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43.65KB ,
资源ID:86247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247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曹刿论战》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曹刿论战》练习.docx

1、曹刿论战练习曹刿论战练习 【课内四基达标】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又何间焉( ) 2.肉食者鄙( ) 3.牺牲玉帛( ) 4.下视其辙( )5.登轼而望( ) 6.望其旗靡( ) 7.小信未孚( ) 8.曹刿请见(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齐师伐我 2.又何间焉 3.肉食者鄙 4.牺牲玉帛 5.小信未孚 6.小大之狱 7.可以一战 8.齐师败绩 三、用变双音词的办法解释下面的词。1.伐( ) 2.将( ) 3.请( ) 4.谋( )5.惠( ) 6.必( ) 7.衰( ) 8.伏( )四、下面加点字均有几个义项,请将其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写出来。1.故 A.既克,公问其故 B.彼竭我盈,

2、故克之 C.桓侯故使人问之 D.温故而知新 2.夫 A.夫战,勇气也 B.其夫呓语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予观夫巴陵胜状 3.于 A.告之于帝 B.战于长勺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生于忧患 4.之 A.公将鼓之 B.登轼而望之 C.小大之狱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五、揣摩语句:1.下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再而衰:“再”后省略了“鼓”字。B.必以分人:“以”后省略了“之”字。C.夫战,勇气也:句中省略了判断词“这是”。D.问:何以战:“问”前省略了“刿”。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何以战? (2)忠之属也。 (3)战则请从。 (4)虽不能察,必以情。 (5)夫战

3、,勇气也。 3.下列各句中属判断句的是:( )A.忠之属也。 B.下视其辙。 C.夫战,勇气也。 D.十年春,齐师伐我。4.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和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试根据加点字说说下边各句的语气。(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惠未,民弗从也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夫战,勇气也 七、填空。1.左传是一部 体史书,相传作者是 。书中对鲁国以“我”来称代是因为 。曹刿论战一文论叙了齐鲁 的全过程,这是 的著名战例。2.全文分三段,请概括每段的意思。(1) (2) (3) 3.本文最后一节中,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 ;一条是

4、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即: 。4.体现战前准备“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5.体现曹刿作战思想的句子是 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 , ,故克之。夫大国 。 , ,故逐之。八、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忠之属也”指的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件事。( )2.曹刿论战是一个主谓短语。“论”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本 文是以议论为主的。( )3.曹刿论战记的是史实。主要记叙方式是“记言”。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 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 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先发制人等。( )九、语段阅读。公与

5、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面字词。(1)鼓( ) (2)驰( ) (3)作( ) (4)衰( )(5)盈( ) (6)靡( ) (7)既克( )2.写出由下列词义而联想到的成语。例:故克之:克敌制胜难测也: 三而竭: 观其辙: 惧有伏焉: 彼竭我盈: 登轼而望: 3.选出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故逐之 B.

6、公将鼓之 故克之C.登轼而望之 望其旗靡 D.下视其辙 公问其故4.选出加点词义不同的一项( )A.公与之乘 公将驰之 B.故克之 故逐之C.下视其辙 吾视其辙乱 D.遂逐齐师 齐师败绩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一句的正确翻译是( )A.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到长勺作战。B.鲁庄公和他乘坐(车),在长勺作战。C.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6.文中的一个成语是 ,它在文中的意思是 ,现在的意思是 。 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与哪一句相呼应? 8.文字中的“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 。“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 。9.曹刿在“齐人三鼓”之后才令进攻的原因是 。10.第二段文字

7、通过论述 的原因,把他以小敌大必须抓准 、 的战术思想表现出来了。11.第一段 (A.详写,B.略写),第二段 (A.详写,B.略写),这样详略安排材料主要根据 的需要,这样剪裁,使文章的中心 。12.选出对第二段文字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A.此段文字写鲁庄公叙述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B.“对曰”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C.第一层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D.第二层指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能力素质提高】一、比较阅读。甲文:曹刿论战(见教材)乙文(宋)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

