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1.57MB ,
资源ID:87310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310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铁塔施工规范标准施工.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铁塔施工规范标准施工.docx

1、铁塔施工规范标准施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试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前 言本规范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验收要求,满足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动环监控)工程施工及验收的需要,规范验收流程和验收内容。本规范明确了动环监控系统设备安装施工和验收的内容:验收的原则及规范验收的内容及范围动环监控系统的测试及交维要求1.总则1.1为了加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对动环监控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施工验收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2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基站站址动环监控系统设备工程的施工及验收。1.3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以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为准。1.4工程施工中采用

2、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1.5动环监控系统的施工,应遵守国家现行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有关规定。1.6 下列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对于本规范要求必不可少,当客户需求与本规范存在差异时,在满足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的前提下,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准。动环监控设备(FSU)技术要求(试行)(Q/ZTT 1008-2014)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50689-2011)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工信部规2008111号)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YD1363.14-2005)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动环监控设备采购项

3、目 技术规范书1.7 本规范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维护部颁布,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属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在工程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以适应各地的工程实际。未经许可或授权不得超范围使用。2.系统安装原则及规范2.1 设备安装原则(1) 安装位置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尽量远离热源、电磁电场等辐射源、易浸漏水位置(水浸探头除外)、电源进出线口。(2) 设备安装位置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操作、维护,不占据通道和设备预留位置。(3) 设备安装时注意基站整体协调,不破坏基站的美观。(4) 模块位置选择要放在采集量集中的区域,并有利于布线,距离智能设备 RS232的通信端口一般不能

4、超过15米。(5) 传感器、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能真实地反映被测量值,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6) 设备安装时根据设备固定孔数量及其位置,在墙上定位打孔,使用自攻螺钉+胶塞固定,安装稳固牢靠,不易松动,模块底边应与地板或天花板平行,固定牢靠无松动。2.2 布线原则(1) 室内站线缆沿墙壁走线应使用PVC线槽或PVC线管,线槽、线管所走的位置不影响机房的整体美观,遵循“沿顶、靠墙、绕梁”的原则,尽量沿墙脚布线,尽量走在原有的线槽旁。(2) 线缆走线应使用扎带固定,绑扎时应整齐美观、工艺良好。(3) 线缆拐弯处要有弧度、不受力,拐弯半径是线径6倍以上。2.3 防雷接地原则 基站监控系统设备采用就近接

5、地原则,所有设备的接地线尽量短、直,中间无接续。按各地区平均雷暴日的高低及各地区设备雷击故障率高低来划分,基站监控设备接地分为两种类型: (1) 基站采集模块EISU和设备安装箱尽量安装在基站保护地排附近,靠近交流配电箱。采集模块离设备安装箱的安装距离小于3米,设备接地采用级联接地方式,即采集模块的机壳保护地引4平方黄绿铜导线到设备安装箱接地端子,设备安装箱接地端子引4平方黄绿铜导线到基站保护地排,如图(图2.3.1)所示,此类接地方式适用于普通防雷等级地区或设备雷击故障率不高的地区。 (2) 基站采集模块(EISU)和设备安装箱尽量安装在基站保护地排附近,靠近交流配电箱。当采集模块到设备安装

6、箱的安装距离大于3米,设备接地应采用独立接地方式,即采集模块、设备安装箱的机壳保护地分别引4平方黄绿铜导线到基站保护地排(或者基站等电位联结带)。当设备安装箱离交流配电箱较近时,也可将设备安装箱的接地端子引4平方黄绿铜导线到交流配电箱接地端子上。所有设备接地线不能超过10米,有等电位联结带的基站优先将接地线引到等电位联结带上,确保接地线最短。如图(图2.3.2)所示,此类接地方式适用于高防雷等级地区或设备雷击故障率高的地区。 图2.3.1 基站监控系统设备接地电气示意(类型一)图2.3.2 基站监控系统设备接地电气示意(类型二)图(2.3.1、2.3.2)说明: 1、 绿线为保护地线,蓝线为直

