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7 ,大小:244.36KB ,
资源ID:85987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987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 理 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 理 学》教案.docx

1、心 理 学教案心 理 学第一章 绪论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任务 二 、心理的实质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务和意义(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或心理活动,它是由许多具体的心理活动所构成。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意识等。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它由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程度、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认识过程,也即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2、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2)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伴随着认识活动而形成各种态度,产生相应的喜、怒、哀、乐、爱、恶等情绪情感体验。(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推动下,根据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确定目的、制订计划、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使客观事物向着符合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的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每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及主观努力程度不同,每个人所表现出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中最积极最活跃

3、的组成部分,是人心理和行为积极性的动力系统,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因素构成。(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中最稳定的特征因素,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面貌,是把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特征因素之所在,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意识及其特征(1)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积极主动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2)意识的基本特征意识的自觉性 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能够对自身的反映活动产生相应的认识和评价。意识的目的性 是指人们不但在行动之前知

4、道干什么,而且知道自己的行动将要取得的结果。意识的能动性 是指人们不仅能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而且能动地改造自然,是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又一本质区别。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三) 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的任务(1)研究和探索人的心理规律 揭示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找到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影响心理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三类:一是环境因素, 二是机体因素,三是心理因素。(2)鉴定和预测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测量可对某些心理发展现状和水平进行鉴定,从而发现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并能根据这些规律

5、预测其心理活动的未来趋势和状况。(3)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和行为通过心理研究,可根据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心理现象与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从而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促使人们在相应的情境下产生相应的心理和行为,以提高其心理活动效率。2、心理学的意义(1)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学习心理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抵制和消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学好其它邻近学科。(2)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心理学研究结果,可帮助人们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促进、控制或改变某些心理活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参与极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为实践领域服务。 基于社会实践各个领

6、域的需要,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研究范围广泛、具有众多分支的学科体系。可概括为如下四大体系: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不同过程和不同特征的心理科学体系。研究不同主体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科学体系。研究不同社会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科学体系。研究心理现象与其它现象相互关系的心理科学体系。(3)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了解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心理学有助于认识青少年各种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师范生明确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加强自我教育,成为合格教师。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学习好其它教育课程。 二、心理的实

7、质(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从物种发展史也可看出,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 从个体发育过程来看,人的心理是随着脑的发育而逐渐发展的。 从临床研究成果来看,人的某种心理活动与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密不可分割。 1、人脑的结构人脑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 大脑 皮层(额叶、顶叶、颞叶、枕叶)2、大脑的机能与心理心理现象产生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 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如眨眼、膝跳、呕吐等都是反射。反射是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种类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本能反射。包括食物反射、

8、定向反射、防御反射和性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在后天活动中,经过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获得性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利用实验所创立的条件反射学说,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其形成的神经机制,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精心设计的“斯金纳箱”进行实验而提出来的条件反射理论。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反射实质上就是信号反射,而条件反射系统就是大脑皮层的信号系统,可分为: 第一信号系统:指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等)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指由语言中的词组成的刺

9、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心理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如果没有客观刺激,也就不可能引起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以及相应的心理活动。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产物,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 能动的反映1、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按其反映的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因为它反映的是外界事物和现象,是由外界事物决定的,同时又是通过脑的神经过程实现的,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它

10、又是主观的,因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一定的个人或主体进行的,是通过主体已有的主观世界为中介,进行加工折射而产生的,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积极、能动的反映心理的反映形式,不像镜子和照相底片那样简单的消极的刻板的反映对象,而是对客观现实的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一方面表现在能动地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表现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善着人类本身。(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1、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只有作为心理源泉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的脑二者相

11、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理,而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2、在人的一生中,心理是在不断发展的(1)从出生到成熟(上升) 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混沌分化 (2)从成熟到衰老(下降) 健全衰减、灵活呆板、清晰朦胧 顺序性、阶段性、连续性、不平衡性、 不可逆性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能动的,并且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三、心理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人们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客观地对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并进行客观地分析,决不能附加任何

12、主观臆测、揣度和设想。 2、发展性原则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着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任何心理现象,并了解影响心理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坚决防止和反对把心理现象看作是静止的、凝固的和僵化的东西。3、系统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用系统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研究问题,把人的心理现象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来进行探讨,反对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4、教育性原则在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时,必须遵循着教育性原则,考虑到研究的教育意义,看其是否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是否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

