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0 ,大小:60.34KB ,
资源ID:86393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393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美学概论文字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美学概论文字版.docx

1、美学概论文字版美学概论v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一、美学学科的定义v1、定义:v 是一门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v2、理解这一定义的两个要点:其一,强调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了“动物”具有审美能力。其二,这一概念突出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不是其他的关系。 二、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v1、美学学科的萌芽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什么是美”v2、美学学科的创立1750年鲍姆嘉通出版美学一书。美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情感领域v3、美学学科的提升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是通达人类自由境界的唯一途径。美学的学术品格得到提升。 v4 、美学学科的科学化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许多著名而又科学的美学论

2、断,而且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也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四、美学研究的方法v 1、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这主要适用于19世纪中叶以前,另一类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多见于19世纪中叶以后。v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又称哲学思辨,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这种方法把审美现象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加以探讨,从某种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v自下而上的方法:又称经验描述,是19世纪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把美的现象作为一种经验事

3、实,或者侧重于外在现象的描述,或者侧重于主体内在经验的分析,注重事物的外在和表面,强调吸收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对审美对象进行实证的考察。v2、几个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社会学方法。 v从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探讨美的起源、本质和特征等。把审美现象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习俗风气等联系起来考察,从中探讨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的变迁等问题。 v理论代表人一: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说:种族、时代和环境哥特式建筑何以在十四、五世纪大规模地出现在欧洲?v理论代表人二: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知人论世谈文学 v 第二,心理学方法。 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自近代以来,心理学的日益发达基础之上的。他强调把审美作为心理过程

4、来观察和分析,把研究的重心从传统的审美本质,转到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审美经验上。 心理学方法的细分:v 精神分析心理学方法:代表人佛洛伊德、荣格 v 格式塔心理美学方法:阿恩海姆 v 实验心理学美学方法:冯特 v第三种,符号学方法。1、运用符号学知识和规则来解读美学和文艺现象。所谓符号,是指人类创造的用来表达情感体验、交流思想认识的所有中介物,包括语言、图画、文字、音乐、手势等等。2、符号学的奠基者:索绪尔及其语言学观点v其一,语言由深层规则和表层元素组成,前者决定后者的价值和意义。v其二,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两者的关系是任意性的。v3、索绪尔语言理论的运用:其一,结构主义文艺观,代表

5、人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尽管文艺作品各不相同,但在深层却遵循相同的故事模式。诸如人物的二元对立、平衡的打破与恢复等。其二,解构文学神话,代表人罗兰巴特。他认为,符号和它所代表的意义是任意的松散的,不存在必然关系,而那种将这种关系“自然化”、“神话”的行为应该被揭示出来。v天安门广场两个外国女孩向国旗敬礼v阿迪达斯运动鞋=关爱生命?这两者的背后都暗含着一种操纵。其三,艺术是创造,不是模仿。代表人,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和美国的苏珊朗格。v 卡西尔 人论 认为,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那能创造符号,而人类的整个文化活动,诸如艺术、宗教、哲学、神话、礼仪等都是人类符号活动的成果。 “ 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

6、是对现实的发现和创造” 。 v 苏珊 朗格 情感与形式 认为符号有两种:语言符号和艺术符号。前者是推理的、可分解的,后者是情感的、整体的、不可拆解的。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v第四,现象学方法。 西方现象学哲学提出来的一种研究哲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主张排除一切先入之见,向着事物的本相逼近。 v 提出三步还原法:现象还原、本质还原、先验还原。 v 道家哲学:“ 心斋” 、“ 坐忘” 、“ 涤除” 、“ 玄览” 、 _第二章: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一、审美意识的起源劳动说 VS 巫术说1、巫术说(1)何谓巫术:其核心来看,巫术是一种万物有灵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灵魂、有生命、有感情的,而且有一种神

