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9KB ,
资源ID:86727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72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黄颡鱼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黄颡鱼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docx

1、黄颡鱼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黄颡鱼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沟渠、塘堰中均能栖息,是一种自然水体中的经济型鱼类。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缓流水体中,营底栖生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以前黄颡鱼没有进行人工饲养,市场所销售的商品鱼主要从天然水体中捕获。最大个体可达1公斤以上,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需求日渐增大,其在自然水体中的资源不断减退,而其人工养殖又主要以池塘套样为主,因而开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一)经济价值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的黄颡鱼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

2、.3克、钙154毫克、磷504毫克,含有人体中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据医学史书记载,黄颡鱼具有消炎、镇痛等疗效。 (二)养殖前景1、黄颡鱼对生态环境因素适应性较强,在我国绝大部分水体中均能生存,南北地区都能自然越冬,既能在自然界繁育形成自然种群,也能在池塘进行主养及套养。人工饲养饵料来源较为广泛。2、尽管黄颡鱼的生长速度较其它鲤科鱼类要慢一些,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苗种当年能打到商品规格,体重大约在100200克之间,且群体产量较高,一般黄颡鱼上市规格通常为100克左右。 3、黄颡鱼摄食能力较强。游钓时较易上钩,是游钓爱好者特别喜欢的游钓品种。(三)市场前

3、景 黄颡鱼在我国大城市市场需求量较大,目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价格以上升到最高18元500克,我国南方、北方、西南等地区市场价为2028元500克。该品种无论高档酒店还是普通餐馆均十分抢手。(四)发展方向黄颡鱼与其他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一样,它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只是在饲养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并掌握成套的饲养技术,该品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关键技术已被突破,苗种生产可形成规模。2、黄颡鱼的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成鱼个体较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3、适温范围广:黄颡鱼的适应温度为038,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自然水体中都能生存,对生态环境因素适应性较强,较耐低氧,

4、抗病能力较强,在常规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适应于我国各地推广养殖。4、杂食性。食性范围广,可采用人工配合饵料饲养饵料来源较易解决,饵料系数低。5、黄颡鱼的起捕率较低,通常不易用网捕捞,多数均为干塘及下卡捕捞,其捕捞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一)分类属地位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淡水经济鱼类,在鱼类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本属有4个种。分别为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目前养殖的主要对象是黄颡鱼,其次为江黄颡鱼(本场两种均有苗种,后两种因个体较小而无多大养殖价值)。(二)生活习性黄颡鱼属的鱼类属于底栖性鱼类,白天喜栖息于

5、水体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体上层觅食,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据有关资料报道:在水温2829摄氏度时其平均耗氧率为0.141毫克/克小时,窒息点位0.314毫克/升,在低氧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力。在冬季低温条件即使离开水体后数小时(只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还可以生存。有时在秋末冬初人们在短途运输黄颡鱼至市场出售时,采用竹篓底部垫上一层水生植物再放上黄颡鱼后放水草保持湿度运输。几个小时后,放入到市场上的暂养池充气鱼可以全部存活。黄颡鱼长于江河水流缓慢、多乱石或卵石的环境中,秋冬季低温多在水深的河流、湖穴、岩洞、石缝中越冬,活动范围较小,不易捕捞。仲春开始离开越冬场所,到附近的乱石浅滩、近岩活动摄食

6、,白天主要在水较深的乱石或卵石间栖息活动。夜间游至浅水域的乱石间捕食,黎明时常可见慌忙找寻石洞、缝穴陷蔽的黄颡鱼。在江河、湖泊、水库夏季涨水时,水边浑浊。此间黄颡鱼大都游至宽阔的倒角摄食水体带来的或生长的蚊类幼虫,秋冬随着江河、湖泊水体清澈。水温下降等条件的变化逐渐游到水较深的乱石河流、湖泊深穴等处活动摄食。黄颡鱼喜欢集群和在弱光条件下摄食和活动。(三)食性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随着个体大小的不同,黄颡鱼的食性有着显著差异,从鱼卵孵化出膜第四至第五天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以及人工投喂蛋黄之类的饲料。体长在58厘M,主要的食物时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水蚯蚓及人工配置混合饲料