13、,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几乎从事任何研究都离不开观察法。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计划,以免出现遗漏; 其次,应力求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避免主观性;第三,要反复多次地进行系统观察,以获得全面翔实的资料; 第四,要尽可能做好全面而细致的记录,并可利用一些现代化手段,如录音、录像等,以备反复观察之用; 最后,要事实是地分析材料,做出切合实际的推断和结论,切忌主观臆猜。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被实验者的某种心理现象,借以根据外部条件与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两种。()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

14、法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探索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方法。(2)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工作条件下,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3、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个案追踪、分析作品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手段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它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1)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同被试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2)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事先拟好一定的书面问题,由被试者书面作答,以研究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15、(3)个案法。个案法是一种纵向研究方法,它是对被试者在较长时间里(一年、几年或更长时间)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历程的方法。()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活动产品来分析研究被试心理规律的一种方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或与心理学工作者一道共同从教师丰实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4、测验法 测验法是利用通过检验的标准化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个体或团体的某些心理品质作出分析或鉴定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有智力测验、性格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等。作业和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 2、心理现象 3、心理过程 4、反射

16、5、无条件反射 6、条件反射二、填空:1、自1879年德国的心理学家、生理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才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 。2、心理学的研究必须以 为理论基础,遵循着 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来进行。3、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 、 和 。 4、中枢神经系统由 、 、 、 和 五部分构成。其中的脑干由 、 和 构成。5、网状结构位于 和 之间的广大区域内,具有 和 的功能,对维持大脑皮层的 和 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6、反射弧由 、 、 、 和 五部分构成。7、“望梅止渴”是 信号系统活动的结果;“谈梅生津”是 信号系统活动的结果。8、

17、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 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从产生。9、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利用实验所创立的条件反射学说,被称为 。其形成的神经机制,是 。10、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 通过精心设计并进行实验而提出来的条件反射理论。三、选择最佳答案:1、心理学现象又称为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心理规律 B、精神 C、心理活动 D、意识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的科学。 A、(心理学)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 D、心理现象3、个性心理是通过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4、研究者必须尊重客观事

18、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原则称为 原则。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5、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控制条件,并结合自己的任务,来探求人世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6、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 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脑 D、心脏7、 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丘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8、视觉中枢产生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9、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

19、操作性条件反射10、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 。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 C、复杂的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系统11、 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A、感觉和知觉 B、客观事物 C、认识过程 D、内心世界四、辨别正误:1、学习心理学可以了解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预测人的言行及前途命运。2、人的心理现象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是无法控制和把握的。3、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现象中的两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4、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有了健全完整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5、马戏团的狗能按照主人的指令去算算术,说明它能理解主人的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结果。6、客观现

20、实是心理的源泉。有了相同的客观刺激物的作用就一定能产生相同的心理现象。五、简答: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各种心理现象间的关系怎样?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其意义表现在哪方面?3、如何理解心理的实质?4、为什么说心理理现象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六、实例分析:1、在教育路线上,有许多老教师,从未见过心理学书籍,但教育教学效果极好,在他的教育培养下,青少年学生身心都健康成长,桃李满天下。这个事实是否说明长久学心理学都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试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2、一天,王老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课后让全班同学谈谈其含意和现实意义。结果全班几十位同学你说东,我说西,很难找到两个相同的看法。全班几

21、十位同学都是同一时间内听的同一节课,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看法呢?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3、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当人们把她们送到孤儿园时,她们如同狼崽,四肢爬行,昼伏夜行,吃食和饮水总是象狗那样趴在地上舔食,睡觉时也如同在狼群里那样互相重叠地卷曲在一起。为什么她俩具有人的身体而没有人的心理,只有“狼性”呢?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加以分析。第二章 注意一、注意的概述(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刺激物,而同时忽略其余刺激物的特点,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2.