7、秘的力量贯穿于各种灵魂之中。人们相信通过巫术活动可以获得这种神秘的力量,从而达到控制世界、服务生活的目的。(2)巫术世界的特征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之间是相通的。 人的生命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交互影响的。 巫术世界是一个“存在”与“非存在”不分的世界。梦与幻觉中的东西也被认为存在。 第四,巫术是一个隐喻的世界,只要控制了事物的一个部分,就等于控制了该事物的整体。 (3)巫术活动的两个规则 相似律:通过模仿对象的外形就可以达到控制对象的目的。接触律:通过接触对象的某一部分来打倒控制对象的目的 。 (4)艺术与审美的诞生 在人类早期的巫术活动中,借由相似律、接触律,人类的原始艺术就诞生了:舞蹈、绘画、雕

8、塑、歌唱等。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原始岩画:受伤的野牛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受伤的野牛中国青海出土舞蹈纹彩陶盆陕西西安半坡村:人面鱼纹彩陶盆在主张巫术说的人看来,对这些巫术过程和结果的欣赏和感受,包含着人类认识、再现和控制世界的快感,而这正是审美意识的萌芽。2、劳动说(1)具体主张:劳动创造了美,也同时创造了关于美的意识。这种美和美的意识最先体现在人类的劳动工具上。石斧骨针刮削石器(2)劳动如何创造了美和审美意识 首先,劳动带来了“ 自然的人化”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了自然事物,在它们身上打上了人类意志的痕迹。 其次,劳动也促进了“ 人的人化” 劳动促进了人类外在形态面貌的变化。劳动也促进了人类内在心

9、理结构的变化,感觉思维系统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 在主张劳动说的人看来: 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一种精神需要,而非物质需求。正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这两个变化,使得人类越来越成为一种高级的动物,具有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 3、两种学说可否调和两种学说的不同侧重:巫术说:强调了主体对世界在精神层面的解释能力。劳动说:强调了主体对世界在客观层面的改造能力。 两种学说的内在共通性在于: 在具体而又现实的人类活动中,这两种活动是相互包容、一体的两面。巫术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而劳动则是巫术观念下的劳动。二、审美意识的发展1、原始审美意识的最大特点:功利大于审美 在其发生之初,审美意识还不具有独立性,往往被淹没在

10、实用功利意识之中。无论是远古的绘画,还是舞蹈,它们并不是为单纯的娱乐而创造的,而是有着十分现实的功利目的。 (1)从远古考古器具上看,许多器物尽管有着美丽的形式,但这些形式往往首先是从功利角度来考虑的:(2)从造字法上看,汉语中的“美”字,也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美”的几种写法: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也就是说,“羊”“大”为美,羊大才有滋味,才能称之为美,可见美是与“吃”这样的生理活动紧密相关的,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也有解释“羊人为美”,人戴着羊角舞蹈,祈求丰收或者健康,认为是一种巫术活动,仍是一种功利性活动。 (3)即便是到了较近的古代,众多艺术类型仍然

11、包含着浓厚的非审美因素。 雕塑如乐山大佛:宗教的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之房玄龄:政治的诗言志:伦理的2、审美意识的独立标志:人们逐渐淡化了对象的功利性内涵,而注目于形式本身,比如颜色、形状和结构等开始取代物品的实用内容,成为激发想象、增进情感的东西。时间: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我国在魏晋时期。 原因:经济发展、观念转变、社会的世俗化极致:“审美无功利”、“为艺术而艺术”。第三章:美的本质论说第一节:西方美学家对美本质的探讨一、西方探讨美本质的几条路径第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代表:毕达哥拉斯学派、亚里士多德、博克等人。第二,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把美看作抽象的精神存在物。代表:柏拉图、

12、普罗提诺和黑格尔。 第三,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 代表性学说:“ 美在愉快说” 、“ 美在无意识的欲望” 等, 代表人物:英国经验派的一些美学家如休谟;另外有美国的桑塔耶纳,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第四,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认为美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它的事物所形成的关系。 这一路径的主要代表人狄德罗,他提出了“ 美在关系” 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第五,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认为生活本身就应该被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理论的代表人: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美是生活” 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第六,从社会化

