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3.82KB ,
资源ID:86182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182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林张之争日本通产省神话终结给中国发改委带来的启示.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林张之争日本通产省神话终结给中国发改委带来的启示.docx

1、林张之争日本通产省神话终结给中国发改委带来的启示林张之争,日本通产省神话终结给中国发改委带来的启示 金羊毛工作坊导读:林毅夫张维迎产业政策之争,大有引起新一轮思想大讨论的气氛。产业政策到底需不需要?如果需要,我们需要怎样的产业政策。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可以从太多先进经济体哪里学到经验,尤其是中国的老师日本。查默斯约翰逊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名著通产省与日本奇迹讲的就是日本通产省的技术官僚群体在战后日本经济崛起过程中发的关键性作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有着各种推动力量,而通产省就是这些众多力量中的一股,且不可或缺。通产省又被称之为“日本株式会社”(即日本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政策在自由资本主义国家里几

2、乎不会起到重大作用,因为这些国家信奉市场的自发调节,而日本却需要单独的这样一个行政部门去对日本的产业政策进行实施、监督和管理,所以通商产业省应运而生,勃兴时期的通产省几乎无所不能,战后日本的首相中也尤其以通产省(大臣或次官)出身的居多,例如池田勇人、佐藤荣作、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石桥湛山、中曾根康弘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首相,都有在通产省任职的经历。那个时代要竞选日本首相,在通产省、大藏省以及外务省三部门的经历不可或缺。然而1992年的日本泡沫破灭,以及接连而至的亚洲金融危机,日本迎来了失去的二十年,而1990年代日本电子工业的全面败退,也使得日本工业的保姆通产省备受质疑。日本奇迹没了,在美

3、国领导的互联网新经济浪潮中,日本通产省模式也宣告了失效。日本是中国的老师,中国官僚体制下的发改委,兼具了日本经济企划厅和通产省的两大功效,产业政策的得失在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和产业振兴计划中,弊端尽现,光伏、船舶发改委扶持哪个产业,哪个产业必定在两三年后遭遇灾难般滑铁卢。中国的发改委模式,不仅是失败的,更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严重桎梏。1994年林毅夫第一场著名争论是与张维迎;张认为产权改革是核心,林认为外围市场制度改革是核心;2002年,林毅夫第二场著名争论是与杨小凯。杨认为脱离制度模仿的技术模仿带来后发劣势,林认为制度条件非充分亦非必要,后发有优势。2016年9月,林毅夫和张维迎的争论可以

4、算做第三场争论,张维迎认为创新不可预见,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林毅夫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一个有为政府来弥补有效市场。我们特选取一篇学术论文以飨读者:文章:通产省神话终结给我们带来的警示 在战后三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通产省通过制订产业政策,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成功地推动了日本的钢铁、造船等基础工业的高速发展,而这些基础工业的建立又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过渡,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在日本经济新的发展阶段,通产省又将“技术立国”作为新的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提高日本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 在日

5、本宣布投降仅仅十几天后,通产省就对日本汽车产业界提出了发展汽车产业的计划,通产省确定了以小排气量汽车为战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避开与欧美汽车的直接竞争,而当石油危机到来时,日本小排气量汽车得到了天赐良机,才有了后来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霸主位置。1948年,通产省设立了中小企业厅,并在全日本八个地区设有派出机构,指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进中小企业的技术现代化。50年代通产省制订的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有力地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现代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日本录像机产业能够雄霸国际市场,通产省出面支持由JVC和松下主导有众多日本企业参加的VHS录像机标准(制式),并且

6、打压索尼主导的 ?max 标准,最终,索尼的?max 标准退出竞争,VHS标准获得了胜利,日本成为全球录像机市场上没有对手的巨无霸。从汽车产业到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再到照相机、钟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的产业发展,通产省一直都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者”。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通产省通过国家推进体系扶植和引导了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为了彻底改变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粗制滥造和模仿抄袭的形象,1957年通产省设立Gmark设计大奖授予优秀设计产品,旨在鼓励日本企业提升工业产品的设计水平,提高工业出口产品的质量、品质和附加值。可以讲,如果没有通产省不遗余力地推进工业设计,就没有后来设计精美、风靡全球的电