7、(鱼浆与植物性饲料混合剂)等。在体长10厘M以上主要食物有:螺蛳、小虾、小鱼、摇蚊幼虫、蜉蝣目稚虫、鞘翅目幼虫、昆虫卵、绿色水蜘蛛、苦菜叶、马来眼子菜叶、聚草叶、植物须根和腐屑、鱼鳞、泥沙及其它鱼类产仔水生植物和石块上的鱼卵等。在池塘人工饲养条件下除摄食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外,一般必须投喂人工配置软性配合饵料,也可喂硬颗粒饲料和浮性饲料,尤其是在集约化网箱流水饲养的条件下,投喂的配合饵料蛋白质的含量必须达到3540%。 黄颡鱼的成鱼饲养黄颡鱼的商品鱼饲养即称为鱼饲养,是指采用2厘M以上的鱼种饲养成商品鱼的生产过程。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商品鱼大部分来源于天然水体,部分由成鱼池套养所得。近几年来,

8、许多专家(包括本场)已开始积极开展人工池塘主养及混养黄颡鱼的研究工作,已获得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技术资料,尤其在大规模人工繁殖鱼苗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从而缓解了苗种供应紧张的矛盾。经实验研究表明:黄颡适合于池塘、网箱、大小型湖泊、稻田等多种水体中饲养,既能主养,又能与鲢、鳙、鳊、草鱼等混养,但不宜与鲤、鲫鱼等混养。因其食性进本相同易产生不利影响。(一)池塘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是近二年才兴起的新型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收益大,生产性稳定等特点。1、池塘条件水源和水质 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

9、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密度较高,常因池塘水体溶氧量偏低,水质较易恶化,引起鱼浮头和大量死亡等现象。有条件地方能经常加注含氧量高的新水既能改善池塘水质,有利于鱼类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类生长。鱼池面积、水深和低质 黄颡鱼对成鱼饲料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最好选择池塘出水口处底部比其他地方深10%20%的池塘为宜,主要便于商品鱼干塘捕捞和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实践证明,池塘低质以沙质土最好,粘土及少泥硬池塘

10、亦可,底部淤泥不能太厚,10厘M左右即可,并要求保水及保肥力较强,有机物质分解较快,池水容易培肥等。池形和环境 池塘形状各异,主要以利于操作和管理的长方形池塘为宜。因池塘日照时间长,既能提高池塘的水温。又有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及房屋,以免遮挡阳光及风,堤埂要坚固、不漏水、堤面要宽。池塘进出口税水要设防逃网,防止鱼外逃和鲤、鲫鱼混进鱼池与黄颡鱼争食而影响生长。2、池塘的清理及消毒池塘清整是改善黄颡鱼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应将池塘底部整平,并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50平方M比其它地方深2025厘M的坑函为宜,以便于成鱼捕捞时用,并将池塘中杂草等清除。一般在投放鱼种前

11、15天左右,将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再按每亩施放有机肥料150200千克,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入鱼种,投放的鱼种要严格消毒,通常采用3%食性等溶液洗浴后放入成鱼饲料池塘。3、放养密度池塘主养黄颡鱼 放养密度与鱼池条件,环境因素,鱼种规格,饲养水平,水源及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在长江以南地区每亩放养量为2厘M体全长苗种为800010000尾,全长3厘M的放养量每亩为60009000尾,45厘M体全长放养量每亩为40006000尾。待放养的黄颡鱼生长到体长约78厘M长时,水质已开始变肥,此时每亩投入鲢、鳙鱼200尾左右,其规格为23存,以控制黄颡鱼池塘中水质。当

