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2.26KB ,
资源ID:87234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234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中医药生理期末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中医药生理期末总结.docx

1、天津中医药生理期末总结生理期末总结第1章、绪论1.何谓体液,细胞外液包括?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少量淋巴液、脑脊液等。2.内环境?内环境是机体全部组织细胞直接的生存环境,即细胞外液。3.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自身调节。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精确、作用局限而短暂。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相对较迟缓、但作用持久广泛。自身调节的幅度范围都不是很大,对此刺激的感受性较低,她是机体调节的辅助方式。4.何谓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完整是反射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5.正反馈、负反馈及

2、其意义?正反馈:是指受控制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意义:使整个调控系统处于一个不断重复加强的状态。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了控制部分的活动。意义:维持机体稳态。6.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名词解释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和腺细胞)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基本结构,细胞膜物质转运形式,试举例。 细胞膜以液态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膜上有糖类。细胞膜物质转运形式:被动运输 单纯扩散:O2、CO2等物质 易化扩散: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带电粒子 Na+、K+、Ca2+

3、、CI-等)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葡萄糖)(特点:结构特异性高、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主动转运 钠泵、钠钾泵、钙泵 胞纳与胞吐 神经递质的释放等2、兴奋性、阈电位兴奋性: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3、阈强度(刺激阈阈值)?阈值与兴奋性之间的关系?在刺激作用和强度时间变化率都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和兴奋形成反相关,阈值越大兴奋性越低,阈值小表示兴奋性高。4、静息电位定义、如何产生?何为动作电位?以神经细胞为例叙述动作电位产生原因。静息电位:

4、细胞安静时,位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外正内负。【如何产生】正常时,细胞内钾浓度高于膜外,钠离子膜外高于膜内,钾离子有向外扩散的趋势,钠离子有想内扩散的趋势,但安静时细胞膜对钾离子有选择通透性,钾离子外流通道切断膜两侧产生电位差。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波动。【如何产生】当细胞膜受到刺激后,首先是钠离子通道少量开放,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有所增强,钠离子逐渐进入细胞膜内,当膜电位达到阈电位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从而引发动作电位。5、极化、去极化、超极化、除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的概念。极化:静息电位,膜内负电位、膜外正电位的状态。去极化:在动作电位

5、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由静息值逐渐减小乃至消失,这个过程为去极化。反极化:进而膜两侧电位倒转成为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复极化:随后膜电位恢复到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超极化:膜电位负值加大远离阈电位的过程。状态名称机制静息电位极化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相)去极化钠离子内流反极化下降支(复极相)复极化钾离子外流超极化钠钾泵名词解释不完全强直收缩:给予骨骼肌刺激,刺激增加,若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过程的舒张期。第三章、血液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大细胞贫血)的原因?维生素B12是合成DNA所需要的重要辅酶,食物中的B12必须在胃内与胃黏膜细胞合成的内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到

6、回肠端被吸收。当各种原因导致内因子缺乏,如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分切除等使内因子缺乏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从而影响红细胞DNA的合成,使细胞核发育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可使DN合成障碍而出现与维生素B12缺乏相似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外源性凝血因子的启动因子。因子十二(阿拉伯文)接触因子。因子三组织因子。3、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及生理作用。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血浆中的白蛋白,意义:保持血管内水分稳定,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溶于血浆的晶体NaCI(80%),意义:对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7、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功能有重要意义。4、当B型血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相遇时将发生?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彼此粘集成团)5、通常50KG体重的成年人大致的体液量与血量分别是?体液量50KG*60%=30L,血量50KG*7%到50*8%之间L6、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是?按红细胞上的A、B凝集原的类型来分。7、何为等渗溶液,临床常见的等渗溶液是?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临床常见的等渗溶液:0.9%NaCI溶液(0.42%开始溶血,0.35%完全溶血,5%葡萄糖溶液。8、血液、血浆、血清的组成血液:血浆和血细胞的总称。血浆:血液除去血细胞的部分。血清:和血浆相比,缺乏一些凝血因子及一些

8、参与凝血的物质,增添了一些在凝血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名词解释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把抗凝血置于血沉管中,第一小时末血沉管中出现的血浆柱高度。生理性止血:正常人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内将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生理性止血的四个过程:小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凝集块血栓形成、止血后的修复。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集美酶原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换成纤维蛋白。血凝的实质: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血小板的生理特性:黏附、聚集、释放、吸附作用、收缩血凝块作用。血小板的功能:参与生理