13、了的人的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这一路径的理论核心就是将美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上。 理论代表人:马克思 二、几个重要的西方美学家(一):精神恋爱专家:柏拉图1、提出“美的理念”说。 超越于个别事物之上并且作为其存在根据的精神性实在。每一类事物都有一个自己的理念,它具有永恒性、真实性、普遍性和必然性。 现实个别具体事物的美根源于“ 美的理念” ,只有这种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 2、柏拉图为什么将“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 提出了“ 模仿论文艺观” 。 文艺是对理念的模仿的模仿。 文艺不具有真理性。 文艺容易激发情欲,伤风败俗。 个别和例外: 谁被留了下来?歌颂神、歌颂英雄的诗人

14、和诗歌。歌颂领袖毛泽东春天的故事3、简单评价: 开启了探寻美本质的道路,拓展了人类思维的形而上空间;但其美学思想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把人们意识中的概念绝对化、实体化了。 他对文艺的认识,还只是从道德主义角度展开,没有为文艺找到独立的性质。 (二)亚里斯多德:艺术比历史更真实1、亚里士多德其人其事 其父是皇帝的御医,他本人从小就接受了医学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培养了注重经验事实、考查分析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深受柏拉图器重。 在吕克昂建立学园,“ 逍遥学派” 。 在他的斡旋下,雅典免遭马其顿打击,为城邦作出贡献。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作等身,几乎包括了人类的一切知识: 论灵魂 、 论

15、财富 、 论教育 、 论血缘相通 、 论诗人 、 论哲学 、 工具论 、 诗学 、 修辞学 、 论宇宙 、 物理学 、 论天 、 气象学 、 动物志 等等。 重要的美学哲学著作: 形而上学 、 诗学2、关于美本质的认识: (1 )美取决于各个事物所处的某种特定的关系。 美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主观判断。 关系是复杂的,内在的、外在的。 这里所讲的关系是指“ 比例适当” 。 (2)美的主要形式 “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 “ 一种东西要成为美的东西,无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还是一个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的排列要有某种秩序,而且还要有某一种定义的大小。美是同大小和秩序有关的。”

16、 (3)简要评价 优点: 从事物自身的客观属性中寻求美,表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 把关系设定为美的本质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突破。 不足: 对于美的认识还具有模糊性,唯心性。他认为在本体层面还存在一个“ 永恒的美” ,是推动一切他物而不被他物推动的 “ 第一推动者” 。显然,这个永恒的美具有了“ 神” 的性质。现实中的事物之所以呈现为美,乃是这一“ 永恒美” 的推动。 (4)文艺模仿说 文艺的起源: 人具有模仿的天性,并能在模仿对象中感到愉快。 文艺具有认识功能: 具有认识真理的作用。这是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被模仿的“ 现实” 不单纯是理念或者本质的影子,而是包含它们在自身之内,具有“ 实

17、在性” 。 文艺模仿也是创造 文艺模仿是一种概括化过程,“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 文艺创作再现“ 应当有的事” ,而后者更符合人的理想和善的最高愿望,因此更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文艺比历史更真实 历史只记录已发生的事儿,而文艺则再现可能发生的事儿。 文艺模仿说的历史贡献 开创了文艺认识论的先河,西方文艺学说在此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都是以文艺认识论为核心的。 但这一学说过于强调了认识功能,忽视了文艺的情感抒发功能和艺术本体的价值。 (三)休谟(1711-1776)经验论美学的集大成者2、美学认识的哲学基础 怀疑论: 凡是那些没有经过感官检验和实验推理证明的,都是不存在的。 关于世界的来源、上

18、帝和灵魂等一类的问题都是无法认识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人类的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得以成立的基础。 3、美学主张 美是一种快感,它不能被定义,只能在感觉或欣赏中被感受到。 审美快感来自于对某对象可以产生某种效用的预判和想象。 这种效用不是基于自我,而是基于整个人类或人性来考虑的,因此,美感里包含有同情心。 这里的同情是指:自我凭借想象设身处地地分享旁人的情感的心理活动。 如他人的屋舍、敌人坚固的公事都可以是美的对象。 “ 别人快乐,我快乐” 4、简单评价:强调功用性和道德性在美感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美感中的心理特征,对传统片面强调形式美的做法有所矫正。表现出人本主义立场,将美学的根基建立于现实的人及

