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93KB ,
资源ID:86461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461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德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的比较研究概要.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德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的比较研究概要.docx

1、中德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的比较研究概要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中德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的比较研究 摘要 (1)一、德国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分析 (1)(一)德国对外贸易结构 (1)1. 德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现状分析 (1)2. 德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现状分析 (2)(二)德国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 (3)1. 洲际结构分析 (3)2. 国别(地区)结构分析 (3)(三)德国对外贸易政策内容和特点 (4)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分析 (5)(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 (5) 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现状分析 (5)2. 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现状分析 (5)3. 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

2、的矛盾和问题 (6)(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 (8)1. 洲际结构分析 (8)2. 国别(地区)结构分析 (8)(三)外贸易政策内容和特点 (8)三、德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9)(一)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9)(二)出口市场多元化尽量减少贸易摩擦 (9)(三)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 (9)四、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0)Abstract (11)中德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的比较研究作 者:胡世龙*摘要:德国对外贸易制度和政策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其对外经济目标起了重要作用,是维护贸易大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德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区域结

3、构及其对外贸易政策进行分析,在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区域结构及其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上指出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借鉴和发展德国对外贸易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外贸易发展有着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 发展模式 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各国产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本文以贸易强国德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取其精华,给我国的对外贸易提供借鉴,这对我国对外贸易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中德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现状研究,分析了中国存在问题,得出启示。一、德国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分析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

4、其相互联系,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 (一)德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1. 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现状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贸易强国德国的产品素来以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合理的价格受到各国的欢迎。德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有机械、车辆、机电产品、塑料、医药制品、化学制品等;主要的进口产品包括矿物燃料、机械、电机、车辆、药品、塑料制品等。根据商务部统计,德国2011年前三个季度主要出口商品构成如下表表1德国2011年1-9月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单位:亿美元)海关分类HS编码商

5、品类别2011年前三季度上年同期同比%占比%类章总值11114.019138.3621.6100.0第16类84-85机电产品3099.162569.5820.627.9第17类86-89运输设备2244.181846.1921.620.2第6类28-38化工产品1364361181.4415.512.3第15类72-83贱金属及制品995.87777.4028.19.0第7类39-40塑料、橡胶684.00557.4022.76.2第18类90-92光学、钟表、医疗设备503.61414.7021.44.5第11类50-63纺织品及原料30808248.5623.92.8第5类25-27矿产

6、品306.41212.9143.92.8第4类16-24食品、材食品、烟草306.06264.2315.82.8第10类47-49纤维素浆;纸张255.21226.9012.52.3第20类94-96家具、玩具、杂项制品201.60168.2819.81.8第1类01-05活动物;动物产品188.86154.6422.11.7第14类71贵金属及制品156.30105.1248.71.4第13类68-70陶瓷;玻璃123.95104.7818.31.1第2类06-14植物产品108.8985.8127.01.0其他267.37220.4521.32.4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国别数据报告根据表1,

7、2011年期三季度,德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普遍呈上升趋势,排在前三位的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出口额分别为3099.16亿美元、2244.18亿美元,1364.36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27.9%、20.2%、12.3%,出口额与201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6%、21.6%、15.5%。增长最快的三位出口商品是贵金属及制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增长48.7%、43.9%、28.1%。德国排在前三位的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是因为这三类商品所属的产业是德国实力最强、最重要的三大产业。德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三类商品是贵金属及制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

8、这三类属于德国的工矿业。工矿业是德国外向型的工业,产品主要满足欧盟内部资源匮乏的成员国使用1。2. 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现状分析表2德国2011年1-9月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 (单位:亿美元)海关分类HS编码商品类别2011年前三季度上年同期同比%占比%类章总值9460.657648.1023.7100.0第16类84-85机电产品2159.341853.6716.522.8第17类86-89运输设备1069.70935.6014.311.3第6类28-38化工产品1012.47852.4118.810.7第15类72-83贱金属及制品908.85659.3237.99.6第7类39-40塑

9、料、橡胶492.07374.4831.45.2第18类90-92光学、钟表、医疗设备291.20240.1921.23.1第11类50-63纺织品及原料435.02336.9729.14.6第5类25-27矿产品1372.59984.9839.414.5第4类16-24食品、材食品、烟草277.92237.0917.22.9第10类47-49纤维素浆;纸张193.10166.9015.72.0第20类94-96家具、玩具、杂项制品213.76181.5917.72.3第1类01-05活动物;动物产品178.49150.0818.91.9第14类71贵金属及制品171.67129.3132.81

