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741.64KB ,
资源ID:85331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331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报告.docx

1、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报告1 概 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编制依据 41.3 研究过程及内容 41.4 建设的必要性 51.5 主要结论 61.6 问题和建议 10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112.1 研究区域概况 112.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113 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 193.1 公路交通的调查与分析 193.2 预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23.3 运输量、交通量的发展和预测 234 技术标准 264.1 建设规模 264.2 技术标准 265 建设方案 275.1 建设条件 275.2 建设方案起终点论证 285.3 备选方案拟定 285.4 方案

2、比选 295.5 方案概况 29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26.1 主要工程数量 326.2 投资估算 326.3 资金筹措 347 经济评价 367.1 评价依据 367.2 评价原则 367.3 评价参数 377.4 费用调整 377.5 效益分析 417.6 国民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448 实施方案 468.1 建设安排 468.2 实施方案 468.3 招投标方案 469 土地利用评价 509.1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 509.2 江西省土地利用发展规划 519.3 项目建设用地 539.4 土地复垦 5410 环境评价 5510.1 概述 5510.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3、5510.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610.4 水环境的影响 5710.5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5710.6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811 节约能源 6011.1 概 述 6011.2 节约能源的计算 6012 社会评价 6112.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112.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6212.3 社会评价的结论 6213 风险分析 6313.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6313.2 风险程度分析 6313.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6314 问题和建议 641 概 述11.1 项目背景该路线连接了5个行政村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是石城县农村客运化网络所需的连通工程,该项目路线起于石城县五中

4、(与G206线K1815+220处相接,起点桩号K0+000),途经温坊村、建上村、大畲村、通天寨、江背村、前江村,终于九寨温泉(与洋嵊坑至九寨公路相交,终点桩号K11+349.531),路线全长11.35公里。该公路只有建上村境内为4.0米的水泥路面,其它大部分路段只有12米的土路,摩托车都很难通行,建上村里面的几个村庄近1万人口只有徒步到县城或到外面的主要公路坐客车去赶集和进城,农民出行非常不便。该项目的建设,改善了道路路况和道路行车安全,打通了断头路,为农村客运网络的延伸和连通奠定了基础,将有利于沿线各村与乡镇及县城之间联系和往来,加快石城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十二

5、五”期计划,促进石城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加快赣州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县域内各乡镇及村镇之间的联系,完善农村客运网络道路的改造升级,提高公路等级,普遍实现路面硬化,提高路网通达深度,完善江西省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形势下,县乡道路升级和农村客运网络化规划建设,贯彻党和政府强农、惠农、为民的执政方针,做好江西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和农村公路客运网络化规划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根据“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赣交规划字201172号文件关于尽快开展“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组织

6、力量对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2011年4月下旬成立了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报告项目组,在1:5万和1:1万地形图上对路线方案进行布设,对1:1万地形图上确定的路线方案进行实地踏勘及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进行了路线、水文、气象、地质、征地拆迁等情况的勘测与调查,收集和调查了项目影响区的交通运输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和公路交通的发展状况,对初拟的路线走向、路线主要控制点等问题,广泛征求了沿线各地方政府及其规划、城建、交通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专门组织人员在相关道路上布设交通量调查站点,对公路交通量及汽车行使起点进行了调查。依据石

7、城县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的有关要求,遵照交通运输部2010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编制办法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我单位组织力量编制了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1.2 编制依据1、交通运输部2010年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交通部1996年颁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8、方法与参数(发改投资20061325号)(第三版)8、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及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10. 石城县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的有关要求。31.3 研究过程及内容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我单位于2011年4月下旬成立了本项目研究组,赴石城县进行现场踏勘。由于本项目研究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布线、合理利用地形,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甚至关系到路线方案的确定。为此,我们在1:50000和1:10000地形图上反复对路线方案进行研究,赴

9、项目所在地收集各方面资料并广泛听取甲方及地方意见。鉴于本项目的特殊性,为加强项目的管理与技术指导,由单位领导及部分专家组成该项目管理组,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1、初步研究阶段(1)现场踏勘,初步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2)组织人员、设备、成立项目研究组及单位专家指导审查组。(3)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综合交通、公路网和城市规划等方面资料,为社会经济分析、交通量预测和建设必要性论证提供可靠依据。(4)收集总体方案研究所需资料,如1:10000地形图,区域地质资料,相关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 (5)初步构思可能的路线方案,并依次在1:50000、1:10000地形图上布设。(6

10、)进行建设条件、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和路线方案(包括现有道路使用状况)路线实地调查、踏勘。(7)收集既有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并实施了交通调查与典型路线断面交通量观测。(8)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地方政府意见和实地踏勘结果,形成初步研究意见,并就路线走向方案向甲方等作了汇报,征得相关意见与建议。2、详细研究阶段该阶段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1) 综合各方意见,深入分析调查资料,调整优化路线方案。(2) 完成各特征年度区间交通量和结点交通量分配、预测。(3) 分析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4) 比选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5) 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6) 撰写研究报告。本报告

