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44.92KB ,
资源ID:85752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752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docx

1、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动态文字实录: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建筑设计界的同行们,下午好!欢迎来到规划设计行业发展论坛分论坛之一:“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本论坛坛主是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孟建民博士。孟院长长期在设计一线从事建筑创造,主持完成了深圳基督教堂等40多项重大工程,其中近年来较为突出的是深圳基督教堂2002年获得深圳优秀设计一等奖,2003年获得广东省优秀设计一等奖,2004年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此外,孟院长还拥有微型多功能建筑单元的发明专利。孟院长还积极投入各项有意义的学术活动,兼任城市建筑等刊物

2、的编委,并被深圳建筑师考试委员会聘任为专家,同时是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孟建民坛主上台。(2006-12-01 14:04:49)孟建民: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根据大会的安排,今天下午的论坛由我主持。我首先感谢各位对我的信任,我希望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把今天下午的论坛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 在论坛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下午在本论坛作主题发言的九位来宾:香港龚书楷建筑事务所有限公司负责人龚书楷;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首席代表吴蔚;SOM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地区业务总监周学望;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深圳市三境建筑设计

3、事务所总建筑师许安之;中建国际(深圳)设计公司总建筑师赵小钧;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邹经宇;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金广君;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2006-12-01 14:06:53)孟建民:以上九位专家将在今天下午对我们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所面临的问题将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阐述他们精彩的观点和思想。下面我们首先请龚书楷先生作主题发言,大家欢迎!(2006-12-01 14:07:22)龚书楷:孟院长、各位同行,各位建筑师,今天深圳举行规划设计行业发展论坛,我开始被邀请的时候其实对内容还不是很清楚,上午听了许多领导的演讲后,我对这个论坛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个问题不光是在深圳,

4、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这个问题,就是如何与国际市场进行竞争。其实中国的规划建筑怎么样跟国际接轨、超越这个题目讲起来很空泛,我在中国做了很多建筑,其实对实际情况也不是太了解。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感觉到的跟我自己在国内经验、香港经验结合,把我的意见讲出来,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原谅,或者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可以提问。 我在1980年就开始来中国做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我下面提出一些问题,但是我不一定有答案。我只是希望把这些问题提出来,以后大家在探寻方面怎么去实现。深圳从一个很小的村落发展到这么大的一个城市的时间只有20多年,这是全世界都没有的。任何的城市都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城市

5、慢慢跟随上生活要求、商业要求、工业发展,然后才发展出现在的结果。当欧美技术提升后,新的工作方式起用后,开始有高度的人口集中的城市而推进城市的发展,即使他们发展,那个速度跟中国的速度相比还是比较慢。 我们把其他大城市发展的经过、一些问题也都延续下来了,他们的问题我们并没有解决,但是我们产生出的新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比如交通问题,是所有大城市都存在的问题。他们是经过长时间慢慢交通越来越繁忙。我记得我在华侨城做棕榈广场的时候,我们特别请了一个美国出名的交通顾问作为我们的策划顾问,他当时到交通部门了解了道路的情况,那个时候滨河路还没有完成,深圳湾还在填海,告诉我们当时深南路、北环路规划准备用20

6、年用的容量结果5年就用完了。今天大家上班走滨河路看看是什么情景。 商业中心的形成也是比较特别的。深圳是一个长条型城市,开始是以罗湖为中心,华侨城跟蛇口是两个特别的地区,国务院给他们一个独立发展的权力。后来整个深圳市向福田延续,整个深圳市发展就变成是一个平均发展的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没有一个中心。虽然现在福田希望把文化中心作为深圳市中心。比如文化中心这个建筑是很特别,但是从远的距离你是永远看不到它的存在。其实一个城市要有一定的地标才能把它画龙点睛点出来。(2006-12-01 14:15:13)龚书楷:要跟国际接轨,中国最缺乏的有两个方面:其实我觉得跟国际接轨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而我们怎么