12、年的苗种可养成规格为100150克的商品鱼,亩产量可达300400公斤。或800公斤以上(池塘条件及饵料理想)。池塘条件、水源及增氧设备较好的,可增大放养量50%100%。4、饲料与投喂主养黄颡鱼成鱼的饵料,有纯动物性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两类。依据各地的资源情况而定。(1)纯动物性饲料:包括小杂鱼、虾、水陆生蚯蚓等等,这些饲料是黄颡鱼喜食的,但来源各地有所差异,有的地方资源较丰富,有的地方则比较有限。一般多数饲养者将小鱼虾通过加工绞碎成鱼浆直接投喂,有些地方小杂鱼虾绞碎成浆后用植物性粉状饲料混合后投喂。其方法,首先将干粉状的饲料混合好备用,标准为:鱼粉10%、黄豆粉30%、玉M粉10%、三等面粉

13、25%、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合剂各占1%。投喂时在鱼浆中添加粉状的饲料,搅拌成团状即可使用。(2)人工配合饲料:黄颡鱼商品鱼配合饲料营养需要标准为,粗蛋白质为3840%、脂肪79%、碳水化合物为2023%、纤维素56%。黄颡鱼商品鱼饲料的动物原料有:鱼粉、蚕蛹、肉骨粉、羽毛粉、血粉、菌体蛋白粉、酵母等,植物性原料有:黄豆饼、棉籽饼、玉M和小麦粉等等。饲料经粉碎后按配方加工成直径为1.52mm颗粒,加工后干贮备用。其成鱼饲料配方:鱼粉28%、羽毛粉5%、肉骨粉5%、血粉8%、饲料酵母5%、黄豆粉14%、玉M粉3%、植物油2%、小麦粉20%、维生素合剂1%、无机盐添加剂2%。(3)投喂饲料:投饲是饲养

14、中关键技术,所谓科学投饲法,就是要根据养鱼类品种的不同和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调节投喂量、投喂时间以及投饲的种类,既要均衡低满足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又要恰到好处地充分发挥饲料最大的利用率。最好采用驯化方式象鲤、草、鲫鱼一样在水面成群摄食。投喂量:在饲养过程中,要确保鱼的正常生长,必须根据放养量、鱼体重和饵料系数来确定投喂量。日投喂量根据池塘黄颡鱼总体中与水温的关系而定,当水温为1015摄氏度时,投喂量占体重的1.51.8%;当水温为1520摄氏度时,占体重22.5%;当水温为2036摄氏度时占体重的45%。投喂方法:投喂方法可为“四定”和“四看”。所谓“四看”,就是掌握了日投饲量后还得看季节、

15、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吃食与活动情况以确定实际投饲量。A、看季节。就是根据不同季节调整投饲量,经常是8、9、10三个月为投饲的高峰月,7月虽然水温已升高,但由于鱼体太小,因此饲料总用量并不大;11月虽然水温已下降,但为了保膘越冬,仍需投喂一定量的饲料。B、看天气。就是根据当天的气候变化决定当天的投饲量。如阴晴骤变、酷暑闷热、雷阵雨天气或连绵雨天,都要减少或停喂饲料。C、看水质。就是根据池水的肥瘦、老化与否正确投饲量,水色号、水质清淡,可正常投喂;水色过浓、水藻成团或有泛地的征兆就停止投饲,等换注水后再喂。D、看鱼的吃食与活动情况。这是决定投饲量的直接依据,如池鱼活动正常,在预定的1小时内能将所

16、投喂的饲料全部吃完时,可适当增加投饲量,否则就应减少投饲量。所谓四定。就是定时投喂饲料:一般是根据黄颡鱼生活习性在弱光下摄食活动,一般的方法是每天2次:早上8时以前(黎明),下午6时以后(黄昏)。各投喂1次,若夜晚(半夜)能增加一次投喂,效果更佳。定点投喂对群栖性的黄颡鱼来说,更是必要的。这样既便于检查鱼的摄食情况,及时掌握投喂量,也易于清理残饵和防治疾病,一般黄颡鱼在5厘M长后基本上与成鱼食相同,这时必须在池塘用竹筛、40目以上的塑料网布搭设饵料台,根据池塘大小而定,通常每前需要23个约35平方M的饵贴。逐渐驯化黄颡鱼养成在饵料台上摄食的习惯(23cm即可驯化,一般23天科驯化成功)。如果有

