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6.75KB ,
资源ID:86941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941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由《苏东坡传》看林语堂的艺术人生.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由《苏东坡传》看林语堂的艺术人生.docx

1、由苏东坡传看林语堂的艺术人生由苏东坡传看林语堂的艺术人生在现代文学史上,以“幽默大师”著称的林语堂先生,曾写下饱含真性情与品格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由于种种原因,使林语堂先生一度被忽视。我们知道鲁迅、胡适,却不一定想到林语堂先生曾与他们并肩作战共同宣传新思想;我们知道鲁迅写“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批评周作人的“费厄泼来”精神,却不知道林语堂后来在京报副刊上载出他自己绘制的鲁迅先生打哈巴狗支持鲁迅的观点;我们了解林语堂因提倡“性灵”“闲适”文学受到鲁迅及左翼作家的批判,或许不知道林语堂也曾与大学生走上街头共同抗议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实际上,林语堂在国际上颇赋盛名。在美国,有两位中国伟人最为美国人所敬

2、重,一位是声名显赫的圣人孔子,另一位就是林语堂,美国人对孔子的了解还是通过林语堂介绍的;可见,林语堂在美国已经像众星捧月般拥戴。林语堂何以有如此“魔力”让美国人为之倾倒?这就不可避免地联系到那个大变革的“五四”时代,在大多知识分子致力于向中国传递西方思想,林语堂先生却在此时转向西方介绍中国特色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林语堂一生著作等身,他自己曾骄傲的说过写过几部好书,就是:苏东坡传庄子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风声鹤唳等。1而其中的苏东坡传一度被评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这与林语堂对苏东坡传神真切的描写密不可分。林语堂眼中的苏轼,既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一员,又是兼具仙风道骨的神人。

3、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2可以说,这是对苏东坡最准确最全面的概括,而林语堂却觉得这还不够,他说“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

4、天地问的凤毛麟角,不可数数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 3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林语堂如此敬仰苏东坡,而苏东坡传中又体现出林语堂先生怎样的艺术人生呢?本文以苏东坡传为基础,通过对林语堂笔下苏东坡形象的刻画,从而揭示出林语堂充满快乐的艺术人生。一 为苏东坡立传的缘由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中提到,他为苏东坡作传没有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并说在旅居海外之时即使不能为他写传,有他的书陪伴也总是好的。林语堂在1936年举家赴美宁肯淘汰许多珍本善本的古籍,也要带着苏东坡的书和有关于他的书,可见林语堂对苏东坡已经“着魔”了。林语堂说过,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

5、要的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我们只能知道自己了解的人,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他认为他完全了解苏东坡,在众多诗人中,他最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他偏爱苏东坡,不仅仅是从苏东坡的著作中汲取营养,更是由于他从自己身上看到了苏东坡的影子,仿佛苏东坡就是林语堂,林语堂就是苏东坡,两个相聚千年的生命在霎那间合二为一,在苏东坡传的字里行间似乎就可以触摸到作者的温度。他所刻画的是一个经过加工过的艺术化的苏东坡,他在这个生活在北宋年间的文学家哲学家身上,看到了现代精神;他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在这个艺术形象中透射出林语堂对美好人性的的理解。苏东坡传中苏东坡受儒道释的影响而形成混合的人生观,林语堂则因受中西方文化

6、影响称自己是“一团矛盾”。“林语堂被苏东坡的魔力所倾倒,这魔力不是巫师的法术,而是天才的智慧之光。由于崇拜,苏东坡使林语堂产生了一种神秘感。林语堂觉得苏东坡身上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开始,即强而有力的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他挥动如椽之笔,如同儿戏一般。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总之,我们所得到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林语堂认为苏东坡的这种魔力曾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所倾倒、所爱慕,他

7、的苏东坡传就是尽力描写苏东坡的这种魔力”。4苏东坡传里的苏东坡被林语堂理想化了的人物,被赋予了林语堂的精神。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曾谈到“读书的艺术”,其中有“灵魂转世”的看法:“我以为一个人能发现他所爱好的作家,实在是他的智力进展里边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这件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去寻找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人。古今异代相聚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情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融洽和谐,如面对着自己的肖像一般。在中国语文中,我们称这种精神的融洽为灵魂的转世。例如苏东坡乃是庄周或陶渊明转世,袁中郎乃是苏东坡转世之类。”其实,说林语堂是苏东坡的转世也是可以的。这样林语堂

