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95.76KB ,
资源ID:866530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653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docx

1、论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外国金融监管制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影响姓 名: 李升华 准考证号:院 (系) 远程与继教学院 专 业: 国际金融 指导老师: 黄蓉 职 称: 讲师 评 阅 人: 职 称: 2012 年 12 月原创性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2、: 李升华 日期: 摘 要金融监管是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必要性理论及其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金融监管内容和国际金融监管主要模式的研究,对金融监管理论做出了一个总体概括。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英国这两个世界比较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沿革,对两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进行了概括叙述,并对两国不同时期金融监管制度的利弊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的比较分析,更进一步了解美国和英国金融监管在保护金融业健康发展、确保其审慎经营方面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美英国两国金融监管经验,对进一步加强

3、和改善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建议。关键词:金融监管;制度;比较研究ABSTRAC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meaning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necessity theory and its financial supervision of the

4、goal and the principle, financial supervision content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main pattern research,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eory made a general idea.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the two world developed country compare the financial

5、supervision system evolution, the two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 narrative, and the two countr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countries through the financia

6、l supervision system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s financial regulator to prot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ensure its prudent management aspects of the role in promoting.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current status in the fie

7、ld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main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beauty of the two countries for British financial supervision experience,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Comparative stud

8、y目录1金融监管的基本定义 12各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现状 12.1美国金融监管体制 12.2英国金融监管体制 22.3国际金融监管体制 32.4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33各国之间的比较分析 43.1比较英、美两国的监管制度 43.2中、美两国监管制度的比较 43.3对我国的启示 54我金融监管制度中的问题分析 64.1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尚不完善 64.2现行金融分业监管历法制度不明确 64.3金融市场服务方式单一 75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措施分析 75.1监管机构的设置 75.2加强金融立法 85.3加强信息对称及金融创新的监管 8结 论 10致 谢 词 11参考文献 121金融监管的基本定义金融监管是

9、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比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的某些限制或法规。金融监管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的分别。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整个金融行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实施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面的意义上,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及稽核、行业自律组织监督、社会中介组织监督等。2各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现状2.1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美国是多元化金融监管体制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多元化的双轨体制:在其联邦中一级的监管机构是多元化的、联邦与各州实行两级监管。货币监理署(Office of the Controller of the Currency,OCC)、联邦储

10、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FRS)、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ary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为联邦一级的金融监管机构;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NCUA)、州银行监督局(CSBS)、储蓄监督局(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OTS)为州一级的金融监管机构。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智能主要集中在与银行资本金或资本充足率有关的贷款质量(风险或损失)上。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特征:首先,双线多头的金融监管

11、体制,商业银行的双轨注册制度。美国商业银行可以任意选择是向联邦政府还是向州政府注册。其中,向前者注册的就称为国民银行,向后者注册的就称为州立银行。 其次,独特的单一银行制度。美国的国民银行不得跨州设立分支行。大约有1/3的州允许州立银行在其境内设立分支机构;有1/3的州只允许州立银行在其所在的州内设立分支银行;其余的1/3的州根本不允许银行设立分支银行。这一单一银行体制在各国金融业中是独具特色的。 再次,银行持股公司的大量存在。银行持股公司是指控制一家或两家以上银行的公司。银行持股公司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克服美国不允许开设分支行的规定所造成的不利。 最后,金融监管机构的多元化。美国对银行与金融机构

12、的监管是通过很多机构来进行的。对银行监管机构而言就有三个:财政部货币监理官(专门负责国民银行的立案注册并对它们进行监管)、联邦储备系统(主要是对州立会员银行及银行持股公司进行监管)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参加存款保险制度的银行进行监管)。1989年以后又将对银行存款保险的监管职责转交给银行保险基金。此外,州立银行主要受各州银行监理官的监管,银行在从事证券交易过程中还要受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管理。在银行系统之外,在住宅抵押贷款与农业贷款上还存在于联邦储备系统相似的两个平行的系统,它们各自有本系统内的最高监管机构。 2.2英国金融监管体制英国的金融监管是由金融监管局FSA(Financial Super