7、视机、冰箱、洗衣机、钟表、照相机和汽车。从战后经济重建到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腾飞,通产省既扮演着一个万能导师的角色,同时,又充当着一位严厉的家长,还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导航机构。 2、 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最先提出了“贸易立国论”。战后通产省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日本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之后,日本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近四倍。随着贸易的发展,通产省又提出了“重化工”发展战略,推动日本逐步将产业结构的重心从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向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移。譬如,朝鲜战争以后,美军长期在日本有

8、大量的“特别采购”,通产省负责监督“特别采购”所赚回的外汇必须用于基础工业投资。3 在通产省推进向重化工业转移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日本的设备投资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投资的70%都集中在电力、钢铁、化工、机械等行业,并迅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重化工业的体系,而健全的重化工体系为后来日本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技术引进中日本注重博采众长、吸收消化和集成创新,欧美的先进技术被大量引进日本,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创新,并且在工业技术领域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到了70年代,日本的汽车、船舶、钟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等产品已横扫全球市场,这一阶段日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就是模仿与改良,多以

9、集成创新和设计创新为主。 通产省提出的“贸易立国”和“重化工”发展战略都推进得十分顺利,日本经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实现了工业体系现代化,制造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东危机后油价一路攀升,日本的后发优势也逐渐失去,对外贸易的摩擦逐渐增多,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大,加之发达国家严格控制高新技术的出口转让等因素,通产省意识到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通产省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发展战略,明确宣布日本要从“模仿和追随的文明开化时代”迈向“首创和领先文明的开拓时代”。日本政府在确立技术立国发展战略之后,制订了多项国家科技发展总体计划,并且明确了阶

10、段性目标。通产省通过产业政策指导企业按照总体计划进行研究开发,并大力扶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政府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等激励和扶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装备水平,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在技术立国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推动原有产业的技术升级。在技术立国战略的推动下,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造船等传统工业以及半导体(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电子、机器人制造等新兴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逐渐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化国家。 技术立国发展战略建立了日本产品在全球竞争优势,日本产品从此享誉世界。

11、技术立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帮助日本在很多产业领域里取得了优势,还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的产业技术创新,使得日本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世界技术创新中心,技术立国发展战略也似乎就要成功。 3、通产省神话的终结 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里通产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都取得了成功,通产省成功的秘诀就是通过选择主导产业,促进和扶持主导产业迅速成长,实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产省这种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的模式在经济追赶阶段是十分有用的,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经济尤其需要一个像通产省这样的导航机构来做好顶层设计、规划未来发展。 “早在信息技术革命来临之前,哈耶克(1949年)和冯米泽斯(1981年)就已指出,现代经济

12、不断增长的科技复杂性需要更高程度上的权力下放。”4当日本走完贸易立国发展战略、重化工发展战略阶段之后,日本开始了技术立国的发展战略,而当时日本经济的复杂性已经到了通产省应该放弃主导经济发展权力“临界点”的时候,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通产省早已不可能做到一贯正确了。而此时通产省技术创新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信息技术革命时代到来之时暴露无遗,通产省神话的终结成为日本模式无法逃脱的一种历史宿命。 信息技术革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战后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大增强了通产省应对信息技术革命的自信,同时,也建立了通产省作为导航机构在产业界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从上一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通产省的产业政策开始出

13、现新的变化, 在政策导向上更加重视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强调高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作用。在通产省制订的产业政策中重点支持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高清电视(HDTV)、智能机器人等尖端产业及生物产业等下一代基础产业部门。通产省选择了几个技术前沿领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技术跨越计划,很多都属于原始创新的技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第五代计算机计划和高清电视(HDTV)计划,通产省企图复制当年日本VHS录像机独霸全球市场的成功模式,很想再玩一次“赢者通吃”的游戏。 这一次,通产省并没有认准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方向,由于第五代计算机计划、高清

