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87.09KB ,
资源ID:86982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982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S元素实验探究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S元素实验探究试题.docx

1、S元素实验探究试题【S元素】实验探究专题突破训练 姓名: 2(14分)我省从2013年12月1日零时起,车用汽油升级为“国”标准,汽油中的硫含量下降三分之二,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有了大大的改善,SO2可以用Fe( NO3)3溶液吸收,某化学兴趣小组对SO2和 Fe( NO3)3 溶液的反应0.1mol/L的Fe(NO3)3 溶液的 pH2做了相应探究。【探究I 】:(l)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g铜片和20 mL 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三颈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配制1mol/L 的Fe(NO3)3溶液,

2、需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Fe(NO3)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恢复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再经过洗涤、定容、摇匀可配得溶液,请回答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_。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同学设计求余酸的物质的量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 _ (填字母)。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重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Na2S溶液后,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探究II】:(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3)装置B中产生

3、了白色沉淀,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三种猜想:猜想1: SO2与Fe3+反应;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猜想3:_;1 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证明该猜想1中生成的还原产物,某同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请分析该同学做法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 _。按猜想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某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替换溶液是_ _ (填序号)。a1 mol/L 稀硝酸 bpH1的FeCl3溶液c6.0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2、(

4、14分)(1)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底部要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不能碰到容量瓶口(2分)2H2SO4(浓)CuCuSO42H2O2SO2(2分) A(1分)(2)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2分)(3)猜想3: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1分)Ba2SO22 Fe32H2O=BaSO44H2 Fe2(2分)( 可分步写SO22 Fe32H2O=SO424H2 Fe2,Ba2SO42BaSO4(各1分)不正确(1分)SO2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分) ) c(1分)3(18分)实验室制溴化亚铁可以用图示的装置:装置中A为CO2发生装置;D和d中均盛

5、有液溴;E 为外套电炉丝的不锈钢管;e是两只耐高温的瓷皿,其中共盛有56g细铁粉。实验开始时先将铁粉加热至600700,然后将干燥、纯净的CO2气流通入D中,E管中反应开始,随反应的进行将d中液溴滴入到D中。经过几个小时的连续反应,在钢管的一端沉积有80g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溴的沸点:58.78,并对有机物有腐蚀性)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于装置D最好采用 加热的方式来得到溴蒸气。(2)若导入的CO2不干燥,会在E中发生副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在A中盛固体CaCO3,a中盛6mol/L的盐酸,为使导入D中的CO2为干燥纯净的气体,则图中B、C处的装置和其中的试剂应是:B为 ;

6、C为 。 (4)实验时,装置D和E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原因是: 。(5)反应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O2,其主要作用是: ; 。(6)为防止污染空气,应将F处出来的气体通入 。 (7)E中的反应为:2Fe + 3Br2 2FeBr3;2FeBr3 2FeBr2 + Br2此实验中溴化亚铁的产率为 。 3(18分,每空2分)(1) 水浴(7)37%4、(本题共13分). 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步骤操作现象向2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_

7、7(填“”、“”或“=”)。(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_ _。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Fe3+ Fe2+ ;请写出Fe3+ 跟SO2- 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1Fe2+与SO2- 3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操作现象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出现“丁达尔效应”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

8、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 _。(4)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操作现象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用激光笔照射步骤中的红褐色溶液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经检验步骤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_(填字母)。 aK3Fe(CN)6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 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4.(本题共13分

9、)(1)(1分)(2) Fe3+3H2OFe(OH)3+3H+,加入Na2SO3后,c(H+)下降,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离子方程式1分,平衡移动方向1分,共2分) 2Fe3+ + SO32- +H2O =2Fe2+ +SO42-+2H+ (2分)(3)FeSO3和FeCl3的混合溶液也可能出现“丁达尔效应” (2分)(4) a (1分) 2Fe3+ + SO2 + 2H2O 2Fe2+ + SO2- 4 + 4H+ ; Fe2+ + SO2 +H2O FeSO3 + 2H+(或2Fe3+ + 3SO2 + 4H2O 2FeSO3+ SO2- 4 + 8H+ ); FeSO3与剩余

10、的FeCl3溶液混合而呈现红褐色。(每个方程式2分,文字阐述1分,共5分)6、(15分)某学习小组依据SO2具有还原性,推测SO2能被Cl2氧化生成SO2Cl2。查阅资料:SO2Cl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化合物SO2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收集氯气前,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 的洗气瓶。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满Cl2,再通入SO2,集气瓶中立即产生无色液体,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进行如下研究。(1)研究反应的产物。向所得液体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经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除OH外)只有SO

11、42、Cl ,证明无色液体是SO2Cl2。 写出SO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检验该溶液中Cl的方法是 。(2)继续研究反应进行的程度。用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 写出SO2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阐述理由_。6(15分)I+6价(2分);II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浓硫酸(2分); (1) SO2Cl22H2OH2SO42HCl (2分)。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12、则说明溶液中有Cl-(2分);(2) BaSO4(2分); SO2Cl2 SO2Cl2由于白色沉淀是BaSO4,所以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必然存在SO2和Cl2两种气体。因此SO2和Cl2生成SO2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分7.(16)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xNaSO4yH2O2zNaCl)又称固体双氧水,是一种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等作用。为探究该加合物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步:准确称取6.945g样品,配制成250.00ml无色溶液A第二步: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400mol/LKMnO4标准

