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16.94KB ,
资源ID:85852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852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高三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仅4080毫米,理论蒸发量3000毫米。沙漠东南部腹地有湖泊70多个,形

2、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相对高度多在200-300米)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4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1261毫米。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平均补给量约为A. 1260毫米 B. 160 毫米 C. 3000 毫米 D. 1100 毫米2. 苏木吉林湖A. 冬季湖面面积缩小 B. 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C. 春季湖面面积较小 D. 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答案】1. D 2.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水平衡原理,若不考虑下渗,苏

3、木吉林湖收入为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支出为蒸发,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湖水收支平衡;再结合材料,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4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1261毫米,则所以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补给量约为1110毫米,故选D。【2题详解】冬季为12、1、2月,读图可知,该时间段湖泊总补给量大于总排泄量,湖面面积扩大,A错;自12月至次年4月中下旬,湖泊总补给量大于总排泄量,湖面面积扩大,所以春季湖面面积较大,C错;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湖泊蒸发量大,蒸发是其主要排泄方式,降水量少,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补给,B正确,D错,故选B。【点睛】水平衡原理: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间段,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

4、间差额必定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就整个陆地而言,水量收入为降水量(P),支出为蒸发量(E)和入海径流量(R),由于多年平均蓄水变化量趋近于0,所以水平衡方程可以写为:PER(P、E、R均为多年平均值)2019年10月28日,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正式揭牌,为国内首条正式向社会开放的国家森林步道示范段。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全长2330千米。下图示意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全线森林占比70%,其最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是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4. 人们发现,与太行山西坡相比,同纬度同一森林

5、植被类型在东坡分布的海拔较低,原因可能是东坡A. 降水多,气温高 B. 降水少,气温高C. 降水多,气温低 D. 降水少,气温低【答案】3. A 4. C【解析】【3题详解】太行山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最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正确;我国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错;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50N65N范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地区,C错;针落混交林不是最典型的植被类型,D错。故选A。【4题详解】太行山东坡处于我国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排除BD;同一森林植被类型对气温、降水的要求相当,对于同一纬度地区的太行山,同一森林植被类型在东坡分布海拔更低,表明同一海拔,太

6、行山东坡气温偏低,西坡气温偏高,所以西坡(夏季风背风坡)同东坡(夏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致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东坡(迎风坡),所以西坡同一森林植被类型分布海拔高于东坡,A错,C正确(该题该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西坡为夏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显著,所以同一海拔而言,西坡气温更高),故选C。【点睛】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特别提醒: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6,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呈现“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海

7、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季节性冻土冬季冻结春季融化,已经成为制约水文、农业、工程方面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在天山北坡阿热都拜流城进行观测并绘制了土壤冻融阶段示意图(下图),该流域本年度冬季地表积雪较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三个阶段中土壤

8、温度最稳定和土壤湿度最大的阶段分别是A 土壤冻结 土壤完全冻结 B. 土壤完全冻结 土壤冻结C. 土壤冻结 土壤消融 D. 土壤完全冻结 土壤消融6. 春季某段时间,监测探头显示土壤表层温湿度持续增加,但深层变化很小。观测人员据此可能发布的灾害预警是A. 干旱 B. 洪水 C. 冻害 D. 滑坡【答案】5. D 6. B【解析】【5题详解】土壤完全冻结时,积雪层隔绝了土壤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土壤温度最稳定,排除AC;随着土壤消融,积雪以及表层冻土融化,土壤湿度最大,B错,D正确,故选D。【6题详解】注意题干关键信息“春季某段时间”,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冻害减弱,积雪层融化,土壤表层湿度持续增加,土

9、壤水分条件改善,干旱较少,但由于深层变化很小,因此表层融化的积雪下渗较少,地表径流较大,容易形成春汛,诱发洪水,AC错,B正确;滑坡与植被覆盖率、坡度、降水强度以及土质情况等因素均有关系,不是最可能出现的灾害,D错。故选B。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上游山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下图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斯面流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10、 冬季8. 与胡佛大坝建成之前相比,大坝建成后下游A. 年径流量总体变大 B. 年径流量总体不变C.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 径流量年际变化小【答案】7. B 8. D【解析】【7题详解】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源头海拔高,冬春季节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上游及源头地区冰雪量较大,夏季,气温显著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径流量最大,故选B。【8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大坝建成之前相比,随着胡佛大坝的建成,大坝下游地区年径流量总体变小,AB错;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减小,C错,D正确。【点睛】大坝修建有利有弊,“利”方面:一般能改善上游的航运条件;对河流起一定的调蓄作用,减少大坝下游地区的洪涝灾

