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54.35KB ,
资源ID:86862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862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研究方向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研究方向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docx

1、一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一、选题目的与意义世界贸易85%以上的货物是依托海运完成的,其中港口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是水运的起点与终点、连接内陆与海外的节点、水上运输之间以及水运和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转换点等,扮演着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港口功能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着。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1992)的三代港口模型,第一代港口功能为“海陆运输模式的转换点”(1960年前);第二代港口功能是“货物增值工业、商业以及装卸和服务的中心”(1960年至1980年); 第三代港口功能“国际贸易的综合运输中心及物流平台”(1980年后);第四代港口的概念最

2、早于1999年联合国贸发会,但此概念仍然处于形成的过程中,更多地表述出的是港口功能正在发生的改变。1999年11月出版的港口通讯刊登了佚名作者的第四代港口一文中指出“第四代港口”是“地理上相分离,但却由共同的经营商或共同的管理部门所联系起来”的港口。图1.1是中国港口吞吐量的柱状图,可以看到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一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2001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406.8万TEU,截止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11070.22万TEU,平均年增长率达22%(见图1.2)。中国港口吞吐能力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可观的。图1.1 中国港口吞吐量(2001年至2009年)(数据来源:中华人民

3、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图1.2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1年至2009年)(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中国港口正处于体制转型的重要过程中。根据201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2200万TEU,跃居世界第一。但2008年上海港集装箱中转量5%,同期的釜山港为45%,香港60%,新加坡港这一指标为85%。吞吐量和中转量的巨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了港口运营效率的低下。国外在港口效率的研究上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与之相比,国内的研究成果也大多局限于以实证为主、针对港口效率测量方法的讨论上。相较于其他很多国际贸易问题来说,港口效率方面贡献的文献数量并不多,有很多并不是以学术

4、研究为目的的。由于港口绩效的研究牵涉到大量的数据以及深入、复杂的调研统计,那些以研究报告形式发布的文献在这方面的数据可得性要远高于学者们的,因为它们的作者大多来自于港口机构本身或被其聘请(如咨询公司、国际性组织等)。本文拟从港口效率的角度,结合四代港口的功能定义,通过优化自身的运输模式、货物增值、物流平台和管理理念,来研究我国对外贸易新发展点。以期解决我国港口“量大效低”的资源浪费现象,寻求其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更大的作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弊端关于港口效率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国内外学者针对实证的研究已做出大量的尝试,但国外理论方面的建树不多,国内尤其是针对主要影响港口效

5、率决定因素这一块的研究尚处空白。(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面港口效率方面对于指标的选取大多还是集中于港口吞吐量、船舶数量等港口本身配置的数据,着重研究投入-产出率上,少有能体现港口更多功能的研究出现。围绕港口效率展开的研究因此显得较为狭隘,也不能和第三代、第四代港口功能的概念接轨。港口效率的研究文献都很重视对效率的测量方法,所以在数据的全面性上大多要求比较高。目前国内外对港口效率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对其测量方法的讨论上,缺乏在经济学学理方面,尤其是针对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建树。“港口效率的理论研究目前正处于使用基础指标综合评价港口效率以及对港口效率的分类评价阶段(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

6、 更多的学者选择用实证的方式来取得一些更贴近实际的数据处理结果,虽然在短期来看的确是在一定意义上验证了某个港口的效率问题,但并不能全面的提出一个港口所存在的影响其效率的主要因素。(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主要经历了单一指标向多指标、综合指标迈进的演进过程。国外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比国内学者做得更深,原创性的方法更多。但是由于对于港口效率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所以在其分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多分歧。这是“港口效率”概念定义的一种缺失,同时也是理论基础环节非常薄弱的部分。理论研究中,将港口效率与国际贸易问题直接挂钩的占一小部分,很大一部分是偏向于管理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单纯地讨

7、论港口效率的测量、提高等。三、论文框架结构(一)研究方向综上所述,可以将现有的研究弊端归纳为“重微观、轻宏观;重方法,轻结果;重实证、轻理论”。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在微观角度、研究方法和实证模型等方面多加学习;其次再是尽量避免类似的弊端再延续,当然也不宜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在对于港口效率的定义界定上,我认为应该充分结合第三、第四代港口的功能,更广泛、更具有创造性地来考虑评定港口效率的因素,不能一味地局限于港口配置的数据,而可以考虑其对腹地的带动作用、贸易便利化程度等因素,并要充分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理论结合实证地分析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本论文将站

