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5.55KB ,
资源ID:86360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360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1978.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1978.docx

1、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1978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9期学术前沿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1978-2006*南京大学商学院钱海燕杨忠摘要:本文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对1978-2006年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126篇论文和近30年中国国际化实践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推论出目前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在及时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对实践的指导效果有待商榷,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特殊道路。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文献评估一、理论背景与研究目的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近30年。这30年,也是世界范

2、围内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30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国际背景影响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有不少应吸取的教训,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国际化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内向国际化,即通常所说的“请进来”,主要指进口、购买专利技术和引进外资等;另一个是外向国际化,就是“走出去”,主要是指企业的出口、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是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也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忠,2006)。本文所探讨的国际化,重点是指“走出去”。目前,国际上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60年代海默对对外直接投资(FDI )的研究,经过70、80年代的蓬勃发展后,已形成了很

3、多派别。基于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可以总结为以下3个主要的理论框架(Coviello &McAuley ,1999):直接投资理论、阶段模型、网络视角。直接投资理论源于经济学派,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产业贸易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企业在国际化时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经济交易费用的大小。阶段模型源于行为学派,是一个较为动态的国际化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逐步而渐进展开的,从出口到直接投资,从心理距离“近”的市场到“远”的国家,从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网络视角源于关系学派,强调企业要加强和管理其在国际网络中的地位,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更依赖于其网络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组织间和个人间的各种关系。

4、为了今后更有效地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必须弄清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处于怎样的阶段,到达了何种程度;当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相关关系如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答案将有助于寻找到未来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选择参照国内外学者多采用的结构性分析方法(Coviello&McAuley ,1999;许德音、周长辉,2004;Shah&Goldstein ,2006),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进行一次基于文献的评估,并将其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际发展情况相比较,从而对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2720

5、3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子课题“企业组织变革、战略转型研究”项目。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项目。钱海燕:南京大学商学院210093电子信箱:*.cn。(张伟、刘蔚、黎正-121-学术前沿二、研究方法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9期1. 期刊选择与时间范围EBSCO 数据库和CNKI 数据库中外文文献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很少,关于中国国际化、FDI (对外直接投资)甚至贸易出口的300多篇论文,基本上都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而且多数是研究国外对中国的投资,中国开放政策的影响等。只有2篇文章讨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但也只是提供了中国企业国际化

6、程度的总体信息。因此本研究决定将重点放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理论研究文章上,通过CNKI 数据库搜索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并进行分析。搜索的期刊选择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权威期刊,共计14种。时间范围的设定为从1978年1月到2006年12月,在此范围内共找到与国际化相关的论文797篇。2. 论文样本的选取与分析框架的建立按照以下标准对这797篇论文进行了人工筛选,(1)研究的企业必须是“中国企业”,并限定其母公司注册地在中国大陆;(2)研究须从企业的微观角度探讨国际化问题,而非国家或国际宏观发展的角度;(3)研究的重点是外向国际化。依此标准排除了一些论文,例如只研究国家直接投资宏观政策、纯贸易问题

7、、国际跨国公司理论、其它国家企业国际化模式等等。保留了从企业层面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论文,包括那些只是在最后提到国际化理论或其它国家的国际化实践对中国企业的某些具体启示的论文,另外大陆企业国际化的地点选在香港的情况也在研究范围之内。经过筛选之后,最终留下126篇论文作为文献分析的对象。对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进行基于文献的评估,在国内尚无先例,因此选取了国外相关的研究作为建立评估框架的参照,并根据本研究的主题进行设计,最终采用一个5个维度的框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进行评估,这5个维度分别是:“主要结论”。“理论框架”、“行业”、“规模”、“研究方法”和3. 实践数据的来源和对比分析的程

8、序用出口额和FDI 来测量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Fujita &Hu ,2001),由于要研究的是外向国际化,因此这里的FDI 主要是指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外向FDI )。出口额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收支平衡表中的数据。首先采用折线图、一元回归、预测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情况的趋势进行分析;然后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对比,判断其相关程度,并着重分析变动异常的几个年份;最后指出理论研究对国际化实践的指导意义,及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三、研究发现与讨论(简称公报),由于2004年及以前的公报中没有登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

9、因此使用中国外汇管理局的国际1. 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结构化评估(1)理论框架如表1所总结的,3种国际化理论都能够在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论文中找到。运用FDI 理论的最多,总共有91篇论文,其中单独运用FDI 理论的就有49篇,说明该理论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阶段模型,共有54篇论文提到,不过将该理论与FDI 和网络视角综合运用的比较多(37篇),阐述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或策略时,多数论文认为应遵循渐进式的道路。最近6年(2001-2006)有20篇论文运用了网络视角,占到了涉及该理论的总论文数(40篇)的一半,而-122-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9期表1学术前沿理论框架