9、性止血、促进凝血作用、对血管壁的修复支持作用。纤溶(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可使止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血凝块溶解、清除,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愈合以及血管的再生,同时维持血管内的血液处于流体状态。*异型输血(紧急输血)配型基本相合,可少量(不超过200ml)缓慢输血。第4章、血液循环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各期形成的离子基础是什么?0期(去极化期)Na+快速内流所致,(此时Na通道是一种激活快、失活快、开放时间短暂的快速通道)1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是形成1期的主要离子基础。(此期快Na+通道已经失活,Na内流已停止,同时激活一种主要由K+负载的一过性外向离子流。)2期(缓

10、慢复极期)Ca2+内流3期(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4期(恢复期)钠钾泵活动增强2、心肌生理特性有哪些?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3、何为心肌细胞自律性?何为窦性心律?心肌细胞自律性: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生兴奋性节律的特性。窦性心律:窦房结形成的心跳节律。(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自律性最高)4、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如何?特点和生理意义?兴奋性周期变化:(绝对不应期,局部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无论寄予多大的刺激,均不能再次产生动作电位。 相对不应期:用阈上刺激可以引起动作电位。 超常期:低于正常值的阈下刺激就可以使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兴奋性高。特点:有效不应期

11、长,相当于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意义:心肌因此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完全强制收缩,而始终保持着收缩和舒张讲题的节律活动。5、 何为期前收缩?其后为何往往伴有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如果在心房肌和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在下一次窦房结传来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人工的刺激或异位节律点发放的冲动的作用,则心房肌和心室肌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期前兴奋也存在着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收缩后的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至心室时,常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肌或心房肌的兴奋和收缩,要等再次窦房结兴奋传来时才发生兴奋和收缩。故在一次期前收缩后,常伴有一段心室舒张

12、期,称代偿间隙。6、心肌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各包括哪些?快反应细胞包括:心房肌、心室肌、房室束和浦肯野细胞(后面两者有自律性)慢反应细胞:窦房结细胞和房室交界细胞。(除了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均有自律性)7、兴奋在心脏传导顺序,兴奋传导特点及生理意义? 优势传导通路 心房肌 心室肌特点:心脏各部位心肌细胞传导性并不相同,兴奋在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不相等。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慢,优势传导通路和浦肯野纤维网传导速度快。意义:心脏兴奋传导途径的特点和各处传导速度的不一致性,对于心脏各部分有序协调的收缩,具有重要意义。房-室延搁使心室收缩发生于心房收缩完毕之后,因而不会产生房室收缩的重叠,有利于心室的收缩和射

13、血。 8、何为心动周期,按七个时期叙述心脏射血过程?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心脏泵血心室收缩期(射血过程)等容收缩期瓣膜均关闭,室内压急剧升高快速射血期主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室内压继续上升减慢射血期主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心室容积缩至最小,压开始下降心室舒张期(充盈血过程)等容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快速充盈期全心舒张期,房室瓣打开减慢充盈期房缩期9、简述第一、第二心音是如何产生的?各标志什么?第一心音:发生在等容收缩期初,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原因是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突然关闭。第二心音:发生在等容舒张期初,标志着心舒张的开始,形

14、成的原因是动脉瓣关闭。10、何为搏出量?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搏所射出的血液量,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心事收缩末期容积之差,是评定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前负荷)、动脉血压(后负荷)、及心室肌收缩能力。11、反映心功能指标有哪些?并加以解释?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指数、搏出量、每分功12、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动脉血压因素?有足够量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室射血与外周阻力相互作用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使血流连续,缓冲收缩压,维持较高的舒张压。13、何为中心静脉压?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15、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通常称为中心静脉压。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心脏射血功能,心脏功能越好,中心静脉压越低。静脉回流速度: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升高。14、何为微循环?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及意义?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心血管系统直接与组织细胞接触并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循环组成:微动脉、后微静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七个部分组成。血流通路:迂回通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直捷通路(促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由静脉流向心)、动-静脉短路(主要分布于皮肤,调节体温)15、组织液如何形成和回流形成:毛

16、细血管血浆中的水和营养物质透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回流:组织液的水和代谢产物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16、#降压反射有何生理意义?对维持心脏和脑的正常供血方面有重要意义,生理意义是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17、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有哪些区别?肾上腺素 强心药,去甲肾上腺素 升压药第5章、呼吸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何种细胞分泌的,有何生理作用?由肺泡壁上的二型细胞分泌。作用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防止肺水肿,降低呼吸阻力减少吸气做功。2、肺泡通气动力?平静呼吸时,在一个呼吸周期中肺内压如何变化?肺泡表面通气动力:呼吸肌收缩舒张的呼吸运动是

