,主要方向有:(1) 股权投资或自主经营光伏、风电等产业链的业务(2)大力发展高端煤化工项目(3)进军氢能源、储能等 领域。但是这更偏向风险投资范畴,煤炭行业长期估值仍将显著下行。短期来看,煤炭供给增量有限,煤强焦弱格局延续。供给方面,榆林地区安检从严,短期煤炭供给得 到抑制。澳煤进口依然暂停,但其洪水影响依然推升煤价,印尼即将进入

21、斋月,中短期海外供给增量有限。煤炭整体库存在大秦线事件后快速累库告一段落,库存显著回落当前煤价主要拉升动力来自于需求端,沿 海 8 省日耗 188 万吨水平,高于 2019 年同期约 10 万吨左右。煤炭价格短期大概率偏强震荡。在唐山钢厂 近期限产的大背景下,整体焦炭需求收到显著抑制,价格相对动力煤疲软。目前唐山钢厂限产依然延续, 未来在碳中和的长期基调下预计焦企盈利将长期承压,预计估值仍将有下行空间。中长期来看,煤、焦需求可能会承受双杀,焦煤相对好于动力煤。动力煤方面,从中长期规划来看, 火电预计将逐渐退出市场,至 2060 年新能源有望完全取代火电,动力煤需求逐渐消失,动力煤公司转型成功前

22、估值将持续走低,长期承压。焦炭整体情况也不容乐观,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长流程钢铁 产能预计将显著承压,短流程产能置换概率较高,对焦炭需求预计将出现显著滑坡。但是从中期来看,焦 炭需求还是会有一定反复,一方面是短流程钢厂受限于我国废钢量不足,无法快速形成大面积替代。而钢 铁中长期需求稳定的背景下部分长流程钢厂仍有存活空间,焦炭需求下行相较动力煤会更为缓慢。2.2、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空间加速扩张如前文所述,我国能源供给端仍严重依赖于传统化石染料: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发电量 68%来自于 火电。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传统能源为主,2019 年原煤、原油和天

23、然气分别 占比 57.7%、18.9%、8.1%,累计占比 84.7%。当前已有大量国际金融机构宣布不再对发展中国家的化石 能源项目提供贷款,这意味着未来化石能源项目将更难获取新的融资,新能源将是主要发展方向。改革开 放的 30 年以来,我国粗犷式的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很强,近几年来这种增长模式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国 家层面也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能切换,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新能源产 业链发展目前仅是刚刚开始,未来仍有广阔空间。长远来看,能源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 关键驱动力和必然选择。如果仅仅延续当前政策、投资和碳减

24、排目标,仅仅依靠传统能耗行业节能减排, 现有的低碳/脱碳技术是无法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因此,必须要有革命性先进技术的 突破和创新来支撑,并加快成熟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2.2.1 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光伏发电不仅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能够降低发电成本。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 源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光伏发电的二氧化碳 排放为 33-50 克/度,而煤电为 796.7 克/度,降幅约为 95%。因此,光伏设备应用增加意味着碳排放量会大 幅降低。从 2010-2019 年来看,光伏是成本降幅最大的可再生能

25、源,根据 IRENA 数据,中国光伏 LCOE (平准化度电成本)由 2010 年的 0.3012USD/kwh 降至 2019 年的 0.0541USD/kwh,降幅高达 82%。目 前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火力发电,未来光伏补贴意义已经不大,预计能源市场将更加市场化。未来光伏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较大,BP 世界能源展望:2020 年版中,将未来分为三种情境讨论:“快速转型”、“净零”、“一切如常”,在未来 30 年,在快速转型情景中,风能和太阳能成本将分 别下降约 30%和 65%,在净零情景中则将分别下降 35%和 70%。我们认为,加速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是碳中和的重要发力点,风电

26、与光伏等新能源的装机容 量将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从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来看,根据电力企业联合会,“十三五”时期,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年均 增长 7.6%,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年均增长 13.1%,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从 2015 年底的 34.8%上升至 2020年底的 44.8%,提升 10 个百分点;全口径煤电装机容量 10.8 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 49.1%,煤 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低于 50%。然而我们也看到,自 2017 年以来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速便不断下滑,已经下滑至历史低位;而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速自 2016 年以来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因此目前的光伏和风电的装