11、害;大坝可通过蓄水发电;发展农业灌溉等。“弊”的方面: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对航行产生一定影响;入海泥沙沉积减少,海水入侵加剧;上游库区沿线的自然、人文资源破坏或搬迁;生态移民较大;阻碍了某些鱼类的洄游等。2019年6月23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下图示意兰州市远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目前仅1号线已建成开通。地铁1号线客流虽大,站内却没有空调。地铁采用蒸发冷却式的通风降温体系,利用水的热量交换制冷,无需人工冷源,节能环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由图中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走向可以推断出兰州的A. 城市人口数量 B. 城市形态 C. 城市功能分区 D. 经济状况10. 兰州地铁1号线采用蒸发

12、冷却式的通风降温体系的自然背景主要是A. 多大风 B. 光照强烈 C. 昼夜温差大 D. 空气干燥【答案】9. B 10. D【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地铁轨道线多呈东西方向延伸,南北地铁轨道跨度较小,且1号线最先开通,人流量大,因此可以推断出兰州城市形态大致东西延伸,呈条带状,B正确;无法通过轨道交通走向推断出兰州的城市人口数量、具体功能分区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故选B。【10题详解】兰州地处我国内陆,降水少,空气干燥,最有利于采用水冷式直接蒸发冷却通风降温体系(水汽蒸发会吸收热量,从而导致降温,但空气的干湿程度会影响降温幅度,空气越干燥,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强,能使空气降温的潜力越大),D正

13、确;多大风、光照强以及昼夜温差大等均不是采用蒸发冷却式的通风降温体系最直接的自然背景。故选D。地处东非高原的肯尼亚是世界最大的红茶出口国,其茶树种植始于20世纪初,由英国殖民者从国外引入。早期种植规模较小,直至新的耐旱品种引种后,茶叶的商业化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肯尼亚现有约50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多数茶叶的采摘都是人工完成,采摘后立即送往工厂。茶树种植区和茶叶加工区分布一致,加工后的红茶通过东部沿海城市蒙巴萨销往世界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影响肯尼亚早期红茶种植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 气候 B. 地形 C. 交通 D. 市场12. 肯尼亚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区分布一致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营

14、销成本 B. 节省运输费用 C. 提高茶叶品质 D. 减少工资投入【答案】11. A 12. C【解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早期肯尼亚红茶种植规模较小,后来“耐旱”的新品种引入,商业化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肯尼亚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偏少,蒸发量大,随着品种的改善,种植规模扩大,所以早期限制肯尼亚红茶种植规模的主导因素为气候,A正确;其他选项均不属于主导因素。故选A。【12题详解】根据材料“多数茶叶的采摘都是人工完成,采摘后立即送往工厂,茶树种植区和茶叶加工区分布一致”可知,茶树种植区和加工区分布一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采摘的鲜茶送至加工厂加工,以免变质,从而保证和提高茶叶品质,C正确

15、;与降低营销成本无关(一般而言,工业集聚产生品牌效应,能够降低营销成本),A错;节省运输费用并不是主要目的,B错;茶树种植区和加工区分布一致并不能减少工资投入(工资投入与劳动力数量以及价格等均有关系),D错。故选C。【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而常住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常住人口重心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影响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 B

16、. 气候 C. 政策 D. 经济14. 2000-2010年,我国人口整体流动方向是向A. 东南 B. 西南 C. 南 D. 东15. 2000-2010年,我国人口流动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B. 减轻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移动压力C. 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D. 加大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压力【答案】13. C 14. A 15. D【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0002010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使得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主导因素是政策,而非

17、地形或气候(地形、气候并未发生变化),C正确,AB错;总体而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不会使得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D错。故选C。【14题详解】2000-2010年,虽然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但常住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总体而言,我国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常住人口数量应远大于向西南方向流动的户籍人口数量,所以我国人口整体的流动方向是向东南方向流动,故选A。【15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我国人口整体的流动方向是向东南方向流动,从而加大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压力,D正确;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仍是东南多,西北少,并没发生重大转变,A错;人口流动增大,增大了东西部地

18、区的人口移动压力,B错;我国人口整体的流动方向是向东南方向流动,不利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C错。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长春市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城镇化(下图)的蓬勃发展使自然景观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下表),对城市内热量循环产生阻碍作用,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长春市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岛状高温区,但2008年以来,高温区域呈破碎化趋势,至2016年高温区域明显缩小且高温斑块更加破碎。(1)补充完成长春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折线图,并描述长春市建设用地变化特点。(2)与19

