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445.29KB ,
资源ID:87459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459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1、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鲁教版2020-2021年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3已知:,CaCO3CaO+CO2。取12.9gMg(OH)2和CaCO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

2、说法错误的是Ax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By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Cz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D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B用水吸收CO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5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

3、中的空气C实验过程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6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7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

4、,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 )A可能是H2和CH4 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 D一定含有CO8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9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

5、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10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2O3属于氧化物B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C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1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镁在空

6、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12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13一定质量的某纯净物Z与16.0g氧气恰好反应,生成X、Y、W的质量分别为8.8g、5.6g和l0.8g。反应中除氧气外,相关物质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XYZW分子微观示意图相对分子质量46AZ的化学式为C2 H6 OB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9.2 g

7、C该反应中Z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D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均含有氧元素,且共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14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16已知Ca(HCO3)2CaC

8、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A BC D17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 与 b 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BP 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C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D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18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

9、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19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如下NaCl,Cl2,HClO,R,Cl2O7,则R 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KClO3 BCa(ClO)2 CHClO4 DKCl20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通常可用于灭火B氮气含有氮元素,因此可用于生产氮肥C氧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剂D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作保护气21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水的电解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完全燃烧22下列

10、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2H2OB2KMnO4K2MnO2+MnO2+2O2CFe2O3+6HCl=2FeC13+3H2OD2NaOH+CuSO4Cu(OH)2NaSO42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等质量形状相同铁和锌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2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O 3个氧元素 BH 1个氢分子 CK l个钾原子 DCa+2 1个钙离子25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16.7 m

11、L B大于16.7 mLC小于16.7 mL D无法计算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26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

12、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2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若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3)选用BC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需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证明集气瓶已充满的方法是_。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由于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内的反应就已经停止。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你的解决方法是_。(4)氨气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13、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F装置收集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是_(填“a”或“b”)。收集氨气一段时间后,打开F装置中的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喷泉,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填序号)。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28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在常温下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 。它们之间存在如

14、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其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_,E的化学式为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_ _ _29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C、D、E均为单质。在F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将G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条件已略)。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BC:_;C+DF:_;C+EG:_。30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它

15、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C_;E_;(2)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3)若G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从看图得信息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方面分析。【详解】A、该示意图中没有写明反应条件是什么,所以无法确定该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故不符合题意;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是3:1,故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符合题意;D、反应前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反应后元素以化合物形式,故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故不符合

16、题意。【点睛】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分子的种类的变化;分析反应的类型及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2B解析:B【解析】【详解】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分子数在不断增多,直至反应结束,故选项错误;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水和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一直不变,故选项正确;C、固体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气体质量应该增加至反应结束,故选项错误;

17、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慢,但是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故选项错误。故选B。3D解析:D【解析】【详解】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水蒸气,固体的质量要减少;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质量要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A、12.9g为CaCO3、Mg(OH)2的混合物,加热,Mg(OH)2首先分解跑掉水蒸气,固体质量开始减少,当固体质量变为12g时,Mg(OH)2分解完,生成水的质量为12.9g-12g=0.9g;所以x点表示Mg(OH)2正在分解的阶段,即x点剩余固体物质为CaCO3、Mg(OH)2和MgO

18、; B、y点对应阶段为CaCO3尚未分解的阶段,固体为CaCO3和MgO,根据生成水质量0.9g,设氢氧化镁及氧化镁质量分别为m、n。 ,得m=2.9g,n=2g,氧化镁中镁元素质量为:2g1.2 g,碳酸钙质量为12.9g-2.9g10g;C、z点表示CaCO3分解的阶段,方程式为:CaCO3CaO+CO2;D、若剩余固体为CaCO3和MgO,说明Mg(OH)2已经反应完、CaCO3还没有分解(如果开始分解,剩余固体中肯定有氧化钙);此时剩余固体为12克,其中有10克碳酸钙,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表示为:,不等于36%,D选项错误。4A解析:A【解析】【详解】A、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

19、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小干花颜色的改变,变色的部分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紫色的石蕊变色,故选项A正确;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一氧化碳,故选项B不正确;C、验证氧气是否收集满,要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图中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中,故选项C不正确;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A。5C解析:C【解析】【详解】A、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实验过程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

