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2.24MB ,
资源ID:86547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547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课一练人教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课一练人教版含答案.docx

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课一练人教版含答案第14课明朝的统治1.明朝建立于()A.1366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 ()A.设立锦衣卫B.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C.设立特务机构东厂D.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3.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秦在中央实行郡县制 B.唐在地方推行三省六部制C.元在中央设行中书省 D.明在各省设“三司”4.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A.武状元 B.进士科 C.殿试 D.八股文5.我们现在食用

2、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隋朝6.下列文字是马小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明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司”,使君权空前加强。(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百官和百姓进行监视。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以侦缉官民言行。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3)为加强文化专制,采取“焚书坑儒”措施,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人们的思想。1.“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

3、,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哀哉可怜!”这首名为醉太平堂堂大元的小令向我们揭示了元朝灭亡的原因。导致元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有()元朝政治腐败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A. B.C. D.2.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 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明太祖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3.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加强君权的措施1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2废除丞相,权分六部3设锦衣卫特务机构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

4、太宗 D.明太祖4.下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皇都积胜图(局部),该图长2 182.6厘米,宽32厘米,描绘了明朝中后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的繁荣景象。当时与北京拥有同等经济地位的城市是() A.苏州 B.南京 C.松江 D.景德镇5.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A.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C.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6.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应该复习的内容是()A.唐诗 B.策问 C.老子 D.“四书”

5、“五经”7.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朝宗室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战。请你从以下有关他生活的四个片断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A.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四书”“五经” B.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C.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废丞相,设三司设置厂卫制度八股取士 实行三省六部制A. B. C. D.9.下列关于明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棉纺织业中心C.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6、问题。材料一右图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清)顾炎武日知录(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为明太祖,他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设立了哪一特务机构?(2)材料二是顾炎武对哪一制度的抨击?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制度带来了怎样的危害。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2)材料二反映的制度确立于何时?(3)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课后作业测评夯基达标1.C2.C3.D4.D5.C6.参考答案 (1)错误:在中央设立

7、“三司”。原因:“三司”是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后设立的,废除丞相制度后,在中央由六部分理朝政。(2)错误:“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原因:明太祖设立的是锦衣卫,而东厂是明成祖设立的。(3)错误:采取“焚书坑儒”措施。原因:明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八股取士。培优促能1.D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奸佞专权”“惹红巾万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朱元璋领导的军队最后灭亡了元朝。故D项符合题意。2.A明太祖朱

8、元璋为加强君主权力,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3.D4.B明朝时较大的商业城市有数十座,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5.C明政府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进一步规范了科举制度,规定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答卷采用八股文的形式,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得有自己的见解。这种选官制度迂腐守旧,扼杀人的个性,选拔出来的人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由此可知C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6.D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因此,小明要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复习的内容应该是“四书”“五经”。7.C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此人生活的历史时期。题干中提示他出生那年明朝

9、宗室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战,由此可判断出他出生于“靖难之役”爆发的那一年。当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故A、B两项可能是事实。朱元璋在位时废除了丞相制度,故C项不可能是事实,符合题意。锦衣卫设立于明太祖时期,故D项可能是事实。8.D9.B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10.参考答案 (1)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锦衣卫。(2)八股取士。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11.参考答案 (1)秦朝。(2)隋朝。(3)废除了丞相制度。(4

10、)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1.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炫耀明朝国力B.开拓殖民地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D.发展对外贸易2.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中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A.宋太祖 B.元世祖C.明太祖 D.明成祖3.郑和的足迹最远到达了()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D.大西洋沿岸4.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5.阅读

11、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物郑和哥伦布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航海次数7次4次每次航海的船只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最少3艘,最多17艘每次航行人数约2.7万2.8万人最少90人,最多1 500人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2)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本质区别。1.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郑和7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的根源是()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

12、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2.2017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13世纪14世纪15世纪16世纪17世纪18世纪ABCD3.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4.歌曲奔赴索马里中唱道:“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重任在肩,祖国会看到我凯旋。”郑和7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今天的()亚洲非洲欧洲美洲A. B. C. D.5.右图中的历史人物堪称是“大航海时代”

13、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A.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B.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C.对非洲国家的财富进行了大肆掠夺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6.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7.东南沿海人民为纪念戚继光,在他战斗过的地方刻石立碑。戚继光抗倭最伟大的意义在于()A.扫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B.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C.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D.维护了朝廷的尊严8.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

14、片。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岳飞抗金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D.文天祥抗元9.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10.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永

15、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材料二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1)材料一中“永乐三年”是哪一年?(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12.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300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17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及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板块一草根英雄,洪武

16、大帝人物资料: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1)材料中“生于乱世之中”指什么历史背景?“最优秀统帅”何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板块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下图:(2)请指出纪念邮票应该发行于哪一年。材料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