13、vision Agency)负责对银行、住房信贷机构、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互助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清算和结算体系等整个金融机构的监管;英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如下: 首先是灵活、非制度化的金融监管模式;英国是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之一,自由民主的思想十分浓厚,许多经济理论崇尚自由主义和市场机制,英国人尊重传统,强调绅士风度,重视社会道德,自我约束意识强。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一直就缺乏正规的法律条文,依靠习惯法而缺乏成文法。当英国金融监管机构认为有必要约束某家金融机构的行为时,他只要发出一致信函,被监管者一般就会接受其规劝,在监管标准上弹性也相当大,英格兰银行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每家

14、银行制定不同的监管标准,避免僵硬的条文抑制金融业的活力。其次是总分行制和单线的分业监管;大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同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多年的合并浪潮,英国的银行集中垄断程度超过德、日、美等发达国家。 最后为质化的监管标准;英国金融监管实施非量化的监管,监管当局强调运用监管者的判断力和经验来把握经营机构和经营情况。但近几年FSA(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也在吸取其他各国的经验对金融监管中的量化方法开始关注起来。 2.3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国际金融在资本主义初期,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是相当宽松的,结果造成金融机构急剧扩张,不断有违法倒闭的事件发生,给金融秩序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开始审查,银行开业

15、采取两种措施,规定最低资本金额和实行许可制,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金融机构扰乱金融秩序,限制金融机构数量,避免激烈竞争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也有利于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引导,便于产业政策服务。同时颁布了一系列银行法规鼓励银行合并,濒于破产的银行采取救济合并的方式进行挽救;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如下: 首先具有较为严格的限制资金流动;优先向重点产业分配资金。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金融自由化下的监管,利率自由化,业务范围自由化,金融国际化。 其次是以利率管制为突出的特征;国际金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通过了市场干预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低利,之后更是实行长期的人为低利率政策。长期贷款利率、债券

16、利率、政策性贷款利率也受到政府的控制。这也给国际金融管制带来了好处,一是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的价格竞争,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二是减轻企业筹资成本,三是为政府优先重点产业部门分配资金创造条件。最后具有严格的分业管制;长短期金融业务分离,一般也没有专业业务分离,民间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有明确分工,表现在工农业金融分离,城市与地方金融分离,大工商企业与中小企业分离,拥有资历雄厚的邮政储蓄系统。2.4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前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统一实现的。第二阶段从1998年开始,证券和保险监督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的分离,分别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

17、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由中国人民银行、证券和保险模式的三个分业监管。首先建立了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金融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国颁布的金融法律和一系列法规规章,涵盖了从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各个环节,促进了依法经营、依法监管。其次实行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前我国金融监管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随着金融机构种类增多和金融业务多样化,加上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规范,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不能适应业务交叉经营的要求,金融监管也欠缺经验,迫切需要有新的监管体制,以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最后建立了非现场监控系统;在非现场报表数据采集方面,实现了统一数据库和统一数据源,为监管部

18、门进行风险预警分析、采取监管措施、跟踪实施效果等提供了基本的系统工具。3各国之间的比较分析从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史看,金融监管是伴随着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通常不同的监管体制反映了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美国和英国作为世界上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对金融监管比较严密和完整,而且风格各异。其中美国为分权式监管模式,监管手段以法制化为主,其特点为立法规范,监管严格;金融监管则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几个国家的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分析。3.1比较英、美两国的监管制度可以发现二者存在如下共性:即两国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对监管效率进行监督的准则。美国的规制弹性法是针对所

19、有规制机构的,其适用范围当然也包括金融监管机构。英国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列出的几项原则中,有这么两个原则分别为是: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使用其监管资源;成本和收益相匹配。这两个原则在实施规则、政策和指导方针中得到了体现。与此同时,英国与美国两国对监管机构监管的法律系统也存在着区别:首先,英国监管机构使用内部公司治理机制,这是监管机构公司化改革的尝试,它为了提高监督机制的内部监管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美国的监管者是行政机构、内部监督是通过传统的阶级监督意识。第二,英国财政部门来监管机构具有伟大的领导监督权利,而美国监管机构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制约各有侧重,这是根据制衡制度整体的监督。两国