19、其人性之上,而不再是此前的抽象概念或者神。但这种学说还只是停留在心理层面考虑审美问题,没有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去进一步挖掘。(四)莱布尼茨(16461716)美学发展新道路的开辟者1、其人其事 17 岁获得硕士学位 20 岁获得博士学位 被称为:“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所仅有的最广博的思想家。” 2、美学的哲学基础“ 单子论” :世界是由基本单元“ 单子” 构成的,单子是没有形状,没有可分性,没有广延性的单纯实体。单子具有等级性,上帝则是最高尽头的特殊单子。 “ 预定和谐” :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的特性决定了世界万物都是合乎秩序、和谐共存。 3、美学观点: 美流溢自上帝 “ 一切美都是上帝光辉的一

20、种流溢物” 美是“ 多样性中的统一” 美是杂多中的统一,即便是在貌似最无秩序的事物之中,也潜藏着秩序,这是因为所有事物在最根本都是上帝的创造,必然表现为和谐。 4、简单评价 带有明显的柏拉图和神学痕迹,带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 但其“ 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和“ 预定和谐” 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以后的哲学美学发展。 (五)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启者1、生平简历 出身贫寒,父亲是马鞍匠,母亲是皮匠的女儿。 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曾教授的课程有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数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 海涅的评价:“ 既没有生活,也没有历史,只有不尽的沉思” 。 唯一一次非理性行为:

21、阅读卢梭的 爱弥儿 ,打破了生活规律,读了一天一夜。 代表性著作: 纯粹理性批判 、 实践理性批判 和 判断力批判3、美学的核心观点(四个规定): 第一,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无利害的快感。 所谓“ 利害” 则是指,一个对象以它的存在 (内容或质料)或概念 所引起的快感。前者是低级的欲望,后者是高级的欲望。 这个判断包含三层意思: 其一,审美快感不是生理层面的官能享受。 如果说,在官能享受中,主体感兴趣的是对象的“ 存在” ,那么在审美中主体感兴趣的是对象的“ 形式” ,后者不涉及“ 欲念” 的满足。 其二,审美快感不是道德感。 一个在道德方面善的事物也能引起快感,但这种快感也是一种欲求的结

22、果,只不过它所欲求的是道德原则。 其三,审美快感不是认识上的乐趣。 不将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引向某一概念。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主体只有在观照对象的形式,而不是它的内容或者将其联系到概念时,才能获得无利害的快感。 第二,从量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没有概念的普遍性。 第三,从关系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 平时所说的“ 目的” 有两种:一种是客观的目的,一事物对自身的符合;一种是主观的目的,客观对象对人的种种现实需要的满足。 在这两种“ 目的” 中,客体越是符合它自身的目的或者人的需要,就越具有合目的性,给人更大的快感。 但审美判断却很特殊,虽然没有上述两种“目的”,但仍具有合目的性,也就是

23、可以给主体带来快感,但不同的是: 审美判断中的目的是另一种形式的“ 合目的性” 。也就是,对象以其形式而不是存在或概念,符合了主体想象力和知解力的自由活动与和谐合作,从而给人带来快感。 在康德看来,这种合目的性近乎一种天意的安排,没有多少道理可讲。康德美学的神秘性在这儿可以得到更明显的展露。 最后,从方式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当一个人对某一对象作出了肯定的鉴赏判断,认为美时,他就觉得所有人都“ 应该” 而且也“ 必然地” 同意他。尽管事实上别人并不一定同意。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如此来概括一下审美判断的实质:审美是对象的形式(不是存在和内容)所引起的一种愉快的感觉。这种

24、形式之所以能引起快感,是由于它适应了人的想象力和知解力,使这些功能可以自由活动并且和谐合作。审美的快感就是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感知和肯定。对于这种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和谐运作中国古人有独特的领悟和表达:晋代陆机文赋: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收百世之阙文,採千载之遗韻。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梁代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4、美的分类:纯粹美、依附美 依附美:以概念以及相应的对象的完善为前提的美。 文学作品、绘画、戏剧、大部分自然事