14、电视(HDTV)计划与国际市场主流应用和技术走向相去甚远,尤其与作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发源地美国硅谷的发展走向渐行渐远。日本电子企业、IT企业迷失了方向,也错过了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大发展的绝佳时机。通产省第五代计算机计划、高清电视(HDTV)计划遭受巨大的失败,加上1984年广场协议后日本货币政策等一系列的失败,通产省神话彻底终结。 4、通产省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1)政府主导模式的缺陷 技术创新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复杂的因素,“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对于政府主导的模式一样有效。而政府主导模式将放大“不确定性”的破坏作用,有时,这种放大的破坏作用是十分惊人的。 通产省作为导航机构的角色不应该是永恒不

15、变的,随着日本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日本企业应对世界技术变革的响应能力也在增强,而通产省并没有及时调整和转换在创新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在其1996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创新是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共同体大量互动的结果,把这些看成一个整体就称作国家创新系统”,“从本质上看,创新系统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在这个系统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不总是主动与从动的关系,政府不可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只有企业才是运动员,两者应该是一种平行的互动关系,日本也不能

16、够例外。 由通产省主导技术创新或许在日本战后经济恢复时期可以起很大作用,而在日本经济起飞以后通产省仍然主导创新,在创新系统中应该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还处于从属位置。通产省的主导模式缺乏对市场响应的修正机制,这种政府主导模式的缺陷导致了通产省神话的终结。 (2)后发劣势 我们还可以用后发劣势(Curse To The Late Comer)的观点来解释通产省失败的原因。“后发劣势”的概念由经济学家沃森提出,著名华裔经济家杨小凯教授在北京演讲时提出了这一中文概念。 日本曾经作为后发国家由于当时科技和工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有很多技术和管理可以模仿发达国家。在创新体系不变的条件下,这种模仿的空间很大,通

17、过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管理进行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先进创新体系下才能取得的成就。而模仿先进的技术和工业管理容易,要复制先进的创新体系就比较困难了。 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创新体系,当日本工业技术处在世界前列时,一旦无法正确地应对技术大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其取得的优势地位也会得而复失。5(3)通产省资源为“帝国企业”所独享 日本产业界历来都有“帝国企业”情结,习惯将三菱、住友、三井、新日铁、东芝电气这些战前就有的大企业当成所谓“帝国企业”,“帝国企业”有着与日本现代企业不太一样的企业文化。代表日本“帝国企业”和大财团利益的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一直影响着日本政治和经济,甚至可直接影响通产相的人

18、选和通产省的决策,而通产省高官退休以后到“帝国企业”或大财团任职也成为一种传统,通产省的这种传统很易形成利益集团。因此,通产省很多资源很难保证得到了公平的分配,通产省的政策和资金等资源也很难保证能够向创新企业倾斜,而通产省的科技发展计划一般都倚重传统的大企业,这样一来“帝国企业”等强势企业独享了政府资源。如,通产省支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项目,通产省的资金只集中于少数几个企业,这带来了技术垄断,而那些新生代的创新企业很难得到通产省的大力资助。这可能是日本在新经济时代“踏空”而没有产生新生代巨型IT企业的深层次原因。同时期,中国产生了联想、华为、搜狐、XX、腾讯、阿里巴巴等一大批新生代

19、的巨型IT企业。如果说通产省是日本经济的“参谋本部”,那么,“帝国企业”则充当了“大军团”的角色。客观上,日本的“帝国企业”影响了创新环境(Innovation Milieu),异化了创新体系(Innovation System)。 (4)通产省干预微观领域的创新活动 通产省对企业微观创新活动的干预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通产省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一般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直接干预可直接限制企业的某些决策权限,主要的直接干预方式有价格干预、产量干预和准入制管理,间接干预则通过财政、税收、信贷、情报等手段导向,影响企业的微观决策。上世纪60年代本田从摩托车领域进入汽车领域就曾受到通产省打