20、历史形成的不同及其路径依赖或许能够解释这一点。3.2中、美两国监管制度的比较我国的金融监管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显得很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没有形成规范、连续和系统性的监管;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尚未标准化和系统化,还是没有真正实现持久的监督,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的处置系统。金融监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可选的和分散的、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意味着缺乏各种监管有效的协调、缺乏监管信息的综合利用、缺乏风险跟踪监测,导致监督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下跌,金融风险积聚和扩散,最后忙于事后救火处置。其次没有将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监管的重点;过去我们对金融机构法人

21、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给予足够的关注,监督不力,通常忙于外部监督。尤其是对金融机构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团队职责,董事会主席,总统的责任是不明确的,缺乏有效的监督功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实施情况检验不足,其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但监管效果不明显。经验表明,外部监督不能代替金融机构内部的有效控制,不能让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得到有效的补充。金融机构良好的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是实现有效的金融监管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自律和自我发展机制,有效的金融监管,以确保金融机构稳定发展。3.3对我国的启示上述比较对我们的启示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方法来限制监管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

22、。前者是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监管,这是属于与国家权力的实施进行监督;后者是社会公众特别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个人为了保障合法权益的监管者和行为的监督,它属于社会权利的实施监督。第二个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管监督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和法律体系,但还包含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只有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建立一个国家有效的监督的监管体系。我认为,鉴于英国和美国尤其是美国,以权力制约权力,法律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应该认真和深入研究其生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脉络,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在尊重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现实的基础上,将西方、权力制约权力的想法转换,使其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然后逐步

23、进入我国的法制建设当中。三权分立和制衡,思想到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权三元素和古罗马加波里比阿和西塞罗的权力制衡思想,其出发点是为了防止专制,确保自由。在英国,20世纪初激进的中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利尔本对保护人民天赋自由与平等的基本权利,首先主张分权。后来,洛克在其名著政府论中将权力分立制衡作为其法治国模式的要旨之一。他根据英国以往的经验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部力量,第一次在理论上对资产阶级民主形式组织国家提供了参数。当代孟德斯鸠在法国宣传的理论的分权及其改性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理论三权的分离。孟氏的分权思想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系统,美国宪法制定者如汉密尔顿、杰斐逊,基

24、于这一理论基础设计出分离的宪法体系。4我金融监管制度中的问题分析4.1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尚不完善从目前的情况看,改革的确有不到位、不完善之处,分业监管的体制与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趋势还存在着许多不适之处,导致监管主体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主要是以机构监管为主,还未实行功能监管,存在着双重监管的问题,增大了监管成本,并带来了若干剪不断、理不顺的新问题和矛盾。分业监管体制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互相隔绝、互不往来的监管体制。否则,要么会出现监管真空,要么就会有一些应该改革、应该创新的业务得不到机关的认定,而我国的监管体制则恰恰有这种弊病。4.2现行金融分业监管历法制度不明确在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下,对银行业务经营的严

25、格限制,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提高。银行由于只能在狭小的存贷款领域开展业务,市场定位趋同性高,中间业务大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利率市场化程度低,金融电子化发展缓慢,彼此间正常的竞争手段主要靠网点数量、延长服务时间、改善服务态度等简单形式。而这一金融服务市场格局早已被外资银行所熟悉。其结果是金融资产规模在扩大,资金管理和运作仍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过于单一,主要面对国有企业从事基本业务活动。由于国有企业普遍效益较差,致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难以控制,出现亏损。4.3金融市场服务方式单一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动下,世界金融止在进入一个人变革和大变迁的