7、流电源地线(接工作地排),棕线表示保护地排和工作地排汇接线,大部分基站是同一地排无棕色所示连接电缆。黑线为信号线(E1线串口线AI线DI线DO线传感器及控制器电源线、通讯线等),红色线为需要监控工程布放的保护地线,一般为4mm2黄绿多股导线; 2、 有金属外壳或保护接地端子的传感器及控制器应接地,接地采取就近原则; 3、 各设备接地线的线径长度和搭接方式,按设备接地原则规定执行; 4、 所有传感器、变送器、智能设备在接入采集器的一端,线缆的屏蔽层必须接采集器的机壳地;红色线是在监控工程施工中必须增加的保护地线,电量设备安装箱(即监控安装箱)的机壳地就近接到交流配电箱内保护地排或就近接到基站汇集

8、地排,必须保证接地距离最短。 2.4 设备及传感器安装规范2.4.1主监控单元(1) 主监控单元为标准1U设备,一般安装到网络柜底部;或机房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自定义安装,但以不影响客户设备维护和扩容为主要原则;(2) 固定设备耳朵的螺丝必须齐全,每台设备必须采用4个铜卡螺丝固定;监控单元若本身深度较长,应在监控单元下方固定两个直角支撑或托盘,以保证设备安装的牢固和美观。(3) 电源线缆应从网络柜右后侧入柜,信号线缆从左后侧入柜。线缆敷设至监控单元下方两侧至网络柜前端,在监控单元下方安装一个绑线架,线缆接好后用扎带绑扎在绑线架上;对于监控单元,安装时应保持水平,不倾斜,固定牢固,安装完毕后保证设

9、备清洁无损伤。(4) 线缆接头必须进行焊锡处理,与设备连接必须紧固;(5) 接入绿色端子的线必须刷锡,剥线长度一致,外露部分约为15mm,线缆的剥皮处都应用热缩管缩紧;(6) 地线的两端接线端子(铜鼻子)均要压接牢固并进行镀锡处理,最后利用热缩管缩封处理;(7) 如现场条件合适,应在设备出线端安装一合适深度的理线架,其一利于捆扎各种线缆,其二设备安装更加美观。2.4.2温/湿度传感器(1) 安装位置合理,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能稳定反映机房环境温/湿度的位置,不能安装在下述位置:在门边,以防止开关门造成的温/湿度变化,正对空调进、出风口的位置,窗户附近,靠近水蒸气和挥发油气附近,设备出风口等发

10、热源附近。(2) 室内站用两个自攻螺丝+胶塞安装在墙上, 固定无松动,需使用专用的耐高温胶粘贴,如环氧树脂。(3) 安装的高度要便于维护,传感器底端距地(或地板)150cm(根据实际情况可以10cm),一般安装在FSU附近。(4) 传感器底端距离线槽约2cm。(5) 必须使用抬高底座,目的保证传感器探头受到墙体的温度辐射最小。(6) 信号线走结构件的底座上的走线槽,禁止将结构件底座通风栅剪开捅断,特别是防止碰伤PCB上的探头、电位器等零器件。(7)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必须接到FSU 数字温/湿度专用通道。(8) 数字温/湿度采用单总线方式接入时,数量不宜超4个,采RS485方式接入时,不宜超过

11、8个。数字温/湿度对工作电压要求较高,为避免压降,总线方式接入且采用4芯屏蔽线时,DTH距采集单元不宜超过20米,更长的传输距离应采用0.5mm2以上线径或核查数字温/湿度硬件版本,较新的硬件版本信号传输距离也较长。(9) 探头与变送器间距离不能超过传送距离。 2.4.3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1) 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需安装于盗贼可能闯入的出入口,一般选择安装在门附近的墙壁上,必须保证传感器能够探测到门窗、通道等要害部位。室外一体化柜站,应用配套固定支架安装在机柜铁门附近的支架上部位置(靠机柜顶部),确保门打开时,能同步产生告警。(2) 探测器附近避免有加热、制冷设备或空调等,不要把探测器置于窗前