17、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的什么传统?板块三沿海告急,帝国衰落材料三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韬钤深处(4)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材料反映了戚继光的什么精神?课后作业测评夯基达标1.C2.D3.A4.D5.参考答案 (1)时间长(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2)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

18、贡献。(3)郑和下西洋是友好和平往来;戚继光抗倭是抵御外来侵略。培优促能1.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出现郑和下西洋壮举的经济基础。A、C、D三项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条件,但不是根源。2.B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郑和首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根据公元纪年法应该是公元15世纪,由年代尺示意图可知B项符合题意。3.D郑和7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达地中海沿岸。4.A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是从东亚经东南亚、南亚到达西亚和非洲。5.A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故选

19、A项。6.C本题考查归纳能力。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到天竺取经,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三个事件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外交往。故选C项。7.C8.C本题考查分析能力。明朝时期抗击的外国侵略者是日本倭寇,抗倭英雄是戚继光。故选C项。9.C歌谣中的“戚爷”指的是戚继光。他的主要事迹是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10.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反映出当地人民群众抗击倭寇的积极性非常高,这说明抗击倭寇、平息倭患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11.参考答案 (1)1405年。(2)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宋代以来我国

20、造船业发达;郑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任意两点即可)12.参考答案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农民反抗斗争不断。1368年。(2)2005年。(3)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传统:和平外交,友好往来。(4)戚继光抗击倭寇。结果: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精神:反映了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一味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精神。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2.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

21、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医学的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 B. C. D.3.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故宫 B.十三陵C.长城 D.颐和园4.“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明清皇宫D.长城5.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A.水浒传 B.三国演

22、义C.聊斋志异 D.红楼梦6.成书于明代中期的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A.水浒传 B.西游记C.史记 D.农政全书7.戏剧牡丹亭的作者是()A.关汉卿 B.马致远C.孔尚任 D.汤显祖8.下图是我国古代某城市的平面图。认真观察该城市的结构,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该城市的名称是什么?它是明朝哪位皇帝时在什么基础上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2)该城市主要由哪四大部分组成?(3)写出以该城市为都城的主要封建王朝及当时该城市的名称。(任举三例)1.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

23、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小刚同学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一生潜心研究中医药方。下列对他的研究帮助最大的是()A.天工开物 B.史记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3.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A.发明指南针B.发明活字印刷术C.编著本草纲目D.编著天工开物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女王所说的长城应当修建于()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5.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

24、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A.赵州桥 B.大运河C.北京故宫 D.长城6.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起止地点相同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都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势力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 B. C. D.7.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D.曹操煮酒论英雄8.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嘻嘻,要施手段。

25、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小说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史记9.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某小说被美国一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 Monkey King(猴王)。该著作为()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牡丹亭10.下列哪一文学作品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牡丹亭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时珍)好读医书。医家本草品类既烦(繁),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明史材料二右图是湖北蕲州李时

26、珍纪念馆中的塑像。塑像正前方的青石牌坊上刻有“医中之圣”四个大字。(1)材料一中的“时珍病之”是指什么?为写作本草纲目,李时珍是怎样“穷搜博采”的?(2)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何价值?(3)材料二中的纪念馆已被国家教委确定为“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李时珍的什么精神?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 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材料三据媒体报道,2016年黄金周前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接纳游客35.

27、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人工制造的垃圾“长城”大煞风景。(1)材料一所示为()A.六朝古都南京B.唐朝都城长安C.元朝都城大都D.明朝都城北京(2)材料一中央的宫城叫什么?材料一在建筑上有什么特色?体现了一种什么时代特征?(3)材料二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4)节假日火爆旅游的背后,环境污染、乱刻乱画现象触目惊心。根据材料三,谈谈你的感想。课后作业测评夯基达标1.C2.B3.A4.D5.B6.B7.D8.参考答案 (1)北京城。明成祖;元大都。(2)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3)金,中都;元朝,大都;明朝,北京。培优促能1.D“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8、”是指天工开物,而不是本草纲目。2.D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书中记载了药物1 800多种,药方11 000多个,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所以,本草纲目对小刚的爷爷研究中医药方帮助最大。3.D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C自秦长城修筑以后,许多朝代都对长城进行过整修,由于历史年代久远,明朝以前的古长城毁坏严重,只剩下残墙断壁。明长城的修筑距今时间相对短些,而且是历代规模最大、修筑最完善的一次,至今仍保持着它的雄姿。5.D秦朝时,秦始皇派蒙恬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后来,又有许多朝代不断整修长城。明朝再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使其达到完善地步。6.D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它们的修建分别是为了抵御匈奴和蒙古贵族的骚扰,而不是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势力。故和错误,正确答案为D项。7.D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核心信息“三国演义”,然后要注意四个选项中的“梁山泊”“林黛玉”“孙行者”“曹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而三国演义就是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故选D项。8.C“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孙行者”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9.C本题考查阅读和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由题干中的“猴王”可知,这部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