10、运用对比 2000年及以前的20篇论文则多数是在研究综合商社、大企业联盟或跨国兼并时提及对涉外网络的运用,可见运用网络视角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进行研究是近来的趋势,但是专门以其为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的不多,只有6篇。而综合使用三个理论的论文最少,仅5篇,且其中只有一篇是真正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行分析,其余4篇是用其研究了国际上企业国际化模式后,谈到对中国的启示,这表明在中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理论的综合运用有所欠缺。(2)企业所处行业行业分类主要采用国家统计局公报中的行业分类,即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和邮电业、国内贸易、社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和保险、教育科教和文化、以及体育卫生

11、和社会福利。同时将其中一些理论研究中经常涉及的行业单独列出,如外贸企业、高薪技术产业、制造业等。统计发现虽然很多行业都被涉及,然而明确指出研究行业的却很少。126篇论文中有54篇论文没有描述研究行业,25篇论文综合研究了很多行业,即没有限定研究行业的论文占到了60以上。25篇综合研究的论文中有23篇发表在2000年及以前,多数是研究中国的国际化是否应采取日本的综合商社模式或以大企业集团的形式走向世界,因此涉及多个行业也情有可原。而在54篇未清楚描述行业的论文中,实际上有14篇研究的是工业制造业,加上20篇明确研究制造行业的论文,即有近30的论文研究的是制造业,这与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及国际化中所占

12、的地位是相符的。余下的研究还有外贸行业(都在2000年以前)、金融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及高科技产业等,不过数量都不多。总的来说对行业的研究与它们在中国企业国际化中的地位是相关的,但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特点不同,国际化模式也会存在差别,所以应该在研究中明确设定所研究的大的行业范围(如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等),理论研究才能更具有实际意义(3)企业规模126篇论文中有81篇未明确指明研究企业的规模,8篇则既论及大型企业又谈到中小企业,只有37篇论文指明了所研究企业的规模,其中30篇为大型企业,7篇为中小企业。规模虽然不会成为企业国际化的障碍,但却是在探讨国际化时一个重要的区分指标,因此比

13、较深入的研究一定要指明研究企业的规模大小。在中国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多数研究的是大型企业。但实际上,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以及国际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219463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中,中小企业实现的销售额占到了60%;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0左右由中小制造业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中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而中国近30年中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论文只有7篇,加上一些研究地区企业国际化的论文(如广东地区、浙江地区)提及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总共也只有10篇左右,虽然2000年以后的有8篇,占了

14、绝大多数,说明中国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但这些凤毛麟角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深度上都是远远不够的。(4)研究方法本文以实证研究为标准划分研究方法,126篇论文以非实证研究为主(116篇),其中少部分有一些数据支持,大多数是理论上的探讨,包括14篇案例分析。在10篇实证分析的论文(发表于2000-2006年)中,9篇运用的分析工具是一般统计描述,只有1篇运用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而10篇论文采用的都是截面数据。实际上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与对其它企业行为的研究一样,都需要规范性的研究,也需要实证性的研究,而以上数据说明,虽然目前对实证研究越来越重视,但还远远不够,在数据收集和具体研

15、究方法上都应有所突破。-123-学术前沿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9期图1出口额变动趋势(单位:亿美元)图2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动趋势(单位:亿美元)(5)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结论研究的结论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中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已经基本具备企业国际化所应该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因而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走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开展国际经营(赵昌文、毛道维,2000;陈飞翔,1995等);但是不少学者还是注意到中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显得不足,因而提出中国企业应该加强研发,努力培育自己的品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不同类型企业之间更多的联合和合作,来增强所有权优势(

16、陈劲、吴沧澜、景劲松,2004;刘志彪,2004等)。第二,关于中国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模式,有10篇论文提出应该实行渐进式的国际化模式,这是符合经典国际化理论的(樊增强,2005;田青,2001等);但是也有学者提出,跨越式的国际化模式也具有适用性(朱晞颜、李汉铃,2002;张国有,1996等);事实上,中国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属于“天生全球化”企业。有研究认为日韩综合商社模式比欧美工业型跨国公司模式更为适合于中国的国情(沙卫平,1999;林叶,1994等)。第三,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外部条件上,有多达11篇论文提出政府政策支持的重要性,包括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信息服务、行业协调等等(俞毅,200