7、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克服这个问题,这里有两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国外建筑师的工作是很全面的。除了做施工图、设计外,还参与项目管理、施工管理,这一方面特别重要。因为要做一个好的建筑师,你不能光凭理论去设计,而是要实践这个设计。那么实践这个设计就必须要懂施工的办法。假如我们所有的项目或者大部分项目根据标准的样子去做,而没有一个创新、没有加大研究发展的力度,我们对新材料、新施工办法不够了解的话,其实很难达到一个好的设计结果。我自己的看法价值可能不对,大家可以批评。中国的建筑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外观很有水准,某个程度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是进到里面去,可能很多东西都不一样。比如工人的考虑就没有设计的这么精细

8、,没有把工人的要求、技术要求落实下来。这主要跟中国环境有关系,我想大家有同样的经验,做任何项目时间都非常短,大家都希望几个月把一个事情做起来,但是其实这是不大可能。在国外做一个好一点的项目要做1、2年,有一些项目设计了4、5年才开始施工。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机会,不可能留有很深入的研究,也不可能把这个方案做好。 要把我们技术做好,我自己的经验觉得,老师曾经讲过一句话:外形是根据功能而发展起来的。等于一个人你身体不健康,衣服穿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只要身体健康的话,基本上穿什么都看起来好看。(2006-12-01 14:19:09)龚书楷:我觉得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在很多项目上还需要多加努力,特别

9、在技术方面。当然我们都在学习当中。因为设计院的参与其实不多,一般施工图后就不会参与很多。接下来由甲方筹建小组跟施工单位大部分承担工作。但是技术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另外一个内容就是在制度方面,假如我们中国的制度根本没有机会给我们建筑师参与到某一个深度,你根本没有这样的环境去进一步学习,你要学习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制度的改变不光是靠建筑师、设计师可以解决,这要规划局或者国家建设部或者整个规划团队的共识。比如现在中国的制度在手续方面非常复杂,要十几个单位分别审批。这种办法效率既不高,而且中间有很多漏洞。在管理方面、实现一个好建筑方面都有漏洞。很多发展商就是利用这些漏洞做了

10、手脚。(2006-12-01 14:21:50)龚书楷: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要的就是建筑业同业也存在一些自己的问题,比如收费的问题,因为大家竞争的关系,所以收费方面就有压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来讲,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因为中国的项目非常多,你推掉这个项目,还有其他项目可做。假如我们建筑业同仁大家坚持这个理念、贯彻这个理念,不要受业主所控制,其实我们是可以控制发展的机会,而不要给业主或者发展商去控制了我们。这一方面政府可以做很大的推动工作,因为很多公建方面的建筑,政府可以给一个合理收费,也不需要这种恶性的竞争。(2006-12-01 14:23:25)龚书楷:假如我们把基础做好了,我们有了技术的基础,

11、有了一个全面经验的基础,其实中国建筑师在智慧、在能力或者其他方面并不比外国建筑师差,唯一的就是我们可能经验没有他们这么多,他们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累计下来的经验,而我们不是一个很全面的经验。假如我们能够把经验重新安排一下的话,我觉得竞争并不是一个问题。我自己在外国待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外国事务所都有中国人做到很高的位置,但是中国人要做到头头就不容易,只有很少的建筑师可以达到,比如贝聿铭。 第二,在现阶段我们是要向很多好的事务所学习,但是我们应该以学习作为累计经验方式。在我们学习他们的长处之后,利用自己本身的文化背景、经验可以一争长短。他们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所有建筑师基本方向只有三个:1、

12、向科技方面研究。2、在环保方面研究。现在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从环保方面去着想,大家都为了未来社会生活去努力。3、文化。在中国做建筑,外国建筑师不可能对文化的了解比我们更清楚。我们有一个很的基础后,跟他们并进并不是难事。既然可以跟他们一起平行发展的话,下一步超越的话就不是问题。以中国还有这么多地方需要发展,这么多城市还需要发展,以香港为例,香港这么小的城市,有这么多建筑。反过来看看中国,可以发展的空间实在太大了。所以我们要超越外国行业竞争并不是问题,我们把市场开放,他们进来我们也可以比拼。过一段时间后,大家也会觉得外国东西也不过如此,因为我们已经经过改良,谢谢大家!(2006-12-01 14:2