12、或正对门窗,以免门窗外面的汽车灯光、火光等辐射红外线穿透玻璃照射到被动红外探测器上,直接接触气流或阳光,导致误报警。(3) 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不能相对安装。(4) 传感器安装的高度要求:底端距地(或地板)2.1m 到2.3m 之间。(5) 红外探测器的有效距离一般为12m,不要在探测器前摆放大件物体,微波能量能够穿越玻璃及大部分墙壁,不要把探测器朝向户外过道或旋转的机械设备。(6) 红外双鉴探测器调试复杂,安装后需要根据安装的环境可能做相应的调节,具体参考产品说明书。2.4.4烟雾探测器(1) 每个房间至少配置一个探测器,如需在同一个房间安装多个烟雾传感器时,烟雾传感器可以并联安装,但并联的探

13、测器数目不宜超过5个。不同房间的探测器不得并联共用一个DI口。(2) 安装烟雾探测器过程中,前端探头的塑料罩杯严禁打开,以防施工过程尘土污染,影响灵敏度。安装完成后,测试时不允许用烟头,火苗直接熏燎,应使用专用工具或管吹测试。(3) 机房内烟感一般在开关电源侧上方吸顶安装,以防屋顶漏水时沿膨胀螺栓滴入开关电源内部引起短路。(4) 烟雾探测器要吸顶安装,不能将传感器安装在屋梁上。探测器严禁就近沿线架的吊脚架走到天花板或屋顶,不得安装固定在线架上。(5) 烟雾探测器不能安装在如下位置:有较大粉尘、水雾、蒸汽、油雾污染、腐蚀气体的场所、空调出风口、入风口附近,屋梁旁边。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

14、不应小于1.5米,距离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探测器距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0.5米。(6) 如果机房面积较大而配置探测器较少时,一般安装在设备集中的地方或者就安装在电源设备侧上方。对于室外一体化柜站,应用配套固定支架安装在一体化柜顶部正中的柜壁上。2.4.5水浸传感器(1) 水浸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选择:水浸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安装箱内或者墙壁固定安装,避免安装在易磕碰位置,需采用导轨卡装或两个以上螺钉对角固定。(2) 水浸电极的安装位置选择:水浸电极一般安装在机房里面地势较低的地方或靠近空调的地方,水浸电极高度距地面约3mm。安装位置应不妨碍机房里人员的走动,同时不影响机

15、房整体的美观。对于2层以上的机房,水浸传感器主要用于判断空调是否漏水,此时应当同用户的空调维护人员协商,将传感器放置在空调冷凝水、空调进出水管等易发生漏水的地方。(3) 水浸探测电缆的安装位置选择:当水浸电极采用带状探测电缆时,安装时选择干燥、平整的地面,一般安装在大型精密空调下、空调加湿器周围、供水管下等可能会漏水的地面,机房如有防静电地板,需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下。(4) 水浸传感器测试时,应用水杯距传感器五厘米左右倒水,让水缓慢流过传感器,检测其告警是否正常。(5) 其他要求事项:a)水分不得进入水浸传感器内部;b)探头不得接近化学试剂、油等物质,勿在结冰、高温下使用;c)水浸传感器及导线应

16、远离高压电、热源等;d)水浸电极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电缆采用BVVP2*2*7/0.15电缆,最长不能超过35m。2.4.6门磁传感器(1) 磁铁部分与开关部分对齐平行安装,两者间距不得超过5mm,门磁安装位置靠近门开侧,距门开侧的门框5cm。(2) 门楣上线槽要注意美观,线槽与门磁开关的距离尽量小,无线槽保护的线缆应缠缠绕管固定。(3) 对于双开门或推拉门,应配两个门磁,如果只配备一个门磁,应关闭固定一扇门,门磁安装在另一扇的活动门上。2.4.7蓄电池总电压采样(1) 采样位置必须在蓄电池组正、负极汇接排或电缆上,使用焊接有PTC保险管的U型电池夹采样,U型电池夹需固定在第1和最后一节电池的汇