8、才会如此了解苏东坡。二 浅析林语堂与苏东坡的相似之处(一)著名的文学大家。苏东坡传中谈及苏东坡对文学的贡献时说,“他在文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扩其领域,可以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而且在冒险大至危险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形之下成功了。” 5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显著的标志是“以诗为词”,而“以诗为词”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凡能入诗的内容,均可入词。“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也。”此说虽不无夸大,但针对宋初词坛实际,他能从题材与内容的开拓上来评价苏轼的创新精神,可谓卓有见地。苏轼以词抒发爱国的豪情壮志。众所周知,终赵宋王朝三百年历史,边患不断,爱国精神也就

9、始终贯串两宋文学。然而,北宋诗坛虽不乏关心国事之作,而于词坛却绝少反响。因此,苏轼这类爱国词章在开拓宋词园地上有重要意义。作为现代人,林语堂对现代文学的散文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散文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如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林语堂散文的语言杂收并蓄,各色兼用,像旧时公文的程式用语,时下流行的政治口号等等,都可以在他散文中看到。这实际上是体现了林语堂先生的文学语言观念,他主张文学语言可以将文言,白话,上来语及方言俗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白话的文言式的特殊语言。苏东坡与林语堂分别都对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形成

10、他们文学创作的原因也基本相似。 一方面,他们的文学个性都受家乡的山水及长辈的影响。苏东坡传中的第二章眉山,通过对眉山的地理位置、风俗以及苏家人物介绍,从侧面反映出苏东坡豪放豁达个性形成的原因。四川人大多耽溺于论争,酷爱雄辩的文章,并且谈话之时都引经据典,富有妙语佳趣;而苏东坡出生即拥有的辩才无碍,想是受此影响。而苏东坡的身心精力过人深厚,胸襟气度的开阔,存心的纯厚正直,确实都遗自其祖父潇洒的作风。在林语堂自传中,林语堂说故乡的风景和父亲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故乡坂仔村位于肥沃的山谷之中,四周皆山,当地称之为东湖,那里“树木笼葱青翠,多果实。田园间农人牛畜耕作,荔枝、龙眼、朱栾等果树,处处可见。巨

11、榕枝柯伸展,浓荫如盖,正好供人在下乘凉之用。冬季橘树开花,山间朱红处处,争鲜斗艳。” 6 林语堂说自己之所以成为那样一个人,也是因仰赖于山。他认为那时人品的基调,他只要享受自己的自由,不愿受人干涉。他爱说话,就快人快语;没兴趣时,就闭口不言。林语堂和苏东坡一样都率真爽直。在林语堂的眼中,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更是深远的。他认为挺值得父亲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敏锐而热心,富于想像,幽默诙谐,可见林语堂作为理想主义者,并且对“幽默”“闲适”文学倡导,也是源自他父亲。 关于读书写作,他们的主张更是如出一辙。苏东坡传指出苏东坡认为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纹理自然,

12、姿态横行。”林语堂则说“读书要在选择,如果能够用兴趣专心去读,这样一定可以读一胜十。至于写文章,最重要的是可以说自己的心里话,要自然、诚实,不可无病呻吟,不可狂妄浮夸。”他在圣约翰大学沉浸书海努力求知,在清华园里韬光养晦。在哈佛大学钻研比较文学,在莱比锡大学学习语言。林语堂兴趣广泛,不论所从事的哪方面都是皆由自己的兴趣所致。他自己也常说“学问都由趣味而来”。苏轼所做诗词皆是随性而来,最著名的就是他在黄州时游赤壁做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皆因有感而发,随性而做。如此,苏东坡的身上确实有林语堂的影子 另一方面,儒道及宗教的影响。苏东坡一生挣扎仕途,力求辅佐皇帝,实现自己报国之志,这是儒家出