11、是在广泛收集项目影响区内相关最新资料,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及重要控制点,结合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必备的功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论证了路线走向方案、建设标准与规模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公路网及主要相关道路;3、交通量分析预测;4、项目建设必要性;5、建设条件与环境;6、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7、路线方案研究;8、项目建设方案意见;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国民经济评价11、实施方案;12、问题与建议。41.4 建设的必要性拟建项目石城县五中至九寨公路是石城至琴江镇农村客运化网

12、络所需的连通工程。原有道路除建上村一段为4米宽水泥路面外,其余只有12米的土路,坑洼不平、雨天泥泞,摩托车都无法通行,建上村、大畲村、江背村、前江村4个行政村近万人口只能徒步进城或徒步至主要公路上坐客车去进城或到邻近的乡镇去赶集,修通公路、开通客运班线是村民们多年的愿望。本项目的建设,修通沿线几个行政村的道路,为开通客运班线创造了条件,结束了江背、前江等村无公路的历史,解决了近万人出外就医难、行人难、上学难的问题,间接受益人口5万多人,项目建成后将促进石城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坚定当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对完善石城县农村客运网络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

13、意义,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环境,为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解决了沿线群众就医难、行路难、就学难的交通问题。2、农村路网和农村客运网络连通的需要石城县五中至九寨公路是石城至琴江农村客运化网络所需的连通工程,也是该县农村公路网规划的一条主要公路;该项目的建设,提升了道路等级和路网密度,结束了江背村等村无公

14、路的历史,为开通该线路客运交通创造了条件,使该区域客运网络覆盖更多的村镇和人口,方便了近万人的出行。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赶集、出外经商创业的交通条件,完善石城县农村客运化网络。3、交通量增长的需要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联系将更加紧密,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实施,社会经济总量将得到提升,必然导致交通量增加。特别是该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将会使该路的交通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交通量预测(见表11),到2027年路段最大机动车交通量折合成小客车769辆日,2033年为1254辆日。目前的道路现状,已远不能满足该地区发展的需求。为解决当地广大群众的出行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促进县乡公路

15、交通规划网络的建设,该项目的实施非常有必要。51.5 主要结论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实施,经济发展总量壮大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拥有汽车的家庭将越来越多,城乡交往和农民进城就业、就学、就医更加频繁,农村客运将得到一定发展,发展农村公路运输优势凸显,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石城县琴江镇区域内到石城县城的交通量将大为增加,对石城县五中至九寨公路进行四级公路改造升级,将大大改善了该路段的交通通行能力,开通客运交通方便当地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促进琴江镇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区域的村民走出山区、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也为当地名优特产品价值提升及贸易创造了条件。综上所述,石城县五中至九寨公路

16、连通工程建设非常有必要。1.5.1 交通量预测本项目交通量的生成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在充分调查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基础上,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经济并不发达,路网也比较简单,其中趋势交通量采用间接法预测,转移交通量采用直接法预测,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1。未来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 表1-1特征年预测交通量(辆日)其中: (辆日)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其它2013199 159 16 11 13 2015250 200 20 14 16 2020417 333 33 23 27 2027769 615 62 43 49 20331254 1004 100 70

17、 80 1.5.2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发展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参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全线拟定按四级级公路标准新建,设计速度为20公里小时。技术标准主要指标见表12主要技术标准 表12指 标 名 称单 位技 术 标 准备 注公路等级四级设计速度Kmh20路基宽度米6.5路面宽度米6.0桥面宽度米8.5土路肩宽度米20.250.5最大纵坡9荷载等级公路-II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P150小桥涵及路基P125路面面层结构水泥砼路面1.5.3、路线走终点、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该项目路线起于石城县五中(与G206线K1815+

18、220处相接,起点桩号K0+000),途经温坊村、建上村、大畲村、通天寨、江背村、前江村,终于九寨温泉(与洋嵊坑至九寨公路相交,终点桩号K11+349.531),路线全长11.35公里。建设规模见表1-3 建设规模表 表13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路线长度公里11.352土石方数量千立方米169.4723水泥砼路面千平方米69.2974大桥米座5中桥米座69.0816小桥米座19.6217涵洞道398平面交叉处29占用土地亩1501.5.4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1、投资估算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通知颁发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及江西省交

19、通厅赣交发1996146号江西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编制。估算费用按四级施工队伍取定各项费率,人工费单价为17.60元工日,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率按省交通厅的补充规定计算,材料单价根据现场调查提供的材料价格选用,运杂费按交通厅补充规定中的规定一律按社会运输计算。建设项目估算总造价为2245.7685万元。估算成果见表1-4、1-5。 人工、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表1-4序号工、料名称单位数量1人工工日1131622原木m3333锯材m3414级钢筋t475级钢筋t846钢绞线t127钢材t108加工钢材t109水泥t841210石油沥青t3611生石灰t6712砂、砂砾m3426