13、7:38)主持人(孟建民):刚才龚书楷先生作了一个精彩的发言。我听了后,我认为刚才龚先生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说对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对我启发也很大,它说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答的。作为城市管理者,它的水平不是体现在你有什么办法、能力解决问题,真正水平体现在如何面对读解的问题。刚才龚书楷的问题可以引起我们思考。 下面我们有请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首席代表吴蔚先生发言,主题:对话设计论。(2006-12-01 14:29:01)吴蔚:尊敬的孟院长,尊敬的各位前辈、同仁,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我代表GMP向大会作出一个自己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践和理论得出

14、的经验。深圳对于GMP在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意味寻常的地方。深圳是GMP在中国发展的起点,1990年深圳会展中心的投标揭开了GMP在中国大规模设计投标序幕。2001年就在GMP苦苦经营3年,积累达到2000万人民币的时候,几乎放弃了在中国发展的业务。但是2001年深圳市政府又给GMP一个机遇,那就是深圳会展中心。而今年我们又游行参与了深圳大运会一场两馆的投标,目前2、7号方案都算是优选方案,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下午深圳市委常委就会作出决定。所以深圳市给GMP的机遇,给GMP在历史上留下的墨迹都会永远跟GMP的成长伴随在一块。 “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这句话不光是对中国设计企业提出

15、的,坦然来讲这个问题对GMP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GMP6年前是一个非常本土化的设计事务所,设计业务就在德国,曾经尝试过到阿尔及利亚、平壤,最后都退回了。1989-2000期间,德国敞开了自己的大门,让世界的建筑师到德国去设计,这个时候GMP创始人当时也有顾虑,也想阻挡外国势力进入中国。但是后来觉得这种同行良性竞争会对建筑设计发展起到一个良性作用。 对话设计论我们是一个广义的对话设计论,包括了跟所有对象进行对话。包括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公共舆论、建筑师。这个对话是一种方法、手段,是为了争取建筑师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话语权。(2006-12-01 14:33:56)吴蔚:我们觉得建筑师在整个项目

16、实施过程中,应该起到自己应该担当的作用,但是这个权利没有一个人给你,需要你自己去争取。最近听我们同行说中国建筑行业缺乏话语权。这跟历史有关系。在欧洲建筑师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地位,同时建筑在欧洲也是非常跟职业道德相关的行业。 今天主要是谈一下整个建筑师以及设计市场的问题,我讲一下平时我们不讲的事情,也就是GMP。GMP在40年多前由两个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当时一个30岁,一个31岁,他们没有设计过任何一个项目,德国却给他们西柏林机场的设计。整个设计的也充满的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也是整个建筑师争取自己话语权的过程。40多年来,GMP已经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建筑事务所,不到10年时间,GMP已经走出德国

17、、走出欧洲,除了在上海、迪拜,也在河内有了设计中心。 一个事务所如何去管理,如何在国际化竞争中求生存之道,也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GMP合伙人是GMP管理最高层,我作为40年来第一个进入合伙人层面的非德国人,主要原因是中国业务已经成为GMP不可分割的业务。GMP通过整个公司不知不觉的转变已经脱离出了一个本土化的事务所。 整个GMP内部管理是非常非常简单。简单得可能让大家想象不到,就三个层面:合伙人、设计主管、设计师。你们跟GMP打交道的时候,他的层次管理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明确。德国人严格的讲纪律也是团队在多种险要环境下得以生存的主要秘诀。也就是GMP内部管理通过非常简洁的模式达到最有效的工作效率