17、5;赵燕,2003等)。第四,在关于中国企业外向国际化的管理上,更多注意到国际化人才缺乏所带来的约束,以及熟悉国际经营规则、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的重要性(许晖,2003;杨忠,2000等)。另外,浙江的温州地区和广东省是研究较多的区域性主体(朱允卫、黄祖辉,2006;张伟、刘蔚、黎正忠,2006等)。总的来说,学者们越来越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得出这一独特模式是什么,并加以验证。-124-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9期表2学术前沿外向FDI 对时间(年)自变量的一元回归分析 ! # 注 :表2数据为使用SPSS13.0所得。图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变动趋势2

18、. 理论研究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的关系(1)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情况分析首先看中国出口的情况,图1显示出,除了1999年出口额猛增至3607亿美元的例外,在近30年中出口额基本稳定增长,尤其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其次看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图2显示出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在1997年左右有所波动,但不影响其总体上升的趋势,1983年以前没有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记录,因此图中没有显示,但这对研究基本没有影响。最后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85年起,才逐步转变为企业自主性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才符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因此采用1985年及以后的数据。发现直接

19、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很难看出变化的趋势,于是去掉了2003年的非正常数据(-1.52亿美元),将其它数据取对数后进行分析,得到图3中的对数折线(LN (外向FDI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向上发展的趋势。如果将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作为从1-21的自变量(2003年被删除),将外向FDI 的对数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杨健全、杨晓武、王洁,2006),其结果为表2以及图3中的线性趋势线(线性LN (外向FDI )。从中可以推断出从1985-2006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与时间确实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Beta 系数为0.759),并可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直接投资还会保持

20、向上的趋势。不过解释力不是很好(R2为0.576),这是因为有几个异常点的存在:1992年、1993年、2000年、2001年、2003年。综上所述,从1978-2006年中国实践中的国际化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出口额和内向直接投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异常年份很少。而外向FDI 虽然也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影响显著。(2)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的相关性分析本文选取的126篇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论文最早发表于1989年,用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做一个频数的分析,得到图4。可发现理论研究的数量和实践中的出口额及内向FDI 的趋势相差较大,并没有一个总体上升

21、的趋势;但是与外向FDI 的波动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有几个特别的时间段:1989-125-国际贸易问题 2008 年第 9 期 表2 外向 FDI 对时间 (年) 自变量的一元回归分析 ! 注: 表 2 数据为使用 SPSS13.0 所得。 学术前沿 # 图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变动趋势 2.理论研究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的关系 (1 ) 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情况分析 首先看中国出口的情况, 图 1 显示出, 除了 1999 年出口额猛增至 3607 亿美元的例外, 在近 30 年中出口额基本稳定增长, 尤其从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 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其次看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 图

22、2 显示出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在 1997 年左右有所 波动, 但不影响其总体上升的趋势, 1983 年以前没有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记录, 因此图中没有显示, 但这对研究基本没有影响。 最后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 1985 年起, 才逐步转变为企业自 主性的对外直接投资, 也才符合本文的研究主题, 因此采用 1985 年及以后的数据。 发现直接从对外 直接投资的数据很难看出变化的趋势, 于是去掉了 2003 年的非正常数据 (-1.52 亿美元), 将其它数 据取对数后进行分析, 得到图 3 中的对数折线 (LN (外向 FDI ),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

23、资 不断向上发展的趋势。 如果将 1985-2006 年的时间序列作为从 1-21 的自变量 (2003 年被删除), 将 外向 FDI 的对数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杨健全、 杨晓武、 王洁, 2006), 其结果为表 2 以及图 3 中的线性趋势线 (线性 LN (外向 FDI )。 从中可以推断出从 1985-2006 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与 时间确实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 ( Beta 系数为 0.759 ), 并可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外直接投资还会 保 持 向 上 的 趋 势 。 不 过 解 释 力 不 是 很 好 ( R2 为 0.576 ), 这 是 因 为 有 几 个 异

24、常 点 的 存 在 : 1992 年 、 1993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3 年。 综上所述, 从 1978-2006 年中国实践中的国际化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其中出 口额和内向直接投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异常年份很少。 而外向 FDI 虽然也呈上升趋势, 但波动较 大, 受国内外政治、 经济环境影响显著。 (2) 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的 126 篇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论文最早发表于 1989 年, 用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做一个 频数的分析, 得到图 4。 可发现理论研究的数量和实践中的出口额及内向 FDI 的趋势相差较大,

25、并没 有一个总体上升的趋势; 但是与外向 FDI 的波动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有几个特别的时间段: 1989 - 125 - 学术前沿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年第 9 期 图4 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论文分布 年以前, 1992 年及随后几年, 1997 年及随后几年, 2000-2001 年, 2003 年。 由于选取的正是研究中 国企业如何 “走出去” 的论文, 两者的相似性说明中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的针对 性, 是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 下面将就几个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中的异常时间点 (段) 进行探讨, 从而分析中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 1989年以前, 理论研究文章几乎没