8、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 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 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泓,河名,今河南柘城县北,当时是宋的界河。司马:宋国司马(官名)名子鱼 公:宋襄公,宋是殷之后,殷为周所灭,所以宋襄公后文自谦为“亡国之余。”陈:通“ 阵”,列阵,动词。门官:卫队,侍卫官。重(chng)伤:(对敌人)不伤第二次。二 毛:指花白头发的人。1.注音:泓( ) 咎( ) 隘( )3.将甲文与乙文作一比较,然后填空。(1)从作战时间看,甲为 ,乙为 (2)从作战地点看,甲为 ,乙为 (3)从交战双方看,甲为

9、 ,乙为 (4)从战争结果看,甲为 ,乙为 4.(1)在两次战争中,鲁国和宋国所处地位基本相同,即都处于弱方,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国是弱方的句子是“ ”,本段中表明宋国是弱方的句子是“ ”。(2)这两次战争,作者着重写一方,另一方略写。但究竟选择哪一方作为描写的重点就要根 据不同的情况来作相应的选择了。曹刿论战中写了 的一方,本段则写了 的一方。两文都采用“记言”的写法。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表明了 的原因,子鱼和宋襄公的对话则揭示 的原因。(3)写失败的一方,作者在两文中都用了“ ”一词,本段还写了“ ”、“ ”两件事,曹刿论战中则用“ ”和“ ”两句表明齐国战败的狼狈相。5.乙文中宋公最本质的个性

10、是:( )A.固执 B.虚伪 C.迂腐 D.武断6.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都略写作战,对战争规模,作战图景等一概不提。B.两文主帅的鲁庄公和宋公都很糊涂,但庄公能听取正确意见。C.宋公是一位仁义之君,因此虽败犹荣。D.宋公失去了两次战机,一是“楚人未既济”,二是“既济而未成列”。二、上题中乙文后还有一段话,是子鱼反驳宋襄公的。请你站在子鱼的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 的话,反驳宋襄公的话。【渗透拓展创新】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和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11、,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女”同“汝”。顾反:等(我)回来。彘: 猪。 婴儿:孩子。1.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之”用法相同,都是结构助词“的”。B.两个“之”用法相同,都是动词“去、到”。C.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之”是动词“去、到”。D.前一个“之”是动词“去、到”,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2.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女杀彘杀猪给你吃。B.子而不信其母孩子就不再相信母亲的话。C.妻适市来妻去到集市回来。D.婴儿非与戏也不可以和孩子做游戏。3.对曾子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谈论的是孩子的学习方法。 B.曾子

12、谈论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C.曾子谈论的是孩子应如何对待父母的教育。 D.曾子谈论的是父母应该从生活上关心孩子。【中考真题演练】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选出对语句意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A.十年春,齐师伐我。 意思是: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B.又何间焉?

13、意思是:你又何必参与呢?C.何以战? 意思是:您为什么一定要打这一仗呢?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意思是:祭祀用的牛、羊、猪、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2.这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能力自测一一、选择题: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1战于长勺( )A、sho B、sho C、dio2牺牲玉帛( )A、b B、jn C、min3遂逐齐师( )A、si B、su C、su4公与之乘( )A、chng B、chng C、shng2、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gu) 又何间焉(jin) 肉食者鄙(b)B、下视其辙(zh) 小信未孚(f) 齐师败绩(j)

14、C、登轼而望(sh) 小惠未徧(pin) 民弗从也(f)D、彼竭我盈(ji) 望其旗靡(m) 夫战,勇气也(f)3、选择加点的字的词义,将序号填入括号里:1衣食所安 ( )A、安排 B、安定 C、养生的东西2弗敢专也 ( )A、专有 B、专门 C、专权3小信未孚 ( )A、信任 B、信实 C、为别人所信服4彼竭我盈 ( )A、多余 B、旺盛 C、充满5望其旗靡 ( )A、倒下 B、华丽 C、浪费4、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其”选择正确的解释:备选答案:A、代曹刿 B、代齐军 C、代鲁庄公 D、结构助词“的” E、取胜的 F、语尾助词1小大之狱( ) 2公将鼓之( ) 3公与之乘( )4登轼

15、而望之( ) 5公问其故( ) 6吾视其辙乱( ) 7其乡人曰( )5、选择正确的译文: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A、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就减弱了,第三次就消失了。B、第一次鼓起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就鼓不起来了。C、第一次击鼓能振作起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消失了。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A、大国难猜测,怕有埋伏呀。B、那大国是难猜测的,恐怕在那里有埋伏。C、(齐国)是大国,难以猜测(它的军事布置情况)怕的是有埋伏。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A、吃肉的人偷偷商量,别人怎能参加呢?B、大官们在筹

