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11KB ,
资源ID:873010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301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docx

1、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嘉祥高一化学 系列之知识清单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 依据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2、 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广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I周期表彳 I长周期(第4、5、6、7周期)过渡元素主族7个:I A- Vn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 W B第忸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 原子结构

2、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1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 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 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2) 递变性(从锂到铯):密度逐渐增大( K反常) 熔点、沸点逐渐降低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3、 化学性质(1) 相似性:点燃 占燃4Li + 02 Li 2 2Na + O2 Na2O22 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出0 = 2K0H + H 22R + 2 出0 = 2 ROH + H 2

3、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 递变性: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结论: 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注: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3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金属置换金属性弱的金属4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强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 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

4、从 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二)卤族元素:1、 原子结构I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7个I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 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 2到I 2)(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3、 化学性质(1) 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X 2 + H2 = 2 HXF;、Ckh : b 針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2NaBr+Cl 2 = 2NaCl + Br 2氧化性:C2Br 2 ;还原性:ClBr2NaI +Cl 2 =

5、2NaCl + 2氧化性:C22 ;还原性:CI-I-2NaI +Br 2 = 2NaBr + 12氧化性:Br22 ;还原性:Br 內、卩如 Bi2【2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结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弱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注: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判断依据:1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2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3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置换非金属性弱的非金属4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 F到2),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卤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到电

6、子的能力减弱,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从 F到2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总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3.核素(1)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 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3)原子序数 = 核电核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 A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 A ,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 了中子 N个=(A-Z)个原子核:质子Z个核外电子

7、Z个(2)核素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1)两 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2)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3)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又叫电子分层排布。电子层数S)I 2 3 4 5 6 7符号 KLMNOPQ能量大小: KLMN0P Mg2) Mg + 2HCl = MgCI 2 + H2 俗易)2AI + 6 HCI = 2AICI 3 +3H

8、2 (较难)金属性:Mg AI 根据1、2得出: 金属性 Na Mg AI(3)碱性 NaOH Mg(OH) 2 AI(OH) 3金属性:金属性 Na Mg AINa Mg Al 丁金属性逐渐减弱(4)结论: Si P S CI单质与H 2的反应越来越容易 生成的氢化物越来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逐渐增强。Na Mg AI Si P S CI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5)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现周期性的 变化规律,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总结:元素周期律:元

9、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实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四、同周期、同主族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是:元索金理性和非盘雇性的遂養II A InA IVA V A VIA VnABTrISiS ASSb TPD At1.周期表中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在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 性。2.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的左下角是, Cs;非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的右上角,是F。3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特: F无正价,非金属除 H外不能形成简单离子。2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

10、于 8.4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应用1在周期表中的左上角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2半导体材料: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中寻找。3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5.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电子层排布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递增电子层数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主要化合价最咼正价(+ 1 + 7) 非金属负价=一(8族 序数)最咼正价=族序数 非金属负价=一(8 族 序数)最高氧化物的 酸性酸性逐渐增强

11、酸性逐渐减弱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碱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形成难易、稳定性形成由难易稳定性逐渐增强形成由易难稳定性逐渐减弱第三节化学键离子键1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注:(1)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间(2) 成键本质: 阴、阳离子间的静性作用(3)成键原因:电子得失(4) 形成规律: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像 NaCl这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1)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如 NaCl、Na20、K2S等(2)强碱:如 NaOH、KOH、Ba(OH) 2、Ca(OH) 2

12、等(3)大多数盐:如 Na2CO3、BaSO4(4)铵盐:如NH4CI小结:一般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化合物)+铵盐。(一般规律)注意:(1)酸不是离子化合物。(2)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2、电子式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阴离子要用(1)离子须标明电荷数;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方括号括起; (4)不能把”写成“ =”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共价键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用电子式表示

13、 HCI的形成过程:H + Ci I H XCi *注:(1)成键微粒:原子(2) 成键实质:静电作用(3) 成键原因: 共用电子对(4) 形成规律: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形成共价键2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中不是离子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3共价键的存在:T非金属单质:H2、X2、N 2等(稀有气体除外)共价化合物:H20、 CO2、Sio2、 H2S等.复杂离子化合物:强碱、铵盐、含氧酸盐4共价键的分类:非极性键:在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极性键:在不同种元素 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

14、键为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能力强的一方。3.电子式: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原子的电子式:(或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AI - : Si - :P - : :CL: : : * B 2阴阳离子的电子式:(1)阳离子简单阳离子:离子符号即为电子式,如 Na+、Mg2+等复杂阳离子:如NH 4+电子式:L 耳 +HI K - J2)阴离子Ll=I-DS= T-简单阴离子: 、 W 复杂阴离子:3 .物质的电子式: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用它的离子符号表示;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量。H-:ClT :0:H

15、 - H:*KK IHXX XXXX 1 m CIS C泾H : ClJ:N N:H:0:0:HH : N : HXK d B HH:Cl :H X 9! * * A & *H : HH :貝:H :CI : Si: Cl:HHH Ii *:Cl :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正确标出共用电子对数目。H离子化合价电子式,阳离子的外层电子不再标出,只在兀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正电荷,而阴离子则要标出外XM * A t 4 呵款产时 X :CrJ-Mg2+:CIrX Vi0v Na+fNa+ 管:0 :町I- I 覽 L 层电子,并加上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负电荷。阴离子电荷总数与阳离子4.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