17、肺通气的原动力。吸气时,吸气肌收缩使胸廓扩大,肺扩张而容积加大,肺内压下降,当降到低于大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吸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通气即停止,随后吸气肌舒张,胸廓与肺回位,肺缩小,肺内压升高,气体呼出。呼吸末,肺内压=大气压3、胸内腹压如何形成?生理意义?在平静呼吸时,胸膜内压低于大气压,是加于胸膜表面的压力间接形成的(肺回缩力形成的)保持肺的扩张状态。利用肺通气和肺换气;促进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4、为甚么适当深而慢的呼吸比快而浅的呼吸气体交换效果好?气体交换效果的好坏看通气量/血流比值大小,正常人安静呼吸时,通气/血流比值为0.84,此时流经肺部的混合静脉血能充分的进行气体交换,全

18、部变成动脉血。浅而快的呼吸通气过度,使比值增大,有一部分肺泡不能与血液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使生理无效腔增大,气体交换率下降。5、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因素?呼吸膜的面积(面积越大,交换率越大)、厚度、通气/血流比值(正常比值0.84)6、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如何运输?血氧运输O2主要与血红蛋白以化学结合的方式存在于红细胞内,物理溶解极少。CO2也是与物理溶解5%和化学结合95%两种运动方式,化学结合方式有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两种形式。7、血液PCO2、PO2升高,H+升高,对呼吸有何影响?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引起呼吸加强的效应在一分钟左右即达到高峰。如果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长期持续维持在较高水

19、平,则2-3天,其效应就会逐渐下降,最终仅是吃初期效用的八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临床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以上,就会丧失意识,出现肌肉强直和震颤,称CO2麻醉。低氧气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能使呼吸加强,但低氧气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则是抑制作用8、何为肺扩张反射?生理意义?名词解释胸内压:胸膜腔内压,为胸膜腔内的压力。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时间肺活量:又称用力呼吸量,用以测定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氧含量占氧客量的百分比。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进入肺泡交换的气体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第6章、消化

20、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对化学、温度、机械牵张刺激较为敏感;紧张收缩性;自动节律性运动;富有伸展性。2、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主要成分和作用?唾液:【主要成分】水分占百分之九十九,有机物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等,无机物主要是K+、HCO-、Na+、CI等。【生理作用】湿润和溶解食物,即引起味觉,又便于吞咽;唾液淀粉酶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清洁和保护口腔卫生,溶酶菌和免疫球蛋白有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胃液:【主要成分】水、盐酸、氯化钠和氯化钾等无机物以及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和内因子等有机物。【生理作用】1、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为胃

21、蛋白酶提供最适宜的PH值;促进食物中蛋白质的变性,使之易于消化;抑菌和杀菌作用;进入小肠后,可促进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酸性环境有助于钙和铁的吸收。2、胃蛋白酶原激活成为蛋白酶可以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形成胨及少量多肽和氨基酸。3、糖蛋白形成黏膜形成凝胶保护层,起润滑作用,能保护胃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4、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其吸收。胰液:【主要成分】碳酸氢盐、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生理作用】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为小肠中的各种酶的活动提供弱碱环境;胰液中的各种酶分别对食物中的各种物质进行分解。胆汁:【主要成分】无机物钠离子钾

22、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有机物主要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和磷脂,不含消化酶。【生理意义】胆盐可降低脂肪表面的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从而增加胰脂肪酶与脂肪作用的面积;能促进胆固醇和脂肪酸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小肠液:各种消化酶,弱碱性环境【生理意义】保护作用、消化作用3、胃液分泌头期特点?持续时间长;胃液分泌量大;酸度及胃蛋白酶原含量均很高,其分泌反应的强弱与情绪食欲有很大关系。4、掌握有关胃排空的一些概念。胃排空:胃内食靡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糖类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5、胃和小肠运动形式及生理意义?胃的运动形式:容受性舒张(它能使胃容量增加而胃内压变化不大,以完

