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7 ,大小:117.93KB ,
资源ID:86600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600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毛概复习要点和课后习题 辨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毛概复习要点和课后习题 辨析.docx

1、毛概复习要点和课后习题 辨析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正确)坚持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也不能离开改革开放抽象地谈论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的伟大实践。2.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社和姓资,只要为我所用即可。(错误)(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的得 失、是非、成败的三条根本标准。(2)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一是针对当时改革开放

2、中存在的凡事都要先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的左的思想,一是针对人们因思想受到旧框子的束缚而迈不开改革开放步子的状况。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要人们把那些既可以为资也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不要错误地加以排斥。(3)邓小平讲三个有利于标准,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三个有利于标准,它本身是坚持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实用主义的。事实上,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性质决定的,在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

3、2)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质,决定了它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通过自觉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正确)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将把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1)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革命,因为:改革也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社会主义

4、中通常的一般性变革,要把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的深刻性、广泛性,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党领导下对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逐步完成的。社会主义

5、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纲领,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

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之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相适应。6.改革、发展必然破坏稳定,稳定必然阻碍改革、发展。(错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一方针,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7、的基础。(3)稳定是前提。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的稳定。7. 对外开放意味着否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错误)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即指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决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

8、靠本国人民;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争取外援要付出代价。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之,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的统一,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

9、外开放。8. 特区姓资不姓社.(我国特区姓资而不姓社)( 错误)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是:(1)我国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上。(2)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经济特区已成为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获得知识和传递信息的窗口,使世界了解我国坚决实行改革开放等政策的窗口。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经济特

10、区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总之,特区姓社不姓资.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国内:“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国际: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拉大。 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3.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

11、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1.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2.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

12、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2.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思想内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4.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攻坚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1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正确处理上述关系的原则: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的观点。1980年,邓小

14、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3.实现现代化和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吸取人类文明的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改革的辩证关系

15、: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一)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二)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

16、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三)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地姿态走向世界。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截至2005年末,中国国债余额2.7万亿元人民币,外债余额2600多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

17、8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业资产已达37.5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GDP的2.06倍。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根本性的变革。(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事实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决

18、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振兴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中华民族踏上了时代潮流,我们党走在了时代的前列。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

19、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

20、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

21、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

22、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23、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24、。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目前我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要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等

25、方面的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26、,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

27、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

28、,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后,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时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

29、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30、。我们要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对我国传统体制的根本变革。(3)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4)改革会引起社

31、会生活,各个领域及其广泛而深刻的变化。(5)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相对第一次革命而言的。第一次革命: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义第二次革命:贫穷社会主义比较富裕的社会主义。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公有制经济是指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错误)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这一含义的确定,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也对指导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公有制与公

32、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反映的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反之,同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可以为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所采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如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租赁等。 2.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错误)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第一,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了新的决定,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