17、些地方池塘底部淤泥极少,可在池塘四周定几个投喂饲料点。定质投喂,就是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在饲养中不要投喂霉烂的饲料,投喂的饲料要基本上稳定,如时常变换饲料配制往往影响黄颡鱼正常摄食,人工配合的饲料必须加工到一定的细度,如细度不够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消化吸收。施肥培育浮游动物;在8厘M以前黄颡鱼在池塘主要摄食活性生物饵料。在饲养初期可在池塘施肥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待鱼种长大食性转变后再不施肥以投喂饲料为主。5、饲养日常管理池塘日常管理工作必须精心细致,经常持久,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投喂饲料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及其鱼病防治等技术措施。 (1)投喂饲料管理日常投喂饲料必须做到匀、足、好。匀 就是根据鱼的

18、摄食量,每天均匀投喂,这不仅有利于与防鱼病,保证黄颡鱼的正常生长,而且对提高饲料效率有很大意义。足 就是投饵量能得到满足,如前所说,饲料能满足鱼类需要,就大大加速鱼类生长,降低维持性饲料的比例,提高生长型饲料的比例,从而降低饲料系数。因此在放羊后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落实投饲计划。好 投喂配合饲料,一般都可满足成鱼营养需要,但不要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以免影响正常生长。如投喂粉状饲料,也要采取多种饲料混合,外添蛋白质含量高的豆饼或鱼粉,使其蛋白质含量达3638%左右,以满足成鱼营养需要。(2)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生长。如溶氧充足,水质清新,则可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向成鱼

19、池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优良水质,还可培育浮游生物和保持鱼类必要的活动空间,加速黄颡鱼的生长。注水应根据水质情况、透明度及水位变化而定。一般10天或半月1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池塘中设置增氧机以改良水质,增加溶氧量。为黄颡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同时可预防鱼类浮头,提高成鱼产量。(3)日常管理 可归纳为“四勤”。所谓“四勤”,就是勤巡视池塘、勤除草去污、勤捞病鱼死鱼、勤做记录。勤巡塘 一般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午后23时,结合投饲检查鱼的活动及吃食情况;傍晚减产全天吃食情况,观察有无浮头预兆,酷暑季节,天

20、气突变时,还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或安排值夜班管理,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勤除草去污 勤清除鱼池周围的杂草,食台上的残饵和其他鱼类不能摄食的杂物,以免影响黄颡鱼的摄食活动和污染水质。勤捞病鱼死鱼可以减少鱼病传染和避免水质恶化。勤做记录 将有关养殖的措施,每天饲养管理和巡塘情况。逐日记录下来,成为完整的池塘日记,是实行科学养殖最基本的工作。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持之以恒。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连续多年的记录,可积累丰富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再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整理,可总结出一套对养鱼生产有重要意义的经验。(二)流水饲养黄颡鱼是一种适合于集约化饲养的鱼类。我国近几年在有些地方混养在其它鱼类中进行流水饲养,也

21、有少部分地方初步利用水库水体落差,工厂余热水进行饲养,尤其在小型池塘中进行微流水饲养,其它产量已达到每立方M水体3050千克,还可更高。1、流水池条件根据黄颡鱼集群摄食的特点及活动习性,适宜在长方形水泥(必须池底是硬泥或砂质底部)和小型池塘中进行饲养。水从一端连续为流入,另一端流出。其规格根据各地的条件而定,其大小均能适宜。水的流量一般保持流水池中溶氧在5毫克/升的流量为最佳。2、鱼种放养流水池一般放养鱼种规格为5cm左右,每立方水体放养300400尾。投放时要用3%的食盐将鱼体严格消毒后,再将鱼种放入流水池中。3、饵料及投喂流水饲养的关键是投喂全价配合饵料,饵料的蛋白质含量4048%,投喂的