18、,而不是层层上报、层层审批。(2006-12-01 14:39:03)孟建民:这么说吧,每一位嘉宾的演讲都非常精彩,如果放开讲的话,一个人一个单元时间都不够,但是他们浓缩了精彩的讲演,应该说还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启发性的启示和观点。下面我们每位嘉宾按照15分钟以内的演讲时间进行控制。刚才吴先生提出的对话设计,也是我本人最近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建筑师应该具备四种能力:第一,建筑能力。第二,沟通能力,第三咨询能力。其中沟通能力就是吴先生所讲的对话设计。下面我们请SOM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大陆业务总监周学望先生讲演。讲题是:寻觅本色建筑。(2006-12-01 14:46:24)周学望:这一消息带来的挑战有

19、时让人赞叹不已,这一趋势折射出一种普遍现象,这在世界历史上演了许多次。刚才我提到一些统计数据,是为了引起你们对大批快速城市化进程问题的关注,的确对我们世界来说这些难题不是独一无二的,然而特别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例如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土地减少、能量需求和环境污染。 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怎么样才能更好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的演讲将侧重我的专业领域,建筑和规划。我希望和你们分享我在中国工作13年的想法和观察,在中国我做过很多项目,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我想谈一下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保存本色。 在过去的13年里,我走遍中国,我感受到许多城市正在丧失他独特的风格和特质

20、,我不是社会学家,但是从我个人跟这些地方的接触经历来看,特质和和谐感是非常重要的。旧金山如果没有眩目的灯光、繁忙的渔人码头就不是旧金山。纽约如果没有帝国大厦、没有不说英语的出租车司机,就不是纽约。一个城市不仅只有钢筋水泥,不仅只有庞大的公共空间,不仅只是车来人往,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大城市是刚与柔,过去与现在的结合,这些东西和谐共存时,这不光是美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美丽的过程。目前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文化、城市本色的认识逐渐被忽略,当今的中国在同化、同质问题中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现代化转变成跟其他人一样的意思,就像麦当劳连锁原形出现了,取代了独特,在中国,城市正在失去他

21、们的中国特色。(2006-12-01 14:56:06)周学望: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亲眼所见一个奇怪的过程,那就是一些发展的想法只是来自纽约、拉斯维加斯,而不是实事求是从项目环境去考虑,很多规划师在这个过程中屈服,结果导致削弱中国新旧城市的价值。 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源于发展的迅速,今天在中国很多建筑设计师以他们设计的速度而炫耀,实际上建筑设计师应该集建筑项目的独特性和项目周围合适性来作为夸耀。更糟糕的是在这些建筑物当中甚至许多都还没有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很多次我都有听到建筑师、规划师大谈怎么样很快完成一个设计,这些规划设计缺乏思考,结果使建筑的长期价值严重流失。我想请今天在座的朋友多思考一

22、下,让我们看一下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建筑和规划实施的研究对我的帮助很大,是的,我们中国人看世界角度各不一样,让我们求同存异,展现自己独有的本色建筑。 回顾中国丰富的建筑和规划,我们会感到惊叹不已,许多规划、建筑理论包括风水理论都有着惊人的逻辑和持续发展的观念,我称为现代。这些早期设计规划不仅解决了功能要求,而且设计蓝图、建筑部分、材料选择都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纵观中国的历史,建筑结构和规划都是因地制宜,而且凝聚着中国历史各阶段的价值,我想给大家看一下几个例子。(2006-12-01 15:01:02)周学望: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徽州民居(见图),建筑房屋由高外墙组成,外墙简单

23、、光秃,但庭院内墙有大量木雕装饰,这种建筑风格也体现了屋主财不外露的想法。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山西民居(见图),他与徽州建筑有一些相似,高墙深远且无窗,防御性强,雨水均往院子里留,正是中国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体现,房屋形式显示了屋主社会登记差别。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福建土楼(见图),房屋设计供家居居住使用,设计独特,无窗,但防卫体系特别严密。这些情景只是一些例子,表现中国建筑设计已超出住所、功能要求,都非常实用,有意义,高贵,总而言之,我觉得是现代。 非常抱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略去我们准备的关于SOM在中国的工作方式以及我们精选的高层项目、城市规划项目。最后我告诉大家的是,我想提倡在座的朋友借鉴西

