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3.61KB ,
资源ID:85342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342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9《鱼我所欲也》教案随堂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9《鱼我所欲也》教案随堂练习.docx

1、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9鱼我所欲也教案随堂练习9鱼我所欲也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及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3.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及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教学难点:1.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第

2、二课时: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3.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一、新课导入2015年4月14日一早,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主人公是一名教师,在物质与精神的两难抉择中,她选择了精神。其实,同学们很多时候也会面临很多选择,在这个时候,你是怎样取舍的呢?学了鱼我所欲也一文,你将找到答案。(板书课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三、自主学习,

3、相互交流(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大师,后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性善论。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

4、、苏轼等影响很大。四、朗读课文,理解文意。1.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1)学生展示标注的易错字音,教师补充。不为(wi)苟得也 为(wi)宫室之美为(wi)之一箪(dn)食 一豆羹(n)蹴(c)尔 不屑(xi) 苟(u)得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2)学生展示标注的易停顿错的句子,教师补充。所欲/有甚于生者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推选学生展示朗读,其余同学点评。4.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自主完成,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若还有问题,全班交流解疑。教

5、师指导归纳:(一)重点实词(1)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胜过。)(2)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得以苟且偷生的意思。)(3)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5)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因此。)(6)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7)蹴尔而与之(蹴:踩踏。)(8)乞人不屑也(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9)妻妾之奉(奉:侍奉。)(10)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11)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二)重点虚词(1)而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6、(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3)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动词,接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4)之人皆有之(代词,它,指本心。)得之则生(代词,它,指一箪食,一豆羹。)蹴尔而与之(代词,他,指行乞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词,它,指万钟的俸禄。) 此之谓失其本心(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之”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二“之”为代词 ,它 ,指接受万钟的行为。)(5)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连词,那么)得之则生(连词,就)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连词,表假设,如果)(三)通假字(1)

7、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通“欤”,语气助词。)(3)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从前。)(4)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四)一词多义 (1)得二者不可得兼(动词,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2)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指示代词,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看来,由此看来。)(3)生舍生而取义者也(名词,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动词,获得生命。)生于忧患(动词,生存。)(4)行行道之人弗受(走)行拂乱其所为(做事)(5)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呼尔

8、而与之(给)(五)古今异义(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古义:能够用来;今义:能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3)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5)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六)重点句子的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所喜爱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

9、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走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他,乞丐因轻视而不肯接受。(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从前(为了礼仪),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5.找几个同学,每人一段翻译课文。6.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出示习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贤者能勿丧耳(不丧失)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10、)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 蹴尔而与之(踩踏)(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宁愿)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我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五、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后明确: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11、学生思考、交流后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六、自由背诵自背、同桌互背。七、达标测试见达标测试题(一)10分钟完成,订正。八、布置作业1.完成学案二。2.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 熊掌 舍生取义(论点)生命正义 9鱼我所欲也教案(二)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3.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的

12、论证方法。2.探究论证思路。教学难点:1.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1.齐诵全文。2.提问重要文言词语、句子的含义。3.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此文是怎样阐述孟子的思想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思想世界。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3.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

13、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

14、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明确:(1)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15、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2)举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比喻论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论点。(4)对比论证。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论证的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探究重点语

16、句: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派代表回答。明确:“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四、品味语言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

17、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注意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展示)明确:1.运用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2.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

18、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排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五、主旨探究1.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观点是一致的,请结合历史事

19、实谈谈孔孟的观点对后世仁人志士的影响。(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在利益面前,要经受住考验,要舍生取义,要有羞恶廉耻之心,不要丧失了人的天性,本心。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慷慨就义;谭嗣同在变法维新失败后,不肯逃亡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也不肯泄露党的机密,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民族英雄正是从孔孟的学说里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才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而舍生取义的。六、拓展延伸1.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明确:把“道德” 、“正义” 放

20、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 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2.我们中学生的“义”和“不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只要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3.课堂总结: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平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

21、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七、布置作业1.当堂达标检测(二)2.默写鱼我所欲也。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孟子提出论点:舍生取义比喻论证正面: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论证过程 反面:死有甚于死有所不辟 对比论证得出结论:舍生取义举例论证不食嗟来之食、不辩礼义受万钟9鱼我所欲也当堂达标题(一)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得兼( ) 苟得( ) 丧耳( ) 箪食( ) 豆羹( ) 弗( ) 蹴尔( ) 不屑( ) 2.填空。(1)孟子,名 ,字 ,是 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 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 ”,与孔子并称“ ”。(2)孟子主要是记述孟子到各国游说,以

22、及同各种学派进行论辩的情况,阐发他的政治见解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基本上是一部 散文,它以 方式,展开雄辩说理,辞锋犀利,富于哲理。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贤者能勿丧耳( ) (3)是亦不可以已乎( )(4)万钟于我何加焉( ) (5)蹴尔而与之( ) (6)妻妾之奉( )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二、内容理解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端

23、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人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证正题做好了铺垫。B.文中能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C.作者以浅显的类比、严谨的说理,阐述了“生”与“义”的关系,指出“道义”不是高于“生命”。参考答案:1.jin u sn dn n f c xi 2.(1)轲 子舆 战国 孔子 亚圣 孔孟 (2)语录体 问答 3.(1)祸患,灾难 (2)不丧失 (3)停止,放弃 (4)益处 (5)踩踏 (6)侍奉 (7)“得”通“德”,感激 (8)获得生命 4.(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不

24、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一碗米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3)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那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5.C9鱼我所欲也当堂达标题(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

25、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故不为苟得( )(2)故患有所不辟( )(3)蹴尔而与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下列加横线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得之则生 B.蹴尔而与之C.呼尔而与之 D.行道

26、之人弗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按要求填空。这段文字先设喻引出论点,然后从两面论证论点。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甚于死者”就是。5.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6.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7.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 的必要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因此,所以 通“避”,躲避 踩踏 停止,放弃2.D3.(1)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2)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丢掉罢了。4.舍生而取义者也 正反 义 不义5. 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6. 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7.“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