13、世对他的影响。苏东坡传写苏东坡在初登政坛的意气风发,那时的苏东坡“轻松愉快,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一时骅骝长嘶,奋蹄蹴地,有随风飞驰,征服四野八荒之势”。而因为苏东坡的天性的直言善变,容不得半点沙子;在政坛上便渐渐受到排挤,退居地方,此时佛老庄禅思想则是其最好的慰藉。在“乌台诗案”后,他的流浪生涯由此开始,苏东坡却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纵情山水,与僧道同乐,百姓为友,后来更是寄情瑜伽炼丹之术,以求修身养性。在苏东坡传中,我们看到了身陷逆境而不颓废,反而自得其乐的快活苏东坡。也看到了一直主张“生活要快乐的”林语堂。曾受诺贝尔提名的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便是一个儒道兼具的传奇女子,她既渴望

14、山水田园的归隐式生活,又要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被公认为最贤德的媳妇。小说中林语堂所寄予的姚木兰的天性与追求,正是林语堂人生观的体现。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更加明确阐释了这种儒道合一的人生观,他说“如把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的涵义结合,一个代表消极的人生观,一个代表积极的人生观,那么,我相信这种哲学不仅中国人有之,而且也是人类天性所固有的东西。我们大家都是生来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 7(二)相像的性格脾性。一方面,他们的人生都追求自由,崇尚自然。苏东坡传中讲了苏东坡睡觉是的故事:在他入睡之前,他要不厌其烦地把被褥塞好。他要翻来覆去把躯干四肢安放妥帖,手拍被褥,直到把自己摆放适当又舒服又自在为

15、止。他身上倘若有地方发僵发痒,他要轻轻揉,轻轻揉。这些完毕,这才算一切大定。他要睡了,闭上眼,细听气血的运行,要确待呼吸的缓慢均匀而后可。他自言自语道“我现在已安卧。身上即使尚有发痒之处,我不再丝毫移动,而要以毅力精神克服之。这样,再过片刻,我浑身轻松安和直到足尖。睡意已至,吾入睡矣”。8林语堂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苏东坡追求的是灵魂之自在与身体之自在之间的关联。而关于自由,在生活的艺术里谈到旅行家说“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

16、绝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而来。他甚至忘了自己的姓名”。好一个向往自由追求自然的文人啊,关于自然与个人关系,他更有惊人之语“让我与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如此,林语堂更像是一个艺术家,生活在纯粹宁静的世界里。苏东坡明明知道自己的诗词会招来杀身之祸,却依然为民而歌,将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的情景融入诗中,这是率性的苏东坡,见到奸佞小人,便如蝇在喉,不吐不快。苏东坡传里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化又平民化的苏东坡,他是林语堂的

17、榜样,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与鲁迅周作人一起成为“语丝健将”,还是提倡“幽默”“闲适”文学,或者身居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或者著书立作,皆依性情而做。 另一方面,宽容、自信、幽默。最让林语堂佩服的还是苏东坡的性情,如富有赤子之心、热情奔放、刚直不阿、温柔敦厚、毫无机心、宅府仁慈、诙谐幽默、达观快乐等,这也是林语堂身上具有的特性。林语堂从不记仇,因他坚信孟子人性本善的人生观。正因此,林语堂才能深刻的理解苏东坡。有一次,苏东坡对他弟弟苏辙说了几句话,话说的最好,描写他自己也恰当不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园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

18、故。”用这话来反观苏东坡也一样正确有力。苏东坡对妓女从不歧视,并为他们作诗撰文,林语堂本人何尝不是如此?林语堂不为困苦束缚,自由潇洒,快乐天然,而他笔下的苏东坡也是这样:“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的,深的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9苏东坡的宽容豁达,一向为人所敬仰。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身陷囹圄,后来他在南京途中见到王安石,不计前嫌,与其参佛学,论国事,俨然多年好友。林语堂似乎在骨子里流着苏东坡的精神血液,他和鲁迅先生,历经两次分合,终因文学观念、人生观不同而分道扬镳,但他一直未忘鲁迅对他的知遇之恩,始终敬佩着鲁迅,相信在他心里依然把鲁迅作为朋友。关于他们的自负幽默,他们的观点

