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上期数学课程纲要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学 科 组:二年级数学备课组课程名称: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王景芳授课对象:二年级使用时间:2011-2012学年上期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伺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
2、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本理念:新认识数学课程的功能 正确理解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改变数学学习的方式 改进数学的教学活动 树立新的数学课程评价观 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程目标:本册教材的总目标
3、: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
4、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运用到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 创设情境法 演示法 实践法等三、单元目标长度单位1. 学生初步
5、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 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角的初步认识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6、,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表内乘法(一)1. 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 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观察物体1. 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3.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表内乘法(二)1. 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2.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
7、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统计1.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3.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广角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一、
8、内容、要求、课时分配序号学习内容学习要求课时分配1长度单位理解(应用)4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理解(应用)133角的初步认识理解(掌握)134表内乘法(一)理解(掌握)25观察物体掌握(应用)136表内乘法(二)掌握(应用)47统计掌握(应用)138数学广角掌握(应用)49总复习了解2二、重点、难点分析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内容标准: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
9、意识。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内容标准: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教学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第三单元 角的初
10、步认识内容标准: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重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教学难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内容标准: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教学难点: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内容标准: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
11、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内容标准:、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
12、法学习新知识。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难点: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第七单元 统计内容标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
13、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内容标准: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第九单元 总复习内容标准: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
14、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三、知识之间的练习本册实验教材对于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同旧教材那样孤立地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本册实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容
15、的编排,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内容和素材。安排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每一单元中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角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图形、以及对所获图形间关系进行体验和理解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经验,并受到操作空间形式的训练表内乘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在本册教材里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表内乘法(一)”教学乘法的意义和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倍”的概念。在关注学生
16、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例1例3,在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的基础上,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教材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例如,在“长度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长、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长度等的练习。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量感与估测策略。【课程实施建
17、议】课程实施建议:(一) 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二)学习方式: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三)课时安排:新授课两课时,练习课一课时(四)课外拓展性练习: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校本作业,谈话等途径实现。【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二)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评价方式:(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测试成绩评价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95分以上为优秀;(2)8094为良好;(3)607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学校图标,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