16、划这件事,你有什么资格参与呢?C、大官们自然会筹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A、损失的玉器、丝织品,我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B、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C、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不敢增加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A、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B、这种小恩小惠,不能普遍,老百姓是不会随从您的。C、这种小恩小惠,不能偏向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A、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一一察看,我也一定按事情实情处理。B、大

17、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清楚,但我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C、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察看,我也一定要用真情处理。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A、这是属于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情,可以凭着这个条件去打仗。B、这是对人民尽了本职一类的事情,可以用这个去打一仗。C、这是尽忠君主一类的事情,可以凭着这个条件去打仗。6、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哀,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D、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18、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E、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二、在括号里给加点的词填上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词:1、以 A、必以分人( ) B、必以信( )2、谋 A、肉食者谋之( )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焉 A、又何间焉( ) B、惧有伏焉( )4、从 A、民弗从也( ) B、战则请从( )5、鄙 A、肉食者鄙( ) B、蜀之鄙有二僧( )6、故 A、故逐之( ) B、公问其故( )7、间 A、又何间焉( )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立有间( )8、属 A、忠之属也(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司命之所属( )9、信 A、小信未孚( ) B、今以蒋

19、氏观之,犹信( ) C、宁信度,无自信也( )10、其 A、望其旗靡( ) B、公问其故( ) C、其乡人曰( )三、辨别加点词的古今词义:1、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2、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3、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4、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5、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活用的实词:1、神弗福也 词用作 ,译为: 2、公将鼓之 词用作 ,译为: 五、填空:1、曹刿论战选自 体史书 ,相传是 时期的 (作者)根据 编写的。2、曹刿论战记叙的是 国和 国的 之战,这次战争是我国历史上 的著名战例。六、阅读原文回答:1、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两个词语概括曹刿与鲁庄公的性

20、格特点:答: ; 2、鲁庄公想凭什么应战?曹刿想应战的根本条件是什么?答: 3、结合全文考虑,曹刿的远谋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答: 、 、 。4、结尾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三个成语,它们分别是:答: 、 、 5、文章详写什么内容?略写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什么?说明什么?曹刿说可以逐齐师的理由是什么?说明什么?答: 7、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答: 8、文中表明在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答: 9、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什么?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什么?能力自测二( 一 ) 选出划线词的正确义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 ) 又何间焉 ( ) A

21、 . 中间 B . 离间 C . 参与 D . 距离( 2 ) 肉食者鄙 ( ) A . 粗陋 B . 边境 C . 卑鄙 D . 目光短浅( 3 ) 弗敢专也 ( ) A . 专心 B . 独自专有 C . 专门 D . 独占( 4 ) 忠之属也 ( ) A . 管 B . 同“嘱”,嘱咐 C . 类 D . 相似( 5 ) 公将驰之 ( ) A . 驱车 ( 追赶 ) B . 放松 C . 骑马快跑 D . 左驰( 6 ) 一鼓作气 ( ) A . 写 B . 振作 C . 奋起( 7 ) 彼竭我盈 ( ) A . 轻盈 B . 到 C . 充满,指,士气正旺盛( 8 ) 难测也 ( )

22、A . 推测、估计 B . 测量 C . 测算( 9 ) 望其旗靡 ( ) A . 腐烂 B . 倒下 C . 竖起( 10 ) 公将鼓之 ( ) A . 代词,指齐军 B . 助词,的 C . 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二 ) 下面划线字均有几个义项,请将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写出来( 1 ) 故 A . 既克,公问其故 ( ) B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 C . 桓侯故使人问之 ( ) D . 温故而知新 ( )( 2 ) 夫 A . 夫战,勇气也 ( ) B . 其夫呓语 ( ) C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 D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3 ) 于 A . 告之于帝 (

23、) B . 战于长勺 ( ) C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 四 ) “之”字有以下几种用法:A . 作代词,相当于“他 ( 她、它 ) ”、“他们”;B . 作助词,相当于“的”;C . 作动词,相当于“往”、“到”;D . 放在主谓之间,无实义;E . 助词,无义,凑足音节。指出下列向句话中的“之”字各是何种用法,将其序号写在括号内:1 . 小大之狱 2 . 彼竭我盈,故克之 3 . 肉食者谋之 4 . 公将鼓之 5 . 登轼而望之 6 . 公与之乘 ( 五 ) 在括号中补出省略的成分:1 . 衣食所安, ( ) 弗敢专也, ( ) 必以 ( ) 分 ( ) 人。2 . 一鼓作气,再

