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373.45KB ,
资源ID:86061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06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燃料及燃烧基本理论.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燃料及燃烧基本理论.docx

1、燃料及燃烧基本理论京能集团运行人员培训教程BEIH Plant Course燃料及燃烧基本理论The Basic Theory of Fuel And CombustionMAJTD NO.100.2目 录1 燃煤的形成与分类 11.1 燃料 11.2 煤的生成 11.3 煤炭的分类 12 燃煤的成分与分析 32.1 煤的元素分析 32.2 煤的工业分析 32.3 煤的成分基准及其换算 43 燃煤的性质 63.1 燃烧特性 63.2 常规性指标 63.3 实验室指标 93.4 煤粉的颗粒特性 103.5 自燃特性 123.6 爆炸特性 133.7 可磨特性 153.8 磨损特性 173.9 黏

2、结特性 193.10 燃烧产物的腐蚀特性 193.11 飞灰磨损性 203.12 灰的熔融性 203.13 堆积特性 203.14 流动特性 214 电煤技术条件、要求与标准 225 煤粉(粒)燃烧技术 245.1 燃烧的基础知识 245.2 煤粉的燃烧 265.3 独立有限空间冷态(单体燃烧器)燃烧运行技术 325.4 自由空间热态(整体成组)燃烧运行技术 336 燃油的燃烧研究 356.1 燃油及其化学成分 356.2 燃油的物理特性 356.3 燃油的燃烧 367 延伸阅读 397.1 质量作用定律 397.2 阿累尼乌斯定律 407.3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407.4 热力着火理论

3、 427.5 火焰的传播 467.6 链锁反应 477.7 煤粉的着火燃烧 487.8 碳粒的燃烧 498 题库 528.1 填空题 528.2 问答题 531 燃煤的形成与分类1.1 燃料燃料是指能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提供热能或动力的原料。世界上所用的燃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核燃料,另一类是有机燃料,也称为矿物燃料。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用的是有机燃料。有机燃料就是含有元素碳、氢等有机物质的天然燃料及其加工后的人工燃料。有机燃料按其物态可以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种。燃料特性是锅炉设计、运行的基础。所用燃料的种类不同,锅炉的炉膛尺寸、燃烧器种类、制粉系统类型、受热面布置、锅炉的

4、型式等各不相同,对锅炉运行出现的结渣、积灰、磨损、腐蚀、大气污染物排放和飞灰含碳量等情况的影响亦有差别。因此,对于锅炉的设计和运行工作者来说,掌握好燃料的成分、特性及其对锅炉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1.2 煤的生成煤是古代植物在数百万年以前以致更远的年代,由于地壳运动被覆埋在地下,长期受到地层压力和地热的作用,发生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反应后演变而成的,通常要经历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两个阶段。泥炭化作用:古代植物由于细菌的作用而发生腐烂和分解,使其内部组织破坏,一部分物质转为气体逸出,残余的物质开始转变为泥炭,称为泥炭化作用,这是成煤的第一阶段。煤化作用:泥炭在地下受到不断增高的地层压力和

5、温度影响,逐渐被压紧和硬化,继续排出气体和水分,从而使综合碳比例日趋增大形成了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称为煤化作用,这是成煤的第二阶段。煤炭:主要是由植物遗体经煤化作用转化而成的富含碳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相应的灰分产率小于或等于50%(干基质量分数)。1.3 煤炭的分类由于成煤植物、成煤年代及成煤条件的不同,特别是在变质程度上的区别,导致各种煤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等指标),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及褐煤,无烟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含量最低,发热量高,密度最大,着火点高,燃烧稳定性差,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褐煤是最浅的煤,

6、光泽暗淡,质地较软,内在水分较高,具有不同程度的腐殖酸,挥发分含量高,发热量低;烟煤介于两者之间。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的大小,作为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无烟煤的Vdaf10%,褐煤的Vdaf37%,烟煤的Vdaf大致可分为四个区段,即10%20%、20%28%、28%37%、37%以上,烟煤可分为12个类别。中国煤炭分类简表如表格1-1:类别符号包括数码分类指标Vdaf%GY/mmb/%PM%Q(MJ/kg)无烟煤WY01,02,0310.0贫煤PM1110.020.05贫瘦煤PS1210.020.0520瘦煤SM13,1410.020.02065焦煤JM2420.028.0506525.0(150

7、)15,2510.028.065*肥煤FM16,26,3610.037.0(85)*25.0*1/3焦煤1/3JM3528.037.065*25.0(150)气肥煤QF4637.0(85)*25.0(220)气煤QM3428.037.0506025.0(220)43,44,4537351/2中粘煤1/2ZN23,3320.0373050弱粘煤RN22,3320.037.0530不粘煤BN21,3120.037.05长焰煤CY41,4237.03550褐煤HM5237.030-50245137.030当G85的情况下,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和其他煤类。当Y25.00mm时,根据Vdaf的