1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KMnO420.00ml第三步:另取25.00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932g.请回答下列问题:(1)欲配制无色溶液A,所需要的仪器除药匙、分析天平、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应有 。(2)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_MnO4_H2O2_Mn2_O2_。(3)滴定前,KMnO4标准溶液应盛装于中 (填仪器名称),滴定终点现象为 。(4)第三步能否通过加入AgNO3溶液的方法来测定?为什么(5)滴定前,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则Y值_(填“偏高 偏低 无影响”)(6)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为

14、 。8、(13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它可看成是用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而形成的。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类比学习思想,并通过实验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Na2S2O3与Na2SO4结构相似,化学性质是否也相似呢?【实验探究】取适量Na2S2O3晶体,溶于水制成Na2S2O3溶液,进行如表所示的探究,完成表中有关内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探究A. B.向PH=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a.溶液PH=8b. i. ii.S2O+2H= S +SO2 +H2O探究C.向新制氯水(P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

15、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下。(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 效率,B中试剂是 。 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写出两条)(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样品含NaCl另取少

16、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_样品含NaOH10、(14分)(1)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 (2分) 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答其中二条即可)(4分,每个2分)(2)(8分,每个2分)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pH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大于10.211(1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17、程式为 。(2)该小组同学对这三套装置进行了评价,认为甲和乙装置各有优缺点,甲装置的优点是 ,乙装置的优点是 。 (3)丙装置综合了甲和乙的优点,是一套比较合理的装置,试管C中是NaOH溶液,A中玻璃管可起到防止B中品红溶液倒吸的作用,其原理是 。为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C溶液吸收,可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查阅资料: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

18、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的实验:(4)试管内的白色固体是 (5)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最终小组同学对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认为: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Cu2S一定 (有/没有)。11(14分)(1)2H2SO4(浓)+CuCuSO4+SO2+2H2O (2分) (2)有尾气处理装置;(1分) 铜丝抽出反应停止,节省药品或控制反应的进行。(2分)(3)玻璃管可以平衡内外压强,A中气压不会急剧减小或减少太多;(2分) 从玻璃管中通入大量空气(其他合理即可给分)(

19、2分)(4)无水硫酸铜(或无水CuSO4);(2分) (5)2CuS+3O22CuO+2SO2 (条件也可为“煅烧”) (1分)(6)有(2分)12硫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把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I、所示)(1)图是图I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有 。(2)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该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将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常温下几乎不反应,但向混合物中加入FeSO4后再通入氧气,反应则立即发生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发生的原理_;在该反应中FeSO4的作用是_。(3)为寻找更加适宜的

20、氧化剂,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称量3.2 g铜丝放到45 mL 1.5 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18 mL 10%的H2O2,反应30 min后升温到60,持续反应1小时后铜丝反应完全。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时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晾干,得到10 g CuSO45H2O。该实验铜丝被氧化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过滤时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 。该小组得到硫酸铜晶体的实际产率是_。12、(14分,每空2分)(1)增加了安全瓶;有利于有毒气体被完全吸收。(2)2Cu + 4H+ + O2 2Cu2+ + 2H2O(或4Fe2+ + O2 +

21、4H+= 4Fe3+ + 2H2O, 2Fe3+ Cu = 2Fe2+ + Cu2+ ) 催化剂(3) Cu + H2O2 + 2H+ = Cu2+ + 2H2O 防止双氧水分解 酒精极易蒸发带走水分,加速晶体晾干,减少晶体的溶解 80% 25.(12分)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受热温度不同,该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SO2、SO3和O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设计一探究性实验,测定反应产生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经计算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确定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可能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提出猜想】.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

22、一种.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 两种.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SO2、SO3和O2三种【实验探究】实验操作过程(略)。已知实验结束时,硫酸铜完全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组装探究实验的装置,按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接的顺序为 。(2)实验结束,B中量筒没有收集到水,则证明猜想 正确。(3)实验结束,经测定装置C的总质量增加,能否肯定气体产物中含有SO2而不含SO3?请说明理由。答: (4)有两个实验小组进行了该实验,由于加热时温度不同,实验结束后,测得相关数据也不同,数据如下:实验小组称取CuSO4的质量(g)装置C增加的质量(g)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mL)一6.

23、42.56448二6.43.842241 根据表中数据,应选用 mL的量筒2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实验条件下CuSO4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一组: ,二组: 。9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受热温度不同,该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成分可能含SO2、SO3和O2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设计一探究性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经计算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确定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到的仪器如右图所示:【提出假设】 I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_一种;SO3II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_二种;SO2、O2III所得气体的成分可

24、能含有SO2、SO3、O2三种。【实验探究】实验操作过程(略)已知实验结束时,硫酸铜完全分解。(1)请你组装探究实验的装置,按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 _(填序号、仪器不重复使用)。(2)实验过程中,仪器F的作是 。【验证假设,分析推理】(3)有两个实验小组进行该实验,由于加热时的温度不同,实验结束后测得相关数据也不同.数据如下:实验小组称取无水CuSO4的质量/g仪器C增加的质量/g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mL6.42.562246.42.56448请通过计算,推断出第小组CuSO4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小组CuSO4分解时所得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恢复到反应前的温度和压强时,测得密度是反应前的,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最终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保留一位小数)9ISO3 IISO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