8、在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学角度,来审视港口效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作用,而非仅停留于对港口效率本身的研究上。(二)研究内容与框架1、导论部分内容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方向主要对研究的背景进行概述。阐述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需要展开这项研究的理由。首先,概述中国港口现状,对比世界几大港口的有关数据(港口吞吐量、集装箱中转量等),了结中国港口现存的问题,提出港口效率研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的港口效率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主要观点、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介绍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框架,并在文献综述

9、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参见第四章)。2、基本理论框架内容包括:研究情况综述、理论框架设定对“港口效率”进行基本概念的界定,过程参见图5.1。将四代港口功能“海陆运输模式的转换点”,“货物增值工业、商业以及装卸和服务的中心”、“国际贸易的综合运输中心及物流平台”和“地理上相分离,但却由共同的经营商或共同的管理部门所联系起来”与港口的运输模式、货物增值、物流平台和管理理念相对应。在模型的建立中,克服数据要求较高的问题,建立降低数据成本的模型以期得到更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在建立理论框架时,除了要考虑港口效率的概念界定之外,要将交易成本、交易效率和贸易便利化的概念融入新的港口功能中来

10、,使得四代港口功能成为可量化的指标。借着运用港口效率的估算值,检验其与对外贸易及GDP的影响作用。图 3.1第二章关于“港口效率”概念的界定过程3、数据收集与整理内容包括:我国港口现状分析、港口效率与我国国际贸易机理分析、小结基于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的数据。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中国交通运输部网站、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会等权威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对一部分数据进行归类表述,对一部分非数据化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初步分析数据,包括进行先期的相关性检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布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和平稳性检验等,为后期数据应用提供理论基础。4、实证分析内容包括:港口效率衡量、基于模型的实证分析取

11、上海港为例,在基本理论框架及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旨在用实证方法验证港口效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作用。首先通过构建的指标体系估算上海港与其他几大世界大港的港口效率,充分考虑其四代港口功能。5、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内容包括:上海港港口效率评析、港口效率对国际贸易之影响、政策启示与上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得出结论,给出中国港口效率增进及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路径阐述。并提出可以继续的研究方向。以上是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框架,在写作过程中也会根据结构安排和重点突出的需要对部分章节的排序做出适当调整。四、研究重点(一)重点与难点1、“港口效率”的概念界定现有的港口效率研究普遍存在“重微观、轻宏观

12、;重方法,轻结果;重实证、轻理论”的问题。国内研究对于“港口效率”的理论性研究较少,在对其的概念界定上也相对处于很模糊的阶段。由于对于港口效率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所以在其分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多分歧,并不能全面的提出一个港口所存在的影响其效率的主要因素。实际上,这是“港口效率”概念定义的一种缺失,同时也是理论基础环节非常薄弱的部分。2、数据可得性我国港口发展期不如美国,相对时间非常短。我国的官方相关记录期始于90年代末,数据样本容量无法做到足够大;各港口个性化的技术数据可得性较低。另一方面,如果试图采用较大的指标体系,那么必然导致对数据更严苛的要求,针对港口效率的研究依旧

13、会陷入一个关于“指标”的死胡同,而不是将重点落脚于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二)可能的创新点本文以港口效率为切入点,研究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作了力量和市政两方面的研究,其创新性主要可以体现如下:第一,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本研究中对港口效率的测算方法在之前很多的研究中,由数理、工程技术或管理学方面的模型为基础展开,所以本文的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载经济学范畴内结合其他很多学科。另外,由于每章针对的重点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在这个研究中必须涉及到的学科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学理论、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管理学、新制度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新地理经济学等。第二,针对中国国情。一方面,中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14、遇到了资源和产业结构低端锁定的瓶颈,针对我国港口吞吐量大,但效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的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各种资源、多个市场,突破要素禀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中国港口体制改革并未彻底到位,对港口四代功能的体现尚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如若能将港口效率提升到新的台阶,那么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升级带来更多机遇。第三,以上海港为例作实证研究。本文将同时考虑理论和实证研究,既有用从理论角度来阐述港口效率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又通过实际验证来提出政策性的建议。针对上海港的数据作实证研究,首先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其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港口效率研究的空白,同时对于政策制定者和将来的研究者,本研究