20、压,本田不懈地坚持才进入汽车产业领域;索尼在家用录像机的标准上也受到了通产省的打压,最终,索尼不得不放弃在家用录像机市场上的竞争。通产省一般只支持那些已经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日本的人才也喜欢去传统的强势企业谋职,这样资金、技术和人才就向传统的强势企业集中,然而,传统强势企业又很少能够玩得转互联网等一类新经济的游戏,在新经济的一轮洗牌中被淘汰出局就不可避免。通产省的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做法还导致了模式创新的严重缺位,模式创新成为日本创新体系中的一个盲区。 5、通产省模式失败带来的警示 虽然日本“失去了二十年”,但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东亚国家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喜欢用“他山之石,可以

21、攻玉”来比喻学习日本的经验。“产业政策”、“政府主导”这些最早由通产省提出的概念也早已融入到我们的宏观管理和决策之中。目前,“东亚经济模式”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韩国最早开始对“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反思,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还在奉为圭臬的日本模式呢? (1)政府主导模式不能够成为信条 当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历史文化传统和计划经济的惯性都会影响我们在构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借鉴日本的政府主导模式,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的政府会自觉不自觉地赞同通产省的模式,这是一种奇妙的殊途同归。正因为如此,通产省的教训尤其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我们政府主导的模式与通产省模式高度

22、相似,如从我国地方政府主导光伏产业的危害就初现端倪,其他事例不胜枚举。 我们的政府主导模式与其他东亚国家不尽相同,如,日本的经团联、经济同友会(企业家团体组织)、工商会所(中小企业联合会)等第三方力量有足够的影响力。而我国的“第三方力量”(政府和企业各为一方,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机构为一方)在创新体系的活动中十分弱小,客观上这又让政府主导的模式变得异常强大,成为一种强势的政府主导。若失去第三方力量的制约,强势政府主导模式的危害性将更大。 时下政府主导的模式明显地缺少制订重大决策与创新体系各参与方的开放对话机制,缺少对市场错误响应的修正机制,政府主导制订的科技计划也没有与创新体系中的各参与方达成良

23、好的共识。 应该修改政府主导的定位,培植强大第三方力量,政府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和建设健全的创新体系,政府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在政策、财政、税收、情报、咨询、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一流的创新支撑环境。 (2)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最近,微软收购了诺基亚。诺基亚曾是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曾连续15年蝉联全球手机销量冠军,鼎盛时期的营业额达511亿欧元、市场占有率高达38.6%,也就是当年,苹果参与了智能手机的竞争,诺基亚没有料到塞班系统(Symbia)将被来势汹汹的安卓系统(Android)和苹果的iOS夹击和绞杀。诺基亚为自己的固步自封、迟钝和误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24、一般而言,创新主体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是比较快捷的,若是由政府主导的科技计划,由于政府主导模式缺少一个快捷的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政府对市场变化的响应会十分迟钝。因此,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潜藏着巨大的危险。由于政府主导模式对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放大作用,一旦科技计划失败,其损失远远不是一个诺基亚被收购的问题,那将是类似日本第五代计算机计划和高清电视计划的损失问题,甚至可能重蹈日本“失去二十年”的覆辙。 (3)警惕政府主导模式下的踏空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也让我们对政府主导模式更加自信,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都是这种自信的表现,充当领跑者的冲动也油然而生。

25、 然而,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如果政府对下一代战略性产业和关键技术的技术预见和发展方向一旦出现错误判断,“南辕北辙”的错误将导致政府选定的主导产业政策的重大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不仅可能导致国家大量资源的浪费,延误发展下一代战略性产业的时机,还会让我们在下一代战略性产业领域里踏空。 参考文献 1 查默斯约翰逊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m 吉林:吉林出版集团, 20106-1 307 2 查默斯约翰逊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m 吉林:吉林出版集团, 20106-1 351356 3 查默斯约翰逊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m 吉林:吉林出版集团, 20106-1 219 4 福山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1-1 5 杨小凯 杨小凯教授谈后发劣势J 北京:新财金 20048 6 陈小洪 日本通产省的作用、组织和政策J 北京:管理世界19932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金羊毛工作坊”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