27、机总容量与 2030 年的目标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 2050 年光伏发展展 望,2025 年至 2035 年,中国光伏将进入规模化加速部署时期,到 2050 年,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电 源,约占当年全国用电量的 40%左右。2020 年 12 月 12 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 2030 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 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同时,发改委提出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结合气候雄心峰会提出的目 标,预计 2020-2030 年间,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将提升 7.58 亿千瓦,年均新增约 6893 万千瓦,年 均增速较 2015-2

28、019 年间提升 9.02%。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市场保守和乐观预计分别可达 0.7 亿千瓦和 0.9 亿千瓦。风电北京宣言表示,保证年均新增装机 0.5 亿千瓦以上,2025 年后,中国风电 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 0.6 亿千瓦,到 2030 年至少达到 8 亿千瓦,到 2060 年至少达到 30 亿千瓦。技术进步+分布式光伏推动光伏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具有应用场景灵活、高收益、开发周期短等特点, 装机潜力巨大。伴随着绿色建筑正逐步普及,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成为未来重要的建筑能源形式, 这将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预计未来更多的建筑都会达到 0 净排放的水平。

29、光伏产业链方面:光伏设备上游涵盖硅片、电池片两个环节,去年技术出现更新迭代。硅片环节中,大尺寸硅片可以大幅提升电池片和组件制造环节的生产效率,同时带来成本下降,而高薄片化进一步降低 生产成本,因此硅片大尺寸化和薄片化将成未来主要发展趋势。考虑到现有设备无法兼容,硅片设备将迎 来新一代更新。而电池片环节考虑到转换效率天花板问题,现有的主流电池片技术 PERC 技术未来发展限 制明显,而 HJT 技术因其高转换效率、双面率及低温度系数将引领新一代技术迭代,而 PERC 和 HJT 技术 设备完全不兼容。目前多个厂家已经开始率先布局,应用效果良好。在技术更新下,光伏设备将也迎来其 更新换代。我国地域

30、辽阔,地形结构复杂,是世界最大的季风区,这为我国风能资源提供了丰富的贮存。我国风 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三北”以及高原地区。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已建、在建风电基地 26 个,已建 成规模达到 4000 万千瓦。我国现阶段主要集中开发陆地风能,但因海上风电相比陆上风电,具有风速平稳、 单机装机容量更大、风机利用率高以及距离集中用电地近等优点,海上风电发展更为迅速。根据世界海上 风电论坛的数据显示,2019 年新建海上风电场主要集中在中国、英国、德国、丹麦、比利时等地区,中国 占比 56.5%,海上风电布局正在快速扩张。我国风电场开发无不伴随着政策的推进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这对风电大规模开

31、发建设以及可持续发 展提供了保证。按照 20 年设计寿命推算,我国最早投运的一批风电机组已经陆续步入“暮年”,数据显示,我国有超 过 1000 万千瓦风机将于 2025 年接近或达到设计寿命,且此后将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超过设计寿命的风机, 不仅发电量会下降,出现坠落、折断等重大事故的几率也会增加,极大影响了风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今 年 2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 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 出“启动老旧风电项目技改升级”,推动老旧风电机组维修更换。海上风电迎来黄金发展期、第一批风电机组迎来更换期背景下,风电整机(尤其是大容量、抗台风海 上风电机组)、机组

32、零部件龙头受益。就风电行业的开发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挑战:1.风轮机对风能资源的开发效率普遍较低,水平 抽风轮机以及垂直抽风轮机的最大效率均不超过 50%;2.风向和风速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发电机调控的稳定 性较差、风电场分布地区与电力使用密集区相距较远等问题都亟待解决;3.本世纪我国近地层年平均风速呈 下降趋势,未来将出现西部地区风速减小、东北地区风速增加以及冬季风速偏小、夏季风速偏大的趋势, 风速的变化也给风能利用以及技术研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大规模风电开发造成近地层大气湍流等气候环 境效应。同时,风电行业面临的另外一个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平价落地,特别是发展较好的海上风电。目前, 我国海上风电单位千瓦造价约 1.6 万元,较 2010 年降低 33%,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降至 1.3 万 元。同时,风电轴承和叶片等部件面临外资技术垄断以及供给短缺的问题,产业链基础薄弱以及去年抢装 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也为风电行业敲响警钟。并且随着 2022 年海上风电补贴的取消,产业链降本压力增大, 预计短期内装机容量将出现明显的下跌。需要关注碳中和政策下对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促进以及未来 可能出现的需求短缺相背离的局面。长期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