23、成容纳和贮存食物的功能)、紧张性收缩(维持胃的形态位置,又使胃内有一定压力,从而有助于胃内消化)、蠕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消化;磨碎食物,机械性消化;推进食糜)。小肠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混合和运送),分节运动(使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延长食糜在小肠中停留时间,增大食糜与小肠接触面积,促进消化分解产物的吸收;挤压肠壁,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有助于吸收),蠕动(推送食物)。6、胆囊的功能?贮存胆汁,浓缩胆汁,调节胆道压力。7、大肠内细菌的作用细菌产生的酶能分解食物残渣,细菌还能利用食物残渣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它们经肠壁吸收后被人类利用。8、排便反射障

24、碍(何种情况下潴留失禁)?潴留:神经反射损伤(盆神经,脊髓腰骶部)失禁:大脑皮层不能控制排便中枢;中枢联系中断(大脑中枢,脊髓除腰骶段)。9、消化产物主要在何部位吸收?小肠名词解释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食物消化后的可吸收成分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胃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头区肌肉舒张。胃排空:胃内食靡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肠肝循环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第8章、肾脏的排泄功能1、球旁器的组成,各细胞的功能?球旁细胞: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促进其分泌激素。致密斑:感受肾小管液流量及其中氯化钠含量

25、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到球旁细胞影响肾素的分泌。间质细胞:吞噬收缩。2、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收集分泌。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近曲小管。3、叙述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其影响的滤过作用的因素。滤过作用:血液进过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子、小分子溶质细胞(包括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从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转移到肾小囊囊腔而形成原尿的过程。滤过膜的通透性与面积。滤过膜通透性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有效率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促)、血浆胶体渗透压(阻)、肾小囊内压(阻)(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4、葡萄糖重吸收的主要方式和主要部位。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近端小管。

26、5、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提高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使排尿量减少;增加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以提高肾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压梯度。6、肾小管分泌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氢离子、氨气、钾离子7、醛固酮的作用。保钠保水排钾;促进氯的被动吸收。8、何种情况下出现尿潴留失禁?尿潴留:多由于脊髓腰骶段损伤使排尿反射中枢活动发生障碍所致。尿失禁:脊髓受伤,脊髓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所致。9、电刺激家兔迷走神经传出端,尿量如何变化?为什么?心输出量减少,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尿量减少。10、水利尿及原理。水利尿:日常大量饮用清水后,可引起尿量增加

27、的现象。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ADH的合成分泌下降-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下降-尿量增多11、球-管平衡无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或减小,近端小管始终按肾小球滤过液的一定比例进行重吸收的现象。VP血管升压素,ADH抗利尿激素尿崩症:下丘脑病变累及视上核和室旁核或下丘脑-垂体束,ADH合成和释放发生障碍。名词解释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产生的超滤液量。正常值125ml/min肾糖阈:当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渗透性利尿:当渗透压升高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所引起的尿量增多的现象。(小管液浓度很高,渗透压增大,则可抑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原尿又称超滤液,除了蛋白质含量极少外其他成分

28、与血浆接近。第11章、神经系统问答题:1. 神经纤维的功能及兴奋传导的特征?功能:运输轴浆,传递兴奋。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相对不疲劳性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如何产生?3. 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有几种并加以解释?各有何生理意义?4. 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5. 兴奋如何由神经传向肌肉?6. 脊髓感觉传导特征?脊髓半横断后感觉和运动障碍如何发生?7. 何谓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其作用?指丘脑感觉接替联络核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的感觉投射系统。引起各种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8. 何谓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其作用?由丘脑的髓板

29、内核群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非专一性感觉投射系统。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保持皮层处于觉醒状态。9. 躯体感觉代表的投射部位及其特征?10. 视觉、听觉代表区的部位?视觉皮层投射区在枕叶皮层,听觉皮层投射区在颞横回及颞上回。11. 牵张反射有几种类型并加解释?各有何生理意义?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产生反射效应,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腱反射,临床通过检查腱反射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肌紧张: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12. 何谓脊休克?产生原因? 小脑有何生理机能?肾休克:与脑断离得脊髓暂时丧失一切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称为肾休克。原因:短离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特别是失去大脑皮层、脑干网状结构和前庭核的下行易化结构。维持身体平衡的部位在前庭小脑,调节肌紧张与协调随意运动由脊髓小脑完成,参与随意运动设计的是皮层小脑13. 脑电图各波形与意识的关系?波:正常人在清醒、闭目、安静时出现波:在睁眼视物,思考问题或接受其他刺激时出现波:在成人困倦时出现,幼儿时期常见波:睡眠时,深度麻醉智力发育不成熟的人名词: 反射中枢、中枢延搁、肌紧张、 肾上腺素能纤维、胆碱能能纤维、骨骼肌牵张反射、腱反射、牵涉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