26、创新时期。当前,国际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电子网络的不断扩张,金融服务已发生巨大变化。场外交易和衍生产品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全球金融产品不断形成电子网络化的趋势,金融电子商务业务日趋频繁,电话销售和直接销售以及网上银行发展很快,跨国投资急剧增加,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愈演愈烈,银行、证券、保险业出现业务界线模糊趋势,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并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出现金融机构趋同化。国家间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市场及西方国家全方位一揽子业务服务制度将对我国金融现行的单一服务方式带来强烈的冲击。我国金融业如不及早行动,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既对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又

27、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在未来开放市场的竞争中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5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措施分析一个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应该既尊重历史传统,又符合现实国情,同时还要考虑未来金融发展趋势;既要技术上可行,又要成本上经济,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中国的金融监管从无到有发展很快,但是毕竟历史短暂,目前的监管状况远远不能适应金融业迅速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甚至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监管抑制”。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的金融业将更加国际化,金融风险防范的任务更重。因此,了解美国和英国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借鉴其金融监管经验,对于改进中国的金融监管水平,尽快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具

28、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1监管机构的设置从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发展轨迹来看,都经历了金融分业监管的过程。例如,美国的分业监管是基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信用危机对经济的空前劫难所产生的对金融监管的绝对要求。由此可见,实行分业监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中国实行分业监管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在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各种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运用分散金融风险工具的经验,监管的综合型人才缺乏、经验不足。因此,实行分业监管体制可以在各自特定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管理。特别是中国的金融法规体制不健全,商业银行定位不准,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走入歧途,大量信

29、贷资金留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数额大、比例高,一些地方非法融资和非法从事金融活动的现象不断发生,一时间金融秩序混乱,潜在的金融风险增大,这些对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由于中国的金融监管经验不足、力度不够,使得金融监管成效甚微。因此,中国从 1993 年开始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完全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国情。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学习外国混业监管的做法。5.2加强金融立法美国金融监管制度随着金融环境不断变迁,在追求恢复金融体系的稳定时,他们选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当这种监管模式开始阻碍金融机构的竟争力时,他们转变为混业经营和混业监管,

30、以满足金融创新的需求。在这个金融监管法律变迁的过程中,普通法充分发挥了其优势。美国可以不断采用法院判例的解释来解决金融发展的法律限制问题,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操作留下开放的空间。相反,在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往往存在法律上的限制。由于法律法规存在播后性,尤其是在金融市场,金融法律往往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因此,金融监管法律在立法时应当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留下一定的开放空间,或者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金融制度的转变消除法律上的限制。5.3加强信息对称及金融创新的监管不完整的信息使得交易风险存在。各国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宏观上多主张立法监管,从微观强调严格的频繁的报告系统,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的范

31、围内,为促进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年代的发展,美国金融改革在金融创新除了加强执法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信息报告系统,以使监管机构更多的信息,并制定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的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使衍生交易透明化,防止不正当交易和损失,贸易机构必须加强与中央银行交易结算和交付管理,以增加市场流动性承受市场突发冲击,交易资料标准化,确保监管机构能评估风险,交易者和监管当局合作,符合相关法律,以确保市场稳定。谨慎的金融改革在我国以避免东南亚金融危机直接影响。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我国迟早要与世界金融溶为一体。利用金融创新和防范风险是促进我国金融国际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迫切需求。结 论综上所述,美英两国金融监管制度

32、各有利弊。但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现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金融整合的深化,我国也出现了十几个大型金融集团与大量专业化中小金融机构并存的两极结构。大型金融集团的出现是金融一体化、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中国金融集团的主要组织结构,但也意识到分业经营走向混转换最可行的灵活的选择。针对金融集团的风险特征,我们必须加强金融集团的风险监管,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一个跨产品、跨机构的统一市场,金融监管机构是金融一体化和金融集团监管现实的选择。致 谢随着本文的结束,大学生涯也行将结束。回首这几年,在我的学习及生活中,师长、家人、同学、朋友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和支持。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他们的指导与帮助,在这里,我要真诚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孜孜教诲,感谢大家有缘能在生命中重要而充实的四年里相聚在一起。还给了我这么多的帮组和支持。在我大学的最后一次作业的完成中,很幸运的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在我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影响,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学习老师的求实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