20、3213片石m3323414碎(砾)石m31411215块石m31226总投资估算表表1-5工程费用名称估算金额(元)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17966328一、路基工程5585300二、路面工程8118010三、桥涵工程2822924五、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364063六、施工技术装备费214552七、计划利润286071八、税金575408第二部分 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26332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2610721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20603381预留费用1854304估算总金额224576852、资金筹措本项目属于农村客运化网络所需的连通工程升级改造工程,按照“赣市交规划字201

21、141号”文件的规定为每公里补助20万元,资金来源方式主要是:申请上级补助资金227万元;地方自筹2018.7685万元。3、工期安排根据项目所需的人工及各分项工程量,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对各分项工程的实施进行具体的时间安排。参考已建同类公路的经验,本项目的施工工期为十二个月。1.5.5、经济评价本项目经济评价包括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推荐方案评价结果各项指标见表16、1-7。1、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表1-6静态折现率8内部收益率EIRR()回收期N(年)净现值ENPV(万元)回收期N(年)效益费用比EBCR净现值ENPV(万元)9.37 9899.05 12.77 1.91 1

22、899.03 15.405 从表中可知该项目建成后,当折现率为8,效益费用比大于1,内部效益率大于8,在使用期内能收回投资,说明本项目效益好。本工程项目是可行的。2、经济敏感性分析经济敏感性分析主要指标表(当投资增加20,同时效益减少20) 表17静态折现率8内部收益率EIRR()回收期N(年)净现值ENPV(万元)回收期N(年)效益费用比EBCR净现值ENPV(万元)12.24 7324.61 19.03 1.34 815.88 10.615 对本项目的经济敏感性分析,按工程投资增加20,效益减少20,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当折现率为8时,效益费用比为1.34,内部收益率为10.615%,回收期

23、为19.03年,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实施后,彻底改善琴江镇沿线各村的交通条件,琴江镇附近区域及项目沿线的农业产业开发创造更有的条件。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61.6 问题和建议1、本项目位于石城县琴江镇境内,实施阶段应减少对生态的破环,对路基边坡尽量采用植物防护措施,与原自然生态景观相协调,减少水土流失。2、本项目除建上村有一段4米宽的水泥路外,其余基本上是新建公路,施工期间对原小路沿线村庄的交通干扰较大,因此应尽量减少扰民,并做好宣传工作,以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3、拟建项目是由地方筹资建设,石城县是国家贫困县之一,在建设资金和经济政策方面,希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

24、扶持,使公路早日建成通车惠泽于民。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12.1 研究区域概况 石城县五中至九寨公路的改建,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特别是将带动石城县琴江镇附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强乡镇与村两级组织之间的联系,使沿线群众出入交通更加便捷。根据影响程度,将影响区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其中石城县为直接影响区,宁都、瑞金、广昌和福建的宁化为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见表2-1。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表2-1指标区域人口(万元)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影响区域内31.33158123.034.93占全市比重3.524.022.061.

25、2422.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2.2.1赣州市社会经济概况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简称赣南。赣南土地面积3938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23.6%,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赣州市现辖一区两市十五个县,2010年年未总人口89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7.8人。全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573.4毫米,水电资源可开发量158.6万千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柑桔生产的重要基地和重点建设的十八大林区之一。赣南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稀有金属不稀有”之说,是全国重点金属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之称,“稀土王国”之美誉。赣南

26、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长、秋短、冬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宜人,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既是珠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的前沿腹地,又是通往闽西、粤北、湘南的交通要道。京九铁路的贯通自然把宋城赣州推到举世瞩目的位置上,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赣州市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是江西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现存的文物古迹又数宋代最多、品位高,被专家学者誉为“宋代博物馆”,有中国唯一的北宋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北宋建造的

27、慈云塔、名扬海内外的八镜台、郁孤台,均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出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综合实力得到加强。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19.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创1996年以来新高。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1.8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96.7亿元,增长16.3%,其中,工业增加值425.14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410.88亿元,增长15.5%,增速比

28、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从增长贡献率来分析,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第二产业增势强劲,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2%,拉动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2%,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来观察,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8.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38%,提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6.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2.2.2石城县社会经济概况1、基本概况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东邻福建

29、省宁化县,南抵福建长汀县及本省瑞金市,西毗宁都县,北靠抚州地区广昌县,地处赣州、抚州、三明、龙岩两省四地市的交叉点,因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四周山岭环绕、中部山峦起伏、河流星罗密布,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4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划分,石城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类型广,分布相对集中,而且品味高,据专家论证,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1)生态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丹霞风光旅游资源通天寨、温泉旅游资源九寨温泉等:(2)红色旅游资源:红军长征前夕李腊石石城阻击战旧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等;(3)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古驿道闽粤通衢、宋宝福院塔;(4)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等。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赶超进位、跨越发展”总目标,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实施“融入海西区、建设新石城”发展战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