16、程: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XX XX XX XKHe + -HXCIS + Xc ccts XX XX XX XXHx+ & + XH H H* 1:O : + : B + : 6 : :6 : : C : : 6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X + : A Nf*Hr9 1 Iii NaX + * O +Na Na+ OJ2 Na+Na+ + k - + * Na * : S 2 3 NaXX x5t四、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分子间作用力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特点: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 _2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物理性质;3只

17、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气态非金属单质分子,及稀有气体分子之间。但像 二氧化硅、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微粒之间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变化规律: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例如,熔沸点: 2 B2C2F2 02、氢键定义: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形成条件:除 H原子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 N、0、Fo存在作用:氢键存在广泛,如 H 20、NH 3、HF等。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五、 化学反应的实质: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离子键、

18、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提高篇:一、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1只含非极性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 2 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2、 只含有极性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 HCl、NH 3、SiO2、CS?等。3、 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 H2O2、C2H2、CH3CH3、C6H6等。4、 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 NazS、NaH、K2O、CsCl等。5、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 Na2O2、Na2S2、CaC2等。6、 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物质,如 NaOH等。7、 由

19、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构成的物质,如: NH4C等。8、 由强极性键构成但又不是强电解质的物质。如 HF等。9、 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10、 离子化合物中并不存在单个的分子,例如: NaCl ,并不存在NaCl分子。提高篇一、周期表中特殊的周期和族1没有金属元素的周期是第一周期;含金属元素最多的族是川 B族;2、 非金属元素种类最多的 .族是 0 族。非金属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二周期。3、 全为金属元素的主族是第 A族;4、 全为非金属元素的主族是第四 A族;5、 在常温时,全为气态的族是 0 族。6、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W A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二周期。7、 最外层

20、有3个电子的原子一定位于川 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 2个的原子可能位于 A , 0族(He)、过渡元素区。二、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特殊性1、 Na、 K 需保存于煤油中,但 Li 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 Li 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中或密封于石 蜡332、 碱金属中,从 Li 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 P (K)=O 862g / Cm p(Na)=0.971e / Cm。3、 碱金属单质熔点都较低,只有 Li高于100 CO4、 氧化产物的特殊性。碱金属在空气中燃烧,只有 Li氧化成Li 20;其余的生成过氧化物(如 Na2O2)或更复杂的氧化物(如 K2O)O5、 Li与Mg的性质相似,Li

21、2CO3难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 LiOH溶解度小,受能热分解。6、 K、 Na 在常温下是固态,但二者的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7、 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大于正盐,但溶解度 NaHCO3 HClO 3 HClO 2 HClO ; 氧化性: HClO HClO 2 HClO 3 HClO 4。3、 溴 溴一深红棕色,唯一的常温呈液态的非金属,易挥发保存时加水抑制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4、 碘 加热时易升华。 遇淀粉溶液变蓝色。易溶于有机溶剂。 食盐中的加入 KIO 3可防治甲状腺肿大。碘与有变价的金属反应生成低价化合物。四、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 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

22、非金属元素: H。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Be、 Ar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3、 4 倍的元素:依次是 C、 O、 Ne。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 倍的元素:Be。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 倍的元素:He 、 C 、 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 倍的元素:O。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Li、 Si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 Li 、 P。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H、 Be、 Al。五、粒子半径大小比较1、 同种元素的原子或单核离子,化合价越高,半径越小例如,半径:Fe3+v Fe2+v Fe2、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

23、构的原子或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例如,半径:S2- CI- K + Ca2+3、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半径逐渐增大例如,半径:LiV NaV KV RbV CS半径:FV Cl V BrV I 带相等电荷数的同主族元素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半径逐渐增大 例如,半径: Li + V Na+ V K+ V Rb+ V Cs+F- VCl- V Br- V I-4、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半径逐渐减小例如, Na Mg Al Si P S Cl小结: 简单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 “三看 ”规律: 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

24、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六、熟记常见等电子粒子1、核外有 10 个电子的微粒:(1)分子: Ne、HF、 H2O、NH3、CH4。(2)阳离子: Na+、Mg 2+、 Al 3+ 、NH 4+、H3O+(3)阴离子: N3-、O2-、F-、OH-、NH 2-。2、核外有 18 个电子的微粒:比 10 电子粒子多一个电子层的对应粒子1分子: Ar、HCl、 H2S、PH3、SiH4。2阳离子: K + 、Ca2+阴离子: S2-、 Cl-、 SH-。“ 9+9 ”规律9 电子基团

25、: CH3、OH、 NH2、 F18 电子分子: C2H6、H2O2、N2H4、 F2、CH3F、CH3OH3、核外有 14 个电子的微粒N2、CO、C2H2、Si、HCN、C22-、CN-等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2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实验依据1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

26、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 性比乙强。4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5根据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活泼;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 属其对应的元素金属性弱。2、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2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实验依据1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 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八、根据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1、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O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 N o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