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评价指要一、评价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努力克服过分注重知识掌握的偏向,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引导学生的个性成长结合我市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反映和评价我市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便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
2、。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评价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2科学性原则 评价以标准为依据,遵循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评价原则。 3全面性原则 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4适应性原则 体现义务教育性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为根据,使具有不同的数学认知特点、不同的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
3、数学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三、评价的基本要求 1考查内容要依据标准,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关注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知识和常用的技能内容涵盖标准涉及的所有知识领域;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以标准为依据, 主要的考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等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见附表)根据标准中第兰学段的具体目标,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学习领域中,前三个领域将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
4、解、掌握、灵活运用,表中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这里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的要求其具体含义是: 了解: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2)数学活动过程包括数学活动过程中E表现邋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证明等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能否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
5、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否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3)数学思考包括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内容包括:能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活动获得对事物的理解;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能够运用图形形象地表达问题、借助直观图形进行思考与推理;时能对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推测性结论做合理的质疑;能够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现象。(4)解决问题能力包括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
6、题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识等等。2试题素材、求解方式等要体现公平性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认知风格、数学思维特征、数学表示的偏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通常不能够简单地视为“好与差”“弱与强”,因此,内容、素材和试卷形式在总体上对每一位学生而言力求公平。3试题背景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是基于解题者对问题的理解基础之上而进行的。评价中问题的背景力求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或其他学科现实与生活或社会相关的题材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四、试卷结构1题量:总题量为28题左右,每题中的小题量也有控制,小题的总体量不超过40小题。全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7、。2题型: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客观题的分值占总分的比约为40%。3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部分所占分值的比约为45:40:15,课题学习融入这三部分之中,这样与实际课题数基本相当。4难度:试卷的全卷难度控制在0.7左右,试卷中容易题(难度在0.7以上)、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 40.7)、较难题(难度在0.4以下)的比例控制在7:2:1附表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一)数与代数考 试 内 容ABCD有理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乘方的意义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
8、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考 试 内 容ABCD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代数式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武表示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
9、际背景或几何意义求代数式的值根据特定的问题,选择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整式与分式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式的概念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乘法公式: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2次)进行因式分解分式的概念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方程(组)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不等式组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
10、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解法,并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函 数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常量、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确定简单的等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函数值运用所学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函数关系,预测变量的变化规律考 试 内 容ABCD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意义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正比例函数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含利用其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用反比
11、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意义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昀图象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二)空间与图形考 试 内 容ABCD角比较角的大小,估计个角的大小,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进行度、分、秒简单换算角平分线及其性质补角、余角、对顶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相交线与平行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线、垂线段等概念,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12、平行线的特征和平行线的识别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稳定性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用勾股定理的逆寇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正多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
13、、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运用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圆圆及其有关概念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切线的概念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过圆上的一点画圆的切线切线长定理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
14、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利用基本作图法作三角形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视图与投影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事物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图形的轴对称认识轴对称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按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指出对称轴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其相
15、关性质攀攀鍪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图形平移认识平移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按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图形的旋转认识旋转(含中心对称)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四种关系形式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图形的相似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认识图形的相似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铆,面积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性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图形的位似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利用图
16、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锐角三角函数(sin A,cos A,tan A)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图形与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物体位置的确定证明的含义证明的含义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区分命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逆命题的概念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反例的作用反证法的含义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证明的依
17、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加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有上述四条推出的关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定理(三)统计与概率统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抽样的必要性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加权平均数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极差和方差,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
18、方图和频数折线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概率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利用概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四)课题学习让学生探讨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性的认识。考察一些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