19、90-2008年相比,说明2008-2016年长春市城市热岛变化特点和依据。(3)请你为长春等平原城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画图)特点: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长,2008年后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08年前。(2)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更快,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高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热岛效应强度在减弱。(3)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分散布局工业区,建设通风廊道。【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春市城市建筑用地面积的变化等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图表的绘制,城市化的进程、特点、问题以及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材料信息和图表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详解】(1)

20、根据表格信息绘制即可,注意纵坐标数值间隔的选取,20082016年的增长率(774.48-398.18)/398.18,这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还要除以8,即为11.81%,绘图如下:根据上图可知,总体而言,长春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长,细节方面:2008年以后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08年以前的年均增长速度。(2)读图分析可知,与1990-2008年相比,一方面,2008-2016年长春市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更快(根据上题也可得出该结论),所以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另一方面,根据材料信息“但2008年以来,高温区域呈破碎化趋势,至2016年高温区域明显缩小且高温斑块更加破碎”,所以高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

21、,热岛效应强度在减弱。(3)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可从城市规划(如合理布局功能区,建设卫星城,防止城市职能过于集中等)、城市绿地和水体建设、分散布局工业区以及加大通风廊道的建设等角度回答即可。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边的植物,生存空间往往被挤压得非常有限。为了开辟新的栖居地,很多植物的种子与果实落入大海,随洋流漂泊流浪。能够通过漂洋过海传播种子的植物有100多种,这些植物统称为海漂植物,其中最典型的是椰子。海漂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简称海漂种实)能够漂浮在海面随海水移动,在陌生的海岸登陆,在适宜的海岸生根发芽繁育。垦丁地区位于台湾岛南端,调查发现,垦丁海岸海漂种实丰富

22、复杂。下图示意垦丁的位置及其范围、轮廓。(1)分析垦丁海岸海漂种实丰富复杂的原因。(2)有些热带海漂种实在垦丁海岸不能生根发芽或者生长繁育,推测其原因。(3)与福建沿海相比,说明垦丁地区稀有植物种类更丰富的自然条件。【答案】(1)多海湾,风浪较小,利于海漂种实登陆;海湾形状有利于拦截随洋流而来的海漂种实;洋流流经热带岛屿地区,物种复杂多样。(2)垦丁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难以满足来自纬度更低、全年气温更高的东南亚(热带)某些海漂植物的生长繁育要求;某些海漂种实在长期漂流过程中受到海浪、泥沙等磨损和海水腐蚀损坏,不能生根发芽。(3)纬度较低,受暖流影响大,不受寒潮影响,降水较多,水热量条件更优

23、越;洋流从热带岛屿带来的海漂种实更丰富,部分海漂种实能够在此生根发芽繁育。【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设问灵活,对课本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要求较强。需要从地理环境差异的角度理解海漂种实原生地和登陆地的差别,灵活分析作答。【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海漂种实随洋流漂泊流浪,在适宜的海岸生根发芽,同时,该题需要注意垦丁海岸的位置和轮廓。首先,该地多海湾,所以风浪较小,有利于海漂种实登陆生根发芽;其次,受沿岸暖流的影响(隶属于日本暖流),海湾形状有利于拦截随洋流而来的海漂种实,使得海漂种实丰富;最后,洋流流经热带岛屿地区,热带地区植物种类繁多,

24、所以种实复杂多样。(2)注意关键词“热带海漂种实”,而垦丁虽然也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但相比于赤道附近,纬度较高,所以冬季气温较低,难以满足来自纬度更低、全年气温更高的热带某些海漂植物的生长繁育要求(该点思路为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其次,热带海漂种实的起源地离该地距离较远,在长期漂流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如海浪、泥沙等)的磨损和海水腐蚀损坏,不能生根发芽(该地思路为海漂种实自身的问题)。(3)注意“与相比”,即是要找出差异。相比于福建沿海地区而言,该地纬度较低,受暖流影响大,不受寒潮影响,降水较多,水热量条件更优越,更适合植物的生长;其次,该地离热带低纬度海区距离更近,洋流从热带岛屿带

25、来的海漂种实更丰富,所以垦丁地区稀有植物种类更多。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磐安县是中国药材之乡,有药用植物1219种,境内大盘山保护区是全国唯一的以野生中药材种植资源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著名的浙八味中有五味药盛产于磐安。下图示意磐安县的地理位置。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城区,距离中心城区约10公里,总体规划3.9平方公里, 核心区块2000亩,计划打造成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和旅游胜地。江南药镇相继引进了中药制造龙头企业,成功入驻各类中药制药、配方颗粒、饮片加工企业67家,中药保健营销企业574家。近年来,磐安将互联网服务延伸至中药材产业前后端。(1)