24、( ) 而 ( ) 衰,三 ( ) 而 ( ) 竭。彼 ( ) 竭我 ( ) 盈,故 ( ) 克之。( 六 ) 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正确译文是: A . 大小监狱,虽然不能全部考察一遍,也一定以真情对待犯人B. 不管大小监狱,即使不能考察一遍,也一定按实情处理C .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详细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处理2 . 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 A.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指挥得当B . 不要迷信鬼神,要发动人民群众C . 经济上要给人民实惠,才能动员人民作战,取得胜利D. 必须掌握好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七 ) 本文人物对

25、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和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发议论。试根据加点字说说下边各句的语气( 1 ) 肉食者谋亡,又何间焉 ( )( 2 )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 )( 3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 4 ) 夫战,勇气也 ( )( 八 ) 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A . 论战 B . 远谋 C . 勇气 D . 一鼓作气( 九 )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B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 .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有。 D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十 )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是

26、 ( )A .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 . 神情与苏黄不属 D .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十一 ) 阅读部分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 , _。_,_,_,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 . 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 , 课文则选自_。并填好文中空。2 . “夫战”中的“夫”读作_,讲作:_3 . 给“辙”和“靡”选择正确读音辙: 靡: 4 . “望其旗靡”中“靡”的意思是:A . 破烂 B . 发霉 C . 倒下 D . 倾斜5 . 解释加点的词: 既 故 鼓 再 盈 逐6 . 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省略的字,并说说充当什么成分。 一

27、鼓人气,再 ( ) 而衰,三 ( ) 而竭。7 . 写出上段文字所包含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8 . 文中划“”表示朗读停顿的地方,如果有标错的地方请划去并改正。答:_9 . 对“夫战,勇气也”理解正确的项 ( )A . 战争,是要勇敢的。 B . 作战,是靠勇气的C . 大丈夫打仗,是要有勇气的。 D . 那些人打仗,就是勇敢10 . 翻译句子:战克之:_望其旗靡,故逐之:_11 . “克之”的直接原因是: ( )A . 一鼓作气。 B . 彼竭我盈。 C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 夫战,勇气也。12 . 这个语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 )A. 曹刿论述战争争取的原因。 B .

28、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 . 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 . 交待鲁国战胜了齐国。13 . 鲁国战胜齐军的原因,下面有六项备选答案,请结合课文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A . 战前对作战部署谋划得周密。 ( )B . 战前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 )C . 鲁庄公亲自部署指挥战斗。 ( )D . 军事上采用了后发制人的战略。 ( )E . 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时、地利。 ( )F . 详察敌情以后才下令追击。 ( )14 . “彼竭我盈”指什么时候 ?答:_15 . “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参考答案:( 一 ) 1. ( 1 ) C ( 2 ) D ( 3 ) B ( 4 ) C (

29、 5 ) A ( 6 ) B ( 7 ) C ( 8 ) A ( 9 ) B ( 10 ) C( 二 ) ( 1 ) A . 原因,缘故 B . 所以,因此 C . 特意 D . 旧的 ( 知识 ) ( 2 ) A . 发语词,不译 B . 丈夫 C . 成年男子 D . 那 ( 3 ) A. 向 B. 在 C. 到 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句。另外,本题要求注出的是含义,即意思,不必写出词性及用法。( 三 ) A .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上献出生命或舍弃某种利益 B . 古义:案件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 监狱 ) C . 古义:信实 今义:相信 D .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重复 E .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F . 古义:参与 今义:间断,隔开( 四 ) 1. B 2. A 3. A 4. E 5. A 6. A( 五 ) 1. 吾 吾 之 于 2. 鼓 气 鼓 气 气 气 我( 六 ) 1 . C 2 . A( 七 ) ( 1 ) 反对 ( 2 ) 否定 ( 3 ) 肯定 ( 4 ) 发表议论 ( 八 ) B ( 九 ) C ( 十 ) B(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