2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们把心理活动贯注并维持在某一对象上,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水平和强度。(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注意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目的相一致的各种事物或活动,避开或抑制那些无关的影响,使指向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指向的对象得到更加精确地反映。2、保持功能 注意能使心理活动稳定在选择的对象上,直到活动达到目的为止。3、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能使人及时觉察事物的变化,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三)注意的外部表现在注意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有的生理变化和外部动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变得

23、轻微而缓慢(四)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不能孤立地存在,它是任何心理活动的开端,又与整个心理活动相始终。它总是参与到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之中,并以心理过程的反映内容为自己的指向对象。 二、注意的规律与教学(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及应用1、什么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2)人的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和情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的期待 人的身心状态3、无意注意规律的合理利用(1)教学环境要美化、

24、优化,控制引起分心的因素,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吸引学生稳定的注意;(4)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性,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想象,保持持久的注意。(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及应用1、什么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它是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支配的,所以,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2)合理地组织活动(3)稳定的间接兴趣(4)坚强的意志力3、有意注意规律的有效利用(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2)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3)

25、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三)两种注意交互转化的规律及应用1、两种注意的交互转化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注意。在社会实践中,两种注意不能截然分开,可以不断地相互转化。2、巧妙地利用两种注意交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学活动中把两种注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使学生在理解学习目的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利用无意注意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安排学习。三、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范围1、注意范围的含义 注意的范围又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多少方面的特征。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

26、点(2)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1、注意稳定性的含义 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2、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活动的组织安排 (3)人自身的特点(三)注意的分配1、注意分配的含义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指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上去的特征。2、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 (1)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 (2)活动间的关系 (3)活动的性质(四)注意的转移1、注意转移的含义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

27、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征。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原来活动的吸引力 (2)新活动的特点 (3)人的神经系统活动的灵活性作业和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注意 2、有意注意 3、注意的转移二、选择最佳答案: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 A、注意的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2、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现象 B、个性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共同特征 D、与心理过程相伴发生的心理特征 3、如果活动的任务复杂,注意的范围就 。 A、大 B、小 C、稳定不变 D、起伏不变4、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心理状态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28、 D、注意的范围5、“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 A、有条件的 B、有可能的 C、无条件的 D、特异功能 三、填空:1、注意的指向性,指人们 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且比较长久 地 所选择的对象上。2、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心理活动 关事物 而且也 无关活动。3、注意具有 功能、 功能 和 功能。 4、注意一旦产生就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体有 、 、 三方面。5、有意后注意不同于有意注意,因为它 ;也不同于无意注意,因为它 。6、虽然都是注意对象的变换,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 。7、 兴趣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兴趣是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四、辨别正误:1、课堂上教师批评学生“没有注意”是

29、因该 生根本就没有产生注意。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永久地保持在一个对象上。五、问答题:1、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教学中怎样利用无意注意?2、什么是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是什么?4、初中生注意发展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控制与避免学生分心? 六、实例分析: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老师非常重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张:“要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每次上课学生都情趣盎然,笑声满堂。但是笑过之后学生却头脑空空,每到考试都手足无措。 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第三章 感觉、知觉、观察一、感觉(一)感觉的概念感

30、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人认识事物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一切较高级和较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感觉剥夺 试图控制或去除对人的感觉刺激的一种实验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等首创。让被试在小房间里尽可能长久地躺在床上,只在吃饭或上厕所时起来。受试者戴半透明的护目镜,它仅能透过漫射的光线而看不见图象。棉手套和卡片纸做的护腕剥夺了受试者手指的触觉。听觉刺激被一只围在头上U形枕头和一只始终嗡嗡作响的空调机控制了。被隔离12、24、48小时后,再分别进行包括简单算术、字迹游戏及组词等内容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被隔离时间的延长,测试的成绩越来越差,隔离一段时间后,受试者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变得易激动。此外,还会产生幻觉。隔离状态下的脑电波比隔离前显著地减慢。刚解除隔离状态时,被试者常产生感觉失真,脑电波要过几小时后才能恢复正常。 感觉迟缓 各种刺激作用于其相应的各种受纳器或感觉器官,正常状态下,会立即被机体感知而产生相应的各种形态的感觉。如感觉器官受刺激后,反应延迟至数秒或数十秒后才感知,即为感觉迟缓。此情况可以是感觉过度的一种症状,此时尚有感觉阈值增高、感受性降低、必须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