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90.70KB ,
资源ID:856462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646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综合检测.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综合检测.docx

1、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综合检测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1.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 ) A.20B.30C.40D.502.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0是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B.家庭使用的寒暑表测量范围是30100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D.常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4.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青海火车站热水取水处,小明看到提示说“高原水温93”,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散热C.夏天,在电风扇下吹风,

2、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D.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这是灯丝先升华后凝华的现象形成的5.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 )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6.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蒸发B.径流C.水汽输送D.太阳辐射7.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盘子里的水

3、,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会变成水8.“地面的水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成小水滴或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汽化 液化 凝固 云B.蒸发 液化 凝华 雨C.蒸发 液化 凝华 云D.蒸发 凝华 液化 雨9.梅雨季节我市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瓷砖墙壁“出汗”,这种现象是( )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10.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是 ( ) A.温度不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

4、.温度相同的酒精等量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不同的不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11.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列为国家级名胜旅游胜地,下列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雨浓铜鼓包B.夏天雾绕云中湖C.秋天霜白迎客松D.冬天冰封十龙沟12.某次实验对一定量物质加热,绘制得下图温度随加热时间图像,对此图像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晶体熔化B.这是液体沸腾C.可能是晶体熔化,也可能是液体沸腾D.这种物质一定是晶体.二、填空题 13.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_ 14.清晨,花草

5、、树叶上常持有露珠,这些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它们会慢慢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5.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6.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

6、中要_热量17.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技术出色,采用低碳环保的碳氢化合物气体作为燃料,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吸收/放出)热量 18.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 19.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min时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20.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_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_,乙:_,丙:_三、解答题 21.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

7、什么? 22.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热水加热;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A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A方式的合理之处。 四、实验探究题 23.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当温度达到9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得到的温度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9092949698999999959999(1)图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8、图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沸腾的图象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 (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_分钟的数据记录的是错误的,依据是_你觉得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 (4)我们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小明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理由是_ 24.小明和小红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除了图A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2)指出图A操作中的一个错误之处:_. (3)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9959999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

9、据是_.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 (4)图B中(甲)、(乙)是在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不同情况,图_(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5)图C是两名同学根据各自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他们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则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25.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

10、珠,这些小水珠是_形成的。 (4)撤去酒精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 五、综合题 2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中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紫色的碘蒸气固态碘是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只是因为这一变化过程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1、,理由是_ (3)小明探究热情不减,接着又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形成的 27.某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5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晶体的熔点是_; (2)该晶体从300到开始熔化,共用了时间_min (3)该晶体熔化用了时间_min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 上海全年七月份气温最高,曾高达40左右,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约2左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对所处纬度位置判断温度的高

12、低.2.【答案】D 【解析】 A图中温度逐渐下降,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A不符合题意;B图中温度整体下降,且中间有一段时间放热但温度不变,属于晶体凝固图象,B不符合题意;C图中温度逐渐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C不符合题意;D图中温度先升高,到达一定温度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随后温度又升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且有温度上升的趋势.3.【答案】D 【解析】 A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两选项均错误;B、常用寒暑表的测量范围为3050此选项错误;D、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所以

13、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4.【答案】C 【解析】 A、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于标准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高原水温93”,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A不符合题意;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舌头表面的水分蒸发致冷,B不符合题意;C、夏天吹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风扇来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但不能降低室内的温度,C符合题意;D、白炽灯在发光时,钨丝的温度是比较高的钨会升华为钨的蒸汽,在灯泡不

14、发光时,钨丝的温度就会降低,灯泡内的温度降低,钨蒸汽受冷凝华为黑丝的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电风扇的风可以加快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所以会凉快.5.【答案】C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的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影响液体沸点的是气压,与火焰大小无关水烧开后,即使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吸收的热量都用来沸腾了用急火加热和用小火加热的区别只是:急火会使水沸腾的更剧烈些,而水温仍然是100,不会升高要使水的温度升高,应该采取增加气压的方法,因为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故选 C【点评】本题可根据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就可以得出答案,不过还应知道影响液体沸点的是气压,综合分析这两个知

15、识就可以理解选项A和B是错误的6.【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地表水(海水)蒸发云水汽输送云降水地表径流,重力与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动力,但不属于水循环,故ABC属于水循环,不符合题意,D不属于水循环,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地表水通过汽化(蒸发)变为水蒸气,通过水汽输送,形成降水,降水在地球表面形成地表径流,然后再重复前面的过程,形成地球上的水循环7.【答案】A 【解析】A、鸡蛋“冒汗”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鸡蛋,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固态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C、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变为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所以变少