17、接排或电缆上。(2) 电池夹安装固定牢固,与电池汇接排或电缆接触良好。(3) 禁止接在单体电极螺杆上,不允许在开关电源的正负母排上采样。(4) 要求使用二芯电源线作为采样线。2.4.8摄像头与灯控(1) 摄像头安装位置主要考虑监测门口和窗户易被入侵的区域,且要避免照明灯造成镜头逆光。室外站点摄像头安装时不能正对基站门,保持一定角度,防止开门瞬间镜头逆光无视频。(2) 照明灯灯控须另加单回双路照明开关,远程灯控不能影响本地照明控制。(3) 照明灯灯控控制箱一般安装在原照明开关附近,要注意美观。(4) 照明控制线的线径要根据实际选用,参考标准是1个平方毫米的铜芯电源线可长期承载2A电流,超过这个值

18、的要注意选用其它线径电源线。(5) 摄像机安装固定牢固,安装方式不限制,可以装在墙上,也可以装在走线架上。(6) 禁止使用USB视频延长线,确保视频效果。2.4.9非智能空调监控(1) 采用红外空调控制方式实现空调控制时,要求二极管极性不能接反,并且四芯屏蔽线的红灰、绿棕分别拧成股与二极管的针脚焊接,焊接处要上热缩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布。(2) 空调红外控制器底座安装位置离空调红外窗口的距离不宜超过15米。(3) 采用继电器控制空调柜机面板方式时,当采集模块与空调距离超过15米时,控制线要采用加粗线缆(用21.0的电源线)或调整采集模块的安装位置缩小与柜机的距离。(4) 空调电流互感器的采样电源线

19、型号规格使用正确,线缆穿过电流互感器的方向正确,电源线缠绕的圈数所有站点统一。(5) 空调电流互感器的采样电源线布线时与信号线分开。以上内容为在动环验收时,应要注意的事项规范与质量的相关标准,根据具体站点情况填写附表1动环监控设备安装工艺质量验收表(室内站)或附表2动环监控设备安装工艺质量验收表(室外站)。2.5 标签规范2.5.1设备标识要求(1) 设备应标注清楚各设备名称、编号。(2) 设备内部和设备之间的所有连线、插头应贴有标签,并注明该连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不能有手写标签。(3) 所有电缆和告警线应贴有线缆名称标签,除地线外其余要注明该连线的去向。对于每对告警线所代表的告警内容,要注明

20、在控制箱盖板背后的标签纸上。(4) 所有的开关应注明所供电的设备、机柜。2.5.2标签规范应用原则(1) 标签内容制定实用化原则。(2) 信号线、传输线、电源线、地线的标签需有起始点和终止点。(3) 其他线的标签必须清晰注明此线的主要作用。(4) 标签规格标准化的原则。(5) 所有直接粘贴于线缆上的标签,其标注之内容需尽量简明显眼,且标签要预留一定的空白宽度,以便可以重叠缠绕增加牢固度,避免用透明胶缠。3.动环设备监控采集要求新建独立宏蜂窝基站应配置1套一体化数据采集器(含传感器、变送器等设备)对基站内的交流配电箱、开关电源、蓄电池组、空调机等进行监控。相关告警测验时,根据站点情况填写附表3

21、基站FSU监控数据测试验收表、附表4 开关电源监控数据验收表。3.1 开关电源遥测点:单相输入电压、单相输出电流、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入频率、输出总线电压、模块单体输出电流、总负载电流、蓄电池电流。遥信点:模块单体状态(开/关机、限流/不限流)、模块单体故障/正常;系统状态(均/浮充/测试)、系统故障/正常、一次下电开关状态、监控模块故障、主要分路熔丝/开关故障。遥调点:均充/浮充电压设置、限流设置。遥控点:模块开/关机、均/浮充、电池管理。3.2 空调设备遥测点:温度。遥信点:空调工作状态、工作模式(通风/制冷/加热/除湿)。遥调点:温度设置。遥控点:空调开/关机。3.3 电源柜遥

