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6 ,大小:60.65KB ,
资源ID:85764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764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境卫生习题ku.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境卫生习题ku.docx

1、环境卫生习题ku1. 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 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 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 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 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 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学习卫生环境的主要目的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 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 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 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

2、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检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 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 E.以人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 B. 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 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

3、过多或过少所致 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 E. 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 B.臭氧层破坏 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 D.生物多样性锐减 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是 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B.人群健康 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D.人群健康及周围环境 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 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 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E.人体

4、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 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 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 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 A.持久性、迁移性、高毒性、脂溶性 B.持久性、高毒性、脂溶性、蓄积性 C.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高毒性 D.迁移性、脂溶性、蓄积性、高毒性 E.高毒性、易扩散性、持久性、蓄积性13.生物多样性包括 A.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环境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环境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D.基因多

5、样性、环境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E.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14.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 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 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 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 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 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5.清洁生产是指 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 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 C.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 E.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6.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 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B.环境化学和生物地球

6、化学性的污染 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 D. 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 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 17.人类自然环境由下列圈带构成,除外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非生物圈 E.土壤岩石圈18.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 A.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 B. 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 C. 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 D.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E. 能量流和信息流19.以下是生态系统的特征,除外 A.整体性 B.开放性 C.自调控 D.可复制性 E.可持续性

7、20.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A.是异养型微生物 B.是草食动物 C.可起着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 D.是肉食动物 E.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21.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A是人类力量无法取代的 B.已被农业革命所取代 C. 已被工业革命所取代 D.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E.将被人类新的文明所取代22.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的关系 B.环境决定人类 C.人类改造环境 D.辩证统一关系 E.无特殊关系23.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是 A人类固有的、无限的 B人类固有的、有限的 C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所形成的、无限的D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所形成的、有限的E与疾病的发生无关的24.环

8、境污染物的暴露一般是通过 A直接摄入污染物 B.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土壤C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生物 D. 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水E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环境介质25污染物通过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人的危害 A都降低 B.都增加 C既可以降低,也可以增加 D.保持不变E.保持不变或降低26污染物通过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速度,最快的是 A水 B.大气 C土壤 D.植物 E岩石27以下是联合毒性作用的4种类型,除外 A独立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协同作用 E增强作用28目前认为某些有害物无阈值,它们是 A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 B.引起慢性中毒的毒物 C致敏物 D.致畸物 E遗传毒性致癌物

9、29. 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 A两头大,中间小 B.两头小,中间大 C. 最弱的效应比例大 D.最强的效应比例大E都一样大30. 在人群健康效应谱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 A. 生理异常的变化 B. 生理代偿的变化 C正常调节的变化 D. 出现严重中毒 E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31. 人群易感性是 A遗传决定的 B. 后天获得的 C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D. 是不会改变的 E是感染以后产生的32.有害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下列特征,错误的是 A历来存在 B. 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 C依然存在 D. 将继续长期存在 E将逐渐消失33. 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

10、性 A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 B. 主要产生神经毒性 C主要引起过敏反应 D. 主要是致癌性 E毒性一般低于环境污染物34. 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的产生,下面正确的叙说是 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D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E以上都不是35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A进入环境的污染物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进入环境的污染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 C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DA+B EA+B+C36.下面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除外 A地方性氟中毒 B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氰基甲酯泄漏事件 C前苏联发生过的核电站泄漏

11、事件 D伦敦烟雾事件 E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37.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 A污染物的暴露剂量 B污染物的暴露时间 C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D机体的反应特性E以上都是38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除外ADDT B. 氰化物 CPCBs D. 镉 E铅39产生慢性危害的根本原因是 A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损害的逐渐积累 B环境污染物的毒性高 C环境污染物之间的联合作用 D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可经口吸收 E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可经呼吸道吸收40.IARC根据对人的致癌危险将致癌物分类,正确的描述是 A1类:对人致癌 B. 1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C2A类:对人可能

12、致癌 D. 2B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E3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41.肺癌高发在A城市居民中B乡村居民中C,燃柴农户的居民中D燃煤农户的居民中E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较高地区的居民中42.下列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品,除外A三卤甲烷 B次氯酸 C氯乙酸D溴乙酸 E卤化酮43高危人群即A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 B易感人群C抵抗力低的人群 D多病的人群E年龄幼小的人群44.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指标A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含量B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C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的含量D骨骼中重金属的含量E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45选择环境流行病学健康效应测量的对象

13、是,主要应考虑A儿童 B妇女 C老年人D高危人群 E以上都是46.环境卫生学的研究中A环境流行病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B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C环境毒理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D健康危险度评价E需要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相结合的方法47.关于对流层,下列哪一项正确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气温不随高度变化D能反射无线电波E能使地球生物免受射线损害48.下列哪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A色素沉着作用 B杀菌作用C红斑作用 D抗佝偻病作用E镇静作用49.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B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C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

14、D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E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50.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A地势低凹 B逆温 C空气潮湿D气温高 E大气SO2污染严重51.下列哪项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ASO2 BH2S CCO2 DO3 ENO52.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A气温、气流、气压、光照B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C气温、气流、气压、气湿D气温、气流、气湿、雷电E气温、气流、光照、空气离子53.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A排出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B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出高度的平方呈反比C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

15、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D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成都的最基本的因素E近地点的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陆点处最大54.大气发生逆温是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又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r0Er=055.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A扩散 B微生物分解 C氧化D植物吸收 E沉降56.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B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化学作用生成C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D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E刮风时再此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57.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A慢性中毒 B变态反应 C急性中毒 D肺癌 E佝偻病