16、了;D、杯子中的冰块是固态的,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故选A8.【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地面的水汽化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故选C【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9.【答案】B 【解析】【解答】在梅雨季节,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而瓷砖较冷,瓷砖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瓷砖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

17、水滴,从外面看就像是出汗了故选B【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即可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10.【答案】C 【解析】【解答】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在探究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时,应控制等量酒精的温度和液面的空气流通速,改变液体的表面积。故选C【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在探究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雨是液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雾是液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

18、化形成的C、霜是固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冰是固态,它是由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故选C【分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具体现象,进行分析12.【答案】C 【解析】【解答】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都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图像两者都符合,故可能是晶体熔化,也可能是液体沸腾。故答案为:C.【分析】固体分两种:晶体、非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二、填空题13.【答案】根

19、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解析】【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分析】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14.【答案】液化;汽化 【解析】【解答】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液化形成的露珠在阳光下消失,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答案为:(1). 液化(2). 汽化【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

20、化,液化放热.15.【答案】凝华;放出;凝固 【解析】【解答】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冰箱中冷冻室侧壁上的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遇到很低的温度直接变成固态的冰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中水蒸气需要放出热量用湿抹布去擦拭时,抹布中的水分遇冷会发生凝固现象而凝结成冰,粘在冰箱侧壁上。【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凝固的定义-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二是凝华的定义-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以及凝华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16.【答案】凝华;放出 【解析】【解答】解: 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

21、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霜,同时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凝华;放出【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17.【答案】压缩体积;放出 【解析】【解答】解:“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放热 故本题答案为:压缩体积,放出【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同时液化过程是放热的18.【答案】22;38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甲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温度低于0,为22;乙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

22、小格代表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30以上,所以温度为38 故答案为:22;38【分析】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液柱上面对应的刻度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还是零下19.【答案】晶体;固液共存 【解析】【解答】由图可见,该物质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3min到第7min,因此在第5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答案为:晶体;固液共存.【分析】通过固体的熔化图象可以获取: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通过该图象有没有一个吸热但温度不变的

23、水平段来确定)、熔点(水平段对应的温度)、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水平段结束的时刻与开始时刻的差值)等信息.20.【答案】液体热胀冷缩;35;36.5;22 【解析】【解答】普通温度计里面一般是液体的,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甲分度值为1,读取35;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读取:36.5;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上面对应的示数小于下面的示数,说明丙温度计示数在0以下,读作-22 。【分析】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温度计的读数三、解答题21.【答案】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因为嘴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降温液化放热。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是吹气时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蒸发要吸

24、收热量。 【解析】【分析】液化放热,蒸发吸热。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因为嘴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降温液化放热。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是吹气时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22.【答案】解:A、用热水加热温度最高为100,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不会发生熔化沸腾现象,更容易说明碘升华现象;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温度超过了碘的熔点和沸点,碘先熔化再沸腾到碘蒸气,升华现象不明显。 【解析】【解答】根据升华的实验目的,以及题中所给的熔点和沸点进行分析解答。观察碘的升华实验,即实验目的是研究升华现象,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那么实验中碘不能

25、发生熔化,更不能发生沸腾;用A的加热方式,即用热水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根据碘的熔点和沸点知,实验时碘不会发生熔化,更不会沸腾,能够使实验顺利进行,观察实验现象;而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时,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则碘会熔化,最后还会沸腾,所以不能正常观察碘的升华现象,不能完成升华的实验。A方式合理。【分析】根据碘的熔点和沸点分析,碘升华的温度要低于熔点,保证碘固体变为气体不是熔化然后汽化的。四、实验探究题23.【答案】(1)b;a(2)99(3)8;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来读数(读数错误)(4)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解析】【解答】解:(1)a

26、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沸腾的温度是99(3)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数据第8分钟是错误的,依据是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示数降低可能由于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来读数(4)水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故答案为:(1)b;a;(2)99;(3)8;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来读数(读数错误 );(4)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

27、渐减小,到水面消失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2)知道沸点的概念: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根据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判断错误的数据;(4)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可能原因水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24.【答案】(1)秒表(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95;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99(4)甲(5)水的初温不同 【解析】【解答】(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图A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秒表;(2)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瓶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只有这样才能够测出液体的真实温度;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测出液体的温度.所以甲图中出现了: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没有正视读数;酒精灯没放到烧杯正下方加热;(3)水沸腾时温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