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19.79KB ,
资源ID:86586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586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教案 新人教版.docx

1、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教案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教案 新人教版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2背诵两篇短文。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德育目标: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2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打印

3、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

4、小黑板提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解,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

5、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三、研读咏雪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 紧 )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傅f 俄而

6、雪骤zhu 欣xn 然 柳絮x 奕y 凝nng 哉zi【朗读停顿】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层次结构:一层()交代谢家咏雪的背景 二

7、层(24句)交代咏雪第一句话 三层(最后两句)对儿女们的回答第一部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寒雪日 、内集、谢太傅、讲论文义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1)各组提问。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2)教师归纳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

8、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雪骤”的作用是什么?为下文的咏雪作铺垫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融洽欢快轻松)(内集,欣然,大笑)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古代“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

9、好?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

10、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归纳主题: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默写课文。7. 拓展思维:说说还可以用哪

11、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8.练习: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曰:“ 差可拟”或者 曰:“未若 ”“撒糖空中差可拟。”:“未若槐花迎风飘。”“未若鹅毛当空舞。” “棉絮纷飞差可拟。”“未若梨花漫天飞。” “未若天仙散百荷。” “樱花飘落差可拟。”“未若玉屑静静落。”“未若白蝶翩跹舞。”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

12、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四、课堂练习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阅读材料,人手一份。材料内容如下: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安然、坦然)若不见。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2简答。(1)“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2)“听已,辄默记

13、”的意思是 。(3)“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学生完成这个练习,教师选五位同学回答。明确:1A(窃:偷偷地、悄悄地)2(1)王冕 (2)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 (3)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4)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咏雪一文的题目。2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两个小片断,并思考两文的深刻含义。附原文:徐孺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ng)子,无此必不明。”木犹如此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

14、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xun,泪水流下的样子)然流泪。附板书咏雪一、交代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二、主要事件咏雪 三、补充道韫身份(暗示有才气)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读陈太丘与友期。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由xx年高考作文题导入: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

15、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取水里。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设计(二)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板书文题)二、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

16、中午。期,约定的时间。日中,正午时分。 舍(sh)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才。 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弃。而去(离开)。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不:(fu)同否,表疑问。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 引拉。 顾回头看。哉(zi)哉,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本句表示强烈愤怒的感情。【朗读停顿】三、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

17、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交代事物的发生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层 (第二自然段)事件的发展,突出主要人物元方 第三层 (第三自然段)事件的结束,友人惭而元方“入门不顾”四、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1.各小组提问。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可能

18、提出的问题有:(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的行为陈太丘?请从文中找出依据。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文中交代“元方时年七岁”的目的是什么?(或用意是什么?)交代元方年龄幼小,为下文设下伏笔,从而突出其年幼机智、聪明、明礼、诚信。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

19、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有同学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5)元方的性

20、格特点如何?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6)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

21、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7)从这则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8)归纳主题: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表现了元方守信识礼,聪明机灵。(9)有关中外名人讲诚信的名言警句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 谚语4.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1)投影显示: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22、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3)全班齐读、背诵。五、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体味语言简练意义丰厚的特色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六、课堂练习投影显示: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入门不顾不期而遇 去日苦多 瞻前顾后下车引之 太丘舍去 则是无信引吭高歌 舍己为人 信

23、口开河2.翻译下列句子。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敝人卑职陛下令尊寡人足下令郎老朽麾下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逐一回答,明确:1.期:约定。去:离开;过去的。顾:回头看。引:拉;放开。舍:放弃;牺牲。信:诚实,讲信用;随意、随便。2.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4、。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3.敬词有谦词有4.B(例句中“不”通“否”;A.“女”通“汝”;C.“见”通“现”;D.“说”通“悦”)七、课堂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交代对话背景 客失约对话过程 客无信又无礼结尾 客“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八、课外迁移 投笔从戎 超家贫,尝为宫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日:“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赛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

25、笔砚间乎?”注:超:班超,汉朝名将,封定远侯。粗业:停止工作。傅介子,张鸯:均汉时人,曾出使西域,立过很大的功劳。西域:现新疆一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投笔从戎(2)尝辍业投笔叹日 (3)犹当效傅介子 2翻译句子。(1)尝为宫佣书以供养。(2)安能久事笔砚间乎?3.源于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后来用这个成语比喻 。(用四字短语作答)张无垢勤学张无垢滴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洎(j)北归,窗下石上,双趺(f)之迹隐然,至今犹存。注:张无垢即作者罗大经,南宋时人。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受降职处分。横浦:地名。寓:住在。昧爽:拂晓

26、、黎明,天将亮未亮时。泊:到。跌: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张无垢谪横浦(2)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3)就明而读 (4)如是者十四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个故事叙述张无垢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于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有关这方面的例子。 参考答案咏雪1.(1)子侄辈们 诗文(2)不久,一会儿 急速(3)高兴的样子(4)大致、差不多 相比(5)不如2(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一家人聚会在一起,和子侄辈们谈论诗文。(2)这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3)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4)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5)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27、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3略。 4“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公大笑乐”。 5如鹅毛、鸭绒、杨花、梨花、苇絮陈太丘与友期1(1)约定(2)正午(3)离开(4)才(5)通“否”(6)丢下,舍弃 离开(7)拉(8)回头看2(1)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2)友人感到惭愧,走下来拉他的手,元方走进了家门,连头也不回。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孔融、张嘎、司马光等。5告诫人们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6略。投笔从戎 1(1)军队(2)停止(3)仿效2(1)曾经在官府里当雇工写字,养活家里的人。(2)怎么能长久地和笔砚打交道呢? 3投笔从戎 弃文就武张无垢勤学1(

28、1)降职远调,贬官(2)总是(3)光,光亮(4)这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3不设统一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越王勾践头悬梁,锥刺骨或匡衡凿壁借光或王冕僧寺夜读等。知识拓展中学课文中常见的几种古代计时法1、干支计时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即23点至1点,丑时即1点至3点,寅时即3点至5点以下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至23点。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2、十二时段计时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依次类推。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3、更点计时法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