20、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实验过程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同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对比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D【解析】【详解】A、装置B的药品是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固体)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故选项正确;B、缺少装置C,装置B增加的质量偏大,实验测得Cu、O个数比偏低;C、实验前后装置 B 增重 4.4g为二氧化碳质量;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

21、量为4.4g,由碳元素守恒可知,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1.2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2g; 则14.4g 仅含 Cu、O 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4.4g-2.8g=1.6g;铜元素质量为14.4g-1.6g=12.8g,铜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该固体为可能是Cu2O或者是Cu和CuO的混合物,再或者是Cu CuO Cu2O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将装置内的空气排除干净,一氧化碳有可燃性,防止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故选:D。7A解析:A【解析】【详解】由“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可知,其成分中没有

22、C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铜被置换出来,氢气、一氧化碳均能还原氧化铜为铜,故可推断其成分中有氢气或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说明该气体是CO或CH4,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A。8D解析:D【解析】【分析】C是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而且能转化为氢氧化钙,则C可能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无色液体B反应能够转化为氢氧化钙,则B可能是水。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出水和无色气体D,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D可能是氧气。黑色固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不同的物质,则该黑色固体可能是碳,充分燃烧生成的无色气体E可能

23、是二氧化碳,无色气体F可能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G和无色气体E,则红色固体G是铜。将推测带入题中,符合题意,推断正确。【详解】A、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出水和氧气。该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A说法正确;B、反应指的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B说法正确;C、气体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故C说法正确;D、红色固体G是铜。银和硫酸铜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无法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无法直接制得。故D说法错误。故选D。9D解析:D【解析】【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

24、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详解】A、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下降,直至降低至室温,因此Y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选项A正确;B、X曲线是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到B点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体积膨胀导致气压增大,选项B正确;C、t3时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增大,是因为此时打开了止水夹,烧杯内水流入瓶内,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增大,选项C正确;D、实验是在密闭容器内进行,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水进入集气瓶,使瓶内气体体积缩小,残留在瓶内的氧气浓度就增大,

25、选项D错误。故选D。10D解析:D【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详解】A、三氧化二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A正确;B、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B正确;C、根据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正确;D、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因此C2O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故选:D。【点睛】此类试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查三氧化二碳实际是对一氧化碳性质的考

26、查。11B解析:B【解析】【详解】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A不正确;B、镁在空气中加热,镁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镁,所以固体的质量增加,当镁反应完后,固体质量就不在增加,故选项B正确;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的质量在不断减少,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不断增加,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C不正确;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变化,首先必须看清楚图像的横坐标、纵坐标,然后根据

27、各选项中量的变化解答。12B解析:B【解析】【详解】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硅元素比氧元素少,故选项A不正确;B、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是置换反应,故选项B正确;C、硅元素在反应前的化合价是+4价,反应后的化合价是0,化合价降低,故选项C不正确;D、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元素,体现了碳的还原性,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13C解析:C【解析】【分析】一定质量的某纯净物Z与16.0g氧气恰好反应,生成X、Y、W的质量分别为8.8g、5.6g和l0.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8.8g+5.6g+10.8

28、g-16.0g=9.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则可得,由于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因此,反应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是反应物Z提供的,由分子微观示意图可得,生成物为CO2、CO、H2O,其中水中的氢元素质量为:10.8g100%=1.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8.8g100%=2.4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5.6g100%=2.4g,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原则可知,反应物Z中含有1.2g氢元素,2.4g+2.4g碳元素,由于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9.2g大于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和,因此,反应物Z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9.2g-1.2g-2.4

29、g-2.4g=3.2g,反应物Z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g:1.2g:3.2g=12:3:8,假设Z的化学式为Cm HnOp,则12m:n:16p=12:3:8,m:n:p=2:6:1,因此Z的化学式为C2 H6 O;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9.2g,氧气16.0g,其中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从表中可得,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假设氧气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x,Z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y,根据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量比=反应物的实际质量比可得,=,y:x=2:5,由此思路进行解析。【详解】A、由分析可知,Z的化学式为C2 H6O,故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9.2 g,故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Z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故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Z的化学式为C2 H6 O,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而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