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66.99KB ,
资源ID:87437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437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体穴位之足厥阴肝经全部穴位.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体穴位之足厥阴肝经全部穴位.docx

1、人体穴位之足厥阴肝经全部穴位足厥阴肝经全部穴位 人体穴位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

2、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穴位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本经穴位: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蠡沟 中都 膝关 曲泉 阴包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章门 期门大敦穴 别名 水泉,大训,大顺。穴义 体内肝经的温热水液由本穴外输体表。 名解 1)大敦。大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特性,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

3、敦。2)水泉。水,水液也。泉,源源不断之意。水泉名意指体内的肝经水液源源不断地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来自肝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水液,肝经与胆经相似,其运行的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由体内外输体表的气血物质亦为风气冷缩后的地部水液,此冷降之液量不大,但却源源不断地由体内外输体表,如细小的水泉外涌一般,故名水泉。 3)大训。大,多也,大也。顺,趋向同一方向也。大顺名意指体内肝经外出体表的水液全部气化后向天部而行。理同大敦名解。大训名意与大顺同。 4)肝经井穴。井,地陪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肝经相连通,为体内肝经气血的外出之处,故为肝经井穴。 5)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

4、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的外出水液,水液外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水湿滞重所升天部层次也不高,只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温态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吸热蒸升并循肝经传于行间穴。 功能作用 生发风气。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寸。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配伍配内关、水沟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天突、间使治梅核气。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行间穴 穴义 肝经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

5、名解 1)行间。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行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间。 2)肝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故为肝经荥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而不能成为肝经的上行气血,只有小部分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此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 一是吸热后

6、上炎天部,二是循肝经传至太冲穴。功能作用 生风化火。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配伍配睛明治青光眼、降眼压;配太冲、合谷、风池、百会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肝俞、胃俞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附注肝经荥穴。

7、太冲穴 别名 大冲。穴义 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名解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太冲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太冲。大冲名意与太冲同。 2)肝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运行规律 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功能作用 燥湿生风。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

8、隙的后方凹陷处。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配伍配大敦治七疝;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治贫血、羸瘦;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附注肝经输穴、原穴。中封穴 别名 悬泉。穴义 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名解 1)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中封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

9、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中封。 2)悬泉。悬,吊挂之意。泉,指穴内气血如泉水流淌般源源不断。悬泉名意指肝经水湿之气在此源源不断地流行而过。理同中封名解。 3)肝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为肝经风气经过之处,气血的运行为动而不居,故为肝经经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强劲者风气,至本穴后风和势缓并化为凉性水湿之气,气血特征与肺金之气同,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势缓的风气,性凉。 运行规律

10、 一是扩散于肝经之外,一是循肝经上传三阴交穴。 功能作用 息风化气。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解剖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主治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配伍配胆俞、阳陵泉、太冲、内庭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配足三里、阴廉治阴缩入腹、阴茎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附注肝经经穴。蠡沟穴 别名 交仪。穴义 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名解 1)蠡沟。蠡,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瓠瓢浮于水中飘

11、浮不定之状。沟,沟渠也,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蠡沟名意指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分配而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性温,既无上升之力又无沉降之能,温湿水气在天部层次如漂浮不定之状,但由于其温度及所处的天部层次与胆经相近,因此此温湿水气分别飘行于肝胆二经,故名蠡沟。 2)交仪。交,给也。仪,礼仪也。交仪名意指肝经由本穴传于胆经的气血物质如仪礼一般,并无太多的具体实物。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无肾经气血的寒湿之性,所以气血物质无肾经气血的实(水湿浓度大),因其无脾经气血的热燥,所以气血物质无脾经气血的能量,气血物质如有名无实一般,因此由本穴交于胆经

12、的气血就如同一种礼仪,故名交仪。 3)肝经络穴。本穴因有固有渠道与胆经相通,有联络肝胆二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肝经络穴。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较稀少的水湿气体,性温热。 运行规律 循肝经上行于中都穴和别走胆经。 功能作用 联络肝胆。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下三分之一处;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前支。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配伍配百虫窝、阴陵泉、三阴交治滴虫性阴道炎;配中都、地机、中极、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带下症、睾丸炎;配大敦、气冲治睾肿、卒

13、疝、赤白带下。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附注肝经络穴。 中都穴 别名 中郄,太阴,大阴。穴义 肝经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名解 1)中都。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都,都市之意。中都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而成一个水湿气场,所处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经气血的集散之地,故名中都。 2)中郄。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郄,孔隙也。名郄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只有极少部分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性寒湿,只有极少部分的水气吸热后循肝经上行,气血的外传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名中郄。 3)太阴。太,极也。阴,寒也。太阴名意指本

14、穴气血为寒冷水气。理同中郄名解。大阴名意与太阴同。 4)肝经郄穴。理同中郄名解。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冷降归地,小部分吸热后循肝经上传膝关穴。 功能作用 降浊升清。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中支。主治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小腹痛,崩漏,恶露不尽。配伍配血海、三阴交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配合谷、次髎、三阴交治痛经;配脾俞、阴陵泉治白带症;配足三里、梁丘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配太冲治疝气;配三阴交、阴陵泉、膝阳关、

15、膝关、伏兔、箕门治下肢痿痹瘫痛。刺灸法平刺.-.寸;可灸。附注肝经郄穴。膝关穴 别名 阴关。穴义 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 名解 膝关。膝,指穴在膝部也。关,关卡也。膝关名意指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中都穴传来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无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部分水气吸热后继续上行,本穴如同关卡一般阻挡滞重水湿的上行,故名膝关。阴关名意与膝关同。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小部分水气吸热后横向飘行于曲泉穴。功能作用 降浊升清。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