19、几乎一致。苏轼在年老时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林语堂认为,他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是一个不完美的好人。他说:“我以为我像别人同样的道德,我还以为上帝若爱我能如我母亲爱我的一半,他也不会把我送进地狱去。若我这样的人若是不上天堂,这个地球不遭殃才怪。苏东坡与林语堂的这种自信,不是随便说的”是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与总结。哪怕面对死亡,他们依然没有焦虑,没有恐惧,没有迷茫,没有空虚。(三)真挚的爱国情操。苏东坡传不仅记叙了苏东坡的才情人生,而且深刻的刻画了他的忠君爱民。他带领民众修水治渠,著名的“苏堤”便是他的政绩,改善地方公共服务系统,建立了第一个公立医院和苏东坡相比,林语堂一生几乎没有

20、做过官,但他身处“五四”那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与文人志士投身救国爱民之潮。后来,他虽身居国外,但他始终不忘救国之事。他一直对自己的妻女说,身在国外,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既要平和又要自豪;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自卑自弃。在抗日战争中,林语堂发表文章中国人与日本人日本必败论等文章笔战日本。在1940年林语堂初回故国在接受关于中日战争的访问时说过,表面看来日本人气势汹汹,下广州,占武汉,长驱直入,不可一世,许多中国人包括美国人都觉得,中国完了,抵挡不住。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如同青蛙永远吞不下水牛,日本永远不能打败中国。林语堂对祖国有着强烈而真挚的爱。抗战时期,林语堂远离祖国,但作为一介

21、书生,他为祖国做得很多,而且不遗余力;为了祖国,他对各种不利于中国的外国势力口诛笔伐,勇气可嘉;为抗战能够胜利,他两度回国,鼓舞士气,警醒世人。这是他爱国爱民、有骨气志气的表现。林语堂的强烈爱国精神,有目共睹。三 林语堂与苏东坡之别林语堂终究成不了苏东坡,苏东坡更别于林语堂。虽然在性情上有些相似,但他们都是相对独立于艺术之林的大师,各有其不同特色。接下来,笔者就从两者的差异上论述林语堂的艺术人生。(一)富足平顺的人生经历。众所周知,苏东坡一生漂泊,尤其是后期几乎居无定所,在苏东坡传中,看到苏东坡 身处险境,他却并不以为意,反而能自娱自乐,最有代表性的一件小事是:苏东坡被贬雷州后,他到梧州附近的

22、滕州,与弟弟子由相遇,而今境况凄惨。当地是个穷县份,兄弟二人到一个小馆子去吃午饭。子由吃惯了讲究的饭食,对那粗糙的麦面饼实在难以入口。苏东坡把自己的饼几口吃光,笑着向弟弟说“这种美味,你还要细嚼慢咽吗?”他们站起身来走出小铺子去,带着家人慢慢向前走。在苏东坡传里,林语堂展现给我们的苏东坡是艺术化了的,在现实生活中,苏东坡的达观里多少还是会有些无奈,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在怀念英雄人物时,感慨时间消逝,只笑自己多情,其间不免回忆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意气风发,豪迈奔放中又饱含

23、对于人生的无奈。而林语堂却不然,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生活要快乐,他的一生也确实是充满笑声的。林语堂的一生没有苏东坡那样的坎坷多舛的命运,没有投身政治而屡屡不得志的遭遇;他只是“一介书生”,但他的一生可谓富足,即使偶有困顿之时皆能逢凶化吉,或得贵人相助,或得友人资助。林语堂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童年时,受基督教的影响,接受西方教育,青年时更是进入以英文教学为主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随后又得以在清华大学教书并习学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又出国深造,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事业被经营的风生水起,他的生活富足安康,他的家庭美满幸福,在不算安定的社会里,这样的日子如何能不快乐?(二)别样的科学情结。苏东坡是举世著称