15、过程和结果也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五、实施计划(一)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针对“港口效率”概念界定的办法,不能一味地局限于港口配置的数据,而可以考虑其对腹地的带动作用、贸易便利化程度等因素,并要充分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理论结合实证地分析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参见第三章第二节中关于“基本理论框架”的论述。数据可得性的问题可以由两种方法来解决:一是通过优化模型,使其具备较低的数据准入门槛,能够更有效的评价较短时间序列、较小样本容量的数据指标;二是将数据细化,使用月度或者季度数据代替年度数据;三是查询二手资料,得到更多相关的信息并进行量化处理。由于后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根本解决,论文写作过程中仍

16、会考虑从第一种方法入手。模型的建立其实还是架构在“港口效率”概念的基础上,但最终的落脚点仍应是港口效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而非关于港口效率测量方法的研究。所以无论是在概念建立、模型架构和数据选取上,其合理性和实用性是并重的。(二)论文进度安排总体的毕业论文进度安排如下:2010.910 毕业论文选题、选课2010.10.2010.30 老师下达任务书2010.11.112.12 学生撰写开题报告2010.12.1412.16 开题答辩2010.12.1712.19 上传开题报告2010.12.172011.3.10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2011.3.113.20 修改毕业论文2011.3.213

17、.22 上交毕业论文2011.3.234.22 匿名送审2011.4.264.28 毕业论文答辩其中,撰写毕业论文初稿阶段的时间节点如下:2010.12.1512.31 “港口效率”的概念界定2011.1.11.30 建立“港口效率”模型2011.2.12.25 收集数据,完成实证研究2011.2.252.28 修改论文2011.3.13.10 与导师共同完善论文参考文献1 Bruce A. Blonigen and Wesley W. Wilson, New Measures of Port Efficiency Using International Trade DataR, NBER W

18、orking Paper No.12052, 2006.2 Bruce A. Blonigen and Wesley W. Wilson, Port Efficiency and Trade Flows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8, Vol.16: pp.2136.3 De Monie G.,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Port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UNCTAD Mono Graphson Port Management No.6 on Port Management, Ge

19、neva: UNCTADR, 1987.4 Jose L. Tongzon, Determinants of Port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1995, Vol.29A, No.3: pp.245-252.5 Jose L. Tongzon, Efficiency measurement of selected Australian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port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Transportation Res

20、earch Part A, 2001, Vol.35: pp.107-122.6 Kevin Cullinane Dong-Wook Song and Ping Ji, An Application of DEA Windows Analysis to Container Port Production EfficiencyJ, 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004, Vol.3: pp.184-206.7 Martinez-Budria E., Diaz Armas R., Navarro Ibanez M. and Ravelo Mesa T., A stud

21、y of the Efficiency of Spanish Port Authorities Using Data Envelopoment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XXVI: pp37-2538 Ricardo J Sanchez, Port Efficien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ort Efficiency as a Determinant of Maritime Transport CostsJ, Maritime Economics and Logistics

22、, 2003, No.5: pp.199-218.9 SangHyun Cheon, Typology of Long-Term Port Efficiency Improvement Paths: Malmquis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or World Container PortsJ, 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 2009, Vol. 15, No. 4: pp. 340-350.10 Talley, WK,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Port Performance Evaluati

23、onJ,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1994, 30: pp339-352.11 Ximena Clark, David Dollar and Alejandro Micco, Port efficiency, maritime transport costs, and bilateral trade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4, Vol.75: pp.417 450.12 Yan-Ping Meng, Bin Yang, You-Fang Huang, Yong-Sheng Yang and

24、 Zhi-Hua Hu, A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 for Port Efficiency Discovery Based on Intelligent Data Integration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13 匡海波,陈树文,中国港口生产效率研究与实证J,科研管理,2007,28卷5期:pp. 170-177。14 匡海波,中国港口效率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15 吕媛媛,我国集装箱港口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16 庞瑞芝,李占平,港口绩效评价与分析探讨J,港口经济,2005,5:pp.43-44。17 庞瑞芝,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2006,6:pp.92-100。18 许辉,第四代港口建设不能一拥而上J,中国航务周刊,2001。19 杨雯雯,基于港口效率的贸易比较利益增进研究D,浙江大学,2009郑士源,中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对港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卷3期:pp.37-4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