16、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解剖在胫骨内侧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配伍配足三里、血海、阴市、阳陵泉、髀关、伏兔、丰隆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配委中、足三里治两膝红肿疼痛。刺灸法直刺.-寸;可灸。曲泉穴 穴义 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 名解 1)曲泉。曲,隐秘也。泉,泉水也。曲泉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膝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大量的水湿如隐藏于天部之中,故名曲泉。 2)肝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肝经气血的会合之处,故为肝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

17、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肝经的水湿之气会合而成,性寒湿润下,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斜向下行阴包穴。 功能作用 除湿降浊。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或补之。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解剖在胫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

18、痿痹。配伍配丘墟、阳陵泉治胆道疾患;配肝俞、肾俞、章门、商丘、太冲治肝炎;配复溜、肾俞、肝俞治肝肾阴虚之眩晕、翳障眼病;配支沟、阳陵泉治心腹疼痛、乳房胀痛、疝痛;配归来、三阴交治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不调;刺灸法直刺-.寸;可灸。附注肝经合穴。阴包穴 别名 阴胞。穴义 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名解 阴包。阴,水也。包,收也。阴包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包。阴胞名意与阴包同。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和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 天部水湿化雨冷降,

19、地部水湿则渗入脾土之中。 功能作用 收引水湿。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补之。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解剖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主治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配伍配交信治月经不调;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足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刺灸法直刺.-寸;可灸。足五里穴 别名 五里。穴义 肝经的冷降水湿及脾土尘埃在此覆盖五里之广。名解 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之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

20、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之广,故名足五里。五里名意与足五里同。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及随风气中吹带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 由天冷降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 固化脾土,除湿降浊。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解剖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有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主治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配伍配三阳络、天井、历兑、三间治嗜卧欲动摇。刺灸法直刺.-.寸;可灸。 阴廉穴 穴义 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

21、热吸湿冷缩。名解 阴,指阴性水湿。廉,收廉之意。阴廉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本穴物质为急脉穴扩而至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此水湿风气散热吸湿冷缩并聚集穴内,本穴如同肝经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阴廉。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 化雨冷降并下传足五里穴。 功能作用 收引水湿。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解剖有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少腹疼痛,股内侧痛,下肢挛急。配伍配曲骨、次髎、三

22、阴交治湿热下注之月经不调、白带多、阴门搔痒、股癣等;配肾俞、大赫、命门、太溪治妇人不孕、男子不育症;配委中、次髎、膀胱俞治膀胱炎、膀胱结石。刺灸法直刺.-寸;可灸。急脉穴 别名 羊矢。穴义 肝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风气。 名解 1)急脉。急,急速也。脉,脉气也。急脉名意指肝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风气。本穴物质为阴廉穴吸热上行的弱小阴湿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冲脉的外散之热,此阴湿水气胀散并化为强劲的风气循肝经而行,故名急脉。 2)羊矢。羊,动物也。矢,通屎。羊矢名意指穴内气血如羊屎般饱满坚实。理同急脉名解。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强劲的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 循肝经上传章门穴及阴廉穴。 功能作

23、用 生风化湿。 治法 寒则微灸,热则逆经推按。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解剖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主治疝气,阴挺,阴茎痛,少腹痛,股内侧痛。配伍配大敦治疝气、阴挺、阴茎痛、阳痿;配阴包、箕门、曲泉、足五里治下肢痿瘫、小儿麻痹。刺灸法直刺.-寸;可灸。章门穴 别名 长平,胁髎,季胁,脾募,肘髎,肘尖,后章门,季肋。穴义 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名解 1)章门。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章门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

24、,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章门。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 2)长平。长,长远也。平,平坦也。长平名意指随肝经强劲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降落使腰侧腹部肌肉变为平坦之状。 3)胁髎。胁,指穴在胁部。髎,孔隙之意。胁髎名意指随肝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由胁肋部位降落腰腹下部。 4)季胁。季胁,小胁之意,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无它意。 5)肘髎、肘尖。古有用肘尖点墨寻穴之法,肘髎、肘尖之名即来自该法。 6)脾募。募,募集也。本穴为天部的脾土尘埃归降之处,故为脾经募穴。 7)脏会。脏,指五脏的各种气血物质也。会,会合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弱小风气,此

25、弱小风气中包含有五脏特性的五种气血物质,有属肾的水、属脾的土,还有其它脏腑传来的各种精微,为五脏气血的混合之物,故为脏会。 8)足厥阴少阳之会。本穴物质不光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还有胆经辄筋穴冷降而至的水湿之气,故为足厥阴少阳之会。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和缓之气。 运行规律 散热冷降后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 降浊固土。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26、配伍配足三里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配天枢、脾俞、中脘、足三里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配肾俞、肝俞、水道、京门、阴陵泉、三阴交、阳谷、气海治肝硬化腹水、肾炎。刺灸法斜刺.-.寸;可灸。附注脾经募穴,八会穴之脏会。期门穴 别名 肝募。穴义 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名解 1)期门。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

27、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2)肝经募穴。理同其门名解。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散行于天之中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 由穴外进入穴内后循肝经下行。 功能作用 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解剖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主治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配伍配大敦治疝气;配肝俞、公孙、中脘、太冲、内关治肝胆疾患、胆囊炎、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食少、乳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刺灸法斜刺.-.寸;可灸。附注肝经募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