24、的画家、医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传中,记叙了苏东坡不仅创作了他有名的墨竹,他也创造了中国的名人画,苏轼论自己书画时也说“吾书虽不佳,然出自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苏东坡一度受痔疮之痛,便自学医术,自己治疗。 这都是林语堂所不可望其项背的,但有一点却是苏东坡所没有的,这就是林语堂的科学兴趣。小时候的林语堂一见到机械就会十分高兴,就好像是被迷惑了 一样。科学之于林语堂具有难以抗拒的巨大魔力,他一直梦想发明一台中文打字机,抗战胜利后,林语堂终于得以一偿心愿,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投入到打字机的发明中,为解决技术革新的难题,林语堂亲自到唐人街让人制作打字机的零件和模型,还请了一个意大利籍的工程师帮助

25、解决机械方面的问题。打字机终于制作成功,中国留学生、商人和华侨纷纷发电致贺。尽管这让林语堂一度陷入困境,但总算是实现了自己的科学梦想,并一偿做发明家的愿望。(三)独具特色的生存之道。苏东坡传里,我们看到了立于危难而不惧怕,反而泰然自若的的苏东坡;我们更看到了面对困境而放下士大夫的骄傲,在土地中悠然自得的苏东坡;这就是林语堂塑造的不论达与穷,都兼善天下的伟人形象。实际上,在宋朝那个人人以仕途荣耀为目标的年代里,面对漂泊无定的生活,即使豁达的苏东坡,也会有诸多的无可奈何。苏东坡传里的苏东坡更多的含有林语堂生活感受的影子,也正是对林语堂的生活体验的写照,不论身处何种境况都能不改自己的本性 ,他是真正

26、的生活的成功者。因为文学主张不同,让他承受了包括鲁迅、郭沫若在内的批评,甚至一些人的蓄意谩骂;因为发明中文打字机,让家人陷入经济困境;因为大女儿的自杀,他的妻子几近崩溃而脾气变坏。这些困苦与逆境,都被林语堂的天然达观本性包容、化解。郁达夫曾如是说“林语堂生性憨直,浑朴天真,假令生在美国,不但在文学上可以成功,就是从事事业,也可以睥睨一气,气吞小罗斯福之流。剪拂集时代的真诚勇猛的,是书生本色,至于近来的耽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 10郁达夫不愧是林语堂的知己,其中“消极的反抗”和“有意的孤行”勾勒出了林语堂的“独行其是”:不仅始终对现实社会保持批判的立场

27、,而且这种批判来自他独立的思想,而不是某个共同利益集团的意志。(同上)林语堂是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并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性灵”文学,“林语堂对自由原则的诉求侧重于保护个人独立的生活空间不受侵犯,他在社会与个人之间划了一条界限,并且坚决的守住了这条界限。” 11,正是因为他对自由自然的追求,所以他能承受住同行对他的批判,甚至是污蔑;他也能在家庭困顿及老年遭丧女之痛时,依然达观 ,并秉承快乐的本性。年老对于他就是“秋季之歌”,他曾这样说“生活的秋季,知道生命上的极限而感到满足。因为知道生命上的极限,在丰富的经验之下,才能有色调儿的调谐,其丰富永不可及,其绿色表示生命与力量,其橘色表示金黄的满足

28、,其紫色表示顺天知命与死亡。月光照上秋日的林木,其容貌枯白而沉思;落日的余晖照上秋日的林木,还开怀而欢笑” 12苏东坡的达观是面对生活而不得不为之的生存态度,林语堂的以快乐为主的生存之道,是立足于安乐生活而不懈追求人生目标的生活态度。他不骄不躁,一根烟斗,一支笔杆,足以让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品宇宙文章”!结语 林语堂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却一度不受重视。我们可以说,在那个需要作家以笔为矛,唤醒民众反抗的年代,林语堂转向主张“闲适”“幽默”,却是有些不合时宜,但这都属于“消极的反抗”和“有意的孤行”,是他面对那个独特时代为保持个性而转向的新的追求。在瞬息万变的21世纪,面对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被浮躁、压力充斥,而学习林语堂,学习他的独特的充满快乐的艺术人生追求,对平静人们焦躁的心情,抵制各种诱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