22、测点:单相输入电压、单相输出电流、三相输入电压、蓄电池组电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遥信点:故障告警。3.4 交流配电箱(屏)遥测点:单相输入电压、单相输出电流、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有功功率、电度。遥信点:开关状态、市电状态。3.5 蓄电池组遥测点:蓄电池组总电压。3.6 环境遥测点:温度、湿度。遥信点:烟感、水浸、门磁。遥控点:智能门禁。4.系统测试及交维4.1 测试及交维流程设备安装完成后,需对整套系统进行测试后才能交维,具体流程如下:(1)安装完成后,现场人员通知后台人员将站址状态更改为“测试”态;(2)现场人员根据告警测试要求,模拟告警,进行测试

23、。(3)后台人员系统查看测试结果,数据完整后提交总部审核;(4)总部审核通过后,转“交维”态,站址正式上线;(5)如运营商未装设备,可先断电关机,运维监控系统中转成“维修”态。4.2 测试方法4.2.1测试启动登录运维监控系统,将安装完成的站址更改为“测试”状态,具体方法如下:在“运行管理”中选择“工程割接-新建”,选择FSU,在弹出的“FSU列表”对话框里输入站点名称,查询后选择后点击“确认”。点击确定后在“新建”界面填写下面的联系人电话等必测项点击“申请”。收到成功提示后回到站址管理界面查询站址状态变为测试状态即可。4.2.2设备告警测试根据总部动环监控测试信号量的要求,现场和后台人员相互

24、配合,现场模拟测试,后台人员通过运维监控系统查看测试结果,完成站址信号量的测试。4.2.2.1 水浸告警测试测试条件1、FSU工作正常,现场配置水浸传感器;2、水浸传感器相关信息已在FSU和网管上正确配置。测试步骤1、将水浸传感器浸入水中;2、查询网管界面上是否产生水浸告警;3、将水浸传感器周围水擦干,在网管上查看告警是否消失。测试结果:运维监控系统中该站址的水浸告警能够正常显示。图4.2.1 水浸示意图4.2.2.2 烟雾告警测试测试条件1、FSU工作正常,现场配置烟雾传感器;2、烟雾传感器相关信息已在FSU和网管上正确配置。测试步骤1、在烟雾传感器附件产生烟雾,烟感告警指示灯亮起;2、查询

25、网管界面上是否产生烟感告警;3、将烟感复位查看网管上告警是否消失。测试结果运维监控系统中该站址的烟感告警正常显示。图4.2.2 烟感示意图4.2.2.3 红外告警测试测试条件1、FSU工作正常,现场配置红外传感器;2、红外传感器相关信息已在FSU和网管上正确配置。测试步骤1、在红外传感器附近来回走动;2、查询网管界面上是否产生红外告警。3、现场人员离开查看网管上告警是否消失。测试结果运维监控系统中该站址的红外告警正常显示。示意图见图4.2.3。4.2.2.4 环境温湿度遥测量测试条件1、FSU工作正常,现场安装有数字温湿度传感器;2、温湿度传感器相关信息已在FSU和网管上正确配置。测试步骤登陆

26、网管界面选择性能查看,即可查看当前的温湿度遥测值。测试结果运维监控系统中能够正常查询到温度传感器的遥测值。图4.2.3 红外告警示意图4.2.2.5 开关电源测试1)电池熔丝故障告警测试条件开关电源至少接入1组电池测试步骤1、断开开关电源的电池空开或者拔出电池熔丝;2、查询开关电源的LCD上是否会有电池熔丝断告警产生;3、查询网管界面上也应该产生该告警;4、闭合电池空开,或者插入电池熔丝,查看告警是否消失。注意:如果电池熔丝断开后,电源上没有马上告警,可以尝试修改浮充电压到54.2V左右。图4.2.3 熔丝示意图测试结果当开关电源的界面上产生该告警之后,在运维监控系统的告警界面产生该站址的告警