26、有, 实践水平也很低。 1992年左右, 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水平都大幅度提升。 邓小平同志南巡后中国进一步加大改革 开放的步伐, 也就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反应同样迅速。 1997-2000 年, 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有所下降, 实践中数量和规模的下滑是渐进的, 理论界的 关注度却是陡然下降。 主要原因来自于亚洲金融危机, 它对中国和周边地区经济有一定的影响, 对外 直接投资自然也会有所反应。 但理论界的反应比较大, 其一来自于对国际化负面的预期, 其二对金融 危机关注也可能占用了学者们的注意力。 2001-2004 年, 国际化实践从高点开始逐渐下降, 理论研究则有

27、所波动。 2001 年中国经济终于 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不过世界经济却进入了一个衰退期, 2001-2003 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额连续 3 年下滑, 直到 2004 年才有所好转 (数据可参见各年的世界投资报告)。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也受其影响, 2003 年更是由于 “非典” 的影响而跌破零点。 影响理论研究的因素就比较复杂, 世界 经济和中国实践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使理论研究的关注度降低, 但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这一重大事 件又增加了学者们对国际化的研究兴趣, 因而理论的研究呈波动状态, 当然其中不排除收集数据中的 一些误差和巧合。 在 2004 年以后, 中国企业的国

28、际化实践和理论的研究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影响理论研究的因 素比较多, 国内、 外在政治、 经济上的波动都会迅速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或舍弃, 而这些波动对中国国 际化实践的影响则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间接性, 所以理论研究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也正因此, 应该能 够通过理论研究分析这些变动因素对实践的影响, 从而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 通过及时性、 前瞻性和有效性来分析理论研究与中国国际化实践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及时性 较强, 学术界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国际化实践方面的热点问题, 并马上展开研究, 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较 多; 有一定的前瞻性, 学者们尝试着根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践预测国际化中的问题并进行研

29、究; 而 有效性较差, 目前的理论研究还无法真正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 结论与建议 对于理论研究的现状, 及其与中国国际化实践的相关性上, 值得肯定的是: 第一, 学者们已经意 - 126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年第 9 期 学术前沿 识到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性, 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国际化, 全球化, 这一主题还将继续 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第二, 研究对象已经开始逐步具体化, 从对总体的分析到对行业的关注, 再到 对企业的研究,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 从总体战略到各职能战略, 从整个国家到个别地区。 这将使得研 究结论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国

30、际化的研究由于方法科学,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 明确指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目前所处阶段以及可行的发展模式。 第三, 通过对 126 篇论文 结论的总结, 可以发现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特殊道路的探索, 大多数论文都指出, 应 在学习国外模式的同时, 注意自身的特点, 遵循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路径。 第四, 理论研究和国际化 实践的关系遵循着理论来自于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论的观点。 但总体而言, 学术界尚未建立起应有的权威, 对于中国企业迅速以及大规模的国际化实践的影响 力很不够。 主要表现在: 在研究模式上, 基本上以理论运用模式为主, 问题导向模式和案例研究模式 运用

31、较少, 以大样本为对象的实证研究模式更是少见, 这使得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较为宽泛, 缺乏对 中国企业外向国际化实践的指导意义。 在理论假设上, 比较多的仍然是经典的跨国公司理论, 缺乏适 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 在研究内容上, 首先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情条件以及企业自身条件的分析 很不充分, 特别是, 学术界较难准确获得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经营管理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其次, 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公司治理问题在国际化的研究领域中也很少涉及, 而企业国际化后如何进 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研究目标上, 尚未明确提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特殊道路的 基本假设。 本文认为, 中国企业在民

32、族文化国情条件, 企业自身素质方面, 与欧美和日韩有重大差 别。 尽管在国际市场上有着相对统一的国际惯例, 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开展经营活动的子公司在大多数 情况下还是要按照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和管理模式来开展经营活动。 因此, 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有着 特殊道路。 而探索这条道路应是学术界的责任。 在未来的研究中, 以下几个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 要关注导致中国企业特殊的国际化道路及 其本质原因, 值得深入探讨的有, 特殊的文化背景导致的特殊的企业文化, 如何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的 具体战略决策; 中国企业多元化的产权所有制, 特别是国有产权的属性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路径的选 择。 第二,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独特性与其在研究中被忽视的情况是不相符的, 在研究中小企业时可同 时关注网络视角这一理论框架。 第三, 研究时应专注于某一行业, 除工业制造业外, 服务业、 金融业 和 IT 产业的国际化趋势也应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 第四, 要重视实证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的运 用, 在中国缺乏理论创新固然是一个重要不足, 但对于实践的科学的调查、 研究和分析则是创新的基 础。 如果能用纵向数据进行动态研究, 或与其它国家数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