24、方专业技能,而非西方的城市图像,中国提供给大家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形成新的标准,创意新的设计,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艺术特点的设计,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创造的工作应该把这些融合在一起,阴阳结合,必须带有中国本色特征,代表我们的时代,谢谢大家!(2006-12-01 15:05:12)孟建民:每位嘉宾的讲演都非常精彩,我都想把时间乘二,但没有办法。刚才周先生讲演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什么是本色建筑?我认为本色建筑就应该是简洁、朴素、大气、逻辑和有个性,要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首先在思想上必须是这样的,然后才能反映到我们建筑水平上。周先生还提到一点也非常有启发,认为国内目前的快速

25、设计给我们带来建筑的长期价值严重流失,这是对我们在座各位有警示作用。非常感谢。本来我们想在今天讲演过程中采用互动方式,但是每位讲座都特别精彩,如果我们后面有时间,我们再留给大家集中向各位专家就感兴趣问题提问。 下面我们有请深圳市社科院乐正院长上台主讲。主题:向自己学习。(2006-12-01 15:06:47)乐正:我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我非常想用文化历史跟刚才我们周先生做一个回应,但是我是一个文化的立场。第一个问题,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失去了城市文化的自我内核,城市就失去了光彩。这是新近建成的苏州博物馆(见图),他没有宏大的气势、华丽的外表,但读者可以感觉到他苦苦追求的是最纯粹的苏州样式。

26、下面看一下杭州(见图),杭州享受了高速城市化快感之后,感不到城市发展的真谛,把西湖做得更大更美,同时把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在优雅的休闲之都。丽江之所以受到游客的追捧,得益于比较完整的保护了历史自然,他没有用拆旧建新的方式完成古城现代化。他把旧城保存下来,旁边再建新的。萨尔斯堡城市并不大,其貌不扬,但是让所有来过这个地方的人流连忘返,确实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古典音乐的氛围。这是巴塞罗娜家族大教堂,百年的教堂工程承载着一个拥抱天国的不朽灵感,100多年还没有建完,而且现在还没有建完的时间表。很多人去巴塞罗娜是因为高迪。再看一下巴黎伦敦,19世纪把巴黎本土文化上升到世界级水平,如今市中心的旧房子被视为珍宝,

27、神圣不可侵犯。高楼大厦只是一个陪衬。对观光旅游者来讲,人们从满目的历史记忆中感受到这两个城市的伟大。 反过来看看我们中国的城市,中国天南地北的城市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用伶俐的高楼、巨型广场、小汽车快速增长来张扬城市现代化风格。城市互相攀比看谁的旧房子拆得多,新房建得快。令人心疼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建设者正在严格自己的历史,舍弃独有的文化。城市在疯狂的竞赛,看谁最像中国的纽约、中国大陆的香港、中国大陆的欧洲。所以中国城市贴满了别人的标签,唯独缺少本土面孔。人们忘记了这样一个道理,历史恰恰是现代化最好的情侣,他们应该相依为命,白头偕老,独有的文化旗帜才是城市真正魅力所在,没有文化意义的自我,不保留历史

28、记忆的城市就失去了诱人的本钱。(2006-12-01 15:12:52)乐正:许多中国的城市,大家正在以现代化名誉毁掉自己的历史,以国际化名义毁掉自己的文化,历史正在消失。古典文明难觅踪迹。一个迷失了自我的城市也找不到吸引人们观望旅游,甚至让游客感到失望、厌倦也让本土人找不到文化认同感。复制别人的文化,糟蹋了自己,也遭到抛弃。 第二,城市是生活方式的品牌,品牌的美丽在于他的内涵。人天生的好奇心驱动人们出门旅游,同时文化亲和力使人们产生了故土的感觉。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副产品就是文化的全球化。使人们对现代化有一个深刻的误读,使世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受到冲击。当西方人发现中国人的生活方