22、方法在流水池两边设置一定数量的饵料台,每10平方M必须要1.5平方M的饵料台,饵料台要搭在池底约510cm高处。投喂量根据水温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水温为1218摄氏度时,投喂量占体重的2.5%,当水温为1825摄氏度时,投喂量占总体中的33.5%,当水温为2530摄氏度时,投喂量占总重的45%,每天投喂次数早晚多投,中午及光较强时少投。4、饲养管理流水所用水源不能带污染物质。容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08.5.投喂的饲料不能过剩,以免影响水质。必须定期进行鱼病防治。每立方M水体鱼的载重量,一般保持在30千克左右。(三)池塘套养黄颡鱼在饲养其它品种的池塘中进行混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23

23、cm长的苗种直接套养在池塘中,增加池塘中优质鱼类产量及经济效益。其方式有二种:其一是在常规的饲养方法的池塘中每亩套养300尾左右2cm长以上的苗种,不进行投喂饲料;其二是爱常规的饲养方法的池塘中不投放鲤、鲫鱼,改为投放黄颡鱼500600尾。1、套养鱼池条件在池塘中套养黄颡鱼的池塘必须无污染物质水体,有生活污水等环境不能套养。池塘有防逃设备,PH值有78.5,溶氧在4毫克/升,天然饵料资源较丰富(如池塘中浮游动物、水蚯蚓、小鱼虾、水生及陆生昆虫等)。2、套养密度混养密度应根据饵料情况而定,一般商品鱼池塘投喂人工饵料的池塘,每亩套养300尾,其产量为3040千克,在没有套养鲤鱼、鲫鱼的池塘,每亩套

24、养500600尾,其产量为6080千克,套养的苗种规格一般要求在2cm长以上3、套养管理黄颡鱼的套养管理,饲养水体溶氧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要做好池塘中的防逃工作,以免黄颡鱼外逃,要注意防治其它鱼类病害时的药物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的生长及死亡。黄颡鱼未长到100克左右重时,最好不要进行钓鱼,因为游钩时黄颡鱼较易上钩。 黄颡鱼的病害防治在饲养过程中,黄颡鱼的疾病防治工作较为重要。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饲养面积的同时,可能产生一系列流行的疾病。在苗种及成鱼饲养中已发现鱼病的危害,因此,加强疾病防治是提高成活率及产量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一)发病原因1、鱼池未经消毒,或消毒处理不严,

25、或消毒毒药物失效。2、苗种的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变坏,降低了鱼的抗病能力。3、投喂的水虱,水蚯蚓等活饵料未经消毒处理,带进了病原体;或者是因这些饵料对重金属离子等有富集作用,鱼吃了大量这类活饵料而致病;或因饲料腐败变质、或因投饵不均,或是施肥不当引发鱼病。4、鱼的体质差,或在运输途过程中受伤,病原体侵入;或者苗种本身易患病。5、苗种和工具未经消毒处理,带进了病原体。6、水源不良,或者是病死鱼的交叉重负感染。(二)预防措施1、彻底清理鱼池,严格清塘消毒。2、苗种放养时,先用呋喃西林溶液和23%食盐溶液等药浴消毒。3、放养体制健康、规格大的无病害苗种。4、最好不喂来自城市污水涵、排水沟里捞来的水虱、

26、水蚯蚓等活饵料,采用人工培养活饵料的办法。5、不喂变质饲料,贯彻“四定”、“四看”投饲法则,肥料经充分发酵腐热后才下塘。6、调查并总结本地区的鱼病种类和发病规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定期泼洒生石灰、敌百虫、强氯精、硫酸铜等结合内服药饵。坚持所活饵料、食台、食物消毒。网箱饲养黄颡鱼防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将网箱设置在有一定风浪或流水条件下的敞水区,放置网箱密度不宜太大,枯水期最好经常移动网箱。(三)黄颡鱼苗种对几种常用药物的忍受力黄颡鱼对常用水产药物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硫酸铜0.69毫克/升:90%晶体敌百虫2.8毫克/升;食盐2.5%;孔雀石绿0.15毫克/升;福尔马林68毫克/升;氨胺T