27、。2)交流输入停电告警测试条件开关电源至少接入1组电池,且现场有真实负载。测试步骤1、断开开关电源的交流输入;2、查询开关电源的LCD上是否会有交流输入停电告警产生;3、查询网管界面上也应该产生该告警;4、恢复交流输入,查看告警是否消失。测试结果当开关电源的界面上产生该告警之后,在网管界面上也应该查询到该告警。交流输入停电告警。3)防雷器故障告警测试条件开关电源配置交流防雷器,市电,电池工作正常。测试步骤1、拔出交流防雷器的检测线或者拔出交流防雷器中的某个防雷检测单元。图4.2.3 防雷器示意图2、查询开关电源的LCD上是否会有防雷器故障告警产生;3、查询网管界面上也应该产生该告警;4、恢复防

28、雷器检测线或者将防雷检测单元插回,查看告警是否消失。测试结果当开关电源的界面上产生该告警之后,在网管界面上也应该查询到该告警。4)整流模块故障告警测试条件开关电源至少配置2个整流模块。测试步骤1、拔出1个整流模块;2、查询开关电源的LCD上是否会有整流模块通信中断告警产生;3、查询网管界面上也应该产生该告警;4、将整流模块插回槽位,查看告警是否消失。测试结果当开关电源的界面上产生该告警之后,在网管界面上也应该查询到该告警。5)开关电源遥测量测试条件开关电源至少接入1组电池,且现场有真实负载。测试步骤1、登陆开关电源的LCD界面,查相关遥测信息;2、查询网管界面上对应遥测量数据信息;测试结果在开

29、关电源和网管界面均能够查看到开关电源遥测量,并且数据一致。6)浮充电压设定测试条件开关电源至少接入1组电池。测试步骤1、登陆开关电源的LCD界面,查浮充电压设置信息;2、登陆网管界面,查看开关电源的“远程调整”,然后设置浮充电压设置值,将浮充电压改成比当前浮充电压+0.5V。3、查看开关电源上的浮充电压值是否得到更改。测试结果浮充电压设置值能够在网管上设置成功。4.2.2.6 蓄电池组遥测量测试条件FSU的电池检测线已经正常连接。测试步骤登陆网管界面,查询到蓄电池组的遥测量。测试结果网管界面能够查看到蓄电池组遥测量信息。4.2.2.7 空调测试1)回风温度遥测测试条件1、FSU工作正常,空调与

30、监控通信正常;2、空调设备相关配置信息已在FSU和网管上正确配置。测试步骤1、在空调界面,查看当前的回风温度;2、登陆网管查看空调的回风温度,是否与空调一致。 测试结果网管界面能够查看空调的回风温度。2)远程开关机测试条件1、FSU工作正常,空调与监控通信正常;2、空调设备相关配置信息已在FSU和网管上正确配置。测试步骤1、登陆网管界面,选择远程控制,远程开机/关机;2、现场查看空调的开关机状态;测试结果网管执行开机后,空调开机;网管执行关机后,空调关机。3)空调异常告警测试测试条件1、FSU工作正常,空调与监控通信正常;2、空调设备相关配置信息已在FSU和网管上正确配置。测试步骤1、将空调柜机位于室内风机上测温度传感器端;2、查询网管界面上是否产生该告警;3、将温度传感器插回槽位,查看告警是否消失。测试结果当告警产生后,在网管界面上也应该查询到该告警。4.2.2.8 智能交流电表测试1)交流输入停电告警测试条件1、交流三相输入正常,交流电表通信正常;2、交流电表相关信息已在网管和FSU上正确配置。测试步骤1、断开交流电表所检测的交流输入空开;2、查询网管界面上应产生交流停电告警。测试结果在网管界面能够查看到交流停电告警信息。2)交流电表遥测信号测试条件1、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