25、物,都是依附美。 纯粹美:事物本身固有的美,不以对象究竟是什么的概念为前提,只在形式。 “ 花卉、自由的图案画,以及没有目的地交织在一起的线条” 。 无主题的幻想曲和不与歌词结合的乐曲 5、康德美学简评: 就贡献来说,康德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将美同真、善和欲望等范畴彻底分离开来。 此外,康德将美主要地确立为主体知解力与想象力的和谐运作,突出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动位置。 但康德美学还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 (六)、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1)什么是“绝对精神” “ 派生整个客观世界并构成现实世界内在本质的这种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客观精神” 。 很明显,这个绝对

26、精神带有万能上帝的色彩 。 (2)绝对精神的特征 辩证运动性 一个包含矛盾运动的活生生的统一体,所以能对自身不断否定,从而走上更高的层次。 与现实的统一性 不与现实世界隔绝,而是内蕴于现实之中。 (3)绝对精神的运动方式 按照基本规律和逻辑展开的顺序可以概括为:“ 正” 、“ 反” 、“ 合” 三段式。 这样的运动过程中,其内容越来越充实、丰富、深刻、完善。 (4)绝对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绝对精神处于纯思想的阶段,通过纯粹理论的形式来展开自身;这时的运动从概念到概念。理念在逻辑阶段的发展展示了未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依据。当理念在展示了自身的全部丰富性后,就要自我否定,突破

27、纯思维的界限,外化为 “自然界”。 3、黑格尔主要美学见解(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一,美或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艺术作品却不仅是作为感性的对象,只诉之于感性领会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受它感动,从它得到某种满足。” 第二,美或艺术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此,黑格尔批评了此前康德的形式主义。在康德那里,最纯粹的美只是形式,不能带有意蕴,否则就会沦落为“ 依附美” 。黑格尔则强调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显然是他的辩证思想给他带来的好处。 第三,美或艺术同时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观是指理念、意蕴,客观指感性形式。 黑格尔作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尽管

28、一直强调理念的客观性,但这与主观性并不矛盾。因为当客观的绝对精神发展到“ 精神阶段” 后,乃是借助于人的自我意识来实现,表现为人的主观精神和生活理想,因此也是主观的。 总观以上三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一个内容丰富、高度概括的命题。对此前关于美的种种不良认识起到了纠正和补充的作用。但受唯心主义,他的思想过于偏重于理性、内容和主观,导致了歌德所批评的“为一般找特殊”的毛病。 (2)黑格尔的艺术发展史论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普遍精神与感性形象由矛盾对立而到统一的精神活动。正因如此,理念内容与物质形式之间关系的演变脉络,规定了艺术的三种历史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象征型艺术: 物质

29、形式压倒精神理念 艺术代表类型: 建筑艺术风格: 朦胧色彩、神秘风格 古典型艺术 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之间和谐一致 艺术类型的典型代表:人体雕塑 艺术风格: 静穆的单纯、和平的伟大 浪漫型艺术 精神内容压倒物质形式 艺术代表类型: 绘画、音乐和诗歌 艺术风格: 艺术体现的不再是普遍的伦理和宗教内容,而是私人的意志和愿望。 在风格上,往往表现为内心的冲突和分裂,参杂着罪恶、丑陋、痛苦等反面的东西 。 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由于他在根底里的唯心主义倾向,使得他许多宝贵的思想半路夭折。 (七)弗洛伊德(1856-1939)非理性主义美学家1、弗洛伊德生平简介 25 岁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说,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认为精神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冲突。 1923 年弗洛伊德患口腔癌症,多次进行手术,但从没中断对学术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 梦的解释 、 性学三论 、 心理分析导论 、 文明及其缺陷2、精神分析美学的理论基础(1)对无意识领域的发现 心理结构的基础和心理活动的动力源泉,包括各种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经验、意向等,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 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