10、.8第13类68-70陶瓷;玻璃94.0878.8419.31.0第2类06-14植物产品274.06218.9825.22.9其他316.34247.6927.73.3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国别数据报告根据表1.2,2011年期三季度,德国主要的进口商品普遍呈上涨态势,主要进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占同期出口总额的22.8%、14.5%、11.3%,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5%、39.4%、14.3%。增长最快的三位出口商品是贵金属及制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增长39.4%、37.9%、32.8%。德国自然资源匮乏,属于外向型经济,商品进口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其次才是

11、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源类产品2。(二)德国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1.洲际结构分析 德国对外贸易地区的构成中,首先集中在欧洲地区,其中,主要是欧盟内部成员国,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9%,进口占到62%。其次是美国,再次是亚洲地区的东亚以及东南亚。2.国别(地区)结构分析 在德国的贸易伙伴中,法国一直是德国的最主要且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和法国相邻,贸易产品互补,德国擅长工业、化学制品,法国在农产品及其制品有优势,德法贸易中,德国是贸易顺差国。欧盟诸国是德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是德国外贸易一项长期政策,2009年之前,美国一直是德国在欧盟之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及化工产品是德国

12、对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美国在此基础上,更加偏重金融、IT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欧盟之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以及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等,德国从中国的进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等3。(三)德国对外贸易政策分析德国的经济外向型程度非常高,在东西德实现统一之前,联邦德国曾长期出现贸易顺差。联邦德国于1961年通过对外经济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自由贸易政策。强调自由的国际贸易、支付往来和资本流动,保障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德国的许多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领先地位,虽然80年代以来德国马克对美元

13、不断升值,加上日本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地区出口产品对德国产品的冲击,但德国自由贸易政策没有根本性变化。德国为增强其产品国际竞争力,强调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并集中较多科技力量加以消化、吸收、迅速用于生产,并不断加以改造、提高和创新。大部分技术引进用于德国的优势出口产业部门,以此推进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另外,德国还大力发展旅游业、技术贸易,不断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巩固有利的国际收支状况。德国政府强调:“联邦政府应始终将发展对外贸易放在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号召要使德国经济“走向世界”。贸易活动主要由企业自主进行、政府的职能重点在于实行宏观调控,同时在保证企业外贸充分自主前提下,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促进对

14、外贸易的发展。第一,建立并扶持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集团和大财团。尤其是促进以化学、钢铁、电气、汽车和航空、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重头产品的企业集团和财团。第二,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鼓励出口。实行优惠税率或免税,给予出口津贴、发放出口信贷、建立国家担保出口的贷款制度,以及对遭遇风险的出口商给予补偿,多次运用汇率杠杆促进出口贸易。第三,积极参与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并通过国家间签定双边和多边互惠协定,为本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创造有利条件。第四,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出口商品结构。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和开发新产品,促使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第五,建立外贸服务机构,为企业

15、走向世界服务,这些机构大致有三类:进出口银行、外贸保险公司、外贸商情咨询机构4。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政策分析(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1. 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分析表2.1 2001-2009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单位:%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总值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初级产品9.978.767.946.836.445.465.055.455.25食品及活动物4.804.494.03.182.952.652.522.292.71饮料及烟类0.330.300.230.200.160.120.110.110.14

16、非食用原料1.571.351.150.980.980.810.750.790.68矿物燃料、润滑油3.162.592.532.442.311.831.642.211.70动、植物油脂及蜡0.040.030.030.0240.040.040.020.040.03工业制成品90.1091.2392.0693.1793.5694.5494.9594.5594.7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024.714.474.444.694.604.965.555.1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16.4616.2615.7516.9616.9518.0418.0518.3215.38机械及运输设备35.6639.042.864

17、5.2146.2347.0947.3947.1349.13杂项制品32.7431.0728.7726.3625.4824.5624.3723.4324.94未分类其他商品0.220.200.220.190.2110.250.180.120.14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整理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从总体上看,2001年到2009年中国出口的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其比重从2001年的9.97%下降到2009年的5.25%.2001年到2009年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其比重由2001年的90.1%上升到2009年的94.75%,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

18、出口贸易的主要产品。在中国初级产品出口中,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的商品类别是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其中,食品及活动物的比重由2001年的4.80%下降到2009年的2.71%,饮料及烟类的比重由2001年的0.33%下降至2009年的0.14%,非食用原料的比重由2001年的1.57%下降到2009年的0.68%,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比重由2001年的3.16%到2009年的1.79%。而动物、植物油脂及蜡的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在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商品类别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其比重由2001年的35.66%上升到2009年

19、49.13%。而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的商品类别是杂项制品和未分类的其他商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从2001年到2008年明显上升,但与2009年略有下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2. 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现状分析表2.2 2001-2009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单位:%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总值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100初级产品18.7816.6917.6320.8922.3823.6425.4232.0228.76食品及活动物2.041.771.441.6321.421.261.201.241.47饮料