8、大小可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当Y25.00mm时,则根据Vdaf的大小可划分为焦煤、1/3焦煤或气煤。按b值来划分类别时,当Vdaf28%时,b150%的为肥煤;当Vdaf28%时,b220%的为肥煤或气肥煤;如按b值和Y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表格 1-12 燃煤的成分与分析燃煤的成分通过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来确定,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2.1 煤的元素分析煤是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C)、氢(H)、氧(O)、氮(N)、硫(S)、灰分(A)及水分(M),见表格2-1。成分元素符号对锅炉工作的影响含量(%)发热量(kj/kg)埋藏年代增加对含量的变化存在方式碳C主

9、要可燃元素20-7032700增多固定碳、挥发性碳氢H有利可燃元素3-5120370减少化合物氧O不利元素,降低煤的发热量1-40减少与碳、氢化合氮N有害元素,生成NOx污染环境0.5-2.5减少惰性元素硫S有害元素,高温腐蚀,低温腐蚀,污染环境1-29050有机硫、黄铁矿硫、硫酸盐硫灰分A有害成分,不利于着火和燃烧,造成积灰、结渣、磨损、污染环境5-45水分M不利于燃烧,降低热效率,增加引风机电耗,输煤、碎煤、制粉困难20-40表格 2-12.2 煤的工业分析在煤的着火、燃烧过程中,煤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情况是:将煤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首先水分被蒸发出来;接着再加热,煤中的氢、氧、氮、硫及部分碳所

10、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便分解,变成气体挥发出来,这些气体称为挥发分;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是焦炭,焦炭就是固定碳和灰分。水分和灰分是煤中的不可燃组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则是煤中的可燃组分。水分包括外在水分与内在水分,无烟煤、烟煤的全水分一般在5%-15%之间,褐煤的全水分往往高达25%以上。挥发分是煤中最易燃烧的成分,随着煤的变质程度加深,挥发分含量逐渐减少,而挥发分开始逸出的温度及挥发分的发热量则逐渐升高,见表格2-2。煤种挥发分逸出温度()挥发分发热量(kj/kg)褐煤130-170约25700烟煤210-39039300-56500无烟煤约400约69000表格 2-2计算煤中水分(M)、挥发分(V

11、)、固定碳(FC)和灰分(A)四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称为煤的工业分析。2.3 煤的成分基准及其换算2.3.1 成分基准常用的成分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四种,它们的工业和元素分析如图2-1,结果表达如下:(1)收到基: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来表示煤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比。用下标“ar”表示,它计入了煤的灰分和全水分。其成分可用下列平衡式表示:工业分析 : Mar + Aar + Var + FCar =100 (2-1)元素分析 : Car + Har + Nar + Sar + Oar + Aar + Mar = 100 (2-2)式中:Mar,Aar,Var,FCar,Ca

12、r,Har,Nar,Sar,Oar分别为煤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碳、氢、氮、硫、氧成分的收到基含量的百分数。(2)空气干燥基:由于煤的外部水分变动很大,在分析时常把煤进行自然风干,使它失去外部水分,以这种状态为基准进行分析得出的成分称为空气干燥基,以下标“ad”表示。其成分可用下列平衡式表示:工业分析: Mad + Aad + Vad + FCad=100 (2-3)元素分析: Cad + Had + Nad + Sad + Oad+ Aad + Mad=100 (2-4)(3)干燥基:以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来表达煤中各组成成分,以下标“d”表示。其成分可用下列平衡式表示:工业分析:

13、Ad + Vd + FCd=100 (2-5)元素分析: Cd + Hd + Nd + Sd + Od + Ad =100 (2-6)(4)干燥无灰基:除灰分和水分后煤的成分,这是一种假想的无水无灰状态,以此为基准的成分组成,以下标“daf”表示。其成分可用下列平衡式表示:工业分析: Vdaf + FCdaf =100 (2-7)元素分析: Cdaf + Hdaf + Ndaf + Sdaf + Odaf =100 (2-8)图2-1 燃料成分与各种“基”的关系图2.3.2 各种基准成分的换算煤的各种基准成分之间可以互相换算。换算公式如下:Y=KXO (2-9)式中:XO 按原基准计算的某一组成含量百分比;Y 按新基准计算的同一组成含量百分比;K 基准换算的比例系数,见表格2-3。不同基准成分的换算系数表已知基准欲求基准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收到基1空气干燥基1干燥基1干燥无灰基l表格 2-3注:挥发分和高位发热量可按此表计算,此表不能用于煤的水分之间的换算。3 燃煤的性质3.1 燃烧特性燃煤成分中的可燃性元素具有与氧进行完全剧烈反应而达到着火温度后发热、放光的性质,称为燃烧特性。3.2 常规性指标3.2.1 发热量(1) 定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