27、8.4毫克/升;黄颡鱼对常用水药物忍受力不及四大家鱼,这可能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容易直接从皮肤侵入体内等因素;所以对黄颡鱼用药,一定要严格控制器用量,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导致死亡。它对孔雀石绿、硫酸铜、硝酸亚汞和高锰酸钾、敌百虫等比较敏感,尤其要慎用。(四)几种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方法 1、出血性水肿病(1)病源:据初步研究,病原体系细菌性。(2)症状 主要症状: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胸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场内充满黄色胶

28、液,肝脏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3)危害及流行 该病在苗种和成鱼饲养期间危害最大,有时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地旋转,不久即死亡。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在高温季节暴发,来势猛、蔓延快。当水温在2530摄氏度时则出现明显病鱼大批死亡现象。(4)防治方法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池水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换池塘水体为二分之一。适当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强氯精0.250.3克/M3水体消毒,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在投喂的饲料中每公斤干饲料加0.60.7克四环素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在投喂鱼肉浆时每天定点加1%的食盐到饲料中。2、肠炎病(1)病

29、原:点状产气单抱杆菌(2)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病鱼离群独游。剖开腹部,病情较轻者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血浓充塞肠管,鱼种和成鱼都可能发生。(3)危害及流行 肠炎病主要危害鱼种及成鱼。这种病可能是由鱼类直接传播的,因而病鱼与健康鱼混养,可传播疾病。由于病菌可在池塘淤泥中生存,因此感染也可能来源于淤泥。另外该鱼摄食的浮游动物和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中的鱼浆肉等也可能携带该病菌。(4)防治方法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池前用23%的食盐溶液洗浴消毒。坚持不投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活性动物要用23%食盐溶液消毒。定期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食盐

30、投喂;或添加0.1%的鲜大蒜汁。在池塘全池泼洒1ppm漂白粉,投喂磺胺挂药饵,每10千克鱼第一天用药10克,第二条减半。连续用6天为一个疗程;或在饲料中每千克饲料中混拌痢持灵0.30.4连续23天;或在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土霉素饲料粉末100克,连续57天。3、水霉病(1)病原:水霉菌(2)症状: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翼状,档肉眼能时,菌丝一侵入伤口,向内、外生长,蔓延扩散,似灰白的棉毛。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性瘦弱而死;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也就死鱼卵。(3)危害及流行 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表的伤口的苗种和成鱼,此病在早春、冬季最易发生。(4)防

31、治方法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用1%孔雀绿石软膏或适量的碘胺药物软膏涂抹受伤鱼体。用孔雀石绿浸洗病鱼,大鱼用45毫克/升浸洗,小鱼用2毫克/升浸洗,注意掌握浸洗的时间。对孵化中的鱼卵,可用7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浸洗消毒810分钟,连续2天,以后每天早、晚在鱼卵孵化架附近的水面泼洒1次,用药量以使池水呈淡绿色为主,直至玉面孵化出为止。脱粘流水孵化时,每隔68小时加孔雀石绿1次,使达到0.5毫克/升,可有效抑制水霉菌的感染。4、小瓜虫病(1)病原 多子小瓜虫(2)症状 在病鱼的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看见白色小点状胞囊,严

32、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因病灶处细菌的感染,使鱼体表发炎,或有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烂裂、鳃上皮增生,鳃小皮破坏。虫体如侵入眼角膜,能发炎变瞎。最终因运动失调、呼吸困难而死亡。黄颡鱼度小瓜虫病有易感性,发病后常出现爆发性死亡。多子小瓜虫适宜繁殖水温为1525摄氏度,PH6.58,夏季少见发病。当过度密养、饵料不足、鱼体瘦弱时尤易被小瓜虫感染。(3)防治方法采用生石灰清塘、鱼种消毒、合理放养等生产措施。可防止小瓜虫病的传播。用福尔马林6080毫克/升浸泡病鱼1018分钟(视水温的高低灵活掌握),隔天再浸泡1次,转池饲养。原池用福尔马林彻底消毒。此法只在发病初期的疗效显著,如果发现晚了,病鱼身上布满小白点,即使连续用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