26、指出磐安江南药镇选址的合理性。(2)分析磐安规划建设江南药镇的主要目的。(3)说明磐安将互联网服务延伸至中药材产业销售环节的好处。【答案】(1)距县城近,基础设施较好;临近省道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沿河分布,用水方便。(2)依托本地药材资源优势,打造成为药材集散地; 吸引中药加工企业集聚,延长产业链,取得规模效益; 发挥品牌优势,建设康养、旅游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附加值。(3)减少产品和客户之间销售和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销售范围和销售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及其变化、产业集聚以及区域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

27、知识。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详解】(1)该题需要注意从图中提取江南药镇周围的地理事物。读图可知,该地临近省道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同时,靠近河流,用水方便。其次,根据材料“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城区,距离中心城区约10公里”可知,该地距县城近,基础设施较好。(2)根据材料“计划打造成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和旅游胜地”可知,磐安借助当地丰富的药材资源,依托本地优势,一是打造成为药材集散地,二是发展“医疗、养生、旅游”,建设康养、旅游产业,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附加值;根据材料“江南药镇相继引进了中药制造龙头企业

28、,成功入驻各类中药制药、配方颗粒、饮片加工企业67家,中药保健营销企业574家” 可知,磐安县通过吸引中药加工企业集聚,既延长了产业链,也通过产业集聚取得规模效益, 更好地发挥品牌优势。(3)中药材产业销售环节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电商平台,可以将产品直接运送至客户手中,从而减少产品和客户之间销售和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其次,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销售范围,从而扩大销售量。【点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农户(或当地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依托电商平台(甚至最近两年兴起的直播带货等),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当地特色农产

29、品的知名度,节省宣传费用,提高宣传效率;同时,借助电商平台,能够大大地扩大其销售市场,从而促进产品的生产规模;另外,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得农产品直接运送至消费者手中,减少了传统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寒假,李老师带领研学小组去江西鄱阳湖考察。冬天的鄱阳湖芳草萋萋、百鸟争翔、牛羊徜徉,一片大草原景观。当到达都昌县多宝乡,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一片片小型沙漠出现在田间地头。李老师介绍,这片沙山叫做多宝沙山,是江南最大的沙山(下图)。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南北绵延数百里,面积达三万六千多亩。(1)当地村民告诉同学们,冬半年起大风的时候,沙子飘落到多宝沙

30、山上,沙山上的小树、小草慢慢被掩埋起来,感到这山在逐年长高。推测多宝沙山逐年长高的自然原因。(2)李老师介绍说,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水位变化明显。分析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建设对鄱阳湖沙山的影响。(3)与当地村民进一步交谈后,同学们了解到当地对沙山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应减少人类活动,加强治理;另一种观点是将沙山打造成旅游景区发展经济。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答案】(1)冬春季节,河湖水位低,滩地裸露,沙源丰富;沙山以北湖泊谷地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增强;强盛的东北风将滩地沙尘搬运到沙山,受沙山和植物阻挡,风速降低,沙尘沉

31、降,年复一年,沙山逐年“长高”。(2)上游水库汛后蓄水造成中下游径流减少、清水下泄冲刷河道,长江中下游低水位时间提前且水位较低,导致鄱阳湖出湖流量增加,枯水出现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降低,湖滩裸露时间长、面积大,沙源增加,致使沙山面积扩大(3)将沙地治理放在首位,适度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和旅游业,提高当地人的收入和治沙积极性。(将沙地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旅游养治沙、以治沙招旅游的生态经济模式,将自然景观旅游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陆地水源之间的相互补给、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第(1)

32、问突出自然地理过程的考查,第(2)问突出地理基本原理的考查,第(3)问突出人地协调观念的考查。解题中需要准确理解题干中设问的前提条件和关键信息,灵活分析作答。【详解】(1)该题一是要分析“沙源”,二是要分析“沙粒的搬运”,三是要分析“沙粒为何沉积导致沙山长高”。首先,注意题干信息“冬半年”,并且要留意图中风频图(盛行东北风)以及多宝沙山的位置。所以冬春季节,河湖水位低,滩地裸露,沙源丰富(沙源),而沙山以北湖泊谷地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强劲,强盛的东北风将滩地沙尘搬运到沙山(沙粒的搬运以及地形加大风力,从而更有利于搬运),受沙山和植物阻挡,风速降低,沙尘沉降(沙粒的沉积),所以沙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