16、58.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温室效应 D大气能见度降低 E机体免疫力降低59.下列哪项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A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产物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D易发生在河谷盆地E受害者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60.关于“光化学烟雾时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多发生在早晨C主要污染物是SO2D多发生于寒冷季节E多发生于河谷地带61.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A6.5 B5.6 C4.5D3.0 E以上都不对62.下列哪项不是燃料完全燃烧是的产物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C多环芳烃 D二氧化氮E灰分6

17、3.有关大气颗粒物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大气颗粒物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B大气颗粒物在上呼吸道沉积C大气颗粒物可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D大气颗粒物上的化学成分有联合毒作用E大气颗粒物可催化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64.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多大上网颗粒物A=100um B=10um C=2.5umD=1um65.下面关于C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急性CO中毒的严重程度与血中COHb含量无关B血中COHb含量与空气中的CO浓度呈正相关C急性CO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D胎儿对CO的毒性比成人敏感E吸烟者血中的COHb浓度比非吸烟者高66.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事件的条件不包括A地势低凹 B

18、逆温 C空气潮湿D气温高 E空气中SO2污染严重67.有关O3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属于二次污染 B易进入呼吸道深部C来自汽车尾气 D可引起哮喘发作E儿童对O3敏感68.下列是制定大气质量标准的主要方法,除了A健康危险度评价法 B大气自净作用的测定C流行病学方法 D毒理学方法E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嗅觉阈和刺激阈测定69.我国制定的大气质量标准的原则中不包括下列哪项A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B对主观感觉物不良反应C对人体无间接危害D选用最敏感指标E对大气的自净作用无影响70.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几种污染物制定了限值A2种 B4种 C6种 D8种 E10种7

19、1.下面关于细颗粒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颗粒物易沉积于肺泡中B细颗粒物又称漂尘C细颗粒物的某些较细组分甚至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D细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0,有利于污染物扩散B.r0,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D.r0,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E.r复氧作用B. 耗氧作用4mg/LE. 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复氧作用B. 耗氧作用4mg/LE. 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复氧作用B. 耗氧作用4mg/LE. 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95水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迁移的重要介质是A.水 B.悬浮物 C.颗粒物 D.生物体 E.胶体96流径沼泽或含腐殖质的地面水呈现A.棕色或棕黄色 B.绿色或黄绿色C.黄褐色

20、D.黑色E.蓝色97含亚铁盐地下水抽出地面后呈现A.黄色 B.绿色或黄绿色 C.黄褐色 D.黑色 E.蓝色98水中硫酸钠或硫酸镁过多呈A.苦味 B.收敛味 C.涩味 D.沼泽味 E.咸味99有毒金属和有机污染的主要迁移介质是A.水 B.沉积物(颗粒物) C.细菌 D.底泥 E.生物体100有微生物参与的化学净化过程是A.中和酸废水B.有机氮化物分解C.乙拌磷杀虫剂在腐植酸存在下分解D.氨基甲酸酯在天然水中通过自由基作用E.中和碱废水101关于甲基汞损害健康的正确论点A.经食物摄入汞致汞中毒 B.经饮水摄入汞致汞中毒C.汞经肠道吸收入血液 D.甲基汞的碳-汞链不稳定E.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病理损害1

21、02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代表指标是A.COD B.BOD C.DO D.TOD E.TOC103甲基汞在机体主要作用的靶器官A.脑 B.肝 C.脾 D.肾 E.骨骼104水与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居民通过洗绦、娱乐等活动直接接触被细菌、病毒、原虫等生物性污染的水体时,最大的健康危害是可能引起A.水传播性疾病 B.急性中毒C.藻类毒素中毒 D.食物中毒E.水体富营养化105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表现为A.赤潮 B.水华 C.水质发黑 D.形成岸边污染带 E.水生生物大量繁殖106近海富营养化表现为A.赤潮 B.水华 C.水质发黑 D.形成岸边污染带 E.水生生物大量繁殖107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对人体健

22、康产生直接的危害是A.影响水的感官性状 B.导致介水传染病C.破坏水生生态环境 D.藻类毒素中毒E.可能引起公害病108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一工厂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其主要的污染物是A.苯系化合物 B.酚类 C.镉 D.氰化物 E.汞109当地饮用水受到意外的污染物的污染,导致饮该井水居民相继出现症状为:大量出汗,头痛,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吞咽困难,肝区疼痛,腹泻,腹泻,黑尿等急性中毒而送医院紧急诊治。最有可能引起中毒症状的毒物是A 氰化物 B金属镉C酚类化合物 D砷化合物E硝基苯类化合物110某河流中出现大量鱼类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A . pH值异常 B.溶解

23、氧降低C.缺少营养物质 D有毒物质存在E.被病原体污染111 1968年发生在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受害者是因为摄入被哪种污染物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A酚 B. 多氯联苯 C.多环芳烃 D.甲基汞 E镉112 下列哪项标准不属于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范畴A.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B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C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1989) D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E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2002) 113影响地表水质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象条件 B.流量 C.季节 D自然灾害 E.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11

24、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限制有机物排放的指标是A.水温 B.pH值C.五日生化需氧量 D.溶氧量E.“三氮”量1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微生物学指标是A.细菌总数 B.总大肠杆菌群C.甲型肝炎病毒 D.隐孢子虫E.粪大肠杆菌群116为了控制水污染,保护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质,我国1996年颁布了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B.地下水水质标准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E.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17属于污染物物理净化的过程有A.氧化还原作用 B.分解作用C.中和作用 D.萃取作用E.沉淀作用118医院污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紫外线消毒 B.臭氧消毒C.氯化物消毒 D.加热消毒E.超声波消毒119下列哪种疾病属介水传染病A.克汀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