20、及烟类0.170.130.120.100.12.0.130.150.170.19非食用原料9.097.708.269.8610.6410.5112.3414.7414.00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7.176.537.088.559.6911.2410.9714.9212.33动、植物油脂及蜡0.310.550.7390.750.520.500.770.930.76工业制成品81.2283.3182.3779.2277.3676.3674.5867.9871.2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13.1813.2211.8611.7111.7811.0011.2510.5211.15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17.2

21、216.4315.4813.1912.2910.9910.779.4610.71机械及运输设备43.9446.4246.7245.0044.0345.1143.1639.0040.57杂项制品6.196.718.008.939.229.019.158.628.47未分类的其他商品0.690.530.310.270.300.260.260.390.33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整理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除了2002年和2003年中国进口的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略有下降外,从总体上看,2001年至2009年中国进口的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比重从2001年的18.78

22、%上升至2009年的28.76%.2001年至2008年中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其比重由2001年的81.22%下降到2008年的67.98%,只是在2009年略有上升,比重达到71.24%。在中国初级产品的进口中,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商品类别是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二者的比重分别由2001年的9.09%到2009年的14.00%,由2001年的7.17%上升到2009年的12.33%。其他商品类别的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在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中,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的商品类别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比重由2001年的13.18%下降

23、至2009年的11.15%。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的比重由2001年的17.22%下降到2009年的10.71%。其他商品类别的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53. 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1) 出口商品结构档次及附加价值仍然呈现低级化;(2)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合理;(3)进口产品结构变化不合理。(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1.洲际结构分析 从横向比较来看,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洲。中国与亚洲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53.09,可以说,我国对外贸易的洲际集中度极高,对外贸易的外部区域结构极不平衡。从纵向比较来看,首先,在绝对额方面,中国与各洲的贸易额总体上均呈上升

24、趋势。其次,从与各洲贸易额的增幅来看,亚洲增幅为306.8,非洲增幅为743.3,欧洲增幅为337.3,北美洲增幅为273.3,拉丁美洲增幅为713.6,大洋洲增幅为551.7,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非洲。再次,各洲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变化也不相同6。2.国别(地区)结构分析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状看,中国对外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都是极不平衡的,国别和地区的集中程度相当高。到2009年,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及俄罗斯。与此前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5.66%。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仍为我国前四大贸易伙伴,

25、但增量主要来自欧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对这四个市场的依赖程度一直很高。过度的依赖某些地区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当这些地区出现经济萧条甚至经济危机肘,就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冲击国内市场。此外,过分密集地进人某些区域市场,同样会对东道国的国内产业产生压力,引起贸易争端。所以,应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咯,缓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三)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平衡,着眼于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贸易竞争环境,中国制定了相应的外贸结构调整对策,缓解贸易不平衡矛盾,以促进中国外贸走上新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之路。中国不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平衡将是中国外贸政策的基本取向,因为外贸

26、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贸易的基本平衡。为了改善全球发展不平衡现状,中国正在制定相关政策,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将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2009年的5.8%降至4%。其实,中国已经开始行动,这从2010年贸易顺差减少及贸易顺差所占GDP比重开始下降中可见一斑7。当然,中国要参与全球经济增长再平衡,不是靠压制出口或单方面扩大进口,而是需要透过改善贸易结构来实现这一目标。2011年第一季度贸易数据表明,中国正朝着这个大方向努力前行。不过,贸易结构尽管有所改善,但问题还是依然存在,如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如何平衡增长、进口的“量”与“价”如何配合等问题。综合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趋

27、向应该是依据WTO的基本原则以及例外条款,以国内经济发展要求为基础,在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上进行完善,倾向于采取开放型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三、德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一)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增加高科技进口商品比重,协调大宗资源性产品进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对外贸易整体结构。(二)出口市场多元化尽量减少贸易摩擦第一,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发这类市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市场容量大,购买力强,因而是我国产品的主销市场。第二,稳定和扩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做好市场调研,针对市

28、场需要,组织适销对路产品出口。此外,我国还应在政策上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有所倾斜,如提供优惠贷款、出口风险担保和运输担保等。8 (三)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德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为本国企业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框架环境。在世贸组织、经合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多边机构内发挥着推动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国家间签订双边和多边互惠协定,为本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创造有利条件。德国外贸发展模式给正在按照 WTO 规则推进贸易自由化的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中国也应进一步发挥在各种多双边组织中的作用,更加积极地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努力为我企业海外业务的开拓营造有利的环境910。四、结束语以上通过对德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区域结构及其对外贸易政策进行分析,在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区域结构及其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上指出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借鉴和发展德国对外贸易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外贸易发展有着有益的启示。参 考 文 献1 丁平,徐松.德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