29、式跟他们惊人的相似,可以想象他们一定是非常失望。因此每一个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都应该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培养本土的乡土意识,打造城市的文化血统,塑造城市生活气质的唯一性,也就是城市的DNA。 第三,彰显自我个性,把真我做到最好,把无限的创意留给本土文化,这才是城市魅力所在。什么样的城市是一个好城市?他不一定是一个大城市,也不一定是一个中心,也不一定是一个国际化城市。好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宜居、和谐,富有创造力的城市。以这样的观念,城市要这么多高楼干什么?要这么繁华干什么?甚至为什么要国际化?要活得这么累干什么?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居民才是真正幸福的。而生活在东京、香港、北京、上海的居民或得才真累。一

30、个发展中的城市需要现代化,需要向先进性学习,但是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迷失自我,而是月现代化手段更好的创造自我,发展自我。一个文化资源的大国应该有文化上的自信,不要为移植他人的鲜花而毁掉我们的大树。所以我们不要再去迷恋所谓的东方夏威夷、中国威尼斯等等这样的美貌,不要伪造欧陆风格,不要毁灭质朴的家园。对一个城市风貌来说,建设是伟业,保护是更加伟大的伟业。越是聪明的城市,越是善于向自己学习。(2006-12-01 15:17:35)乐正: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应该对历史文化的遗存抱有感恩之情。创造历史和未来交流的空间,使城市成为文化记忆的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再告诫说文化有区别才能存在,因此我们相信城市

31、有个性才有魅力。城市的品牌深藏在文化的个性中,城市的品牌传播在真我的气质中,只有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自我,你才有可能是最好的,谢谢各位!(2006-12-01 15:18:31)孟建民:刚才乐院长讲得非常精彩,他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也让我想到我们建筑界的“围城”现象,我认为我们不要丢掉自己的宝贝、特色,然后去东施效颦。非常感谢乐正先生。 下面有请深圳市三境建筑事务所总建筑师许安之先生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特色与个性。(2006-12-01 15:19:29)许安之:各位新老朋友、各位同行,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作交流。我的题目全称是:强势文化主旋律特色与个性。稍微对这几个字作一个解释。我们讲的强

32、势文化、主旋律、特色与个性均是指建筑。大家能感觉到改革开放后,强势建筑文化这里面大多数东西是正面的,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正面的。主旋律是我们自己的词,2006年你看看我们事务所做出来的方案、建造的房子,这可能是大家能感到的主旋律。主旋律主要是针对中国,强势文化主要针对国际的。不管强势文化也好、主旋律也好,压倒性的时候都会产生忽视个性、特色的问题。所以我今天讲只是一个例子,三个例子说明一下不同情况下的特色与个性。 另外我想借这个机会稍微说几句,我们的主题是:“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我刚才就坐在那里思考,不知道这个生存之道是不是对我们国内建筑师而言的。在欧洲建筑师读这句话,可能不

33、理解。包括周学望先生、美国SOM有生存之道的问题吗?我觉得只有我们中国建筑师才讨论生存之道的问题。所以我后面谈谈我们小小事务所的生存之道。 去年12月份跟今年6月份我两次参加了泰国海啸纪念园评审,收到了379份参赛作品,去年12月份选出了5个入围,10名佳作。很荣幸我们中国也有一位上海建筑师入围了,最后得主是西班牙建筑师。因为他很有个性,所以今天为什么讲特色与个性。最后入围方案中有一个澳大利亚方案,这是一个海,旁边海滩大概死了几千人,大部分都是北欧游客,他们的方案主要是运用海上明灯来表达对死难的哀思和对海啸的纪念。这五个方案都展出了,展出完后又到布吉岛展出,在一次民意测验,这个方案在曼谷民意测验第一名,但是到布吉岛的测验中变成倒数第一名。到了布吉岛,那里不信佛,是信伊斯兰的,可能跟当地民俗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